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分段三棱柱形封閉創傷負壓引流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分段三棱柱形封閉創傷負壓引流裝置,包括多段三棱柱形VSD敷料、帶側孔的細硅膠管、透明無菌防水貼膜以及負壓源,其中細硅膠管與負壓源連通,上述側孔包埋在VSD敷料中。采用本裝置,在保證最佳引流效果的同時,三棱柱形VSD敷料使傷口拉攏,為傷口對合生長提供有利條件,最大程度地減少瘢痕形成,傷口愈合后瘢痕很小,美觀程度高;且可按切口長短修剪長度,三棱柱之間軟管部分可隨意變換角度,適用于弧形、曲線形、折線形等傷口,具有應用靈活、創面愈合快、感染率低、更換敷料次數少、降低醫藥費用等特點。
【專利說明】
一種分段三棱柱形封閉創傷負壓引流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分段三棱柱形封閉創傷負壓引流
目.0
【背景技術】
[0002]創傷后或外科手術后,經常遇到傷口感染、傷口不愈合等并發癥,很多傷口有時很復雜,不但深,而且滲出量多,愈合時間較長。另外,由于傷口周圍皮膚常浸泡于滲出液中,使傷口周圍健康皮膚水腫、潰爛。如果沒有有效的引流和外力拉攏,這種傷口即便經過很長時間后愈合,內部也將由許多瘢痕充填,極大地影響美觀。
[0003]目前臨床應用的封閉負壓引流,即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中的VSD敷料部分大多為一片長方形的VSD敷料,覆蓋于皮膚或軟組織缺損的表面,或填充于缺損創面內,再用生物半透膜覆蓋于表面對其封閉,然后通過把連接VSD敷料的引流管接通負壓,弓丨流創面的壞死組織和滲出液,促進創面的愈合。
[0004]由于目前常用的VSD敷料部分多為一片長方形敷料,比較適用于表面較平坦、深淺較規則的表淺創面。對于深部創面,這種形狀的VSD敷料不易充分接觸創面,引流效果欠佳。例如基本外科腹部手術后,常出現切口裂開、感染、不愈合等并發癥,在應用VSD負壓引流時還需人工制作短紗布條若干,一端置入傷口深部,另一端留于傷口外面,其上再覆蓋VSD敷料,利用虹吸原理,通過VSD敷料和置于其下的紗布條將深處壞死組織、滲出液引流,引流效果不理想,傷口愈合經歷時間長(常需數月),且傷口愈合后被大量瘢痕組織填充,嚴重影響美觀。
[0005]另外,目前VSD引流裝置費用較貴,VSD材料修剪后,剪掉的部分不能利用,若為較深、較長的傷口,則需要一次使用多個VSD裝置拼湊,增加患者經濟負擔,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對傳統封閉創傷負壓引流進行了創新性改進,提供一種經濟、實用、高效的分段三棱柱形封閉創傷負壓引流裝置。
[0007]為達到前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分段三棱柱形封閉創傷負壓引流裝置,包括多段三棱柱形VSD敷料、帶側孔的細硅膠管、透明無菌防水貼膜以及負壓源,其中細硅膠管與負壓源連通,上述側孔包埋在VSD敷料中。
[0008]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0009](I)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分段三棱柱形封閉創傷負壓引流裝置,非常適用于長條形及梭形的較深傷口,在保證最佳引流效果的同時,三棱柱形VSD敷料使傷口拉攏,為傷口對合生長提供有利條件,最大程度地減少瘢痕形成,傷口愈合后瘢痕很小,對美觀影響小。
[0010](2)采用分段設計,三棱柱之間軟管部分可隨意變換角度,適用于諸如弧形、曲線形、折線形等不同形狀的傷口,應用靈活。
[0011 ] (3)采用三棱柱形VSD敷料設計,適應臨床常見的切口形狀,引流有效、充分、均勻;且根據其作用機制,接負壓后越靠近上方越均勻遞增的作用力,適應傷口愈合規律,為傷口愈合提供良好的外力作用,極大地減小傷口內張力。
[0012](4)隨著傷口逐漸由底部愈合,傷口逐漸變淺,此三棱柱形VSD敷料置于傷口中的部分始終保持作用機制不變,適用于傷口愈合的始終,且適用于同一傷口深淺不一的情況。
[0013](5)可按切口長短修剪長度,剪裁方便,省時省力,經濟環保。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實施例的使用效果示意圖。
[0016]圖3為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例應用于彎曲傷口的示意圖。
[0017]附圖標記說明
[0018]I 多段VSD敷料 2 細硅膠管
[0019]3 無菌防水貼膜 4 負壓源
[0020]C 傷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做詳細說明如下。
[0022]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裝置包括多段三棱柱形VSD敷料1、帶側孔的細硅膠管
2、透明無菌防水貼膜3以及負壓源4,其中細硅膠管2與負壓源4連通,上述側孔包埋在VSD敷料I中。
[0023 ]所述VSD敷料為分段橫截面為三棱柱形的VSD敷料。VSD敷料一般使用醫用泡沫,其成分為聚乙烯乙醇水化海藻鹽,呈白色海綿樣,質地柔軟且富有彈性,具有可塑性好、抗張力強、透過性好、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等優點。
[0024]使用時,先將傷口C周圍皮膚用絡合碘消毒一定范圍,傷口內部可用無菌生理鹽水擦拭、蘸干,為方便貼膜粘附,最好將傷口周圍皮膚上遺留的絡合碘也用無菌生理鹽水擦拭、蘸干。根據傷口所需長度修剪分段三棱柱形VSD敷料I,將其按傷口形狀置入傷口 C內,其表面可高于傷口表面。按傷口形狀將透明無菌防水貼膜3修剪成一個或數個長條形,完全覆蓋傷口 C及VSD敷料I,貼附于傷口周圍健康皮膚上,形成一個密閉空間。最后將細硅膠管2的另一頭接負壓,調整負壓大小,實現傷口負壓引流。
[0025]三棱柱形VSD敷料I置于傷口內接負壓后效果如圖2所示。創傷后或外科手術后,經常遇到傷口感染、傷口不愈合等并發癥,這種傷口有時很復雜,甚至可與腹腔相通。這種傷口不但深,且滲出量多,不但極大地增加病人痛苦,增加換藥時間,增大每日換藥工作量。傷口周圍皮膚常浸泡于滲出液中,使傷口周圍健康皮膚水腫、潰爛。且這種傷口經常迀延不愈,底部鈍圓,上端寬大,如圖2中(A)所示為“接負壓前”的狀態。
[0026]如果沒有有效的引流和外力拉攏,這種傷口即便經過很長時間愈合,內部將由許多瘢痕充填,極大地影響美觀。使用三棱柱形VSD敷料接負壓引流后,不但充分有效、均勻地將滲出液、壞死物質等引流出體外,同時起到促進血流增長、促進蛋白合成、促進肉芽組織生長的作用,從而加速傷口愈合。除此之外,三棱柱形VSD敷料置入傷口接負壓后,可直接將傷口拉攏。其作用機制為敷料接負壓后,敷料內每一單位面積壓強相等,越靠近傷口頂端(即敷料頂端),受力面積(即敷料面積)越大,從而作用力也越大,且這種作用力的增大為均勻增長。
[0027]“接負壓后”的效果如圖2中(B)所示,越靠近傷□表面,傷□敞開程度越大,負壓作用力也均勻增大,其結果是傷口兩側壁隨接負壓的敷料均勻被拉攏,不會出現表面被拉攏但底部未拉攏而出現“死腔”,也不會出現底部被拉攏而表面拉攏效果不好的情況,這很有利于傷口的愈合。隨著傷口由底部逐漸長入新鮮肉芽組織,傷口會逐漸變淺,但仍保持底部較窄,上端寬大的這種形狀,此時三棱柱形VSD敷料也隨之上移,僅敷料更多部分留置高于傷口,其作用機理及作用效果不變,即三棱柱形VSD傷口敷料適用于傷口愈合的始終。傷口愈合后幾乎不形成瘢痕,效果極佳。如圖2中(C)所示,即為“傷口愈合后”的狀態。
[0028]使用時,如圖3所示,根據傷口長短需要,只需修剪分段三棱柱形VSD敷料長度,使用非常方便、經濟,不像現有的薄片狀VSD敷料,需修剪不同形狀或為達到更好的引流效果同時使用多片敷料。在臨床上無論由于創傷、手術后等原因,長條形及梭形的較深傷口很常見。有時傷口不為直線,而是彎曲的曲線或折線。因此,如圖3所示的分段形的設計,使敷料應用于不同形狀的傷口更加靈活,不但適用于直線形傷口,同時適用于曲線形、折線形或不規則形等傷口,即便同一傷口深淺不一,由于置于傷口內部分的三棱柱形敷料作用原理不變,對于同一傷口深淺不一的情況也同樣適用,效果良好。
[0029]通過多例志愿者試驗,本裝置應用于復雜、較深、迀延不愈的傷口,觀察效果極佳,傷口愈合迅速,通過數據比對,比現有方法加快若干倍,傷口愈合后幾乎不留瘢痕,極為美觀。通過本裝置進行負壓治療時,負壓能將創面的滲出物及時的吸引掉,具有創面愈合快、感染率低、更換敷料次數少、降低醫藥費用等特點。
[0030]實際上,上述實施例僅為較佳實施例,該分段三棱柱形封閉創傷負壓引流裝置也可設計為具有其他類似的形式,從而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這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在優選實施例的基礎上能夠理解并實施的,故關于其他的詳細設置方式,恕不再贅述。
【主權項】
1.一種分段三棱柱形封閉創傷負壓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三棱柱形VSD敷料、帶側孔的細硅膠管、透明無菌防水貼膜以及負壓源,其中細硅膠管與負壓源連通,上述側孔包埋在VSD敷料中。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三棱柱形封閉創傷負壓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負壓引流瓶,負壓引流瓶連接包埋在VSD敷料中的帶側孔的細硅膠管。
【文檔編號】A61F13/02GK205698864SQ201620407633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6日
【發明人】孟湉
【申請人】孟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