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毒熱型紅絲疔的中藥藥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毒熱型紅絲疔的中藥藥劑,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蘇木9份、薯莨6份、菊苣5份、蛇莓根5份、西洋參3份、瞿麥10份、蘆薈4份、燈籠草3份、豆腐10份、徐長卿12份、腫節風15份、松節10份。臨床實驗證明,本發明能夠安全有效治療毒熱型紅絲疔。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毒熱型紅絲疔的中藥藥劑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藥劑,尤其是涉及一種治療毒熱型紅絲疔的中藥藥劑。
【背景技術】
[0002] 紅絲疔是疔瘡的一種病癥,本病多發于四肢,因有細紅絲一條,迅速向上走竄,故 名"紅絲疔"。紅絲疔即現代醫學所稱〃急性淋巴管炎〃,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本病是由 于細菌經皮膚傷口或其他感染病灶(癤、癰、潰瘍、足癬及慢性濕疹等)侵入淋巴管而引起 的急性炎癥,多發于手足。
[0003] 本病在臨床表現上常見好發于前臂及小腿的內側部位。先在原發病灶處有紅腫熱 痛,繼則有紅絲一條,由前臂或小腿迅速向軀干方向走竄,上肢導向肘部而及腋窩,下肢導 向膝部而及腹股溝,使腋窩及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壓痛,伴有輕重不同的全身癥狀,如惡心、 發熱、頭痛、食欲不振、周身無力、苔黃、脈數等。紅細較細的,1-2天可愈;紅絲較粗的可結 塊,一處未愈,他處又起,有的2-3處相互串連。病變在淺部的,結塊多而皮膚色紅;病變在 深部,皮色暗紅,或不見紅絲,但可見條索狀腫脹和壓痛。如不消退則化膿,化膿在疒10天 左右,潰后收口較易。如果2~3處串連貫通,則收口較慢,嚴重者可引起"走黃"。
[0004] 目前對于毒熱型紅絲疔目前尚缺少公認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
[0005] 本發明中藥藥劑所涉及藥材的研究現狀如下: 蘇木 【來源】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蘇木的心材。
[0006]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消腫定痛。
[0007]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研末。
[0008] 薯莨 【來源】藥材基源:為薯蕷科植物薯莨的塊莖。
[0009]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理氣止痛;清熱解毒。
[0010]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絞汁或研末。
[0011] 菊苣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菊苣的地上部分。
[0012]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主濕熱黃疸;腎炎水腫;胃脘脹痛;食欲一振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
[0013] 蛇莓根 【來源】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蛇莓的根。
[0014] 【功能主治】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主熱病,水兒驚風,目赤紅腫,痄腮,牙齦腫痛, 咽喉腫痛,熱毒瘡瘍。
[0015]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_6g。
[0016] 西洋參 【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西洋參的根。
[0017] 【功能主治】補氣養陰;清火生津。
[0018]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_6g ;或入丸、散。
[0019] 瞿麥 【來源】藥材基源:為石竹科植物瞿麥和石竹的地上部分。
[0020] 【功能主治】利小便;清濕熱;活血通經。
[0021]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IOg ;或入九、散。
[0022] 蘆薈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庫拉索蘆薈、好望角蘆薈或斑紋蘆薈的葉中的液汁經濃縮的干 燥品。
[0023]【功能主治】清熱;瀉下;清肝;殺蟲。主熱結便秘;肝火頭痛;目赤驚風;蟲積腹 痛;疥癬;痔瘺;解巴豆毒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或研末入膠囊,0。6-1。5g;不入湯劑。
[0024] 燈籠草 【來源】為茄種植物燈籠草的全株。
[0025] 【功能主治】清熱,行氣,止痛,消腫。治感冒,痄腮,喉痛,咳嗽,腹脹,疝氣,天皰 瘡。
[0026]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0027] 豆腐 【來源】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種子的加工制成品。 [0028]【功能主治】瀉火解毒;生津潤燥;種中益氣。主目專業人員腫痛;肺熱咳嗽;消 渴;休息痢;脾虛腹脹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或煎湯,10_30g。
[0029] 徐長卿 【來源】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蘿蘑科植物徐長卿的根及根莖或帶根全草。
[0030] 【功能主治】祛風止痛;祛風止癢;活血解毒;去痛止癢;消腫。主胃病;牙痛;風濕 痹痛;腰痛;脘腹疼痛;牙痛;聽候撲任痛;小便水利;泄瀉;痢疾;濕疹;蕁麻疹;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不宜久煎;入丸劑或浸酒。
[0031] 腫節風 【來源】藥材基源:為金粟蘭科植物草珊瑚的全株或根。
[0032]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散瘀;清熱解毒。主肢體麻木;跌打損傷;骨折;婦女 痛經;產后瘀滯腹痛;肺炎凈性目尾炎;急性胃腸炎;菌痢;膽囊炎;膿腫;口腔炎;風濕痹 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_15g;或浸酒 松節 【來源】藥材基源:為松科植物油松、馬尾松、赤松、云南松等枝干的結節。
[0033]【功能主治】祛風燥濕;舒筋通絡;活血止痛。
[0034]【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_15g。
【發明內容】
[0035]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治療毒熱型紅絲疔的中藥藥劑,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 t匕,達到安全有效治愈毒熱型紅絲疔的目的。
[0036]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毒熱型紅絲疔的中藥藥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蘇 木9份、薯莨6份、菊苣5份、蛇莓根5份、西洋參3份、瞿麥10份、蘆薈4份、燈籠草3份、 豆腐10份、徐長卿12份、腫節風15份、松節10份。
[0037] 下面結合臨床實驗數據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 一般資料 發明人2010年1月-2014年6月間共收集120例毒熱型紅絲疔的門診患者,年齡18-52 歲,病程5-45天。隨機分為:治療組85例,空白組35例。兩組年齡、病情等資料無顯著性 差異,具有可比性。
[0038] 2、診斷依據 2. 1紅絲顯露先從手、前臂或足、小腿部開始,可延伸至肘、腋或膝、股縫處,同時有譽核 腫痛,腫脹疼痛。病變深者,皮膚微紅或不見紅絲,但可觸及條索狀腫脹和壓痛。
[0039] 2. 2 -般有惡寒,發熱,頭痛,脈數等癥狀。
[0040] 2. 3四肢遠端有化膿性病灶或創傷史。
[0041] 2. 4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
[0042] 3、試驗方法 3. 1治療組口服本發明按照具體實施例1制得的膠囊,早晚各一次,療程15天。
[0043] 3. 2空白組口服安慰劑膠囊,早晚各一次。療程15天。
[0044] 4、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4. 1療效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對于毒熱型紅絲疔 療效評定: 治愈:紅絲退凈,全身癥狀消失。
[0045] 好轉:紅絲消退,全身癥狀消失,留有索條和壓痛。
[0046] 未愈:患肢紅絲不消,甚至結塊化膿,或合并"走黃"。
[0047] 4. 2治療統計結果見表1。
[0048] 表1兩組療效比較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毒熱型紅絲疔的中藥藥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 蘇木9份、薯莨6份、菊苣5份、蛇莓根5份、西洋參3份、瞿麥10份、蘆薈4份、燈籠草3份、 豆腐10份、徐長卿12份、腫節風15份、松節10份。
【文檔編號】A61K36/896GK104324159SQ201410656912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8日
【發明者】張相騁 申請人:張相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