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風寒閉阻、瘀血阻絡癥肌筋膜炎的藥貼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肌筋膜炎是指因寒冷,潮濕、慢性勞損等因素使肌筋膜及肌組織發生水腫、滲出及纖維性變,而出現的一系列臨床癥狀,是身體富有白色纖維組織,如筋膜、肌膜、韌帶、肌腱、腱鞘、骨膜及皮下組織等的一種非特異性變化。
潮濕、寒冷的氣候環境,是最多見的原因之一,濕冷可使肌肉血管收縮,缺血,水腫引起局部纖維漿液滲出,最終形成纖維織炎,慢性勞損為另一重要發病因素,肌肉,筋膜受損后發生纖維化改變,使軟組織處于高張力狀態。從而出現微小的撕裂性損傷,最后又使纖維樣組織增多、收縮,擠壓局部的毛細血管和末稍神經出現疼痛。其它如病毒感染、風濕癥的肌肉變態反應等也是誘因。臨床表現主要為局部疼痛、發涼,日間輕,傍晚重,肌肉痙攣和運動障礙。
肌筋膜炎是西醫病名,根據其臨床表現該病屬中醫學痹證的范疇。《素問·痹論》說:“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痹證是指機體正氣不足,衛外不固,風寒濕熱邪氣乘虛而入,致使氣血凝滯,經絡痹阻引起肌肉關節疼痛、腫脹、屈伸不利、酸楚、麻木等表現的一類疾病。
《素問·宣明五氣篇》說:“久視傷血,久行傷筋,久立傷骨,久坐傷肉,久臥傷氣,此為五勞所傷”。肌筋膜炎的發生,多是在肢體勞傷,或肢體失于運動的基礎上,肌肉筋膜損傷,復感風寒濕邪所致。由于風寒濕邪外侵,邪氣閉阻筋骨關節之間,氣血運行不暢,病程日久,則每兼瘀血阻滯。因此一般認為風寒痹阻,瘀血阻絡是肌筋膜炎常見的證候。
風寒痹阻,瘀血阻滯,氣血不暢,故見肢體疼痛。寒性收引,肢體感寒,筋脈拘急,故關節屈伸不利。寒為陰邪,易傷陽氣,故見關節冷痛。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為風寒痹阻,瘀血阻絡之征象。
中國專利文件(CN 105106667 A,公開日:2015-12-02)公開了一種祛瘀痛痹湯,并公開了該藥材的原料包括石菖蒲、丹參、川芎、厚樸、沉香、全瓜蔞、瓜蔞仁、菊花、澤瀉、桃仁、紅花、天麻等相關技術特征,但該專利的不足之處在于其適用于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絞痛。
中國專利文件(CN 102631562 B,公開日:2012-08-15)公開了一種活血止痛壯骨膏,并公開了該藥材包括藏紅花、藏麝香、血竭、白花蛇、藏天麻、薄荷腦、冰片等相關技術特征,但該專利的不足之處在在于該藥雖有一定療效,但毒性較強副作用大(例如冰片等),服用不當易出危險。
中國專利文件(CN 105012869 A,公開日:2015-11-04)公開了一種止痹酒,并公開了該藥材包括玉竹、黨參、姜黃、五加皮、陳皮、紅花、懷牛膝、白芷、當歸、川芎、威靈仙、木瓜、海風藤、肉豆蔻、獨活、制川烏、制草烏、梔子、冰糖、白酒等相關技術特征,但該專利的不足之處在在于內服對痛痹具有確切療效,但藥酒畢竟也是酒,有一定的刺激性,服用上也有很多禁忌和不方便。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藥貼的制備方法的流程圖。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用于治療肌筋膜炎風寒閉阻,瘀血阻絡的藥貼及其制備方法,由延胡索、桂枝、當歸等藥味組成,用于治療肌筋膜炎風寒閉阻,瘀血阻絡證有較好的療效,應用簡便,且未發現不良反應。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用于治療風寒閉阻、瘀血阻絡癥肌筋膜炎的藥貼,由包括下列質量的原料制成:延胡索333g、桂枝200g、當歸333g、川芎300g、乳香(制)500g、沒藥(制)133g、姜黃300g、木香167g、海桐皮333g、紫荊皮333g、法半夏167g、木通300g、雞血藤333g、紫草333g、升麻400g、制何首烏400g、麥冬333g、甘草300g和樟腦167g。
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的用于治療風寒閉阻、瘀血阻絡癥肌筋膜炎的藥貼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照配方中各藥材的重量,取除樟腦以外的其余18種原料藥材,粉碎成藥物飲片,加入6倍量70%乙醇加熱回流提取4.5小時;
2)減壓回收乙醇,并濃縮至80℃時相對密度為1.30-1.34的浸膏,在減壓回收乙醇的同時,按100:13的重量比分別取適量的醫用壓敏膠粘劑和乙酸乙酯混勻,獲得基質;
3)將步驟2)中所獲得的浸膏和基質混合后密閉環境下攪拌5小時,待溫度降至40℃以下,獲得涂膏半成品;
4)取配方中重量的樟腦,加入適量的乙酸乙酯,使樟腦充分溶解,獲得樟腦溶液;
5)將步驟3)中涂膏半成品和步驟4)中樟腦溶液混合后,攪拌均勻,用120目篩網過濾,再加入適量乙酸乙酯使總量不低于5300克,攪拌均勻,獲得涂膏;
6)將步驟5)所獲涂膏涂在0.4mm的防水藥布上,依次經40℃、75℃、80℃烘干干燥后,蓋襯,切片后即得藥貼。
本發明所用主要中藥原料的藥理如下:
延胡索:辛、苦,溫。歸肝、脾經。活血,行氣,止痛。用于胸脅、脘腹疼痛,胸痹心痛,經閉痛經,產后瘀阻,跌撲;
桂枝:辛、甘,溫。歸心、肺、膀。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平沖降氣。用于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痹痛,痰飲,水腫,心悸,奔豚;
當歸:甘、辛,溫。歸肝、心、脾經。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腸燥便秘。酒當歸活血通經。用于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撲損;
川芎:辛,溫。歸肝、膽、心包。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于胸痹心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腹痛,頭痛,風濕痹痛;
乳香:辛、苦,溫。歸心、肝、脾。活血定痛,消腫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經經閉,產后瘀,癥瘕腹痛,風濕痹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癰腫瘡瘍;
沒藥:辛、苦,平。歸心、肝、脾經。散瘀定痛,消腫生肌D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經經閉,產后瘀阻,癥瘕腹痛,鳳濕痹痛,跌打損傷,癰腫瘡瘍;
姜黃:辛、苦,溫。歸脾、肝經;破血行氣,通經止痛。用于胸脅刺痛,胸搏心痛,經經閉,癥瘕,風濕肩臂疼痛,跌撲腫痛;
木香:辛、苦,溫。歸脾、胃、大腸、三焦、膽經。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脅、脘腹脹痛,瀉痢后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煨木香實腸止瀉。用于泄瀉腹;
海桐皮:味辛;苦;性平。歸肝;胃;腎經。祛風除濕;利水和中;活血解毒;
紫荊皮:味苦,性平。歸肝經。活血,通淋,解毒;
法半夏:辛,溫。歸脾、胃、肺經。燥濕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
木通:苦,寒。歸心、小壢、膀胱經。利尿通淋,淸心除煩,通經下乳。用于淋證,水腫,心煩尿赤,口舌生瘡,經閉乳少,濕熱痹痛;
雞血藤:苦、甘,溫。歸肝、腎經。活血補血,調經止痛,舒筋活絡。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經閉,風濕痹痛,麻木癱痰,虛虛萎黃;
紫草:甘、咸,寒。歸心、肝經。清熱涼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用于血熱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瘡瘍,濕疹,水火燙;
升麻:辛、微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發表透疹,淸熱解毒,升舉陽氣。用于風熱頭痛,齒痛,口瘡,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陽毒發斑,脫肛;
制何首烏:苦、甘、澀,微溫。歸肝、心、腎經。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強筋骨,化濁降脂。用于血虛萎黃,眩暈耳鳴,須發早白,腰膝酸軟,肢體麻木,崩漏帶下,高脂血癥;
麥冬: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陰虛癆嗽,喉痹咽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
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補脾益氣,淸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樟腦:通關竅,利滯氣,治邪氣,霍亂,心腹痛,寒濕腳氣,疥癬,風瘙,齲齒,殺蟲,著鞋中去腳氣。
其中,延胡索、桂枝二藥為君。延胡索辛苦溫,辛散溫通,行氣活血,通絡止痛。《本草綱目》贊曰“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本草求真》謂“不論是氣是血,積而不散者,服此力能通達,以其性溫,則于氣血能行能暢,味辛則于氣血能潤能散”。桂枝辛甘溫,本方用之散寒通脈,利關節。《本經》謂本品“利關節”,《別錄》謂其“溫筋通脈”。
當歸、川芎、乳香、沒藥、姜黃五藥共為臣。當歸辛甘苦溫,本方用之活血止痛,兼有溫經養血,《本草綱目》謂本品治:“筋骨疼痛”,用于筋傷最為合拍。川芎其味辛溫,活血行氣,是活血祛風之常藥。《藥品化義》謂其能“使血氣流通,為血中之氣藥”。《日華諸家本草》謂川芎能“調眾脈,破癥結宿血,消瘀血”。乳香辛溫,行氣活血,化瘀定痛,《本草匯言》謂之“活血祛風,舒筋止痛之藥也”。沒藥苦平,通絡逐瘀,消腫定痛,《本草綱目》稱其“散血消腫,定痛生肌”。“二藥皆能止痛、消腫、生肌,故每每相兼使用”。姜黃辛苦溫,辛散溫通,行氣行血,通經止痛,《新修本草》云“治跌仆瘀血,消腫毒,止暴風痛”。《傷科方書》載用其治療跌打損傷。
木香、海桐皮紫荊皮、法半夏、木通、雞血藤、紫草、升麻、制何首烏、麥冬、甘草共為佐藥。其中木香辛溫,能行氣止痛,“氣行則血行”,故能行氣消腫止痛。海桐皮苦辛平,祛風通絡,《本草求真》謂其“能入肝經血分,祛風除濕,及行經絡”。紫荊皮苦平,活血經絡,《本草綱目》稱其“能行經絡、達病所”。血瘀日久,水濕不行,致痰瘀互阻,故用半夏,燥濕化痰,《主治秘要》稱其可“消腫散結”。木通苦涼,乃利水之品,除濕通絡,《本經》謂其“通利九竅血脈關節”。雞血藤苦甘溫,補血行血,舒筋活絡,《本草綱目拾遺》謂本品能“活血”、“壯筋骨”,《飲片新參》謂之“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經脈”。紫草苦甘寒,《本草綱目》稱“其功長于涼血活血”,本方用其活血之功。升麻甘辛,能行解散,與諸活血藥配伍,可助行血活血之作用,與桂枝配伍可助其祛風散寒。“邪氣所湊,其氣必虛”,補血益氣,氣血旺盛足,肌肉之傷則易康復。首烏甘澀微溫,補益精血,補肝養筋。《本草綱目》贊其“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健筋骨,……為滋補良藥,不寒不燥,功在地黃、天門冬之上”。麥冬甘苦寒,《本草新編》言其“瀉肺中之伏火,清胃中之熱邪,補心氣之勞傷”。《神農本草經》謂有“骨絡脈絕,贏瘦補氣”之效。甘草甘平,用其益氣補中,緩急止痛。《神農本草經》稱其可“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瘡腫”。
樟腦苦辛,《本草綱目》稱其為“通關竅”之要藥,走竄開竅,無經不達,故為本方之使藥。
以上諸藥合用,共奏祛風散寒,活血通絡之功,用于肌筋膜炎風寒閉阻,瘀血阻絡證最為適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用于肌筋膜炎風寒閉阻,瘀血阻絡證;癥見起病急,患部肌肉疼痛,活動不利,局部喜溫惡寒,疼痛夜甚,或疼痛游走不定,舌質淡或暗,苔白,脈弦緊;祛風散寒,活血通絡;
(2)純中藥制劑,材料來源廣泛、價格低廉;
(3)配方合理、藥效穩定、滲透能力強而療程短、效果好、藥性平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用于治療風寒閉阻、瘀血阻絡癥肌筋膜炎的藥貼,由包括下列質量的原料制成:延胡索333g、桂枝200g、當歸333g、川芎300g、乳香(制)500g、沒藥(制)133g、姜黃300g、木香167g、海桐皮333g、紫荊皮333g、法半夏167g、木通300g、雞血藤333g、紫草333g、升麻400g、制何首烏400g、麥冬333g、甘草300g和樟腦167g。
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用于治療風寒閉阻、瘀血阻絡癥肌筋膜炎的藥貼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照配方中重量,取除樟腦以外的其余18種原料藥材,粉碎成粗粉,加入6倍量70%的乙醇加熱回流提取4.5小時;
2)減壓回收乙醇,并濃縮至80℃時相對密度為1.30-1.34的浸膏,在減壓回收乙醇的同時,按100:13的重量比分別取適量的醫用壓敏膠粘劑和乙酸乙酯混勻,獲得基質;
3)將步驟2)中所獲得的浸膏和基質混合后密閉環境下攪拌5小時,待溫度降至40℃以下,獲得涂膏半成品;
4)取配方中重量份數的樟腦,加入適量的乙酸乙酯,使樟腦充分溶解,獲得樟腦溶液;
5)將步驟3)中涂膏半成品和步驟4)中樟腦溶液混合后,攪拌均勻,用120目篩網過濾,再加入適量乙酸乙酯使總量不低于5300克,攪拌均勻,獲得涂膏;
6)將步驟5)所獲涂膏涂在0.4mm的防水藥布上,依次經40℃、75℃、80℃烘干干燥后,蓋襯,切成16cm x 12cm的塊,制成1000片,即得藥貼。
實施例2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臨床及實驗室相關研究
一、一般情況
(一)患者性別分析(表1)。
表1:患者性別情況分析
60例病例中,男性28例,占46.7%;女性32例,占53.3%,男女比例為0.88:1。
(二)患者年齡分布(表2)。
表2:患者年齡分布情況
60例病例中,18歲至25歲患者8例,占13.3%;26歲至35歲患者16例,占26.7%;36歲至45歲患者22例,占36.7%,46歲至55歲患者12例,占20.0%;56歲至65歲患者2例,占3.3%。60例患者平均年齡為38歲。
(三)病程分析(表3)。
表3:患者病程情況
60例病例中,病程小于等于1天的患者21例,占35.0%;病程大于1天小于等于2天的患者22例,占36.7%;病程大于2天小于等于3天的患者17例,占28.3%。60例患者平均病程為1.93天。
(四)發病部位分析(表4)。
表4:患者發病部位分析
60例病例中,發病部位在頸部的患者3例,占5.0%;發病部位在腰部的患者13例,占21.7%;發病部位在背部的患者10例,占16.7%;發病部位在頸肩部的患者5例,占8.3%;發病部位在肩背部的患者23例,占38.3%;發病部位在腰背部的患者6例,占10.0%。
二、診斷標準
(一)西醫診斷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三輯)》1997年)
1、好發于頸、肩、腰、背部,起病緩急不一。
2、臨床表現局部疼痛,肌肉痙攣和關節活動障礙。
3、體檢可發現患部有局限性壓痛,肌肉輕度萎縮,有時可捫及“纖維炎性”結節,重壓有酸痛感。常見壓痛部位在斜方肌、岡上肌、岡下肌、髂后上棘和骶棘肌旁。
4、化驗:多在正常范圍內,抗“O”、血沉(ESR)正常或偏高。
(二)臨床分型
1、急性型:肌肉扭挫傷治療不當或勞損后,復感風寒侵襲,患部疼痛,肌肉僵硬,起病急,活動后疼痛加劇。
2、慢性型:患部常有沉重酸脹感,疼痛不劇。晨起時疼痛較重,稍加活動后疼痛減輕。
(三)中醫辨證標準
風寒閉阻,瘀血阻絡證
起病急,患部肌肉疼痛,活動不利,局部喜溫惡寒,疼痛夜甚,或疼痛游走不定,舌質淡或暗,苔白,脈弦緊。
三、試驗病例
(一)納入病例標準
1、符合肌筋膜炎西醫診斷標準、急性型者。
2、符合中醫辨證者。
3、年齡在18~65歲者。
4、病程在72小時內者。
(二)排除病例標
1、年齡在18歲以下或65歲以上
2、關節扭傷、軟組織挫傷或斷裂傷。
3、合并有心血管、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4、妊娠或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或對本藥過敏者。
5、病程超過72小時者。
四、觀察指標
(一)安全性指標
1、一般體檢項目。
2、血、尿、便常規。
3、心電圖、肝功能(ALT)、腎功能(UREA、Cr)。
4、皮膚不良反應觀察。
(二)療效性指標
1、臨床癥狀體征表現。
*疼痛程度評價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法)。
采用一條10厘米直尺,兩端標明有0和10的字樣。0端代表無痛,10端代表最劇烈的疼痛。讓病人在直尺背面指出自己疼痛相應的位置,然后由研究醫生讀錄疼痛強度的數值。
五、觀察方法
(一)驗證病例60例,門診患者,自身對照觀察。
(二)用藥:活血通痹貼:外用,貼于患部,一次1片,一日1次,每次敷貼12小時,兩次貼敷至少間隔12小時。
(三)療程:2周。
(四)皮膚破損處禁用。
(五)治療期間須停用其它相關的中西藥物及其他治療方法。如病情需要,為保護受試者權益和科學性,將疼痛的基礎治療用藥品種固定為芬必得(布洛芬緩釋膠囊)、奧克清(奧沙普泰腸溶片)。
(六)臨床驗證期間醫院有專人負責,強調依從性,要求醫護人員和家屬監督患者用藥。
(七)固定醫生認真填寫病歷,記錄所觀察項目和指標。嚴格按療效標準評定療效,不得任意降低或提高療效標準。
六、病例剔除與脫落
(一)剔除病例標準
1、入組后發現受試者不符合納入標準的病例,需予剔除。
2、使用方案規定的禁用藥品,由于違背臨床試驗方案,需予剔除。
3、納入后未曾用藥的病例,需予剔除。
(二)脫落病例標準
1、試驗過程中自行退出者。
2、因各種原因療程未結束退出試驗、失訪病例。
3、資料不全,影響有效性和安全性判斷者。
4、試驗中,受試者發生了某些合并癥、并發癥或特殊生理變化,不適宜繼續接受試驗者。
5、試驗中,受試者依從性差,使用藥物達不到規定的80%或超過規定的120%。
七、不良事件
1、不良事件記錄:記錄不良事件的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結果,記錄不良事件發生的時間,嚴重程度、持續時間、采取有效措施和轉歸。
2、不良事件嚴重程度的判斷:不良事件按其嚴重的程度分為輕、中、重度。
3、不良事件與藥物因果關系判斷:不良事件與藥物的因果關系可分為5級即:肯定有關、很可能有關、可能、可疑、不可能。
說明:+表示肯定-表示否定±表示肯定或否定?表示情況不明
4、不良事件的處理:要求出現不良事件時應積極采取相關的保護措施,并記錄其轉歸。
八、臨床療效評定標準
(一)臨床癥狀體征半定量計分標準
1、局部疼痛
2、局部壓痛
3、活動不利
4、局部喜溫惡寒
5、疼痛夜甚
九、臨床療效判定標準
(一)臨床總療效判定
1、臨床控制:臨床癥狀、體征消失,積分減少≥95%。
2、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積分減少≥70%,<95%。
3、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有改善,積分減少≥30%,<70%。
4、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變化,積分減少<30%。
計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二)局部疼痛單項療效判定
1、臨床控制:局部疼痛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療后評分為0分。
2、顯效:局部疼痛癥狀明顯改善,療后評分較療前降低兩級。
3、有效:局部疼痛癥狀有所改善,療后評分較療前降低一級。
4、無效:局部疼痛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三)局部壓痛單項療效判定
1、臨床控制:局部壓痛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療后評分為0分。
2、顯效:局部壓痛癥狀明顯改善,療后評分較療前降低兩級。
3、有效:局部壓痛癥狀有所改善,療后評分較療前降低一級。
4、無效:局部壓痛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十、觀察結果
(一)臨床總療效統計(表5)
表5:臨床總療效統計
60例病例中,臨床總療效為臨床控制的患者9例,占15.0%;臨床總療效為顯效的患者21例,占35.0%;臨床總療效為有效的患者23例,占38.3%;臨床總療效為無效的患者7例,占11.7%。60例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88.3%。(二)局部疼痛療效統計(表6)
表6:局部疼痛療效統計
60例病例中,局部疼痛療效為臨床控制的患者22例,占36.7%;局部疼痛療效為顯效的患者9例,占15.0%;局部疼痛療效為有效的患者22例,占36.7%;局部疼痛療效為無效的患者7例,占11.7%。60例患者局部疼痛總有效率為88.3%。
(三)局部壓痛療效統計(表7)
表7:局部壓痛療效統計
60例病例中,局部壓痛療效為臨床控制的患者23例,占38.3%;局部壓痛療效為顯效的患者10例,占16.7%;局部壓痛療效為有效的患者20例,占33.3%;局部壓痛療效為無效的患者7例,占11.7%。60例患者局部壓痛總有效率為88.3%。
(四)臨床癥狀統計(表8—表9)
表8:臨床癥狀積分統計
療前療后比較(t檢驗):t=23.724,P<0.01。
上表說明,治療后能明顯改善臨床癥狀,經統計學處理有顯著性差異。
表9: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分項比較
上表說明,治療后能明顯改善局部疼痛、局部壓痛、活動不利、局部喜溫惡寒、疼痛夜甚癥狀,經統計學處理有顯著性差異。
(五)治療后合并使用西藥情況
在驗證過程中,患者未使用其它相關的中西藥物及其他治療方法,有16例患者在療前應用過云南白藥噴霧劑、芬必得膠囊、活血止痛膠囊、狗皮膏藥、扶他林乳膏劑、正紅花油,使用時間為1~6天不等。
(六)安全性觀測
在臨床驗證期間,對治療組60例患者進行了安全性觀察,經血、尿、便常規檢查,心電圖、肝功能(ALT)、腎功能(UREA、Cr)檢查,結果見表10。
表10治療組治療前后不良反應分析
不良反應觀察說明如下:
1、血常規:
(1)白細胞:治療前后均異常1例,異常值為3.8和3.9,與正常值范圍(4 —10)比較偏離不大,且治療前后無明顯改變,未見加重。
(2)紅細胞:治療前后均異常1例,異常值為3.45和3.41,與正常值范圍(3.5—5.5)比較偏離不大,且治療前后無明顯改變,未見加重。
(3)血紅蛋白:治療前后均異常1例,異常值為107和101,與正常值范圍(110—160)比較偏離不大,且治療前后無明顯改變,未見加重。
治療前異常,治療后正常1例,異常值為108,與正常值范圍(110—160)比較偏離不大,不排除化驗、儀器測定誤差或一些生理因素影響,無臨床實際意義。
(4)HCT:治療前后均異常2例,1例異常值為32.6和34.3,另1例異常值為31.9和30.7,與正常值范圍(27—32)比較偏離不大,治療后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未見加重。
(5)MCV:治療前正常,治療后異常2例,異常值分別為97.4和97.3,與正常值范圍(82—95)比較偏離不大,不排除化驗、儀器測定誤差或一些生理因素影響,無臨床實際意義。
(6)MCHC:治療前后均異常1例,異常值為312,與正常值范圍(320—360)偏離不大,不排除化驗、儀器測定誤差或一些生理因素影響,無臨床實際意義。
2、心電圖:
治療前異常,治療后正常1例,患者療前有輕微心動過緩,平素心率不高,在60次/分上下浮動,無其他癥狀,無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病史。
治療前正常,治療后異常1例,患者療后TV2>TV6,無臨床實際意義。
治療前后均異常41例,異常情況多為不完全性有束支傳導阻滯、短PR綜合征、TV2>TV6等,均常見于正常人,無臨床實際意義。治療后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未見加重。
3、肝功能:
(1)ALT:治療前后均異常2例,治療后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未見加重。
4、皮膚不良反應:
有3例患者出現皮膚不良反應。
1例患者用藥第2天用藥部位出現紅色皮疹,局部瘙癢,皮膚無破損。考慮到患者用藥期間食用了大蝦有關,暫停用活血通痹貼,外用皮炎平軟膏,3次/日。囑患者禁食牛、羊、魚肉及海鮮食品。2天后,皮膚正常繼續使用活血通痹貼,未見皮膚不良反應。
2例患者用藥第6天用藥部位皮膚發紅,表面有紅色皮疹,瘙癢,皮膚無破損。考慮到天熱出汗等導致皮膚出現刺激反應,囑患者停用活血通痹貼,局部外用皮炎平軟膏,3次/日,1-2天后,待皮膚完全正常后在晚上貼敷活血通痹貼,未見皮膚不良反應。
(七)典型病例
1、患者陳XX(3號),女,37歲,于2010年5月4日來我院門診治療。
主訴:右側腰背部疼痛2天。
現病史:患者20天前因搬東西不慎扭傷腰部,當時活動困難,到附近醫院拍片檢查,診斷為“腰背肌肉扭傷”,回家臥硬板床休息,配合“周林頻譜”治療后,癥狀基本消失。2天前因受涼疼痛加劇,活動后癥狀加重,彎腰活動受限。
查體:右側腰背壓痛,重壓酸痛,右側骶棘肌僵硬,腰部前屈及左側彎時受限明顯。
治療:給予活血通痹貼,外用,貼于患部,一次1片,一日1次,每次貼敷12小時,兩次貼敷至少間隔12小時。貼敷五天后,自覺右側腰背部夜間疼痛減輕,腰部前屈活動有所減輕,仍有壓痛。一周后右側腰背部疼痛偶有輕微疼痛,壓痛較輕,無疼痛夜甚,局部仍喜溫惡寒。二周后右側腰背部疼痛及壓痛均消失,偶有輕度喜溫惡寒,腰部活動受限較輕,夜間無疼痛。全身無不良反應,皮膚無過敏反應。臨床總療效判定為顯效。
2010年5月20日復查:血、尿、便、肝腎功能及心電圖均正常,各項檢查無異常發現。
2、患者應XX(46號),男,44歲,于2010年6月28日來我院門診治療。
主訴:左背部疼痛2天。
現病史:患者2天前因受涼致左背部酸脹、疼痛,經按摩、拔罐后疼痛不見好轉,自行熱敷以后稍有減輕,疼痛夜間尤甚,但活動以后癥狀明顯加重。
查體:左背部肌肉僵硬,左岡下肌及肩貞穴處壓痛,左肩胛骨內側緣捫及纖維炎性結節,擴胸活動受限較輕。
治療:給予活血通痹貼,外用,貼于患部,一次1片,一日1次,每次貼敷12小時,兩次貼敷至少間隔12小時。貼敷三天后,自覺左側背部依然經常疼痛,但能忍受,左側岡下肌壓痛依然明顯,但能忍受,擴胸活動受限較輕,左側背部經常有喜溫惡寒之感,經常夜間疼痛,但不影響睡眠。一周后左側背部仍然經常疼痛,但能忍受,左側岡下肌及肩貞穴處壓痛較輕,擴胸活動正常,患部偶有較輕喜溫惡寒感,經常夜間疼痛,但不影響睡眠。二周后左側背部疼痛及左側岡下肌壓痛消失,擴胸活動正常,無喜溫惡寒感,夜間無疼痛。全身無不良反應,皮膚無過敏反應。臨床總療效判定為臨床控制。
2010年7月12日復查:血、尿、便、肝腎功能正常,心電圖檢查較療前無異常發現。
十一、小結
肌筋膜炎風寒痹阻,瘀血阻絡證,治療需祛風散寒,活血通絡,以冀邪祛正安,患者得以康復;活血通痹貼治療治療肌筋膜炎風寒閉阻,瘀血阻絡證,臨床總有效率88.3%;局部疼痛總有效率88.3%;局部壓痛總有效率88.3%,且安全。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