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牽拉棒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微創牽拉棒,涉及醫療手術器械【技術領域】,包括桿體和卡頭,卡頭通過卡接機構與桿體下端連接;桿體上端為圓滑的曲面,桿體內設有兩個以上的沿軸向貫通的通孔,通孔以桿體的中心線為中心軸均布排列,通孔上端延伸至桿體外側且與桿體偏上部分外周外露的斜向凹槽貫通;卡頭上端面固定兩根以上的鋼絲,鋼絲分別穿過所述桿體的通孔且上端沿著凹槽伸出桿體外,能將桿體上端纏繞的紗布卡緊;桿體上段還設有紗布防脫結構。紗布包裹在桿體上段,鋼絲插在桿體通孔,卡頭向與桿體推進的同時,鋼絲的上端則沿著通孔、凹槽伸出桿體外,在兩根鋼絲的夾持下將紗布牢牢固定住。利用本實用新型方便組織牽拉,提高了手術操作速度和安全程度。
【專利說明】微創牽拉棒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手術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手術視野的充分暴露是決定手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些外科手術過程中,器官等身體組織可能阻擋外科醫生在手術中需要觸及的區域。傳統上外科手術使用拉鉤,根據不同手術采用不同形態的拉鉤作為牽開器,使手術部位顯露良好。但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手術切口越來越小,拉鉤顯然不適合諸如腔鏡或內窺鏡式手術的微創手術。
[0003]腔鏡手術即是外科醫師通過從小切口插入細小的光源、攝像機后傳輸出的監視器圖像來引導操作外科器械實施的微創手術。由于微創手術切口較小,拉鉤不方便進入切口,有的甚至是無法進入手術切口,因而術者(實施手術的人)通常使用有光滑頭部的金屬桿體深入切口內部將組織撥開,但體內的組織都較為光滑,很難將其撥開。因此,術者會在金屬桿體與組織之間加入一層紗布,以增大兩者之間的摩擦力,使組織不容易滑落。但在腔鏡手術中,手術切口太小,無法方便的遞送紗布至牽拉部位,且當需要牽拉的組織較切口很深時,更是難以實現紗布的遞送,從而使得手術視野不清晰,造成手術時間延長,增加手術風險。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紗布不易滑脫、方便對切口深處的組織或器官進行牽拉的微創牽拉棒,提高了手術操作速度和安全程度,尤其適用于微創手術操作中。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6]—種微創牽拉棒,包括桿體和卡頭,所述卡頭通過卡接機構與桿體下端連接;所述桿體上端為圓滑的曲面,所述桿體內設有兩個以上的沿軸向貫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以桿體的中心線為中心軸均布排列,所述通孔上端延伸至桿體外側且與桿體偏上部分外周外露的斜向凹槽貫通;所述卡頭上端面固定兩根以上的鋼絲,所述鋼絲分別穿過所述桿體的通孔且上端沿著凹槽伸出桿體外,能將桿體上端纏繞的紗布卡緊;所述桿體上段還設有紗布防脫結構。
[0007]優選的,所述通孔和斜向凹槽均以桿體的中心線為中心軸均布排列。
[0008]優選的,所述桿體內通孔為兩個,所述鋼絲為兩根。
[0009]優選的,所述卡接機構包括卡頭上端面的兩個彈性插接頭和桿體下端面的兩個卡槽,所述兩個彈性插接頭與桿體下端面的兩個卡槽卡接。
[0010]優選的,所述桿體上段設有倒錐體,所述倒錐體的頂端為球冠狀,所述倒錐體下端與圓柱形的桿體相連,與通孔貫通的斜向凹槽設在所述倒錐體部分。
[0011]優選的,所述紗布防脫結構為桿體的上端部外表面上分布的十字形凸起。
[0012]優選的,所述桿體上段倒錐體的長度為6cm,所述圓柱形桿體的長度為34cm、直徑為5mm,所述鋼絲直徑為2mm,所述鋼絲長度為39cm。
[0013]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桿體內設沿軸向貫通的通孔,通孔上端與桿體上的倒錐體外周外露的凹槽貫通,將卡頭上固定的鋼絲穿插在通孔內,將紗布包裹在倒錐體上,利用其外表面上的十字形凸起增大桿體表面與紗布的摩擦力,防止紗布滑脫,將卡頭上端面的彈性插接頭推至桿體下端面的卡槽內與之卡接牢固,鋼絲的上端則會沿著通孔、凹槽伸出桿體外,在兩根剛性的鋼絲夾持下將紗布牢牢固定在桿體上。利用本實用新型不僅能應用于常規手術中,還能應用于腔鏡手術或較深組織的手術中,可以方便的進入切口,且不與其他手術器械相干擾,必要的時候還可以伸進多根牽拉棒以實現對較大組織的牽拉,同時紗布的存在增大了組織與牽拉棒之間的摩擦力,使得能方便且安全的將組織牽拉,以達到手術視野的充分暴露。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紗布不易滑脫、方便對切口深處的組織或器官進行牽拉的微創牽拉棒,提高了手術操作速度和安全程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圖1中A-A剖視圖;
[0016]圖3是圖1中B-B剖面圖;
[0017]圖4是圖1中卡頭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5是圖4的左視圖;
[0019]圖中:1-桿體,2-卡頭,3-鋼絲,4-彈性插接頭,5-凸起,6-卡槽,7-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1 ] 如圖1一5所示的一種微創牽拉棒,包括桿體I和卡頭2,所述卡頭2通過卡接機構與桿體I下端連接;所述桿體I上端為圓滑的曲面,所述桿體I內設有兩個以上的沿軸向貫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上端延伸至桿體I外側且與桿體I偏上部分外周外露的斜向凹槽7貫通;所述卡頭2上端面固定兩根以上的鋼絲3,所述鋼絲3分別穿過所述桿體I的通孔且上端沿著凹槽7伸出桿體I外,能將桿體I上端纏繞的紗布卡緊;所述桿體I上段還設有紗布防脫結構。
[0022]作為一種優選結構,所述通孔和斜向凹槽7均以桿體I的中心線為中心軸均布排列。為了便于制作,所述桿體內通孔為兩個,卡頭2上的鋼絲3為兩根。
[0023]所述卡接機構包括卡頭2上端面的兩個彈性插接頭4和桿體I下端面的兩個卡槽6,所述兩個彈性插接頭4與桿體I下端面的兩個卡槽6卡接。兩個彈性插接頭4與桿體I的連接方式與網線水晶接頭的插接方式相同,將彈性卡頭2的彈性插接頭4推入桿體下端的卡槽6內,即可實現二者的連接,同樣拆卸也方便。所述卡接機構也可在卡頭2上端設固定銷,在桿體I下端設與之緊配合的孔來固定卡頭2,或二者間采用碰珠結構的配合。
[0024]作為一種優選結構,所述桿體I上段設有倒錐體,所述倒錐體的頂端為球冠狀,所述倒錐體下端與圓柱形的桿體I相連,與通孔貫通的斜向凹槽7設在所述倒錐體部分,倒錐體的結構也可避免其上包裹的紗布滑脫。同時為了增大桿體I與紗布之間的摩擦力,防止在手術過程中紗布從桿體I上脫落,在桿體I上段還設有紗布防脫結構,所述紗布防脫結構為桿體(I)上端部的外表面上分布的十字形凸起5,紗布防脫結構也可為網紋面或尖錐狀突起。這樣就使紗布在桿體I上端固定牢固,同時紗布的存在增大了組織與牽拉棒之間的摩擦力,使得能方便且安全的將組織牽拉,以達到手術視野的充分暴露。
[0025]為了適應較深層組織的操作,將桿體I上段倒錐體的長度設計為6cm,圓柱形桿體I的長度為34cm、直徑為5mm,所述鋼絲3直徑為2mm,所述鋼絲3長度為39cm。桿體I的直徑僅為5mm,鋼絲3直徑為2mm,其內通孔只能為兩個,5mm的桿體I直徑可以方便的進入切口,且不與其他手術器械相干擾,必要的時候還可以伸進多根牽拉棒以實現對較大組織的牽拉。
[0026]具體操作時,將紗布包裹在桿體I上的倒錐體外表面,利用其外表面上的十字形凸起5增大桿體I與紗布的摩擦力,防止紗布滑脫,將卡頭2上固定的兩根鋼絲3穿插在桿體I內的兩個通孔內,將卡頭2上端面的彈性插接頭4推至桿體I下端面的卡槽6內與之卡接牢固,鋼絲3則會沿著通孔、凹槽7伸出桿體I外,在兩根剛性的鋼絲3夾持下將紗布牢牢固定在桿體I上,為了便于鋼絲3在出口端順利伸出,使鋼絲3的上端向外微微翹起。
[0027]本實用新型不僅能應用于常規手術中,還能應用于腔鏡手術或較深組織的手術中,可以方便的進入切口,且不與其他手術器械相干擾,必要的時候還可以伸進多根牽拉棒以實現對較大組織的牽拉,同時紗布的存在增大了組織與牽拉棒之間的摩擦力,使得能方便且安全的將組織牽拉,以達到手術視野的充分暴露。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使紗布不易滑脫、方便對切口深處的組織或器官進行牽拉的微創牽拉棒,提高了手術操作速度和安全程度,尤其適用于微創手術操作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微創牽拉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桿體(I)和卡頭(2),所述卡頭(2)通過卡接機構與桿體(I)下端連接;所述桿體(I)上端為圓滑的曲面,所述桿體(I)內設有兩個以上的沿軸向貫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以桿體(I)的中心線為中心軸均布排列,所述通孔上端延伸至桿體(I)外側且與桿體(I)偏上部分外周外露的斜向凹槽(7)貫通;所述卡頭(2)上端面固定兩根以上的鋼絲(3),所述鋼絲(3)分別穿過所述桿體(I)的通孔且上端沿著凹槽(7)伸出桿體(I)外,能將桿體(I)上端纏繞的紗布卡緊;所述桿體(I)上段還設有紗布防脫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創牽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和斜向凹槽(7)均以桿體(I)的中心線為中心軸均布排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創牽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桿體(I)內通孔為兩個,所述鋼絲(3)為兩根。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微創牽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機構包括卡頭(2)上端面的兩個彈性插接頭(4 )和桿體(I)下端面的兩個卡槽(6 ),所述兩個彈性插接頭(4 )與桿體(O下端面的兩個卡槽(6)卡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創牽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桿體(I)上段設有倒錐體,所述倒錐體的頂端為球冠狀,所述倒錐體下端與圓柱形的桿體(I)相連,與通孔貫通的斜向凹槽(7)設在所述倒錐體部分。
6.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微創牽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紗布防脫結構為桿體(I)的上端部外表面上分布的十字形凸起(5)。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微創牽拉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桿體(I)上段倒錐體的長度為6cm,所述圓柱形桿體(I)的長度為34cm、直徑為5mm,所述鋼絲(3)直徑為2mm,所述鋼絲(3)長度為39cm。
【文檔編號】A61B17/02GK204133511SQ201420604742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0日
【發明者】李勇, 陳曉云 申請人:李勇, 石家莊曼迪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