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的中藥組合物及應(yīng)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的中藥組合物,它由以下中藥原料配制而成的,柴胡、炒龍膽草、炒茵陳蒿、生麥芽、桂枝、六曲、黃牛茶、薄荷、夜明砂、豬籠草、玉米須、艾葉、穿破石、太子參、鎖陽、莎菀蒺藜、女貞子、五味子、龍骨、牡蠣、珍珠、酢醬草、甘草。本發(fā)明的藥物的優(yōu)點:治療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療效明顯,效果顯著,服用方便,無毒副作用,有效率100%,治愈率95%。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的中藥組合物及應(yīng)用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的屬于純中藥【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治療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的中藥組合物及應(yīng)用。
【背景技術(shù)】
[0002]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現(xiàn)代醫(yī)學(xué)叫妊娠嘔吐,中醫(yī)理論認(rèn)為,主要是情志不遂,肝失條達,肝失疏泄,氣郁化火,肝旺侵犯胃,胃失和降,氣機失常,以致肝犯胃,故出現(xiàn):噯氣、呃逆,手腳冰涼,吞酸嘈雜,食入不化,胃脘飽脹疼痛,食欲不振,兩脅竄痛、脹滿,大便失調(diào),喜怒無常,煩躁易怒,苔薄白黃,脈弦。目前西醫(yī)治療多采用鎮(zhèn)靜、止嘔藥物對癥治療,不找原因,因而,治不好者,而且西藥多有毒副作用,對胎兒影響大,給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帶來極大的影響,甚至造成胎兒奇胎,給整個家庭帶來極大的隱患負(fù)擔(dān)。中醫(yī)則以降逆止嘔來治療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多用旋復(fù)花、竹茹、代赭石、半夏、生姜,殊不知,這只能治標(biāo)不能治本,是治不好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有的中醫(yī)則用柴胡疏肝散《醫(yī)學(xué)統(tǒng)旨》加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或用橘皮竹茹湯《濟生方》治療,具有辯證不準(zhǔn),用藥不精,治愈慢,治愈率低的缺點。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效果顯著,治愈率高的一種治療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的中藥組合物。
[0004]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治療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質(zhì)量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的,柴胡5000、炒龍膽草1200、炒茵陳蒿1200、生麥芽5000、桂枝3500、六曲4500、黃牛茶4500、薄荷1000、夜明砂3500、豬籠草3500、玉米須4500、艾葉3500、穿破石4500、太子參4500、鎖陽3500、莎菀蒺藜3500、女貞子4500、五味子3500、龍骨3000、牡蠣3000、珍珠2500、酢醬草4500、甘草2500。將以上中藥原料放在砂鍋內(nèi),然后向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面高5厘米,浸泡20分鐘把水倒掉,然后再向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面高5厘米,用武火熬開,改用文火熬30分鐘把藥液倒出,然后再向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面高3厘米,用武火熬開,改用文火熬30分鐘把藥液倒出,然后再向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面高3厘米,用武火熬開,改用文火熬30分鐘把藥液倒出,然后再向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面高3厘米,用武火熬開,改用文火熬30分鐘把藥液倒出,把以上四次熬的藥液一塊倒進砂鍋內(nèi)用武火熬開,改用中火熬至稀糊時,改用文火熬成藥膏,倒出陰干或用烘箱烘干,烘箱的溫度在45-55C之間,將藥膏粉碎過300篩,既得藥粉,然后將藥粉煉蜜為丸,每丸6克。
[0005]1、服用方法:日服2次,每次服I丸,分早、晚飯后溫開水服下。
[0006]2、療程:5天為一個療程,輕者I個療程可治愈,重者,2-3個療程可治愈。
[0007]3、治療效果:治療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有效率100%,治愈率95%。
[0008]4、所述的中藥原料的質(zhì)量單位為“克”。
[0009]本發(fā)明適用于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癥見:噯氣、呃逆,吞酸嘈雜,胃脘飽脹疼痛,食欲不振,兩脅竄痛、脹滿,大便失調(diào),喜怒無常,煩躁易怒,苔薄白黃,脈弦。
[0010]本發(fā)明具有疏肝解郁,平瀉肝火,鎮(zhèn)心安神,補益精血,收斂胎氣的功效。
[0011]本發(fā)明的藥物機理如下:
[0012]柴胡:味苦、微辛,性微寒。入肝、膽經(jīng)。具有和解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的功效。參考:(中醫(yī)方藥學(xué),廣東中醫(yī)學(xué)院編,廣大人民出版社,1973年6月第I版第I次印刷,見90頁)
[0013]生麥芽:味咸、甘,性平。入脾、胃經(jīng)。具有消食健胃,回乳的功效。(同上,見462頁)
[0014]炒龍膽草:味苦,性寒。入肝、膽、膀胱經(jīng)。具有瀉肝膽實火,清下焦?jié)駸岬墓πА?同上,見130頁)炒后可降低其寒性,可用于健胃。
[0015]炒茵陳蒿:味苦,性微寒。入脾、胃、肝、膽經(jīng)。具有清熱利濕的功效(同上,見311頁)炒后可降低其寒性,有健胃的作用。
[0016]桂枝:味辛、甘,性溫。入肺、膀胱經(jīng)。具有發(fā)汗解表,溫經(jīng)散寒,通陽化氣的功效。(同上,見67頁)
[0017]六曲:味甘、辛,性溫。入脾、胃經(jīng)。具有消食和胃的功效。(同上,見464頁)
[0018]黃牛茶: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清熱解暑,化濕消滯的功效。(同上,見469頁)
[0019]薄荷:味辛,性涼,氣清香。入肺、肝經(jīng)。具有疏散風(fēng)熱,清頭目,利咽喉、透疹,疏肝開郁的功效。(同上,見83頁)
[0020]夜明砂:味辛,性寒。入肝經(jīng)。具有清肝明目,消疳積的功效。(同上,見136頁)
[0021]豬籠草: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清熱利尿,清肝降壓,祛痰止咳的功效。(同上,見331-332 頁)
[0022]玉米須: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通淋,利膽退黃,降壓的功效。(同上,見326-327頁)
[0023]艾葉:味苦、辛,性溫。具有溫經(jīng)止血,調(diào)經(jīng)安胎,散寒除溫的功效。(同上,見527-528 頁)
[0024]穿破石:味微苦,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舒肝退黃,理肺止咳的功效。(同上,見564 頁)
[0025]太子參:味甘,性平。入脾、肺經(jīng)。具有健脾益氣,生津的功效。(同上,見597頁)
[0026]鎖陽:味甘,性溫。入肝,腎經(jīng)。具有補腎壯陽益精,養(yǎng)血強筋,潤燥滑腸的功效。(同上,見624頁)
[0027]沙苑蒺藜:味甘、性微溫。入肝、腎經(jīng)。具有補益肝腎,固精明目的功效。(同上,見627頁)
[0028]女貞子:味甘、微苦,性平。入肝、腎經(jīng)。具有滋補肝腎的功效。(同上,見635頁)
[0029]五味子:味酸,性溫。入肺、腎經(jīng)。具有斂肺止咳,澀精,止瀉,斂汗的功效。(同上,見666頁)
[0030]龍骨:味甘、澀,性平。入心、肝、腎經(jīng)。具有鎮(zhèn)驚安神,平肝潛陽,收斂固澀的功效。(同上,見691頁)
[0031]牡蠣:味咸、澀,性微寒。入肝、膽、腎經(jīng)。具有益陰潛陽,收斂固澀,軟堅散結(jié)的功效。(同上,見692頁)
[0032]珍珠:味甘、咸,性寒。入心、肝經(jīng)。具有鎮(zhèn)心定驚,清肝除翳,收斂生肌的功效。(同上,見704頁)
[0033]酢醬草:味酸,性微寒。具有清心安神,清熱解毒,降火清肝的功效。(同上,見709頁)
[0034]生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jīng)。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潤肺止咳,調(diào)和藥性,緩急止痛的功效。(同上,見602-603頁)
[0035]本人從事中醫(yī)四十多年發(fā)現(xiàn),從中醫(yī)學(xué)觀點和現(xiàn)代醫(yī)學(xué)觀點來看,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為長期處于生氣、心境不好的狀態(tài)下,氣機不暢,氣機失常,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失條達,氣郁化火,肝旺侵犯胃,胃失和降,故出現(xiàn):噯氣、呃逆,手腳冰涼,吞酸嘈雜,食入不化,胃脘飽脹疼痛,食欲不振,兩脅竄痛、脹滿,大便失調(diào),喜怒無常,煩躁易怒,苔薄白黃,脈弦。故治療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應(yīng)以疏肝解郁,泄肝火,平肝鎮(zhèn)心,補益精血,收斂胎氣,開胃消食化積為大法,故用柴胡、生麥芽、桂枝、薄荷、玉米須、穿破石為君疏肝理氣解郁,使肝臟疏泄功能恢復(fù)正常,則郁火消,郁火消,胃氣則自然下降,則噯氣、呃逆,手腳冰涼,吞酸嘈雜,食入不化,胃脘飽脹疼痛,食欲不振,兩脅竄痛、脹滿,大便失調(diào),喜怒無常,煩躁易怒,苔薄白黃,脈弦自然消失,這就是中醫(yī)治本的根本原因所在;用炒龍膽草、炒茵陳蒿、豬籠草、珍珠、酢醬草為臣以清肝郁之火:用六曲、黃牛茶、夜明砂、太子參為佐開胃消食,運載藥力直達病所;用艾葉、鎖陽、莎菀蒺藜、女貞子、五味子、龍骨、牡蠣平肝降火,鎮(zhèn)心,補肝益腎,收斂胎氣;用甘草調(diào)和諸藥,諸藥相合,相得益彰,故具有疏肝解郁,平瀉肝火,鎮(zhèn)心安神,補益精血,收斂胎氣的功效,所以能迅速消除噯氣、呃逆,手腳冰涼,吞酸嘈雜,食入不化,胃脘飽脹疼痛,食欲不振,兩脅竄痛、脹滿,大便失調(diào),喜怒無常,煩躁易怒,苔薄白黃,脈弦諸癥,迅速治愈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
【具體實施方式】
[0036]為進一步表明本發(fā)明的療效,舉例說明:
[0037]取柴胡5000、炒龍膽草1200、炒茵陳蒿1200、生麥芽5000、桂枝3500、六曲4500、黃牛茶4500、薄荷1000、夜明砂3500、豬籠草3500、玉米須4500、艾葉3500、穿破石4500、太子參4500、鎖陽3500、莎菀蒺藜3500、女貞子4500、五味子3500、龍骨3000、牡蠣3000、珍珠2500、酢醬草4500、甘草2500。將以上中藥原料放在砂鍋內(nèi),然后向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面高5厘米,浸泡20分鐘把水倒掉,然后再向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面高5厘米,用武火熬開,改用文火熬30分鐘把藥液倒出,然后再向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面高3厘米,用武火熬開,改用文火熬30分鐘把藥液倒出,然后再向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面高3厘米,用武火熬開,改用文火熬30分鐘把藥液倒出,然后再向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面高3厘米,用武火熬開,改用文火熬30分鐘把藥液倒出,把以上四次熬的藥液一塊倒進砂鍋內(nèi)用武火熬開,改用中火熬至稀糊時,改用文火熬成藥膏,倒出陰干或用烘箱烘干,烘箱的溫度在45-55C之間,將藥膏粉碎過300篩,既得藥粉,然后將藥粉煉蜜為丸,每丸6克。
[0038]1、服用方法:日服2次,每次服I丸,分早、晚飯后溫開水服下。
[0039]2、療程:5天為一個療程,輕者I個療程可治愈,重者,2-3個療程可治愈。
[0040]3、治療效果:治療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有效率100%,治愈率95%。
[0041]4、所述的中藥原料的質(zhì)量單位為“克”。
[0042]本發(fā)明適用于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癥見:噯氣、呃逆,吞酸嘈雜,胃脘飽脹疼痛,食欲不振,兩脅竄痛、脹滿,大便失調(diào),喜怒無常,煩躁易怒,苔薄白黃,脈弦。尿妊娠試驗陽性。
[0043]本發(fā)明具有疏肝解郁,平瀉肝火,鎮(zhèn)心安神,補益精血,收斂胎氣的功效。
[0044]為表明本發(fā)明藥物的治療效果,舉例說明:將臨床診斷為患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的200例患者,病程都在15-25天以上,年齡在24-35歲之間,臨床主要共同癥狀:噯氣、呃逆,吞酸嘈雜,胃脘飽脹疼痛,食欲不振,兩脅竄痛、脹滿,大便失調(diào),喜怒無常,煩躁易怒,苔薄白黃,脈弦。尿妊娠試驗陽性。將患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的200例患者平均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分給100例,對照組分給100例。試驗組用橘皮竹茹湯《濟生方》治療,按原說明用量水煎服,每天I劑,治療3個療程,每個療程5天;對照組用本發(fā)明藥物治療,按本發(fā)明藥物服用方法服用,治療3個療程,每個療程5天;皆以癥狀:噯氣、呃逆,吞酸嘈雜,胃脘飽脹疼痛,食欲不振,兩脅竄痛、脹滿,大便失調(diào),喜怒無常,煩躁易怒,苔薄白黃,脈弦減輕為有效。皆以癥狀:噯氣、呃逆,吞酸嘈雜,胃脘飽脹疼痛,食欲不振,兩脅竄痛、脹滿,大便失調(diào),喜怒無常,煩躁易怒,苔薄白黃,脈弦全部消失為痊愈。治療結(jié)果如下:試驗組治療的100例患者癥狀減輕的59例,癥狀全部消失的35例,有效率59%,治愈率35% ;對照組治療的100例患者,癥狀減輕的100例,癥狀全部消失的95例,有效率100%,治愈率95%。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本發(fā)明藥物治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的效果優(yōu)于橘皮竹茹湯《濟生方》治療治療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的效果。
[0045]典型病例:陽谷縣金斗營鄉(xiāng),吳臺二村,吳XX,女,26歲,2011年5月10日來診,懷孕近2月,4周開始惡心嘔吐,只想吃酸東西,不愿意吃飯,一吃飯就吐,近幾天嘔吐的很,不停的嘔吐,吐黃水,噯氣、呃逆,飯后胃脹疼痛,兩脅竄痛、脹滿,大便有時干、有時稀,喜怒無常,煩躁易怒,苔薄白黃,脈弦,尿妊娠試驗陽性,臨床診斷為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隨讓其拿5天本發(fā)明藥物,每天服3次,早、中午、晚飯后服,每次服6克,溫開水服下,服完藥再來診,第6天又來診,嘔吐已減,已不吐黃水,已能進少量食,諸癥改善,隨讓其再拿5天本發(fā)明藥物,每天服2次,早、晚飯后服,每次服6克,溫開水服下。三診,一切癥狀完全消失,為鞏固療效,又讓其再拿3天本發(fā)明藥物,每天服2次,早、晚飯后服,每次服6克,溫開水服下,隨訪至產(chǎn)生一雙胞胎健康男、女孩。
[0046]說明:上述實施例僅限于解釋說明本發(fā)明的發(fā)明構(gòu)想,而非對本發(fā)明權(quán)利保護的限定,凡利用本發(fā)明的構(gòu)想對本發(fā)明非實質(zhì)性的改動,均應(yīng)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根據(jù)本發(fā)明權(quán)利保護的基本思想,可做出各種改進或修改,但是,只要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發(fā)明的范圍之內(nèi)。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肝胃不和型妊娠惡阻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質(zhì)量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的,柴胡5000、炒龍膽草1200、炒茵陳蒿1200、生麥芽5000、桂枝3500、六曲.4500、黃牛茶4500、薄荷1000、夜明砂3500、豬籠草3500、玉米須4500、艾葉3500、穿破石.4500、太子參4500、鎖陽3500、莎菀蒺藜3500、女貞子4500、五味子3500、龍骨3000、牡蠣.3000、珍珠2500、酢醬草4500、甘草2500。將以上中藥原料放在砂鍋內(nèi),然后向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面高5厘米,浸泡20分鐘把水倒掉,然后再向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面高5厘米,用武火熬開,改用文火熬30分鐘把藥液倒出,然后再向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面高3厘米,用武火熬開,改用文火熬30分鐘把藥液倒出,然后再向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面高3厘米,用武火熬開,改用文火熬30分鐘把藥液倒出,然后再向砂鍋內(nèi)倒水過藥面高3厘米,用武火熬開,改用文火熬30分鐘把藥液倒出,把以上四次熬的藥液一塊倒進砂鍋內(nèi)用武火熬開,改用中火熬至稀糊時,改用文火熬成藥膏,倒出陰干或用烘箱烘干,烘箱的溫度在45-55C之間,將藥膏粉碎過300篩,既得藥粉,然后將藥粉煉蜜為丸,每丸6克。
【文檔編號】A61P1/08GK104225376SQ201410439959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8月23日
【發(fā)明者】布煥景 申請人:布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