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生理監測傳感帶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生理監測傳感帶封裝的封裝設備和利用該封裝設備制造的生理監測傳感帶組件。
背景技術:
相關技術中,如公開號為CN105553323A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生理監測傳感帶,其采用的是整體熱壓封裝方法,將作為保護層的封裝布料與傳感帶只進行一次熱壓即完成封裝。這種方法導致傳感帶摩擦層之間的氣體被排出,在使用時,使兩個摩擦層之間不能充分分離,從而降低傳感帶的輸出靈敏度和信號強度。并且,在生理監測傳感帶封裝時,通常采用鋼板等硬質材料對傳感帶和封裝布料進行硬性熱壓,傳感帶和封裝布料間的貼合性較差,會影響傳感帶的性能或者造成傳感帶損壞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用于生理監測傳感帶封裝的封裝設備,所述用于生理監測傳感帶封裝的封裝設備可使傳感帶與封裝布料更充分貼合,避免傳感帶和封裝布料間存在無法壓實的部位,并且可以有效保護傳感帶以避免傳感帶被壓壞。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利用上述封裝設備制造的生理監測傳感帶組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實施例的用于生理監測傳感帶封裝的封裝設備,所述傳感帶被封裝布料包裹,且所述傳感帶和所述封裝布料間設有熱熔膠膜,所述封裝設備包括柔性導熱件和加熱裝置,所述加熱裝置與所述柔性導熱件相連,且所述柔性導熱件適于將所述加熱裝置所產生的熱量傳導至所述熱熔膠膜以對所述熱熔膠膜進行加熱。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生理監測傳感帶封裝的封裝設備,通過利用柔性導熱件將加熱裝置產生的熱量傳遞給熱熔膠膜且對封裝布料和傳感帶進行柔性壓制,使得封裝布料可以更好地貼合、粘貼在傳感帶的表面,傳感帶的封裝效果更好,并且使用柔性導熱件對傳感帶進行熱壓封裝,可以更好地保護傳感帶,避免其被壓壞或者性能變差等。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生理監測傳感帶封裝的封裝設備,還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術特征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封裝設備還包括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可導熱地連接在所述加熱裝置與所述柔性導熱件之間。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連接件通過緊固件與所述加熱裝置相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柔性導熱件粘貼在所述連接件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柔性導熱件的厚度范圍為:0.5~2.5mm。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柔性導熱件和所述連接件通過緊固件相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柔性導熱件的厚度范圍為:0.5~2cm。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連接件包括彼此垂直相連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加熱裝置相連,所述柔性導熱件設在所述第二連接部的遠離所述第一連接部的表面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柔性導熱件的長度小于所述傳感帶的封裝長度L。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柔性導熱件的長度為L/n,其中n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數。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柔性導熱件為n/2個,每個所述柔性導熱件的長度均為L/n,多個所述柔性導熱件沿所述傳感帶的封裝長度方向間隔開分布,且每相鄰兩個柔性導熱件間的間距為L/n,其中n為大于或等于4的偶數。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柔性導熱件為導熱硅膠件。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傳感帶至少包含構成摩擦界面的兩個表面,并且所述傳感帶至少具有構成信號輸出端的第一電極層和第二電極層,所述構成摩擦界面的兩個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表面上設有凸起陣列結構。
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實施例的生理監測傳感帶組件,所述生理監測傳感帶組件利用上述第一方面實施例的封裝設備制造,所述生理監測傳感帶組件包括:傳感帶和封裝布料,所述傳感帶被所述封裝布料包裹,且所述傳感帶和所述封裝布料間設有熱熔膠膜。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生理監測傳感帶組件,通過利用上述第一方面實施例的封裝設備制造,使得生理監測傳感帶組件的整體結構更加美觀,并且可靠性更高。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用于生理監測傳感帶封裝的封裝設備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沿A-A線的剖視圖;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用于生理監測傳感帶封裝的封裝設備的剖視圖;
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用于生理監測傳感帶封裝的封裝設備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沿B-B線的剖視圖;
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用于生理監測傳感帶封裝的封裝設備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
柔性導熱件1;
加熱裝置2;
連接件3;第一連接部31;第二連接部32;
螺釘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參考圖1-圖6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一方面實施例的用于生理監測傳感帶封裝的封裝設備。傳感帶(圖未示出)被封裝布料(圖未示出)包裹,且傳感帶和封裝布料間設有熱熔膠膜(圖未示出),通過熱熔膠膜受熱融化從而將傳感帶和封裝布料連接在一起,完成傳感帶的封裝。
如圖1-圖6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生理監測傳感帶封裝的封裝設備包括柔性導熱件1和加熱裝置2。
加熱裝置2與柔性導熱件1相連,且柔性導熱件1適于將加熱裝置2所產生的熱量傳導至熱熔膠膜以對熱熔膠膜進行加熱。具體而言,加熱裝置2與柔性導熱件1相連,加熱裝置2所產生的熱量傳遞給柔性導熱件1,柔性導熱件1作用于封裝布料的表面以將加熱裝置2產生的熱量傳導至設在傳感帶和封裝布料間的熱熔膠膜,熱熔膠膜受熱融化,并且柔性導熱件1作用于封裝布料表面,對封裝布料和傳感帶產生壓制作用,從而使傳感帶和封裝布料粘貼、貼合在一起,完成傳感帶的封裝。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生產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誤差以及使用封裝布料對傳感帶進行包裹時操作人員的操作誤差等,均無法保證傳感帶和封裝布料是完全貼合的,傳感帶和封裝布料間不可避免地會存在間隙。現有技術中,均是采用鋼板等硬質材料對傳感帶和封裝布料進行硬性熱壓,若熱壓力度較小,傳感帶和封裝布料間將會存在間隙未被壓平,從而造成傳感帶和封裝布料間無法實現完全貼合粘貼,若熱壓力度較大,雖然可以提高傳感帶和封裝布料間的貼合性,但會造成傳感帶被擠壓過度,從而導致傳感帶性能變差,甚至損壞等問題。
本申請中,采用柔性導熱件1對傳感帶和封裝布料進行熱壓,由于柔性導熱件1質地較為柔軟,可使封裝布料和傳感帶充分接觸,傳感帶和封裝布料可以更好的粘貼貼合在一起,傳感帶的封裝效果更好,并且還可以避免傳感帶被擠壓過度而導致其性能變差或者損壞等問題。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生理監測傳感帶封裝的封裝設備,通過利用柔性導熱件1將加熱裝置2產生的熱量傳遞給熱熔膠膜且對封裝布料和傳感帶進行柔性壓制,使得封裝布料可以更好地貼合、粘貼在傳感帶的表面,傳感帶的封裝效果更好,并且使用柔性導熱件1對傳感帶進行熱壓封裝,可以更好地保護傳感帶,避免其被壓壞或者性能變差等。
可選地,柔性導熱件1可以為導熱硅膠件,也就是說柔性導熱件1可以由導熱硅膠材料制成,導熱性能好、柔性大,從而使得傳感帶的封裝效果更好,并且可以更好地保護傳感帶避免其被壓壞。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圖6所示,封裝設備還包括連接件3,連接件3可導熱地連接在加熱裝置2與柔性導熱件1之間,也就是說連接件3連接在加熱裝置2和柔性導熱件1之間,并且其可以將加熱裝置2產生的熱量傳導至柔性導熱件1,連接件3起到連接加熱裝置2和柔性導熱件1作用的同時,還起到傳導熱量的作用。其中,連接件3采用耐高溫的、具有一定剛性的金屬或非金屬材料,例如可以采用銅、鐵、鋁等材料加工制成。通過在加熱裝置2和柔性導熱件1間設置可導熱的連接件3,可以提高加熱裝置2的通用性,并且使得加熱裝置2和柔性導熱件1間的連接更加靈活。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如圖1-圖6所示,連接件3包括彼此垂直相連的第一連接部31和第二連接部32,第一連接部31與加熱裝置2相連,柔性導熱件1設在第二連接部32的遠離第一連接部31的表面上,從而不僅使得連接件3與加熱裝置2和柔性導熱件1間的連接更加方便,并且連接件3結構簡單、生產制造方便。優選地,如圖1-圖6所示,第一連接部31和第二連接部32可以均被構造成平板狀,連接件3與加熱裝置2和柔性導熱件1間的連接更加方便,連接可靠性更高。
可選地,連接件3通過緊固件與加熱裝置2相連,例如圖3和圖6中所示,連接件3和加熱裝置2通過螺釘4連接在一起,連接可靠性高,拆裝方便、成本低。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柔性導熱件1粘貼在連接件3上,柔性導熱件1可以采用耐高溫膠與連接件3相連,連接方便、可靠性高。
進一步地,柔性導熱件1的厚度范圍為:0.5~2.5mm,也就是說柔性導熱件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5mm且小于或等于2.5mm,優選地,柔性導熱件1的厚度為1mm,這樣使得柔性導熱件1的導熱效率更高,其對傳感帶和封裝布料的熱壓效果更好。
但本申請并不限于此,柔性導熱件1的厚度也可以小于0.5mm或大于2.5mm。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例中,柔性導熱件1和連接件3通過緊固件(例如螺釘等)相連,連接可靠性高,拆裝方便。
進一步地,柔性導熱件1的厚度范圍為:0.5~2cm,也就是說柔性導熱件1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5cm且小于或等于2cm,優選地,柔性導熱件1的厚度為1cm,這樣使得緊固件可以完全沒入柔性導熱件1內部,從而在對傳感帶和封裝布料進行熱壓時,緊固件不會刮傷傳感帶和封裝布料。
但本申請并不限于此,柔性導熱件1的厚度也可以小于0.5cm或大于2.0cm。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柔性導熱件1的長度小于傳感帶的封裝長度L,此時需要對傳感帶和封裝布料進行多次熱壓以完成傳感帶的整體封裝,每次僅壓接傳感帶和封裝布料的封裝長度的一部分,這樣在對傳感帶進行熱壓時,每次僅有一部分的長度的傳感帶被擠壓,從而可以避免封裝時傳感帶內部氣體減少,使得傳感帶在使用時兩個摩擦表面能夠充分分離,保證其輸出靈敏度和信號強度,并且,可以進一步避免傳感帶在熱壓時性能變差或損壞。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如圖1-圖3所示,柔性導熱件1的長度為L/n,其中n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數,此時沿傳感帶的封裝長度方向熱壓n次恰好可以完成傳感帶的整體熱壓。例如,當n為2時,此時,柔性導熱件1的長度為L/2,沿傳感帶的封裝長度方向熱壓兩次即可完成傳感帶的封裝;當n為3時,此時,柔性導熱件1的長度為L/3,沿傳感帶的封裝長度方向熱壓三次即可完成傳感帶的封裝,將柔性導熱件1的長度設置為L/n,使得沿傳感帶的封裝長度方向熱壓n次恰好可以完成傳感帶的整體熱壓,封裝設備結構簡單、成本低,熱壓更加容易控制。
可以想到是的,n越大,柔性導熱件1的長度越小,傳感帶每次被擠壓的長度越小,傳感帶內部氣體減少量越小,傳感帶的性能越好,但同時需要熱壓的次數越多,封裝效率越低;n越小,柔性導熱件1的長度越大,傳感帶每次被擠壓的長度越大,需要熱壓的次數越少,封裝效率較高,但同時傳感帶內部氣體減少量將會增大。
為此,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具體實施例,柔性導熱件1為n/2個,每個柔性導熱件1的長度均為L/n,多個柔性導熱件1沿傳感帶的封裝長度方向間隔開分布,且每相鄰兩個柔性導熱件1間的間距為L/n,其中n為大于或等于4的偶數,此時僅需要熱壓兩次即可完成傳感帶的封裝,封裝效率較高,每次熱壓的長度為傳感帶的封裝長度的一半,并且每次傳感帶受壓的部分是間隔開的,這樣傳感帶在受到擠壓時,其內部空氣流竄更加靈活,氣體減少量較小。
例如,當n為4時,此時,柔性導熱件1為2個,每個柔性導熱件1的長度均為L/4,多個柔性導熱件1沿傳感帶的封裝長度方向間隔開分布,且每相鄰兩個柔性導熱件1間的間距為L/4,將傳感帶沿其封裝長度方向分成依次相連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這四個部分,其中第一段和第三段可以一次熱壓完成,第二段和第四段可以一次熱壓完成,由此不僅熱壓效率高,并且可以保證傳感帶的性能不受影響。
同樣地,當n為6時,此時柔性導熱件1為3個,每個柔性導熱件1的長度均為L/6,多個柔性導熱件1沿傳感帶的封裝長度方向間隔開分布,且每相鄰兩個柔性導熱件1間的間距為L/6,將傳感帶沿其封裝長度方向分成依次相連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六段這六個部分,其中第一段、第三段和第五段可以一次熱壓完成,第二段、第四段和第六段可以一次熱壓完成,由此不僅熱壓效率高,并且可以保證傳感帶的性能不受影響。
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傳感帶至少包含構成摩擦界面的兩個表面,并且所述傳感帶至少具有構成信號輸出端的第一電極層和第二電極層,所述構成摩擦界面的兩個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表面上設有凸起陣列結構。例如,傳感帶包括依次層疊設置的第一電極層、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絕緣層、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絕緣層和第二電極層,其中,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絕緣層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絕緣層相對的兩個表面構成摩擦界面,并且在構成摩擦界面的兩個表面中的至少一個表面上設有凸起陣列結構,第一電極層和第二電極層構成傳感帶的兩個信號輸出端。
下面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第二方面實施例的生理監測傳感帶組件,生理監測傳感帶組件利用上述第一方面實施例的封裝設備制造而成,生理監測傳感帶組件包括:傳感帶和封裝布料,傳感帶被封裝布料包裹,且傳感帶和封裝布料間設有熱熔膠膜,在封裝設備中,加熱裝置2與柔性導熱件1相連,且柔性導熱件1適于將加熱裝置2所產生的熱量傳導至熱熔膠膜以對熱熔膠膜進行加熱,從而完成傳感帶組件的封裝。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生理監測傳感帶組件,通過利用上述第一方面實施例的封裝設備制造,使得生理監測傳感帶組件的整體結構更加美觀,并且可靠性更高。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