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牽引外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骨盆牽引外固定架,它包括間隔設置的第一固定桿和第二固定桿,兩端分別與第一固定桿及第二固定桿經旋轉連接體相連的連接桿,一端與第一固定桿/第二固定桿相連另一端自由設置的牽引桿、一端與第一固定桿/第二固定桿相連、另一端與牽引桿相連的支撐桿,以及一端固定于牽引桿上、另一端鉤在連接桿上的牽引拉力計;第一固定桿、第二固定桿上分別帶有鋼針,支撐桿可相對于相應的第一固定桿/第二固定桿以及牽引桿轉動。本實用新型可避免病人承受在股骨髁上或脛骨結節上牽引的痛苦;另外,本實用新型在傷病員多,手術要求條件低,醫療條件差的環境下,也能起到復位和固定骨盆的作用。本實用新型用于糾正、固定和復位骨折的骨盆。
【專利說明】骨盆牽引外固定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骨盆用固定器,尤其涉及一種骨盆牽引外固定架。
【背景技術】
[0002]人體骨盆骨折是一種嚴重外傷,多由于直接暴力使骨盆受到擠壓所致,常見于交通事故和塌方,在地震等自然災害事故中也是常見且致命的損傷。骨盆骨折往往合并盆腔臟器、血管、神經等損傷,短時間內可造成大量出血,如果處理不及時,死亡率會很高。骨盆骨折常規保守治療所需時間較長,并發癥較多;而手術切開則入路復雜,難以急診展開。在創傷尤其導彈襲擊掩體或者地震等非軍事戰爭行動中可能同時出現大量骨盆損傷傷員,及時快速簡單處理骨盆損傷對于拯救傷員的生命、減少致殘至關重要。
[0003]骨盆外固定架是治療骨盆骨折必要的臨時措施,起到穩定骨盆,減少出血,提高生存率的作用,具有損傷小、出血少、易操作、手術時間短等優點。多數骨盆骨折帶有骶髂關節損傷,必須同時在病人的股骨髁上或脛骨結節上牽引,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并且牽引后病人需要保持平臥位,翻身困難,增加了護理負擔,又容易造成褥瘡、肺炎或者深靜脈血栓等嚴重并發癥,影響生存率。
[0004]當發生地震、垮塌等事故時,由于傷員較多,救治困難,在傷員需要轉運時,單純外固定架只能固定骨盆而不能起到牽引的作用,骨盆若在畸形位持續時間過長,就增加了手術的難度和致殘率。因此研制骨盆牽引外固定架對平時和非軍事戰爭行動都是很有意義的。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骨盆牽引外固定架,在糾正骨盆內外翻、穩定骨盆、控制腹腔出血的同時還可進行牽引治療,避免了病人承受在股骨髁上或脛骨結節上實施牽引的痛苦;另外,該固定架用在傷病員多,手術要求條件低,醫療條件差的環境下,也能起到復位和固定骨盆的作用,可保證骨盆不出現嚴重畸形,便于傷病員轉送,減少致殘率,提高生存率。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種骨盆牽引外固定架,它包括間隔設置的第一固定桿和第二固定桿、兩端分別與第一固定桿及第二固定桿經旋轉連接體相連的連接桿、一端與第一固定桿/第二固定桿相連另一端自由設置的牽引桿、一端與第一固定桿/第二固定桿相連另一端與牽引桿相連的支撐桿,以及一端固定于牽引桿上另一端鉤在連接桿上的牽引拉力計;
[0008]所述第一固定桿、第二固定桿上分別帶有用于植入骨骼的鋼針;
[0009]所述支撐桿可相對于相應的第一固定桿/第二固定桿,以及牽引桿轉動。
[0010]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所述旋轉連接體包括帶有軸向中心孔的第一旋轉環、與第一旋轉環結構相同且側面與第一旋轉環的側面相貼可相對于第一旋轉環轉動的第二旋轉環、位于第一旋轉環外側的第一固定座、位于第二旋轉環外側的第二固定座、位于第一旋轉環與第二旋轉環內連接該兩旋轉環的連接環,以及分別用于固定第一固定座、連接環和第一旋轉環的第一螺栓,還有用于固定第二固定座、連接環、第二旋轉環的第二螺栓;
[0011 ] 所述第一固定座帶有第一卡槽,第二固定座帶有第二卡槽。
[0012]作為對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連接環為工字型的旋轉體,其中心部位沿軸向設有與第一螺栓及第二螺栓配合的螺紋孔;連接環兩端的大徑部位的外徑大于中心孔的內徑,中部的小徑部位的外徑等于或小于中心孔內徑。
[0013]作為進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旋轉環與第一固定座之間、第二旋轉環與第二固定座之間分別設有摩擦片。
[0014]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限定,所述第一固定桿與鋼針間、第二固定桿與鋼針間均經固定體連接;
[0015]所述固定體于第一固定桿、第二固定桿上分別至少設有兩個。
[0016]作為對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固定體包括帶有軸向中心孔的固定環、位于固定環一側的第三固定座、連接第三固定座及固定環的第三螺栓;
[0017]所述固定環的側壁上設有通孔,所述鋼針穿過所述通孔;
[0018]所述第三固定座上設有用于固定第一固定桿/第二固定桿的第三卡槽;
[0019]所述第三固定座上沿第三螺栓的軸向設有用于與第三螺栓配合的螺紋孔。
[0020]作為進一步限定,所述第三固定座與固定環之間設有摩擦片。
[002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取得的技術進步在于:
[0022]①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固定桿、第二固定桿用于復位和固定骨折的骨盆,連接桿用于撐開第一固定桿和第二固定桿,牽引桿用于固定牽引拉力計,支撐桿用于支撐牽引桿,支撐桿、牽引桿與其中一個固定桿相連形成三角形架構,使得牽引桿的自由端不會垂落或輕易地變形,結構穩定;牽引拉力計起到牽引骨盆的作用,避免在病人的股骨髁上或脛骨結節上進行牽引,減輕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并發癥發生的風險;連接桿經旋轉連接體與兩固定桿相連,當對牽引拉力計施加向下的拉力時,連接桿能在豎直平面內轉動,從而使得連接桿能夠最大限度的撐開兩固定桿,保證骨盆不會出現嚴重畸形;
[0023]②旋轉連接體的第一及第二固定座均用于固定第一固定桿/第二固定桿,及連接桿,連接環用于連接第一及第二旋轉環,使兩個旋轉環可相對轉動,進而保證連接桿可相對于固定桿轉動;
[0024]③固定體用于固定鋼針,及支撐兩個固定桿。
[0025]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用在傷病員多,手術要求條件低,醫療條件差的環境下,能起到復位和固定骨盆的作用,可保證骨盆不出現嚴重畸形,便于傷病員轉送,減少致殘率,提高生存率。
[0026]本實用新型適合作為醫療器械,用于糾正、固定和復位骨折的骨盆。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7]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2為圖1中的旋轉連接體8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3為圖2的剖視圖;
[0031]圖4為圖1中的固定體9與鋼針10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5為圖4中的固定體9的剖視圖。
[0033]圖中:1、第一固定桿;2、第二固定桿;3、連接桿;4、牽引桿;5、支撐桿;6、牽引拉力計;7、摩擦片;8、旋轉連接體;81、第一旋轉環;82、第二旋轉環;83、第一固定座;84、第二固定座;85、第一螺栓;86、第二螺栓;87、連接環;88、第一卡槽;89、第二卡槽;9、固定體;91、固定環;92、第三固定座;93、第三螺栓;94、第三卡槽;10、鋼針。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0034]一種骨盆牽引外固定架,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第一固定桿1、第二固定桿2、連接桿3、牽引桿4、支撐桿5、牽引拉力計6,以及多個鋼針10。
[0035]第一固定桿1、第二固定桿2間隔設置,第一固定桿1、第二固定桿2上分別間隔固定有兩個固定體9。
[0036]如圖5所示,固定體9包括固定環91、第三固定座92及第三螺栓93。固定環91為“]”字型的回轉體結構,兩端徑大,中部徑小,沿軸向帶有中心孔,沿徑向設有通孔,鋼針10從通孔中穿過,如圖4所示;第三固定座92位于固定環91的開口的一側,第三固定座92上沿固定環91的軸向設有螺紋孔,第三固定座92上還設有用于固定第一固定桿I或第二固定桿2的第三卡槽94 ;第三固定座92與固定環91之間還設有摩擦片7 ;第三螺栓93先從固定環91穿過后,與螺紋孔配合,將固定環91、摩擦片7與第三固定座92連接。
[0037]第一固定桿1、第二固定桿2上分別固定有旋轉連接體8。如圖2-3所示,旋轉連接體8包括第一旋轉環81、第二旋轉環82、第一固定座83、第二固定座84、第一螺栓85、第二螺栓86以及連接環87。第一旋轉環81、第二旋轉環82分別為“]”字型的沿軸向帶有中心孔的回轉體結構,第一旋轉環81的側壁與第二旋轉環82的側壁相貼;連接環87為工字型的回轉體結構,其中心部位沿軸向設有螺紋孔,連接環87的兩端分別位于第一旋轉環81、第二旋轉環82內,連接環87兩端的大徑部位的外徑大于中心孔的內徑,中部的小徑部位的外徑等于或小于中心孔內徑,連接環87連接第一旋轉環81及第二旋轉環82,使兩個旋轉環可相對轉動;第一固定座83、第二固定座84分別位于第一旋轉環81、第二旋轉環82的開口側,第一固定座83、第二固定座84分別沿軸向設有通孔,第一固定座83、第二固定座84還分別帶有第一卡槽88、第二卡槽89,每個固定座的其中一個卡槽分別用于固定第一固定桿1、第二固定桿2,另一個卡槽分別用于固定連接桿3的兩端;第一固定座83與第一旋轉環81之間、第二固定座84與第二旋轉環82之間分別設有摩擦片7 ;第一螺栓85依次從第一固定座83、摩擦片7、第一旋轉環81穿過后,與連接環87的螺紋孔配合,將第一固定座83、摩擦片7、第一旋轉環81與連接環87連接;第二螺栓86依次從第二固定座84、摩擦片7、第二旋轉環82穿過后,與螺紋孔配合,將第二固定座84、摩擦片7、第二旋轉環82與連接環87連接。
[0038]連接桿3的兩端分別固定在第一固定座83、第二固定座84的其中的一個卡槽內。連接桿3可在豎直平面內轉動。
[0039]牽引桿4的一端與第二固定桿2 (或第一固定桿I)相連,另一端為自由端。
[0040]支撐桿5的一端與第二固定桿2 (或第一固定桿I)相連,另一端與牽引桿4相連。支撐桿5、牽引桿4與其中一個固定桿相連形成三角形架構,使得牽引桿4的自由端不會垂落或輕易地變形,結構穩定。
[0041]牽引拉力計6的一端固定于牽引桿4上,另一端鉤在連接桿3上。牽引拉力計6起到牽引骨盆的作用,避免在病人的股骨髁上或脛骨結節上進行牽引,減輕了病人的痛苦。
[0042]本實施例的使用過程如下:
[0043]在雙側髂嵴處消毒,局部麻醉,在髂前上棘后方2cm處切開皮膚2cm到皮質,在髂嵴內外板之間鉆孔,擰入鋼針10 ;第一固定桿1、第二固定桿2分別位于骨盆的兩側,在對牽引拉力計6施加向下的拉力時,由于第一旋轉環81、第二旋轉環82可相對轉動,連接桿3可相對于第一固定桿1、第二固定桿2轉動,使得連接桿3能夠最大限度的撐開兩固定桿,保證骨盆不會出現嚴重畸形。
【權利要求】
1.一種骨盆牽引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間隔設置的第一固定桿(I)和第二固定桿(2)、兩端分別與第一固定桿(I)及第二固定桿(2)經旋轉連接體(8)相連的連接桿(3)、一端與第一固定桿(I)/第二固定桿(2)相連另一端自由設置的牽引桿(4)、一端與第一固定桿(I) /第二固定桿(2)相連另一端與牽引桿(4)相連的支撐桿(5),以及一端固定于牽引桿(4)上另一端鉤在連接桿(3)上的牽引拉力計(6); 所述第一固定桿(I)、第二固定桿(2)上分別帶有用于植入骨骼的鋼針(10); 所述支撐桿(5)可相對于相應的第一固定桿(I) /第二固定桿(2),以及牽引桿(4)轉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骨盆牽引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連接體(8)包括帶有軸向中心孔的第一旋轉環(81)、與第一旋轉環(81)結構相同且側面與第一旋轉環(81)的側面相貼可相對于第一旋轉環(81)轉動的第二旋轉環(82)、位于第一旋轉環(81)外側的第一固定座(83)、位于第二旋轉環(82)外側的第二固定座(84)、位于第一旋轉環(81)與第二旋轉環(82)內連接該兩旋轉環的連接環(87),以及分別用于固定第一固定座(83)、連接環(87)和第一旋轉環(81)的第一螺栓(85),還有用于固定第二固定座(84)、連接環(87)和第二旋轉環(82)的第二螺栓(86); 所述第一固定座(83)帶有第—^槽(88),第二固定座(84)帶有第二卡槽(89)。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骨盆牽引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環(87)為工字型的旋轉體,其中心部位沿軸向設有與第一螺栓(85)及第二螺栓(86)配合的螺紋孔;連接環(87)兩端的大徑部位的外徑大于中心孔的內徑,中部的小徑部位的外徑等于或小于中心孔內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骨盆牽引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轉環(81)與第一固定座(83)之間、第二旋轉環(82)與第二固定座(84)之間分別設有摩擦片(7)。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骨盆牽引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桿(I)與鋼針(10)間、第二固定桿(2)與鋼針(10)間均經固定體(9)連接; 所述固定體(9)于第一固定桿(I)、第二固定桿(2)上分別設有至少兩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骨盆牽引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體(9)包括帶有軸向中心孔的固定環(91)、位于固定環(91) 一側的第三固定座(92)、連接第三固定座(92)及固定環(91)的第三螺栓(93); 所述固定環(91)的側壁上設有通孔,所述鋼針(10)從通過穿過所述通孔; 所述第三固定座(92)上設有用于固定第一固定桿(I)/第二固定桿(2)的第三卡槽(94); 所述第三固定座(92)上沿第三螺栓(93)的軸向設有用于與第三螺栓(93)配合的螺紋孔。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骨盆牽引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座(92)與固定環(91)之間設有摩擦片(7)。
【文檔編號】A61B17/62GK204207833SQ201420672225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2日
【發明者】步建立, 尹豫, 周勇, 楊云龍, 王宇清, 趙廣義, 王凌云 申請人:步建立, 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