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納米棒多功能探針的核素-切倫科夫發光-ct多模成像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金納米棒多功能探針的核素-切倫科夫發光-CT多模成像方法,將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應用于多模態分子成像領域。荷瘤小鼠尾靜脈注射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PET/CT成像系統進行核素-CT成像,CLI/CT系統進行切倫科夫發光-CT成像,然后以PET/CT圖像作為源圖像,以CLI/CT圖像作為目標圖像,通過灰度配準進行融合,得到了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的核素-切倫科夫發光-CT多模態成像顯示圖。本發明將將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應用于多模態分子成像,具有增加光學信號強度、提高成像分辨率、提高成像深度等優點,同時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具有分散性良好、毒性低、活細胞膜通透性高等特點。
【專利說明】基于金納米棒多功能探針的核素-切倫科夫發光-CT多模 成像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生物醫學成像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金納米棒多功能探針的核 素-切倫科夫發光-CT多模成像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納米技術的發展促使一批具有獨特光、電、磁等性質納米材料的誕生,他們廣泛應 用于腫瘤的診斷和治療研究中。貴金屬納米材料,尤其是金納米顆粒,其高度可調的光學特 性可大大增強對可見光及近紅外光的吸收,其良好的光學性質和表面化學能力能夠對腫瘤 組織進行準確定位和高效治療,有望成為癌癥臨床治療的新手段。
[0003] 目前,在成像領域應用的金納米顆粒多為尺寸均一、膠體穩定性好、小于50nm的 金納米顆粒,這些納米顆粒呈球形、殼裝、棒狀、籠狀在CT光聲學MRI等多種分子成像技術 方面運用。金納米顆粒能夠有效地延長在血液循環中的停留時間,不但延長了顯像時間,其 極低的細胞毒性也降低了對腎臟的毒副作用。金納米顆粒易控的表面化學親和力使其能與 一些特定的抗體蛋白耦聯,制備出功能化的納米探針。惡性腫瘤細胞表面有區別于普通細 胞的過表達受體,能特異性結合帶有相應蛋白分子的金納米材料。整合素 ανβ3在多種腫 瘤細胞表面和新生血管內皮細胞上高表達,但在成熟血管內皮細胞和絕大多數正常器官 系統中α νβ3不表達或者很少量的表達。RGD多肽是一類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Arg-Gly-Asp)的短肽,將α νβ 3作為腫瘤的結合位點,通過RGD和α νβ 3的特異性結合, 使得金納米棒與腫瘤細胞特異性結合。將金納米棒(Gold nanorods,AuNRs)與RGD結合, 使得金納米棒能特異性祀向腫瘤細胞。在腫瘤部位,金納米材料能夠很好地衰減X射線,作 為CT造影劑進行CT成像,得到腫瘤部位的CT圖像。
[0004] 金納米光學成像在活體研究及臨床轉化中受到很大限制,很多研究團隊試圖借助 其他成像分子探針,如核素探針 64Cu和mIn,光學探針ICG,磁共振探針Fe304等標記金納米 材料構建多功能納米探針,進行金納米靶向腫瘤的活體成像和治療研究。將核素成像應用 到腫瘤治療中可以得到病灶的詳細信息。但是核素成像,如PET、SPECT成像靈敏度高、不 受探測深度的限制,但其設備昂貴,空間分辨率低。目前,在金納米靶向腫瘤的診斷和治療 研究中,聯合核素成像和光學成像技術發展多功能納米探針,實現成像和治療一體化,在未 來的生物醫學研究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切倫科夫效應由科學家Cerenkov在1934年發現, 指帶電粒子以超光速在介質中運行時可將其一部分能量轉化為400-900nm波段的可見光 和近紅外光。放射性同位素的切倫科夫發光成像(Cerenkov Luminescence Imaging,CLI) 是利用核素切倫科夫效應產生的光進行的成像。切倫科夫發光成像具有諸多光學成像的優 點,比如靈敏度高、價格低廉、成像時間短、易于開展等。更重要的是基于切倫科夫效應,針 對同一核素標記分子探針可分別進行光學成像與核素成像,明顯區別于傳統的多重標記分 子探針進行的多模態成像,更容易保持分子探針的生物活性,而且基于同一分子探針的體 內生物過程分別進行光學與核素成像,有利于進行圖像融合研究。由于多種放射性核素產 生的高能帶電粒子均滿足切倫科夫效應發生條件,能夠產生能被高靈敏的光學成像設備采 集到的光學信號,因此可利用現有的核素標記分子探針進行臨床光學顯像,能夠克服光學 染料毒性較大難以用于臨床的不足。
[0005] 單一成像模態無法為疾病診斷提供足夠全面的信息。為了實現對重大疾病的早期 診斷與精確治療,結合不同成像模式的優勢獲得更靈敏、更準確、更全面的生理病理信息的 多模態分子成像成為分子影像發展的熱點和發展趨勢。將CT、核素、切倫科夫成像結合的多 模態成像,各模態之間能夠相互彌補各自成像的劣勢,并且利用各自成像的優勢得到腫瘤 部位的詳細信息,為診斷和治療提供更加全面和詳細的信息。
【發明內容】
[0006]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一種特殊的金納米棒多功能探針,利 用探針對腫瘤動物模型進行多模態成像。首先利用RGD對腫瘤血管的靶向性,多功能探針 特異性聚集在腫瘤部位,金納米棒作為CT造影劑進行CT成像,然后通過放射性核素 68Ga進 行核素成像和切倫科夫發光成像。
[0007] 為了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8] 步驟1,金納米棒多功能分子探針的制備:
[0009] 步驟1. 1,制備金納米棒(AuNRs)
[0010] 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和氯金酸混合,加入硼氫化鈉,然后快速攪拌, 得到晶種;然后向含有硝酸銀、氯金酸、CTAB和抗壞血酸的晶種生長液中加入所得晶種,靜 置后得到了特定長徑比的金納米棒;
[0011] 步驟1. 2,制備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
[0012] 采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三肽序列的小分子肽和放射性同位素 68Ga 來標記金納米棒。
[0013] 首先將過量不同分子量的雙官能團聚乙二醇(0PPS-PEG2K-NHS)連接劑分別與精 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和1,4, 7, 10-四氮雜環十二烷-1,4, 7, 10-四羧酸(D0TA) 混合,室溫下過夜,形成穩定的連接劑0PPS-PEG-RGD和0PPS-PEG-D0TA。然后將兩種連接劑 與金納米棒以2500:2500 :1的比例混合,通過鄰二硫吡啶基(0PSS)的結合,R⑶和D0TA穩 定連接在金納米棒表面。最后,以一定的比例向放射性同位素 68Ga中加入RGD和D0TA穩定 連接的金納米棒結合體,混勻,反應20分鐘,制得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
[0014] 需要說明的是,步驟1. 2的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的制備過程中雙官能 團聚乙二醇(0PPS-PEG-NHS)連接劑的分子量不同,與RGD連接的0PPS-PEG-NHS分子量為 2000,與 D0TA 連接的 0PPS-PEG-NHS 分子量為 5000。
[0015] 步驟2,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的性能檢測:
[0016] 步驟2. 1,68Ga-AuNRs_RGD多功能分子探針穩定性測試
[0017] 采用10% NaCl溶液檢測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穩定性。將相同濃度的 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和金納米棒分別重懸到等量的10 %的NaCl溶液中,然后進 行UVs光譜檢測,比較兩者的穩定性差異。
[0018] 步驟2. 2,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熒光量子效率及體外受體結合分析
[0019] 首先,測定68Ga-AuNRs-R⑶多功能分子探針的切倫科夫光量子效率:比較不同 68Ga 放射性活度下同一濃度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的切倫科夫信號光量子效率,優化 試驗參數,獲得發光效率最優化的熒光增強型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
[0020] 其次,測定68Ga-AuNRs_RGD多功能分子探針的生物學性能:采用 68Ga標記的 AuNRs-RGD分子探針作為放射性配體,未標記的AuNRs-RGD分子探針為非標記配體,分析對 α νβ 3受體表達陽性的膠質瘤U87細胞進行受體配體結合試驗。將兩種配體與懸浮細胞結 合,檢測他們的放射性劑量和發光效率。
[0021] 步驟3,荷瘤裸鼠動物模型建立:
[0022] 選取膠質瘤細胞U87,體外培養細胞,于裸鼠右肩處皮下注射腫瘤細胞若干個,構 建皮下腫瘤模型,待2-3周后進行多模態成像檢測;
[0023] 需要說明的是,待2-3周后,腫瘤模型直徑大于0. 5cm后再進行多模態成像檢測。
[0024] 步驟4,68Ga-AuNRs_RGD多功能分子探針的多模態成像:
[0025] 步驟4· 1,PET/CT圖像數據采集
[0026] 采用PET/CT系統對荷瘤裸鼠進行PET/CT數據采集,小鼠尾靜脈注射 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之后在不同的時間點進行PET/CT掃描,得到不同時間點的 核素-CT圖像數據;
[0027] 步驟4. 2, CLI/CT圖像數據采集
[0028] 采用CLI/CT成像系統對所述荷瘤裸鼠進行CLI/CT數據采集,小鼠尾靜脈注射 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之后在不同的時間點在密閉的暗環境下獲得多個光譜、多 個視角小動物體表的切倫科夫發光信號和CT圖像數據。
[0029] 步驟4. 3, PET/CT與CLI/CT圖像數據融合
[0030] 將步驟4. 2得出的CLI/CT作為目標圖像,步驟4. 1得出的PET/CT作為源圖像,經 過圖像去噪、增強等預處理,圖像分割進行特征提取,互信息圖像配準,基于圖像像素的圖 像融合,就得到了 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靶向的腫瘤區域的核素、切倫科夫發光、 CT多模態成像顯像圖。
[0031] 需要說明的是,在步驟4中,金納米棒表面的R⑶靶向腫瘤血管的ανβ3受體,對 腫瘤進行特異性結合。
[0032] 需要說明的是,在步驟4中,基于金納米棒表面同一分子探針放射性核素68Ga的體 內生物過程分別進行光學與核素成像,有利于進行圖像融合研究。
[0033] 本發明采用68Ga-AuNRs-RGD分子探針,對荷瘤裸鼠進行CT、核素、切倫科夫發光多 模態成像有如下明顯的有益效果:
[0034] 1.采用金納米棒代替碘化物作為CT成像的造影劑,能夠顯著的增加成像時間,無 毒副作用,大大減少了 X-ray的劑量,并且提高了空間分辨率;
[0035] 2.采用R⑶靶向腫瘤組織,通過RGD與腫瘤新生血管中的整合素 α νβ 3的特異性 結合,使得尾靜脈注射68Ga-AuNRs-RGD分子探針能夠較好的聚集在腫瘤部位;
[0036] 3.采用一種放射性元素標記金納米分子探針完成核素和切倫科夫發光成像;
[0037] 4.采用核素-切倫科夫發光-CT多模態成像,核素和切倫科夫發光成像對腫瘤部 位進行功能成像,提高成像深度,CT獲得腫瘤在小鼠體內的三位分布信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8] 圖1為本發明流程圖;
[0039] 圖2為金納米棒的透射電鏡圖;
[0040] 圖3為金納米棒和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的紫外-可見分光度計檢測結 果圖;
[0041] 圖4為68Ga-AuNRs_RGD多功能分子探針和金納米棒的穩定性檢測結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2]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以本技術方 案為前提,給出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實施步驟,但并不限于本實施例。
[0043] 如圖1所示,所述基于金納米棒多功能探針的核素-切倫科夫發光-CT多模成像 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44] 金納米棒(AuNRs)的制備:
[0045] 在溫度為27-30°C時,向5ml,0. 2M的CTAB中加入5ml,0. 5mM的氯金酸,緩慢攪拌, 此時溶液為淡黃色。然后緩慢,逐滴加入〇. 6ml,0. 01M冰點的硼氫化鈉,快速攪拌2min,此 時溶液有淺黃色變為淺棕色,最后變成酒紅色,晶種生成。30°C下保存,以備后續試驗。
[0046] 避光情況下,向5ml,0. 2M的CTAB中加入0. 25ml,4mM的硝酸銀溶液,然后緊接著 加入5ml,ImM的氯金酸,此時溶液為黃色,之后加入70ul,0. 0788M的抗壞血酸,最后加入 12ul的所得晶種,30°C下避光,靜置3h,得到顆粒較為均勻的金納米棒,金納米棒的透射電 鏡圖如圖2所示。
[0047] 68Ga-AuNRs_RGD多功能分子探針的制備:
[0048] PBS緩沖液(PH = 7. 4)配制500ul (lmg/ml)的R⑶和D0TA溶液,然后分別向RGD 和D0TA溶液中加入8. 82X Krtimol的EDC和NHS,通過酰胺化反應活化R⑶和D0TA的羧 基,室溫下反應30min之后向RGD溶液和D0TA溶液中分別加入30mg 0PPS-PEG-NHS(MW = 2K)和0PPS-PEG-NHS(MW = 5K),最后在4°C下反應6h,活化后的羧基與雙功能團的氨基結 合生成了兩種連接劑0PPS-PEG-R⑶和0PPS-PEG-D0TA。然后將兩種連接劑各500ul加入到 2ml,300ug/ml的金納米棒溶液中,中速攪拌,25°C下反應24h,通過0PPS使得RGD和D0TA 穩定連接在金納米棒表面,然后ll〇〇〇r下離心lOmin,去除多余的未反應的連接劑,將沉淀 重懸到lml的去離子水中,得到了 RGD靶向金納米棒。
[0049] 采用68Ga放射性核素進行標記金納米棒,以便進行核素和切倫科夫發光成像,首 先將R⑶和D0TA穩定連接金納米棒結合體溶液的PH值調為3. 5-4. 0,然后加入68Ga,兩 者以100:1的比例混勻,90°C避光反應20分鐘。金納米棒表面的螯合劑D0TA用于標記同 位素 68Ga,改變聚乙二醇(PEG)的分子量,可以控制68Ga與金納米棒表面的耦聯距離,得到 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制備過程中各步驟產物的紫外可見分光度計檢測結果如 圖3所示。
[0050] 68Ga-AuNRs_R⑶分子探針的穩定性測試:
[0051] 采用高鹽溶液測試金納米棒材料的單分散性,取濃度同為600ug/ml的 68Ga-AuNRs-R⑶和AuNRs溶液各100ul,分別重懸到lml的10%的NaCl溶液中,兩種混合 溶液在4°C下靜置24h,然后使用紫外-可見分光度計進行波譜檢測,如圖4所示,得到的波 譜與 68Ga-AuNRs-R⑶和AuNRs的水溶液波譜進行比較,獲得68Ga-AuNRs-R⑶分子探針的穩 定性測試結果。
[0052] 68Ga-AuNRs_RGD多功能分子熒光量子效率及體外受體結合分析:
[0053] 首先,測定68Ga-AuNRs_RGD多功能分子探針的切倫科夫光量子效率:采用PET系統 采集不同 68Ga放射性活度下68Ga-AuNRs-R⑶分子探針的核素信號,在核素圖像上選擇感興 趣區域,米用 Living Image3. 2 軟件(IVIS Kinetic, Caliper Life Sciences)可以得到光 學信號的強度。本專利發現切倫科夫光學信號與放射性活度線性相關。優化試驗參數,獲得 發光效率最優化的熒光增強型 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其次,測定68Ga-AuNRs-RGD 多功能分子探針的生物學性能:采用對α νβ 3受體表達陽性的膠質瘤U87細胞進行受體配 體結合試驗。配制細胞個數相同的U87細胞懸浮液標記為A、Β組各lml,然后取Au濃度 為600ug/ml的AuNRs和 68Ga-AuNRs-RGD溶液(過濾除菌)用細胞培養基稀釋至Au濃度為 0. InM,各取100ul,分別加到A、B組細胞懸浮液中,在細胞培養箱中培養30分鐘。對A、B 組細胞懸浮液進行核素和切倫科夫發光成像,檢測他們的放射性劑量和發光效率。
[0054] PET/CT圖像數據采集:
[0055] 米用 nanoScan PET/CT,Mediso, Medical Imaging Systems 系統對荷瘤裸鼠進行 PET/CT圖像數據采集,該系統由一對相對垂直的PET探測器、X射線發射器、X射線平板探 測器、小動物支架和旋轉平移臺構成,設定圖像采集電壓為55kv,采集電流為146uA,圖像 采集角度為240。給荷瘤小鼠尾靜脈注射100ul,濃度為4mg/ml的 68Ga-AuNRs-R⑶多功能 分子探針后,分別于1、3、6、12、24h進行PET顯像,觀察放射性藥物在體內的分布、代謝及在 腫瘤攝取的動態變化。同時進行CT掃描,為圖像配準、融合提供詳細信息。
[0056] CLI/CT圖像數據采集:
[0057] 采用雙模態ZKKS_Direct3D分子成像系統對荷瘤裸鼠進行CLI/CT圖像數據采集, 該系統由切倫科夫發光成像系統和Micro-CT系統組成。切倫科夫發光成像系統由高靈敏 度的制冷CCD探測器、掃描式光譜儀裝置、濾波透鏡組組成。Micro-CT系統由X射線發射器、 X射線平板探測器、小動物支架和旋轉平移臺構成組成。設定圖像采集電壓為50kv,采集電 流為10mA,360°圖像采集。給荷瘤小鼠尾靜脈注射100ul,濃度為4mg/ml的 68Ga-AuNRs-RGD 多功能分子探針后,在完全密閉的暗環境下在高靈敏制冷CCD前放置一組不同波段的帶通 濾波片,多個視角探測小動物體表的切倫科夫發光信號,同時獲取帶有支架標記點信息的 白光圖像,以便消除直流偏置等噪聲影響。利用光譜儀裝置對體表發光信號在一定波段上 進行掃描探測,得到該波段發光信號的光譜分布。同時進行CT掃描,得到腫瘤部位三位信 息,為圖像配準、融合提供詳細信息。
[0058] PET/CT 和 CLI/CT 圖像融合:
[0059] 對獲取的PET/CT和CLI/CT兩種圖像數據進行去噪,增強等預處理。統一兩種數 據格式,圖像大小和分辨率等圖像參數。將小鼠腫瘤區域作為感興趣區域,選擇特定的分 割閾值對圖像進行手動的分割,得出圖像的幾何特征,然后優化PET/CT和CLI/CT兩種圖 像的相似性將PET/CT作為源圖像,CLI/CT作為目標圖像,將源圖像用基于互信息的灰度配 準和目標圖像進行配準,得到兩幅圖像的變換關系,然后將變換關系應用在PET圖像上。最 后將兩幅PET/CT和CLI/CT圖像基于圖像像素進行融合,得到了 PET/CLI/CT三模態圖像信 息,進行顯像,即得到了 68Ga-AuNRs-RGD標記的腫瘤動物模型的多模成像。
[0060] 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以上的技術方案和構思,作出各種相應的 變形和改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和變形都應該包括在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基于金納米棒多功能探針的核素-切倫科夫發光-CT多模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金納米棒多功能分子探針的制備: 步驟1. 1,制備金納米棒(AuNRs) 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TAB)和氯金酸混合,加入硼氫化鈉,快速攪拌,得到晶種; 然后向含有硝酸銀、氯金酸、CTAB和抗壞血酸的晶種生長液中加入所得晶種,靜置得到特定 長徑比的金納米棒; 步驟1. 2,制備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 采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三肽序列的小分子肽和放射性同位素68Ga來標 記金納米棒; 首先將過量不同分子量的雙官能團聚乙二醇(0PPS-PEG2K-NHS)連接劑分別與精氨 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和1,4, 7, 10-四氮雜環十二烷-1,4, 7, 10-四羧酸(DOTA)混 合,室溫下過夜,形成穩定的連接劑OPPS-PEG-RGD和OPPS-PEG-DOTA ;然后將兩種連接劑 OPPS-PEG-R⑶和OPPS-PEG-DOTA與所述金納米棒以2500:2500 :1的比例混合,通過鄰二硫 吡啶基(OPSS)的結合,RGD和DOTA穩定連接在金納米棒表面; 最后,以一定的比例向放射性同位素68Ga加入RGD和DOTA穩定連接的金納米棒結合 體,混勻,反應20分鐘,制得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 步驟2,對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進行性能檢測: 步驟2. l,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穩定性測試 將相同濃度的6868^11順8-1?0多功能分子探針和金納米棒分別重懸到等量的10%的 NaCl溶液中,然后進行UVs光譜檢測,比較兩者的穩定性差異; 步驟2. 2,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熒光量子效率及體外受體結合分析 首先,測定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的切倫科夫光量子效率:比較不同68Ga放 射性活度下同一濃度 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的切倫科夫信號光量子效率,優化試 驗參數,獲得發光效率最優化的熒光增強型 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 其次,測定68Ga-AuNRs-R⑶多功能分子探針的生物學性能:采用68Ga標記的AuNRs-RGD 分子探針作為放射性配體,未標記的AuNRs-RGD分子探針為非標記配體,分析對α ν β 3受體 表達陽性的膠質瘤U87細胞進行受體配體結合試驗;將兩種配體與懸浮細胞結合,檢測他 們的放射性劑量和發光效率; 步驟3,荷瘤裸鼠動物模型建立: 體外培養膠質瘤U87細胞,于裸鼠右肩處皮下注射腫瘤細胞若干個,構建皮下腫瘤模 型,待2-3周后進行后續步驟的操作; 步驟4,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的多模態成像: 步驟4. 1,PET/CT圖像數據采集 采用PET/CT成像系統對荷瘤裸鼠進行PET/CT數據采集,小鼠尾靜脈注射 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之后在不同的時間點進行PET/CT掃描,得到不同時間點的 PET/CT雙模圖像數據; 步驟4. 2, CLI/CT圖像數據采集 采用CLI/CT成像系統對所述荷瘤裸鼠進行CLI/CT數據采集,小鼠尾靜脈注射 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之后在不同的時間點在密閉的暗環境下獲得多個光譜、多 個視角小動物體表的切倫科夫發光信號和CT圖像數據; 步驟4. 3, PET/CT、CLI/CT圖像數據融合 將所述步驟4. 2中得出的CLI/CT圖像作為目標圖像和步驟4. 1中得出的PET/CT圖像 作為源圖像,經過圖像去噪、增強等預處理,圖像分割進行特征提取,互信息圖像配準,基于 圖像像素的圖像融合,得到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靶向的腫瘤區域的PET-CLI-CT 多模態成像顯像圖。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納米棒多功能探針的核素-切倫科夫發光-CT多模成 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 2中68Ga-AuNRs-RGD多功能分子探針的制備過程中雙官能團聚 乙二醇(OPPS-PEG-NHS)連接劑的分子量不同:與RGD連接的OPPS-PEG-NHS分子量為2000, 與DOTA連接的OPPS-PEG-NHS分子量為5000。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納米棒多功能探針的核素-切倫科夫發光-CT多模成 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皮下腫瘤模型待2-3周后腫瘤模型直徑大于0. 5cm后 再后續步驟的操作。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納米棒多功能探針的核素-切倫科夫發光-CT多模成 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金納米棒表面的RGD靶向腫瘤血管的α νβ3受體,對腫瘤進 行特異性結合。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納米棒多功能探針的核素-切倫科夫發光-CT多模成 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基于金納米棒表面同一分子探針放射性核素 68Ga的體內生 物過程分別進行光學與核素成像。
【文檔編號】A61K51/08GK104117075SQ201410370072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30日
【發明者】屈曉超, 梁敬寧, 王彥然, 李蕾, 李奕辰, 梁繼民 申請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