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用組合物。
背景技術: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慢性、對稱性多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具有較強的致殘性,未經治療的患者2年致殘率為50%,3年致殘率為70%。本病可見于任何年齡,高峰年齡30~50歲,若控制不佳可導致骨質破壞,以致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的負擔。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因較復雜,一般認為是在遺傳易感性的基礎上,受性激素、環境因素、社會、生理、心理等因素相互作用下機體免疫功能紊亂而引起的慢性炎癥性疾病。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并沒有特效藥,常規的治療手段只是緩解疼痛、減緩關節破壞以及減輕炎癥反應。西藥治療主要采用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或生物制劑等,由于風濕病治療藥物對于人體免疫功能的調節缺乏選擇性和特異性,對于正常和異常的免疫功能均能抑制,所以西醫的治療副作用大,同時復發率高。目前尚未發現一種療效好、見效快的藥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以中醫辨證論治為精髓,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起效快、療效好、少反復、副作用小、標本兼治的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用組合物。
其具體技術方案為:
一種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用組合物,包括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太子參10-15份、桂枝10-15份、黃芪10-15份、附子10-15份、黃芩8-12份、防風10-15份、防己10-15份、生地15-20份、白術10-15份、茯苓10-15份、川烏5-7份、木香5-7份、知母3-5份、白芍10-15份、三七12-15份、木瓜10-15份、甘草5-8份。
優選地,太子參15份、桂枝15份、黃芪15份、附子15份、黃芩12份、防風15份、防己15份、生地20份、白術15份、茯苓15份、川烏7份、木香7份、知母5份、白芍10份、三七12份、木瓜15份、甘草8份。
其中,白芍總苷、黃芩總苷、三七總皂苷主要發揮抗炎和免疫調節作用;桂枝散寒通陽和絡;附子溫陽散寒;川烏散寒止痛;黃芪益氣固表;防風、防己祛風除濕止痛;白術健脾燥濕;知母清熱;木瓜具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消炎抗菌、降低轉氨酶、促進肝細胞再生,防止肝硬化、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等作用;太子參益氣養陰;生地、茯苓、木香配伍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甘草用于調和諸藥。
本發明所述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用組合物的劑型是顆粒劑、片劑、散劑、丸劑、膠囊劑、滴丸劑、糖漿劑、合劑中的任何一種。
一種本發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用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按照本發明所述重量份稱取各個原料藥混合,粉碎成粉,加入適當輔料,按常規工藝制成顆粒劑、片劑、散劑、丸劑、膠囊劑、滴丸劑、糖漿劑、合劑等口服制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為純中藥,具有祛風、散寒、利濕、通痹功效,同時還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使用該配方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起效快、療效好、少反復、副作用小、標本兼治。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臨床實驗: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100例,年齡24歲-73歲,患者中男47例,女53例,表現為晨僵、關節腫痛、肌肉疼痛、不規律性發熱、血沉增快,類風濕因子持續升高,病程1月-3年。服藥3月,96例有效,癥狀明顯改善,血沉恢復正常、類風濕因子滴度降低;3例關節腫痛稍減輕;1例無效。總有效率96%。期間有僅有4例患者發生腹脹、惡心以及皮膚瘙癢等藥物不良反應。由此可見,該配方治愈率顯著,副作用小。
臨床實踐證明,服用本藥期間,輔以物理、康復、職業訓練、心理等治療,保持心態的平穩和安寧,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范圍內,可顯而易見地得到的技術方案的簡單變化或等效替換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