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醫學領域,尤其是一種治療腎陽虛型腰痛、腰椎盤突出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腎陽虛型腰痛、腰椎盤突出癥是最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疾病。青中老年人都可以發病,發病人群廣泛,是骨外科門診常見病癥。腰痛、腰椎盤突出疼痛主要是由腎元虧虛所致。主要癥狀有腰部酸痛、肢體酸脹、麻木無力、出冷汗發凍、行走困難等。嚴重影響人身健康與工作,病情嚴重者臥床不起,站立時不能直腰。
腎虛型腰痛、腰椎盤突出為多因素所致,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主骨,腎元虧虛、精血不足是腰痛、腰椎盤突出的主要因素。目前治療腰痛、腰椎盤突出的方法和藥物很多,但對腎陽虛型腰痛、腰椎盤突出沒有特效療法。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出效果顯著、安全價廉的中藥組合物,可治療由腎虛而引起的腰痛、腰椎盤突出等癥。
具體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黃芪(炙)30份、熟地30份、山茱萸15份、山藥15份、茯苓10份、澤瀉10份、丹皮10份、附子(制)9份、肉桂5份、狗脊(去毛)12份、杜仲(炒)12份、續斷12份、巴戟天12份、懷牛膝10份。
本發明原料藥的藥理功效如下:
黃芪:《中國藥典》味甘,性微溫,歸肝、腎經,有壯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功效,用于脾氣虛弱、中焦失運、中氣下陷引發的各種疾病。
熟地:《中國藥典》味甘,性微溫,歸肝、腎經,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之效,用于肝心血虛、腎精虧虛、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等癥。
山茱萸:《中國藥典》味酸、澀,性微溫,歸肝、腎經,有補益肝腎、澀精縮尿、固經止血、斂汗固脫之功效,用于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陽痿不舉、崩漏下血、汗出不止、體虛欲脫等癥。
山藥:《中國藥典》味甘,性平,歸肺、脾、腎經,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之功效,用于脾胃虛弱、肺虛咳喘、腎虛遺精、尿頻帶下等癥。
茯苓:《中國藥典》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之功效,用于水腫尿少、脾虛少食、心神不寧等癥。
澤瀉:《中國藥典》味甘、淡,性寒,歸腎、膀胱經,有利水滲濕、清熱瀉火之功效,用于小便不利、痰飲泄瀉等癥。
丹皮:《中國藥典》味苦、辛,性微寒,歸心、肝、腎經,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之功效,用于血熱吐嘔、濕熱發斑、陰虛發熱、外傷腫痛等癥。
附子(制):《中國藥典》味辛、甘,性大熱,有毒,歸腎、脾經,有回陽救逆、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陽虛寒之各種疾病。
肉桂:《中國藥典》味辛、甘,性大熱,歸腎、脾、心、肝經,有補火助陽、引火歸原、散寒止痛、溫經通脈之功效,用于腎陽衰弱、陽痿宮冷、亡陽證、心腹冷痛、寒痹腰痛等癥。
狗脊(去毛):《中國藥典》味苦、甘,性溫,歸肝、腎經,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之功效,用于腰痛腳弱、風濕痹痛、腎關不固、遺精滑精等癥。
杜仲(炒):《中國藥典》味甘,性溫,歸肝、腎經,有補肝腎、強筋骨之功效,用于腰膝酸痛、筋骨痿軟等癥。
續斷:《中國藥典》味苦、辛,性微溫,歸肝、腎經,有益補肝腎、強筋健骨、止血安胎、療傷續折之功效,用于腰膝酸痛、寒濕痹痛、跌打損傷、筋骨折傷等癥。
巴戟天:《中國藥典》味甘、辛,性微溫,歸肝、腎經,有補腎助陽、強筋健骨、祛風除濕之功效,用于筋骨痿軟、腰膝痹痛、陽痿早泄、宮冷不孕等癥。
懷牛膝:《中國藥典》味苦、酸,性平,歸肝、腎經,有活血通絡、引血下行、補肝腎、利水通淋之功效,用于腰膝酸痛、下肢痿軟、痛經、小便不利等癥。
本發明藥物可以采用中藥制劑的常規制備工藝,制成任何一種藥劑學上所說的劑型,如丸劑、散劑、片劑、膠囊劑、顆粒劑、糖漿劑、口服液等。例如可以將這些原料藥研成粉末狀混合均勻制成散劑沖服;可以用水煎,經過濾得濾液,加入防腐劑制成口服液;必要時也可以直接服用湯劑。
本發明具有培元補腎、益氣補血、強筋健骨、通絡利節之功效。其中藥物組合中,丹皮、澤瀉、懷牛膝具有涼血清熱、引血下行之功能,牽制組合中附子、肉桂、巴戟天之燥性,使其組合內各藥發揮特長。其作用機理使腎氣足、肝血足、筋強骨健,腰痛、腰椎盤突出病得以根治或緩解疼痛。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效果顯著、無副作用等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將黃芪(炙)30g、熟地30g、山茱萸15g、山藥15g、茯苓10g、澤瀉10g、丹皮10g、附子(制)9g、肉桂5g、狗脊(去毛)12g、杜仲(炒)12g、續斷12g、巴戟天12g、懷牛膝10g置于砂鍋內,注入涼水,沒過藥物約4~5厘米,浸泡2小時;用武火燒開,然后用文火熬25分鐘后,將熬好的藥液過濾倒入碗中,然后再向藥物中注入涼水淹沒藥物3厘米,武火燒開,文火熬25分鐘后,將藥液過濾匯入第一次熬成的藥液中混合均勻。
分開早晚空腹各服一半,7天為一療程。病人用藥3~5天癥狀緩解或消失,繼續鞏固治療2~3療程。
以下結合臨床資料及典型病例對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進一步說明。
一、臨床資料
共140例患者,其中:男78例,女62例;年齡最小27歲,病史最長12年,最短1個月。
二、治療方法
給予實施例1所述湯劑及方法治療。
三、療效
一般病人用藥3~5天癥狀緩解或消失,服藥14天后痊愈;中老年病期長者3~4個療程。經1~4個療程治療,140例不同性別年齡患者中痊愈131例,治愈率93.57%,好轉9例,其原因為患病時間長,骨頭變形錯過最佳治療時所致。
四、典型病例
患者男,49歲,病史半年,下肢酸疼、麻木無力、行走困難;給予實施例1所述湯劑及方法治療,1療程癥狀緩解,繼續治療1療程癥狀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