專利名稱:截癱病人用步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發明屬于物理療法器械領域。
對于解決截癱病人步行問題而言,現有技術為各種類型輪椅。病人雙腿無負荷,又不作跨步動作。此外,還有一種轉體式步行裝置,使用時,雙腿雖然支承體重,但無跨步動作,因而病人的關節和內臟器官缺少活動的機會,還會容易引起肌肉萎縮,不利于病人的康復。
檢索文件《生物醫學工程》1972年10月期,420-425頁“截癱病人用轉體式步行器。醫療和技術上的考慮”。(A Swivel Walker for Paraplegias;Medical and Technical Considerations.BIOMEDICALENGINEERING OCT.1972)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截癱病人用的步行器,病人可在支承體重的情況下,作跨步的動作,使關節,腿肌及內臟器官有活動鍛煉的機會,對康復更為有利。
本發明的構成是,用齒條狀立柱作后支撐〔2〕、〔7〕,后支撐上分別套有滑塊〔1〕、〔8〕。二滑塊之間有構件〔4〕,與滑塊以回轉副相聯,使后支撐可繞構件〔4〕的水平軸線擺動。在后支撐內側的構件〔4〕上,裝有大腿支撐〔11〕、〔14〕,小腿支撐〔12〕、〔15〕。大腿支撐與構件〔4〕之間。大腿支撐與小腿支撐之間都為鉸接,所以二大腿支撐也可繞構件〔4〕的水平軸線擺動。由手柄〔3〕、〔6〕操縱二后支撐及二大腿支撐的擺動動作,構件〔4〕上按裝座椅〔5〕。
本發明可以使病人實現抬腿、跨步及轉彎的動作,并可調整座椅的高度,使病人可采取坐姿或立姿,適應了不同身高病人的需要。
現分別敘述如下1.抬腿及跨步動作的實現如圖1所示,病人的抬腿動作是利用連桿機構(以右腿動作為例,即手柄〔3〕、桿〔9〕、大腿的前支撐〔14〕及滑塊〔1〕來實現的。向前推動手柄〔3〕,帶動桿〔9〕,使大腿的前支撐〔14〕向上抬起。架于其上的大腿跟著被托起。抬腿后,本步行器為三點(即病人左腳踏板〔13〕A與二后支支撐B、C)著地。如圖2所示,病人重心在地面上的投影S,落在△ABC內。接著,病人向后拉動手柄〔6〕,后支撐〔7〕與大腿支撐〔11〕之間的夾角勢必變小,因為左踏板〔13〕上的A點不動,后支撐〔7〕下端輪子〔16〕便向前滾動。此時C點移至C′點,步行器便為A、B、C′三點著地。病人重心在地面投影S隨之移山△ABC′到S′點,致使原來抬起的右腳著地。輪子〔16〕向前滾動的距離即為跨步的步長。輪流拉動左右手柄〔3〕、〔6〕,病人即可跨步前進。
2.轉彎動作的實現左轉彎時,推動手柄〔6〕,保持左踏板〔13〕始終離地,反復拉手柄〔3〕,即可使病人以C為中心向左轉。同理,也可向右轉,其轉彎半徑為二后支撐之間的距離。
3.座椅〔5〕高度的調整座椅〔5〕高度的調整,是使滑塊〔1〕、〔8〕與帶齒狀后支撐〔2〕、〔7〕之間上下滑動來實現的。它具有左右二個以手柄操縱的調整座椅高度的機構來實現的。圖3所示為右面一個操縱機構示意圖。左面一個,結構相同。
手柄〔18〕與桿〔19〕、〔24〕之間,桿〔19〕與滑塊〔8〕之間,均用迴轉副聯接。手柄〔18〕被壓向下時,桿〔24〕以圓銷〔25〕與后支撐〔7〕組成的鉸鏈為支點,桿〔24〕的左端便向下運動,右端向上運動。右端裝有滾子〔23〕。滾子沿滑塊〔8〕上的槽滑動,并推滑塊向上運動。桿〔22〕的一端與滑塊鉸接。由于拉簧〔21〕的作用,使其另一端上的銷〔20〕始終緊貼后支撐〔7〕,用以鎖定下滑運動。隨滑塊〔8〕上升的銷〔20〕卡在上面一個齒槽內。滑塊〔8〕也就上升了一個齒。連續操縱手柄可逐齒上升。滑塊〔1〕通過同樣的機構及操作向上升。座椅〔5〕下的機構〔4〕與滑塊是相連的,所以構件〔4〕及座椅都隨之上升。
撥動桿〔22〕使銷〔20〕與后支撐〔7〕脫離接觸,并以相反過程操作手柄〔18〕,即可逐齒下降。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可以實現病人在雙腿支承體重的情況下,作抬腿、跨步及轉彎動作,使病人的腿肌、關節和內臟器官加強了鍛練,對病人康復更為有利,并可根據病人的需要調整座椅的高度。由于采用連桿機構故操作省力,動作可靠。
圖1為截癱病人步行器立體簡圖。
圖2為截癱病人使用本發明在行走過程中身體重心在地面投影示意圖。
圖3為保持座椅穩定的四鉸鏈機構簡圖。
圖4為調整座椅高度時滑塊在后支撐上作升降運動的操縱機構簡圖。
圖5為跨步動作用凸輪機構實現的機機簡圖。
本發明的最佳實施方案如下步行器采用的連桿機構,制造及裝配均容易實施。為使步行器通過普通門框,總寬度尺寸以小于0.6m為宜。為使座椅穩定,避免翻轉,本發明采用了四鉸鏈機構。如圖3所示架于構件〔4〕上的座椅〔5〕、桿〔26〕、桿〔27〕以及滑塊〔1〕組成四鉸鏈機構。座椅另一側也有同樣的一組四桿機構,這樣可保證座椅在行走過程中相對滑塊〔8〕及滑塊〔2〕有相對運動,而不翻轉。
為使步行器的后支撐避免倒退,前進輕便,本發明中的輪〔16〕采用了棘輪裝置。
病人雙腿可用按裝在左右小腿支撐〔12〕、〔15〕上的皮革搭扣加以固定。
本步行器經截癱病人使用,達到了上述各項動作要求和使用目的。
本步行器由于大腿支撐與小腿支撐之間有鉸鏈相聯,行走中可使病人關節得以鍛煉。
如果不采用升降機構,而按病人直立位置決定構件〔4〕的高度,便可取消滑塊以及后支撐上的齒形結構。本發明的結構可進一步簡化。
本發明跨步動作可用圖1所示連桿機構實現,也可用凸輪機構實現。以按裝在滑塊〔1〕一側的凸輪機構為例,如圖5所示,手柄〔3〕與滑塊〔1〕為迴轉副相聯。凸輪〔28〕與大腿的前支撐〔14〕為同一構件。推動手柄即可抬起大腿。如果拉手柄〔3〕,可使后支撐〔2〕和大腿的前支撐〔14〕之間夾角減小,后支撐下端小輪向前滾動。
權利要求
1.一種供截癱病人用的步行器,它包括病人座椅[5]和行走機構,本發明的特征在于它采用了由二個手柄[3]、[6]操縱的抬腿跨步裝置作為行走機構,該裝置包括二根后支撐[2]、[7]。它通過滑塊[1]、[8]與水平構件[4]作回轉副連接,水平構件[4]與二大腿支撐[11]、[14]作鉸接。大腿支撐的下方與小腿支撐[12]、[15]鉸接,座椅[5]裝在水平構件[4]的上方,座椅二側的手柄[3]、[6]分別和連桿機構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步行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座椅〔5〕與水平構件〔4〕以回轉副連接。在座椅〔5〕下,二側各采用了一組包括滑塊〔1〕或〔8〕,水平軸〔4〕在內的四鉸鏈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步行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的二根后支撐〔2〕、〔7〕與水平構件〔4〕之間裝有座椅高度的調整機構,即在水平構件〔4〕的二端裝有滑塊〔1〕、〔8〕與水平構件作回轉副連接,滑塊與齒條狀的后支撐〔2〕、〔7〕作滑動配合,在滑塊〔1〕及〔8〕上分別裝有一組調整高度的連桿機構。
4.根據權利要求
3所述的步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高度調整機構采用后支撐〔2〕、〔7〕作為滑塊〔1〕、〔8〕上升或下降以及鎖定用的導路,其一部份或全部為齒條狀。
5.根據權利要求
3或4所述的步行器,其特征在于座椅高度調整機構中采用了一端與滑塊作鉸接,另一端裝有卡在后支撐齒槽內的銷〔20〕的桿件〔22〕,以及一端與桿件〔22〕相連另一端固定在滑塊上的拉簧〔21〕組成的滑塊鎖定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
1所述的步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支撐〔2〕、〔7〕的下端裝有滾輪〔16〕、滾輪〔16〕內裝有防止步行器后退的棘輪裝置。
專利摘要
本實用新型屬于物理療法器械領域。它有一個抬腿跨步機構,可使病人在支承自身體重的情況下,作抬腿和跨步前進的動作,也可以轉彎。使病人的腿肌,關節以及內臟器官得到鍛煉,為病人的康復創造了有利條件。它還有一個座椅升降機構,不僅可適應不同身高的病人,還可以使病人采取立姿和坐姿行走。本步行器經截癱病人實際使用,證明能達到上述各項動作和設計目的。
文檔編號A61H3/00GK85202302SQ85202302
公開日1986年4月2日 申請日期1986年6月14日
發明者趙林寶, 張融甫, 鄭文緯, 吳根唐 申請人:南京工學院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