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中藥【技術領域】,為解決現有西醫治療頸淋巴結核效果不理想且副作用較大的問題,提供一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組合物。方1由玄參、醋鱉甲、地骨皮、海藻、昆布、生牡蠣、半枝蓮、黃芪、血丹參按一定比例制備而成;方2由陳皮、清半夏、云茯苓、炒白芥子、昆布、海藻、海浮石、血丹參按一定比例制備而成的。以玄參、昆布、清半夏為君藥,涼血滋陰,軟堅散結,消痞散結收斂固澀。以半枝蓮,黃芪、血丹參、炒白芥子為臣藥,消腫化瘀,補氣固表,活血通經。以醋鱉甲,地骨皮、海浮石為佐藥,滋陰潛陽,清肺降火,清火通淋;以海藻,生牡蠣、云茯苓為使藥,消痰利水,重鎮安神。諸藥共奏達到治療淋巴結核的作用,療效顯著,有效率可以達到90%。
【專利說明】 —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淋巴結核,中醫稱之為瘰疬,民間俗稱的“疬子頸”或“老鼠瘡”,“瘰疬”之名始見于二千多年前《黃帝內經》靈樞.寒熱篇:“寒熱瘰疬,在于頸腋者”在頸部皮肉間可捫及大小不等的核塊,其小者為瘰,大者為疬,因其互相串連,連貫如串珠狀,故稱之為瘰疬。本病特點多見于青壯年,初起如豆,不覺疼痛,逐漸增多,累累如串珠狀,成膿時皮色轉為暗紅,潰后膿水清稀,往往此愈彼破,形成竇道,狀如老鼠洞。治療頗為棘手,在舊社會,有“十疬九死”之說。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該病已不再可怕。瘰疬科就是以治療這類疾病為特長的專科,并以“瘰疬”二字作為科室的名稱。中醫所稱“瘰疬”和民間俗稱“老鼠瘡”,均指淋巴結核。淋巴結核以頸部為最常見,頸部淋巴結核還可合并縱隔肺門部、腋窩部、腹股溝部淋巴結核。瘰疬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也是一種最苦惱的病,極大地危害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0003]瘰疬的病理病因:中醫認為,瘰疬病的病機多為本虛標實,虛者為肝腎虧虛,或氣血虧虛,髓海不足,清竅失養。實者為風、火、痰淤痹阻經脈。臨床實踐認為瘰疬病為本虛標實,其病機多以氣血虧虛,肝腎陰虛為本,肝陽上亢,流血阻絡為標。由于性情不暢,腳氣郁結,“火而化火內燔,以致煉液成痰,痰火上升結于頸項”逐成此證。病多后期,肝炎愈旺,下火樂腎陰,或膿水淋漓,耗氣傷血,故往往轉入捐途。此外,又有先因肺腎陰虧,以致水虧火旺,肺津不能輸布,灼津為談,痰火凝結,亦可形成本病。
[0004]病癥:初期:初起時在頸項部結核如豆,一枚或數枚不等,漸漸竄生,皮色不變,按之堅實,既不疼痛,亦不發熱。如久治不愈,則漸或疼痛,腫核亦逐漸增大。中期:結核增大,皮核粘連,推之不動,疼痛加甚,如皮色漸轉暗紅,皮膚微熱,按之有應指感者,為內膿已成。病情嚴重者,結核往往延及凳下或胸腋等處。后期:潰破之后,膿水清稀,每多夾有敗絮狀物,瘡內腐肉色呈灰白,一時不易隨膿排盡。如處理得當,大約2— 3月左右,可以收口。如瘡口久不收斂,周圍皮色紫暗凹陷,膿水淋漓不斷者,則已形成漏管;或此愈彼潰,甚則延及缺盆胸腋等處;或收口之后,每因體虛而復發。如日久不愈,肝腎虧損,氣血虛弱,此時,可有潮熱骨蒸、咳嗽盜汗、精神倦怠,頭昏失眠、胃內不佳、形體消瘦、脈象細致等虛勞之證。若先由肺腎陰虧所致者,則這些全身證狀初期即可顯露。總之,本病結核如延至數年,仍按之能動,縣既不破潰,也不長大的,其病較輕;如初期即累累數枚,堅腫不移,并粘連在一起的,則其病較重。
[0005]西醫治療治療頸淋巴結核時,對病情較輕的結節型或者浸潤型且無全身癥狀的病人,一般只采用口服異煙肼1?2年;伴有全身毒性癥狀或身體他處有結核病變者,加服對氨水楊酸鈉或利福平或加用肌肉注射。而對已有膿腫或者潰瘍型的病人,既要采用外科手術切除并結合抗癆藥物沖洗,同時還要服用抗結核藥物。淋巴結核復發率高,西醫多用治療肺結核的藥品治療淋巴結核,效果都不理想,同時對肝、腎功能影響也較大。手術治療易復發,故手術治療及西醫西藥治療都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西醫治療頸淋巴結核效果不理想且副作用較大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組合物。
[0007]本發明由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方1:玄參15-25份、醋鱉甲5-15份、地骨皮15-25份、海藻5_15份、昆布5_15份、生牡蠣15-25份、半枝蓮5-15份、黃芪15-25份、血丹參10-20份;方2:陳皮5_15份、清半夏5-15份、炒白芥子10-20份、昆布10-15份、海藻10-15份、海浮石10-20份、血丹參10-20份;所述方I和方2中的藥物分別常規水煎,方I和方2間隔服用,每方兩天服用I齊U,I劑分4次服用,藥液每天早晚服用I次,餐后服用,14天為一個療程。
[0008]本發明所述的中藥制劑的各組分的優選配比方案是--方1:玄參20份,醋鱉甲10份,地骨皮20份,海藻10份,昆布10份,生牡蠣20份,半枝蓮10份,黃芪20份、血丹參15份;方2:陳皮10份,清半夏10份,云茯苓10份,炒白芥子15份,昆布12份,海藻12份,海浮石15份,血丹參15份。
[0009]本發明中藥制劑中:玄參:性甘、苦、咸,微寒;歸肺、胃、腎經;涼血滋陰,瀉火解毒。用于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溫毒發斑,津傷便秘,骨蒸勞嗽,目赤,咽痛,瘰癘,白喉,癰腫瘡毒。醋鱉甲:性咸,微寒;歸肝、腎經;滋陰潛陽,軟堅散結,退熱除蒸。用于陰虛發熱,勞熱骨蒸,虛風內動,經閉,癥瘕,久瘧瘧母。地骨皮性甘、寒;歸肺、肝、腎經;涼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陰虛潮熱,骨蒸盜汗,肺熱咳嗽,咯血,衄血,內熱消渴。海藻:性苦、咸、寒;歸肝、胃、腎經;軟堅散結,消痰,利水。用于癭瘤,瘰疬、睪丸腫痛,痰飲水腫。昆布:性咸、寒;歸肝、胃、腎經;軟堅散結,消痰,利水。用于癭瘤,瘰疬,睪丸腫痛,痰飲水腫。生牡蠣:性咸、微寒;歸肝、膽、腎經;重鎮安神,潛陽補陰,軟堅散結。用于驚悸失眠,眩暈耳鳴,瘰疬痰核,癥瘕痞塊。煅牡蠣收斂固澀。用于自汗盜汗,遺精崩帶,胃痛吞酸。半枝蓮:性辛、苦、寒;歸肺、肝、腎經;清熱解毒,化瘀利尿;用于疔瘡腫毒,咽喉腫痛,毒蛇咬傷,跌撲傷痛,水腫,黃疸。黃芪:性甘、溫;歸肺、脾經;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血丹參:性苦、微寒;歸心、肝經;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積聚,胸腹刺痛,熱痹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陳皮:性苦、辛、溫;歸肺、脾經;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于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清半夏:味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于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生用外治癰腫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嘔。炒白芥子:性辛;溫;歸肺;肝;脾;胃;心包經;化痰逐飲;散結消腫;主咳喘痰多、胸滿脅痛、肢體麻木、關節腫痛、濕痰流注、陰疽腫毒。海浮石:性咸、寒;入肺、腎經;清肺火,化老痰,軟堅,通淋;治痰熱喘嗽,老痰積塊,癭瘤,瘰疬,淋病,疝氣,瘡腫,目翳。
[0010]本發明組方的配伍關系為:以玄參、昆布、清半夏為君藥,涼血滋陰,軟堅散結,消痞散結收斂固澀。以半枝蓮,黃芪、血丹參、炒白芥子為臣藥,消腫化瘀,補氣固表,活血通經。以醋鱉甲,地骨皮、海浮石為佐藥,滋陰潛陽,清肺降火,清火通淋;以海藻,生牡蠣、云茯苓為使藥,消痰利水,重鎮安神。諸藥共奏達到治療淋巴結核的作用。
[0011]本發明所述中藥用于臨床的情況如下:2000年8月至2014年6月期間患者1000例,其中男600例,女400例,病程至少半年。患者每日服用實施例2藥物,方1和方2中的藥物分別常規水煎,方1和方2間隔服用,每方兩天服用1劑,1劑分4次服用,藥液每天早晚服用1次,餐后服用,14天為一個療程。1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0012]診斷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一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ZY / T001.1-94)》的規定,參考“瘰疬的診斷依據”,初起頸部一側或兩側有單個或多個核狀腫塊,推之可移,皮色不變,亦不疼痛;病情發展,核塊與皮膚粘連,有輕度疼痛。化膿時皮色轉為暗紅,腫塊變軟,膿腫破潰后膿液稀薄,夾有敗絮樣物。瘡口潛行,久不愈合,可形成竇道。可有肺癆病史或肺癆病接觸史。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血沉降率增快。病理活撿可助診斷。
[0013]療效評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一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ZY / T001.1-94)》的規定,參考“瘰疬的療效評定”,治愈:腫塊消散或竇道愈合,全身癥狀消失。好轉:腫塊縮小或竇道膿水減少,全身癥狀改善。未愈:腫塊不消,竇道不愈合,全身癥狀未改善。
[0014]治療方法:方1:取玄參20g,醋鱉甲10g,地骨皮20g,海藻10g,昆布10g,生牡蠣20g,半枝蓮10g,黃芪20g、血丹參15g ;方2:陳皮10g,清半夏10g,云茯苓10g,炒白芥子15份,昆布12份,海藻12份,海浮石15份,血丹參15份。方1和方2中的藥物分別常規水煎,方1和方2間隔服用,每方兩天服用1劑,1劑分4次服用,藥液每天早晚服用1次,餐后服用,14天為一個療程。1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0015]治療結果:治愈者800例占80%,好轉者100例占10%,未愈者100例占10%。總有效率達90%。使用本發明其他實施例與使用本實施例2的治療效果無顯著差異。
[0016]典型病例:
1.沁水縣鄭莊鄉楊某,男45歲,患者于2000年就診,診為頸淋巴結核,淋巴結炎,皮下脂肪瘤等,腹部下腫塊兩枚,診為脂肪瘤。曾經抗癆治療未消。診脈弦細,舌質紅,證屬陰虛火旺,灼律成痰,痰濁凝結。服用本發明藥物1個療程后癥狀減緩,繼續服用本發明藥物1個療程癥狀完全消失,再服用1個療程鞏固療效,瘰疬盡消,隨訪至今未復發。
[0017]2.趙某,女38歲,患者于1992年臘月發現右側頸部出現一核桃大小的包塊,診為淋巴結核,手術治療3次,但是隔年或次年又復發。2001年于我院就診,服用本發明實施例2藥物1個療程后包塊消失,繼續服藥2個療程,癥狀完全消失,再次服藥1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未復發。
[0018]3.李某,男,45歲,患者于2011年初發現脖子兩邊長了很多包塊,確診為淋巴結核,中醫針灸治療4個月后包塊不退反大,且伴空洞性肺結核,多次治療無果,2012年于我院就診,服用本發明實施例2藥物1個療程后包塊變小,繼續服用本發明實施例2藥物2個療程,包塊消失,然后再服藥2個療程鞏固療效,隨訪至今未復發。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0]實施例1:一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方1:玄參15g、醋鱉甲5g、地骨皮15g、海藻5g、昆布15g、生牡蠣25g、半枝蓮5g、黃芪15g、血丹參1g ;方2:陳皮15g、清半夏12g、云茯苓15g、炒白芥子12g、昆布10g、海藻10g、海浮石12g、血丹參20g。方I和方2中的藥物分別常規水煎,方I和方2間隔服用,每方兩天服用I劑,I劑分4次服用,藥液每天早晚服用I次,餐后服用,14天為一個療程。I個療程后觀察療效。本實施例所制藥物,同樣采用上述的診斷依據、療效標準以及治療方法進行臨床試驗,對300名患者(其中男164女136)進行治療,治療結果:治愈者228例占76%、好轉者39例占13%、未治愈者33例占11%。總有效率達89%。
[0021]實施例2:—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方1:玄參20份,醋鱉甲10份,地骨皮20份,海藻10份,昆布10份,生牡蠣20份,半枝蓮10份,黃芪20份、血丹參15份;方2:陳皮10份,清半夏10份,云茯苓10份,炒白芥子15份,昆布12份,海藻12份,海浮石15份,血丹參15份。方I和方2中的藥物分別常規水煎,方I和方2間隔服用,每方兩天服用I劑,I劑分4次服用,藥液每天早晚服用I次,餐后服用,14天為一個療程。I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0022]實施例3:—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方1:玄參25g、醋鱉甲12g、地骨皮25g、海藻8g、昆布5g、生牡蠣22g、半枝蓮15g、黃芪18g、血丹參20g ;方2:陳皮5g、清半夏5g、云獲茶9g、炒白芥子20g、昆布14g、海藻15g、海浮石10g、血丹參Hg。方I和方2中的藥物分別常規水煎,方I和方2間隔服用,每方兩天服用I齊IJ,I劑分4次服用,藥液每天早晚服用I次,餐后服用,14天為一個療程。本實施例所制藥物,同樣采用上述的診斷依據、療效標準以及治療方法進行臨床試驗,對288名患者(其中男124女164)進行治療,治療結果:治愈者228例占79.17%、好轉者24例占8.33%、未治愈者36例占12.5%。總有效率達87.5%。
[0023]實施例4:一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方1:玄參22g、醋鱉甲15g、地骨皮15g、海藻15g、昆布12g、生牡蠣15g、半枝蓮8g、黃芪25g、血丹參16g ;方2:陳皮8g、清半夏15g、云獲茶8g、炒白芥子10g、昆布15g、海藻10g、海浮石20g、血丹參10g。方I和方2中的藥物分別常規水煎,方I和方2間隔服用,每方兩天服用I齊IJ,I劑分4次服用,藥液每天早晚服用I次,餐后服用,14天為一個療程。本實施例所制藥物,同樣采用上述的診斷依據、療效標準以及治療方法進行臨床試驗,對185名患者(其中男98女87)進行治療,治療結果:治愈者139例占75.14%、好轉者24例占12.97%、未治愈者22例占11.89%ο總有效率達88.11%。
[0024]實施例5:—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方1:玄參25g、醋鱉甲5g、地骨皮18g、海藻5g、昆布15g、生牡蠣25g、半枝蓮5g、黃芪15g、血丹參20g ;方2:陳皮15g、清半夏5g、云茯苓13g、炒白芥子10g、昆布15g、海藻13g、海浮石10g、血丹參20g。方I和方2中的藥物分別常規水煎,方I和方2間隔服用,每方兩天服用I劑,I劑分4次服用,藥液每天早晚服用I次,餐后服用,14天為一個療程。本實施例所制藥物,同樣采用上述的診斷依據、療效標準以及治療方法進行臨床試驗,對428名患者(其中男220女208)進行治療,治療結果:治愈者334例占78.04%、好轉者47例占10.98%、未治愈者47例占10.98%ο總有效率達89.02%。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方1:玄參15-25份、醋鱉甲5-15份、地骨皮15-25份、海藻5_15份、昆布5_15份、生牡蠣15-25份、半枝蓮5-15份、黃芪15-25份、血丹參10-20份;方2:陳皮5_15份、清半夏5_15份、云茯苓8-15份、炒白芥子10-20份、昆布10-15份、海藻10-15份、海浮石10-20份、血丹參10-20份;所述方I和方2中的藥物分別常規水煎,方I和方2間隔服用,每方兩天服用I劑,I劑分4次服用,藥液每天早晚服用I次,餐后服用,14天為一個療程。
2.根據權利要I所述的一種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方1:玄參20份,醋鱉甲10份,地骨皮20份,海藻10份,昆布10份,生牡蠣20份,半枝蓮10份,黃芪20份、血丹參15份;方2:陳皮10份,清半夏10份,云茯苓10份,炒白芥子15份,昆布12份,海藻12份,海浮石15份,血丹參15份。
【文檔編號】A61K36/815GK104324143SQ201410567086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3日
【發明者】宋群庫 申請人:宋群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