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治綿羊痘的飼料、中藥組合物、制備方法及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防治綿羊痘的飼料,該飼料包括:飼料載體和用于防治綿羊痘的中藥組合物,中藥組合物包括荊芥、蟬蛻、薄荷、防風、白蒺藜、金銀花、連翹、檉柳、竹葉、僵蠶、柴胡、升麻、浮萍、天花粉、黃柏、三顆針、白蘞、玄參、木通、石韋、燈芯草和大腹皮。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采用含有這種中藥組合物的飼料能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中藥和西藥的各種缺陷,對患有綿羊痘的綿羊的治療具有清熱、解毒、透疹,扶正祛邪,并且可提高綿羊的機體免疫力,有效防治綿羊痘,精選純天然中藥材,無藥物殘留,療效好,治療快速,無毒副作用。
【專利說明】用于防治綿羊痘的飼料、中藥組合物、制備方法及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獸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用于治療綿羊痘的飼料、中藥組合物、制備方法及應用。
【背景技術】
[0002]羊痘病是羊痘病毒所致。這是一種乙醚敏感的DNA病毒。動物的損害進行組織培養有病毒生長。潛伏期5?6天,初起為紅色或紫紅色的小丘疹、質地堅硬,以后擴大成為頂端扁平的水皰、能發展成出血性大皰或膿皰,中央可有臍凹,大小為3?5cm。在24?48小時內皰破表面覆蓋厚的淡褐色焦痂,痂四周有較特殊的灰白色或紫紅色暈,其外再繞以紅暈,以后變成乳頭瘤樣結節。最后變平、干燥、結痂而自愈。病程一般為3周,也可長達5?6周,獲得永久性免疫。
[0003]綿羊痘:病羊體溫升高達41?42°C,結膜眼瞼紅腫,呼吸和脈搏加快,鼻流出黏液,食欲喪失,弓背站立,經I?2天后出現痘疹,痘疹多見于皮膚無毛或少毛處,先出現紅斑,后變成丘疹再逐漸形成水皰,最后變成膿皰,膿皰破潰后,若無繼發感染逐漸干燥,形成痂皮,經2?3周痊愈。發生在舌和齒齦的痘疹往往形成潰瘍。有的羊咽喉、支氣管,肺臟和前胃或真胃黏膜上發生痘疹時,病羊因繼發細菌或病毒感染,而死于敗血癥。有的病羊見痘疹內出血,呈黑色痘:還有的病例痘疹發生化膿和壞疽,形成深層潰瘍,發出惡臭,常為惡性經過,病死率高達20%?50%以上。
[0004]組織病理:表皮內有明顯的細胞內及細胞間水腫,空泡形成及氣球樣變性,真皮有密集的細胞浸潤,中央主要由組織細胞和巨噬細胞,周圍有淋巴細胞和漿細胞,很少見多形核白細胞浸潤。整個損害有許多內皮細胞增生和腫脹的小血管。在真皮血管內皮細胞的胞漿里可以見到嗜酸性包涵體。羊痘傳染途徑為接觸性感染,包括人、車子、牧草、飼料、土壤、器具等等,只要碰過羊痘病菌的任何物品,都可能成為媒介。而且羊只感染,死亡率相當高,治療不及時或不得當時約50%至80%左右。
[0005]中醫藥治療羊痘病初期不僅具有西醫藥的抗病毒等作用,并且具有清熱、解毒、透疹,扶正祛邪,并且可提高患病羊的機體免疫力,精選純天然中藥材,無藥物殘留,長期應用無耐藥性,成本價格低廉,消費者食用此類羊肉后還可對機體起到一定保健作用等優勢。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根據中醫理論,以清熱、解毒、透疹為治療原則,提供一種用于防治綿羊痘的中藥組合物和含有所述中藥組合物成分的飼料,采用這種中藥組合物和飼料防治綿羊痘能夠克服西藥所產生的耐藥性等缺陷,扶正祛邪,提高綿羊的免疫力,具有預防效果好、療效快、療效好、治療時間短、無毒副作用等方面的特點。
[0007]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防治綿羊痘的飼料,其包括飼料載體和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進一步包括:荊芥、蟬蛻、薄荷、防風、白蒺藜、金銀花、連翅、檉柳、竹葉、僵蠶、柴胡、升麻、浮萍、天花粉、黃柏、三顆針、白蘞、玄參、木通、石韋、燈芯草和大腹皮。
[0008]其中,所述中藥組合物中的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比為:荊芥10-25重量份、蟬蛻12-30重量份、薄荷15-28重量份、防風10-27重量份、白蒺藜15-37重量份、金銀花18-36重量份、連翹15-35重量份、檉柳13-34重量份、竹葉12-28重量份、僵蠶15-35重量份、柴胡12-30重量份、升麻15-40重量份、浮萍12-25重量份、天花粉10_35重量份、黃柏12-30重量份、三顆針10-30重量份、白蘞14-32重量份、玄參10-32重量份、木通12-30重量份、石韋15-40重量份、燈芯草15-35重量份和大腹皮10-30重量份。
[0009]其中,所述中藥組合物中的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比為:荊芥18-25重量份、蟬蛻12-20重量份、薄荷20-28重量份、防風22-27重量份、白蒺藜15-20重量份、金銀花30-36重量份、連翹15-25重量份、檉柳13-24重量份、竹葉20-28重量份、僵蠶15-25重量份、柴胡12-20重量份、升麻15-20重量份、浮萍18-25重量份、天花粉10_15重量份、黃柏22-30重量份、三顆針10-18重量份、白藪14-22重量份、玄參10-22重量份、木通12-20重量份、石韋15-22重量份、燈芯草15-25重量份和大腹皮10_20重量份。
[0010]其中,相對于100重量份的飼料載體,所述中藥組合物的添加量為1-8重量份;所述飼料還可以進一步包括飼料粘合劑,所述飼料載體和所述飼料粘合劑的重量份數比可以為100重量份:20重量份,所述飼料粘合劑中包括高筋面粉、淀粉、蛋氨酸、賴氨酸,所述飼料粘合劑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數比為:高筋面粉為20份,淀粉為32份,蛋氨酸為18份;賴氨酸為30份;所述淀粉優選為玉米淀粉,其中相對于100份淀粉總重量,生淀粉的重量份數比為50份,熟淀粉的重量份數比為50份;所述高筋面粉為蛋白質重量百分比含量大于21%的面粉。
[0011]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的飼料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制備方法包括:
第一步,將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原料藥按所述比例混合研磨成205-270目細粉,制備成所述中藥組合物;
第二步,將所述飼料粘合劑按比例加入,相對于100重量份的飼料粘合劑,25-40重量份的水中開始調質,調質溫度為77-81°C,攪拌均勻后倒入噴霧機中;
第三步,將所述飼料載體粉碎,粉碎粒度為284-340mm,使其細粉量達到總料的98%以上;
第四步,將所述第三步粉碎后的飼料載體倒入噴霧機中,與第二步調質后的飼料粘合劑混合均勻,噴霧機中水溫調制在79-92°C,打開噴霧器,攪拌15分鐘,繼續升溫至95°C完成膨化;
第五步,粉碎第四步得到的膨化產物,再加入第一步得到的中藥組合物,混合后,加入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混合物的重量份數14-17份的水,放入制粒機中制粒;
第六步,將第五步得到的顆粒飼料干燥,干燥溫度為106-112°C,干燥時間20-35分鐘;然后冷卻、包裝。
[001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防治綿羊痘的中藥組合物,其中包括以下原料藥:荊芥、蟬蛻、薄荷、防風、白蒺藜、金銀花、連翹、檉柳、竹葉、僵蠶、柴胡、升麻、浮萍、天花粉、黃柏、三顆針、白蘞、玄參、木通、石韋、燈芯草和大腹皮。
[0013]其中,所述中藥組合物中的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比為:荊芥18-25重量份、蟬蛻12-20重量份、薄荷20-28重量份、防風22-27重量份、白蒺藜15-20重量份、金銀花30-36重量份、連翹15-25重量份、檉柳13-24重量份、竹葉20-28重量份、僵蠶15-25重量份、柴胡12-20重量份、升麻15-20重量份、浮萍18-25重量份、天花粉10_15重量份、黃柏22-30重量份、三顆針10-18重量份、白藪14-22重量份、玄參10-22重量份、木通12-20重量份、石韋15-22重量份、燈芯草15-25重量份和大腹皮10_20重量份。
[001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中,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散劑,所述制備方法為:
第一步,將所述各原料藥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對于混合物質量I?3倍的醇濃度為84?95%的乙醇,加熱回流2?4小時,提取,過濾獲得第一提取液和藥渣;
第二步,過濾第一步獲得的藥渣再加入相對于所述藥渣質量2?3倍的醇濃度為84?95%的乙醇,加熱回流I?3小時,提取,過濾獲得第二提取液;
第三步,將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減壓濃縮除去乙醇溶劑,干燥,獲得干膏;第四步,將第三步獲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機中粉碎2?3小時,粉碎,過篩,獲得200目?300目的細粉;
第五步,將第四步獲得的細粉投入混合攪拌機中攪拌,即獲得所述散劑。
[0015]本發明還提供了用于防治綿羊痘的食品或藥品,所述食品或藥品包括上述的中藥組合物。
[0016]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組合物在制備防治綿羊痘的食品和藥品中的應用。
[0017]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含有這種中藥組合物的飼料能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中藥和西藥的各種缺陷,對患有綿羊痘的綿羊的治療具有清熱、解毒、透疹、扶正祛邪的功效,并且可提高綿羊的機體免疫力,有效防治,精選純天然中藥材,無藥物殘留,療效好,治療快速,無毒副作用。
[0018]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中獸醫理論認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肺主氣屬衛;心主血屬營。辨營衛氣血雖與傷寒同;若論治法,則與傷寒大異。衛之后方言氣,營之后方言血。在衛汗之可也;到氣才宜清氣;乍入營分,猶可透熱,仍轉氣分而解,如犀角、元參、羚羊等物是也;至入于血,則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膠、赤芍等物是也。”羊痘病初期宜透疹,膿成期宜破潰消瘡,后期宜收斂生肌。
[0020]依據上述理論和原則,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防治綿羊痘的中藥組合物,其包括:荊芥、蝶脫、薄荷、防風、白蔡藜、金銀花、連翅、檉柳、竹葉、僵蠶、柴胡、升麻、浮萍、天花粉、黃柏、三顆針、白蘞、玄參、木通、石韋、燈芯草和大腹皮。
[0021]其中,荊芥、蟬蛻、薄荷、防風、白蒺藜、金銀花、連翹、檉柳、竹葉、浮萍發漢解表表透疹;柴胡、升麻清熱解毒,升舉陽氣;天花粉、黃柏、三顆針、白蘞、清熱瀉火、解毒療瘡;玄參清熱涼血、瀉火解毒、滋陰;木通、石韋、燈芯草、大腹皮利小便,促使熱毒從小便而去。
[0022]現將各味中藥藥理作用分述如下:
荊芥:味辛,微苦,性微濕;入肺、肝經。《日華子本草》利五臟,消食下氣,醒酒。作菜生熱食并煎茶,治頭風并汗出;豉汁煎治暴傷寒。”《本草綱目》:“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消瘡腫。治項強,目中黑花,及生瘡,陰頹,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主感冒發熱,頭痛,目癢,咳嗽,咽喉腫痛,麻疹,癰腫,瘡疥,產后血暈。用于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
[0023]蟬蛻:甘,寒;歸肺、肝經。《本草衍義》:〃治目昏翳。又水煎殼汁,治小兒出瘡疹不快。〃《本草綱目》:"治頭風眩運,皮膚風熱,痘疹作癢,破傷風及療腫毒瘡,大人失音,小兒噤風天吊,驚哭夜啼,陰腫。〃散風除熱,利咽,透疹,退翳,解痙。用于風熱感冒,咽痛,音啞,麻疹不透,風疹瘙癢,目赤翳障,驚風抽搐,破傷風。
[0024]薄荷:性味辛,涼。入肺經、肝經。用于風熱感冒,溫病初起。該品辛以發散,涼以清熱,清輕涼散,為疏散風熱常用之品,故可用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用于頭痛目赤,咽喉腫痛。該品輕揚升浮、芳香通竅,功善疏散上焦風熱,清頭目、利咽喉。用治風熱上攻,頭痛目赤。現代研究表明,薄荷具有抗病毒作用;鎮痛、止癢作用;抗刺激、止咳作用;殺菌作用;抗菌作用:薄荷有極強的殺菌抗菌作用,常喝它能預防病毒性感冒、口腔疾病,使口氣清新。用薄荷茶汁漱口,可以預防口臭。據說薄荷也有“眼睛草”的別稱,可用于治療眼疾。生理功效:薄荷是治療感冒的最佳精油,能抑制發燒和粘膜發炎,并促進排汗;清咽潤喉、消除口臭具有很好的功效;清涼鎮痛的功效,可減輕頭痛、偏頭痛和牙痛;此外對于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都有很好的作用。
[0025]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入膀胱經、肺經、脾經、肝經。《日華子本草》治三十六般風,男子一切勞劣,補中益神,風赤眼,止淚及癱緩,通利五臟關脈,五勞七傷,羸損盜汗,心煩體重,能安神定志,勻氣脈。”《長沙藥解》行經絡,逐濕淫,通關節,止疼痛,舒筋脈,伸急孿,活肢節,起癱瘓,斂自汗、盜汗,斷漏下、崩中。”功用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解痙、止癢。用于外感風寒,頭痛身痛,風濕痹痛,骨節酸痛,腹痛泄瀉,腸風下血,破傷風,風疹瘙癢,瘡瘍初起。
[0026]白蒺藜:苦、辛,平,入肝經。平肝解郁,祛風明目。用于肝陽眩暈頭痛,肝郁脅痛,風熱頭痛,目赤腫痛,皮膚瘙癢等癥。
[0027]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抗炎、補虛療風的功效,主治脹滿下疾、溫病發熱,熱毒癰瘍和腫瘤等癥。其對于頭昏頭暈、口干作渴、多汗煩悶、腸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腦、流腦、急性乳腺炎、敗血癥、闌尾炎、皮膚感染、癰疽疔瘡、丹毒、腮腺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等病癥均有一定療效。
[0028]連翹:味苦,性微寒;入心、肺、小腸經。《藥性論》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熱。”《唐本草》:“連翹有兩種,大翹、小翹。大翹葉狹長,如水蘇,花黃可愛,生下濕地,著子似椿實之未開者,作房翹出眾草。其小翹生崗原之上,葉花實皆似大翹而小細,山南人并用之。今京下惟用大翹子,不用莖花也。”有抗菌、強心、利尿、鎮吐等藥理作用,是清熱解毒的中藥,主治熱病初起,風熱感冒、發熱、心煩、咽喉腫痛、急性腎炎、癰腫瘡毒等癥狀,其抑菌作用與金銀花大體相似。脾胃虛弱,氣虛發熱,癰疽已潰、膿稀色淡者忌服。本品所含齊墩果酸有強心、利尿及降血壓作用,維生素P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防止溶血。煎劑有鎮吐作用、抗肝損傷作用。
[0029]檉柳:味甘、辛、性平;歸肺經、胃經、心經。《本草備要》治痧疹不出,喘嗽悶亂。”功用疏風,解表,透疹,解毒。主治風熱感冒,麻疹初起,疹出不透,風濕痹痛,皮膚瘙癢。治麻疹難透,風疹身癢,感冒,咳喘,風濕骨痛。
[0030]竹葉:性味,甘,微寒。《本草綱目》:“去煩熱,利小便,除煩止渴,小兒痘毒,外癥惡毒。”功效清熱除煩,利尿通淋。《草木便方》:“消痰,止渴。治煩熱,咳喘,吐血,嘔噦,小兒驚癇。”用于熱病煩渴,心胃火盛。
[0031]僵蠶:咸、辛,平;歸肝、肺、胃經。《神農本草經》主小兒^(癇、夜啼,去三蟲,滅黑,令人面色好,男子陰瘍病。”《本草綱目》:“散風痰結核、瘰疬、頭風、風蟲齒痛,皮膚風瘡,丹毒作癢,……一切金瘡,疔腫風痔。”
柴胡:性微寒、味苦、辛、歸肝經、膽經,《本草圖經》載:“(柴胡)今關、陜、江湖間,近道皆有之,以銀州者為勝。二月生苗,甚香,莖青紫,葉似竹葉稍紫……七月開黃花……根赤色,似前胡而強。蘆頭有赤毛如鼠尾,獨窠長者好。二月八月采根。”具疏肝利膽、疏氣解郁、散火之功效。功能:透表泄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主治:治感冒發熱、寒熱虛勞發熱。小兒痘疹余熱,面黃肌瘦腹部膨大,瘧疾,肝郁氣滯,胸肋脹痛,脫肛,子宮脫落,月經不調。柴胡揮發油對傷寒、副傷寒疫苗、大腸桿菌液、發酵牛奶、酵母等所致發熱有明顯解熱作用,且能使動物正常體溫下降。對多種致炎劑所致踝關節腫和結締組織增生性炎癥均有抑制作用。
[0032]升麻:味辛,甘,性微寒;歸肺經、脾經、大腸經、胃經。《藥性論》治小兒風,驚癇,時氣熱疾。能治口齒風 NI腫疼,牙根浮爛惡臭,熱毒膿血。除心肺風毒熱壅閉不通,口瘡,煩悶。療癰腫,豌豆瘡;水煎綿沾拭瘡上。”《本草綱目》消斑疹,行瘀血,治陽陷眩運,胸脅虛痛,久泄下痢后重,遺濁,帶下,崩中,血淋,下血,陰痿足寒。”功用清熱解毒、透疹。用于麻疹透發不暢、熱毒斑疹、外感表證,時疫火毒、口瘡、咽痛、頭痛寒熱、癰腫瘡毒、中氣下陷、脾虛泄瀉、久痢下重、婦女帶下、崩中。
[0033]浮萍:辛,寒;入肺、小腸經。《唐本草》:“水萍者,有三種:大者名蘋;水中又有蔣菜,亦相似而葉圓;水上小浮萍主火瘡。”《名醫別錄》:“主消渴者,以濕熱之邪去,則津液自生,而渴自止也。其曰下氣,以休浴生毛發者,亦以寒能除熱,涼血之驗也。”發汗,祛風,行水,清熱,解毒。治時行熱癰,斑疹不透,風熱痛疹,皮膚瘙癢,水腫,經閉,瘡癬,丹毒,燙傷。浮萍有利尿作用,其有效成分主要為醋酸鉀及氯化鉀。
[0034]天花粉: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清熱生津,消腫排膿。《本草正義》藥肆之所謂天花粉者,即以萎根切片用之,有粉之名,無粉之實。其搗細澄粉之法。”《本草求真》天花粉,較之栝樓,其性稍平,不似萎性急迫,而有推墻倒壁之功也。至《經》有言安中續絕,似非正說,不過云其熱除自安之意。”用于熱病煩渴,肺熱燥咳,內熱消渴,瘡瘍腫毒。
[0035]黃柏:為蕓香科植物黃皮樹或黃檗的干燥樹皮。前者習稱“川黃柏”,后者習稱“關黃柏”。可入藥,性味苦寒,有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之功效。黃檗分布于中國東北和華北各省等地區,喜生長于山區、雜林之中,適應性強,適合陽光充足的地方栽培,也能抗嚴寒。黃柏為常用中藥,其性寒、味苦,具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濕熱瀉痢、黃疸、白帶以及熱痹、熱淋等癥。現代研究表明,黃柏含小蘗堿、黃柏酮等主要成分,有抗菌、收斂、消炎的作用,對各種皮膚濕毒、瘡瘍等癥狀,功效良好。《本經逢原》曰:“黃柏,生用降實火,酒制治陰火上炎,鹽制治下焦之火,姜制治中焦痰火,姜汁炒黑治濕熱,鹽酒炒黑制虛火,陰虛火盛面赤戴陽,附子汁制”。
[0036]三顆針:苦,寒。喜光、耐陰,喜疏松、肥沃土壤,耐瘠薄,適應性強。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濕熱瀉痢、黃疸濕疹、咽痛目赤、聹耳流膿、癰腫瘡毒。主要含小檗堿(berberine)、巴馬亭(掌葉防己喊 palmatine)、小檗胺(berbamine)。
[0037]白蘞:清熱解毒,散結止痛,生肌斂瘡。主治瘡瘍腫毒,瘰疬,燙傷,濕瘡,溫瘧,驚癇,血痢,腸風,痔漏,白帶,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白蘞煎劑本身無鎮痛作用,但可顯著增強黑附片和炙川烏的鎮痛作用,拮抗黑附片、炙川烏和炙草烏時對離體蛙心的收縮作用。
[0038]玄參:味甘、苦、咸,性微寒,歸肺、胃、腎經。《本草綱目》:“腎水受傷,真陰失守,孤陽無根,發為火病,法宜壯水以制火,故玄參與地黃同功。其消瘰疬亦是散火,劉守真言結核是火病。”《醫學衷中參西錄》玄參,味甘微苦,性涼多液,原為清補腎經之藥。又能入肺以清肺家爍熱,解毒消火,最宜于肺病結核,肺熱咳嗽。”《日華子本草》:“治頭風熱毒游風,補虛勞損,心驚煩躁,劣乏骨蒸,傳尸邪氣,止健忘,消腫毒。”具有清熱涼血,瀉火解毒,滋陰的功效,主治溫熱病熱和營血、身熱、煩渴、舌絳、發斑、骨蒸勞嗽、虛煩不寤、津傷便秘、目澀昏花、咽喉喉腫痛、瘰疬痰核、癰疽瘡毒等證。
[0039]木通:苦,性寒;入心經、小腸經、膀胱經。《本草經集注》通草,今出近道,繞樹藤生,汁白,莖有細孔,兩頭皆通,含一頭吹之,則氣出彼頭者良。或云即菖藤莖。”《藥性論》:“主治五淋,利小便,開關格。治人多睡,主水腫浮大,除煩熱。”功用利尿通淋,清心除煩,通經下乳。用于淋證,水腫,心煩尿赤,經閉乳少,濕熱痹痛。該品能利水消腫,下利濕熱,使濕熱之邪下行從小便排出。能上清心經之火,下泄小腸之熱。
[0040]石韋:性微寒,味甘、苦。氣微,味微潘苦。《神農本草經》石韋,味苦平,主勞熱邪氣,五癃閉不通,利小便水通,一名石鞔(音蔗),生山谷石上。”《本草從新》生石陰處,柔韌如皮。生古瓦上者,名瓦韋,治淋亦佳。”《本草崇原》:“石韋主治勞熱邪氣者,勞熱在骨,邪氣在皮,肺腎之所主也。五癃者,五液癃閉,小便不利也。石韋助肺腎之精氣,上下相交,水精上濡,則上竅外竅皆通,肺氣下化,則水道行而小便利矣。”功用利水通淋,清肺泄熱。治淋痛,尿血,尿路結石,腎炎,崩漏,痢疾,肺熱咳嗽,慢性氣管炎,金瘡,癰疽。石韋能增強機體吞噬細胞的吞噬活性,并有某些抗癌作用。
[0041]燈芯草:微寒、甘、淡;歸心、肺、小腸、膀胱經。《本草經疏》燈心草,其質輕通,其性寒,味甘淡,故能通利小腸熱氣,下行從小便出,小腸為心之腑,故亦除心經熱也。”功用利水通淋,清心降火。主治:淋病、水腫、小便不利,尿少澀痛,濕熱黃疸、心煩不寐、小兒夜啼,喉痹、口舌生瘡,創傷。
[0042]大腹皮:味辛,性微溫;歸脾,胃,大腸,小腸經。《開寶本草》主冷熱氣攻心腹,大腸壅毒,痰膈,醋心。并以姜鹽同煎,入疏氣藥良。”《綱目》降逆氣,消肌膚中水氣浮腫,腳氣壅逆,瘴瘧痞滿,胎氣惡阻脹悶。”《藥性類明》:“大腹皮,丹溪常用之以治肺氣喘促,及水腫藥中又多用之,蓋亦取其泄肺,以殺水之源也。”下氣寬中,行水消腫。用于濕阻氣滯,胸腹脹悶,大便不爽,水腫,腳氣,小便不利。
[0043]其中,所述中藥組合物中的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比為:荊芥10-25重量份、蟬蛻12-30重量份、薄荷15-28重量份、防風10-27重量份、白蒺藜15-37重量份、金銀花18-36重量份、連翹15-35重量份、檉柳13-34重量份、竹葉12-28重量份、僵蠶15-35重量份、柴胡12-30重量份、升麻15-40重量份、浮萍12-25重量份、天花粉10_35重量份、黃柏12-30重量份、三顆針10-30重量份、白蘞14-32重量份、玄參10-32重量份、木通12-30重量份、石韋15-40重量份、燈芯草15-35重量份和大腹皮10-30重量份。
[0044]其中,所述中藥組合物中的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比為:荊芥18-25重量份、蟬蛻12-20重量份、薄荷20-28重量份、防風22-27重量份、白蒺藜15-20重量份、金銀花30-36重量份、連翹15-25重量份、檉柳13-24重量份、竹葉20-28重量份、僵蠶15-25重量份、柴胡12-20重量份、升麻15-20重量份、浮萍18-25重量份、天花粉10_15重量份、黃柏22-30重量份、三顆針10-18重量份、白藪14-22重量份、玄參10-22重量份、木通12-20重量份、石韋15-22重量份、燈芯草15-25重量份和大腹皮10_20重量份。
[0045]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羊痘病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散劑,所述制備方法為:
第一步,將所述各原料藥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對于混合物質量I?3倍的醇濃度為84?95%的乙醇,加熱回流2?4小時,提取,過濾獲得第一提取液和藥渣;
第二步,過濾第一步獲得的藥渣再加入相對于所述藥渣質量2?3倍的醇濃度為84?95%的乙醇,加熱回流I?3小時,提取,過濾獲得第二提取液;
第三步,將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減壓濃縮除去乙醇溶劑,干燥,獲得干膏;第四步,將第三步獲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機中粉碎2?3小時,粉碎,過篩,獲得200目?300目的細粉;
第五步,將第四步獲得的細粉投入混合攪拌機中攪拌,即獲得所述散劑。
[0046]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防治綿羊痘的飼料,所述飼料包括飼料載體和用于防治綿羊痘的中藥組合物。
[0047]其中,相對于100重量份的飼料載體,所述中藥組合物的添加量為1-8重量份;所述飼料還可以進一步包括飼料粘合劑,所述飼料載體和所述飼料粘合劑的重量份數比可以為100重量份:20重量份;所述飼料粘合劑中包括高筋面粉、淀粉、蛋氨酸、賴氨酸,所述飼料粘合劑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數比為:高筋面粉為20份,淀粉為32份,蛋氨酸為18份;賴氨酸為30份;所述淀粉優選為玉米淀粉,其中相對于100份淀粉總重量,生淀粉的重量份數比為50份,熟淀粉的重量份數比為50份;所述高筋面粉為蛋白質重量百分比含量大于21%的面粉。
[0048]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飼料的制備方法,其包括:
第一步,將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原料藥按所述比例混合研磨成205-270目細粉,制備成所述中藥組合物;
第二步,將所述飼料粘合劑按比例加入,相對于100重量份的飼料粘合劑,25-40重量份的水中開始調質,調質溫度為77-81°C,攪拌均勻后倒入噴霧機中;
第三步,將所述飼料載體粉碎,粉碎粒度為284-340mm,使其細粉量達到總料的98%以上;
第四步,將所述第三步粉碎后的飼料載體倒入噴霧機中,與第二步調質后的飼料粘合劑混合均勻,噴霧機中水溫調制在79-92°C,打開噴霧器,攪拌15分鐘,繼續升溫至95°C完成膨化;
第五步,粉碎第四步得到的膨化產物,再加入第一步得到的中藥組合物,混合后,加入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混合物的重量份數14-17份的水,放入制粒機中制粒;
第六步,將第五步得到的顆粒飼料干燥,干燥溫度為106-112°C,干燥時間20-35分鐘;然后冷卻、包裝。
[0049]本發明還提供了用于防治綿羊痘的食品或藥品,所述食品或藥品包括上述的中藥組合物。
[0050]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組合物在制備防治綿羊痘的食品和藥品中的應用。
[0051]以下采用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借此對本發明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術效果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
[0052]實施例1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對綿羊的毒性試驗
1、試驗藥物
第一步,將荊芥18g、蟬蛻15g、薄荷23g、防風25g、白蒺藜17g、金銀花35g、連翹19g、檉柳18g、竹葉21g、僵蠶17g、柴胡15g、升麻17g、浮萍19g、天花粉12g、黃柏26g、三顆針12g、白藪16g、玄參18g、木通15g、石韋22g、燈芯草15g和大腹皮16g混合,加入相對于混合物質量3倍的醇濃度為88%的乙醇,加熱回流3小時,提取,過濾獲得第一提取液和藥渣;第二步,過濾第一步獲得的藥渣再加入相對于所述藥渣質量2倍的醇濃度為88%的乙醇,加熱回流2小時,提取,過濾獲得第二提取液;
第三步,將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減壓濃縮除去乙醇溶劑,干燥,獲得干膏;第四步,將第三步獲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機中粉碎2小時,粉碎,過篩,獲得250目的細粉;
第五步,將第四步獲得的細粉投入混合攪拌機中攪拌,即獲得所述散劑。
[0053]2、試驗方法
急性毒性試驗
選擇20只白鼠,以本發明實施例1的散劑為對象,臨床日用量的150倍給白鼠大腸內投藥,觀察7日。結果20只白鼠健存,其活動、飲食、毛發、排泄物未發現異常,未見毒性反應。對白鼠陰道和破損皮膚進行刺激性試驗,未見有刺激性反應和其它不良反應。急性毒性試驗證明,該藥沒有急性致毒性。
[0054]蓄積毒性試驗
試驗方法:選用20只健康小白鼠,雌、雄各10只,以本發明實施例1的散劑為對象,將散劑混入日常飲食中,劑量設計每5天為一期,每期劑量分別為臨床用藥量的10倍、20倍、50倍和100倍。每5天觀察小白鼠的生命體征一次,逐漸調整給藥量。20天后,動物無死亡情況發生。試驗結束,按遞增劑量給受試物20天后,雌性、雄性動物均無死亡情況發生。受試動物一般狀態良好,外觀體征、行為活動、進食量和體重增長均無異常變化;血液學檢查、血液生化學、尿液生化檢查均在正常范圍;主要臟器組織病理學檢查未見明顯異常。由此判斷該散劑沒有蓄積毒性。
[0055]實施例2實施例2中藥組合物散劑的制備
第一步,將荊芥15g、蟬蛻16g、薄荷20g、防風18g、白蒺藜22g、金銀花30g、連翹23g、檉柳20g、竹葉18g、僵蠶23g、柴胡20g、升麻25g、浮萍22g、天花粉25g、黃柏20g、三顆針18g、白蘞25g、玄參22g、木通16g、石韋25g、燈芯草24g和大腹皮20g混合,加入相對于混合物質量3倍的醇濃度為90%的乙醇,加熱回流3小時,提取,過濾獲得第一提取液和藥渣;第二步,過濾第一步獲得的藥渣再加入相對于所述藥渣質量3倍的醇濃度為90%的乙醇,加熱回流1.5小時,提取,過濾獲得第二提取液;
第三步,將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減壓濃縮除去乙醇溶劑,干燥,獲得干膏;第四步,將第三步獲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機中粉碎2小時,粉碎,過篩,獲得280目的細粉; 第五步,將第四步獲得的細粉投入混合攪拌機中攪拌,即獲得所述散劑。
[0056]實施例3飼料的制備
第一步,將荊芥20g、蟬蛻30g、薄荷20g、防風25g、白蒺藜30g、金銀花20g、連翹20g、檉柳20g、竹葉20g、僵蠶20g、柴胡25g、升麻20g、浮萍20g、天花粉15g、黃柏20g、三顆針30g、白蘞20g、玄參25g、木通20g、石韋20g、燈芯草30g和大腹皮30g混合研磨成250目細粉,制備成所述中藥組合物;
第二步,將飼料粘合劑:高筋面粉為500g,淀粉為800g ;蛋氨酸為450g;賴氨酸為750g ;其中淀粉為玉米淀粉,其中生淀粉為400g,熟淀粉為400g加入625g的水中開始調質,調質溫度為80°C,攪拌均勻后倒入噴霧機中;
第三步,將12.5kg的飼料載體粉碎,粉碎粒度為300mm,使其細粉量達到總料的98%以上;
第四步,將所述第三步粉碎后的飼料載體倒入噴霧機中,與第二步調質后的飼料粘合劑混合均勻,噴霧機中水溫調制在85°C,打開噴霧器,攪拌15分鐘,繼續升溫至95°C完成膨化;
第五步,粉碎第四步得到的膨化產物,再加入第一步得到的中藥組合物,混合后,加入2500g的水,放入制粒機中制粒;
第六步,將第五步得到的顆粒飼料干燥,干燥溫度為108°C,干燥時間25分鐘;然后冷卻、包裝。
[0057]臨床試驗
供試材料
選擇綿羊飼養場的一群500頭體重25 kg左右的綿羊,沒有接種過羊痘疫苗。其中,患上綿羊痘的綿羊為200只,接觸過患病綿羊并疑似感染羊痘病毒的綿羊為300只,預試7天,在此期間進行驅蟲。群飼,每日喂料3次,自由飲水。
[0058]診斷標準
(1)臨床癥狀:病羊初期體溫升高、食欲減少、精神不振、呼吸急促,鼻中有粘液,眼結膜潮紅,鼻翼鼻梁兩側張合頻繁,繼之可見眼瞼、鼻孔、唇部、鼻梁兩側、前后腿內側、會陰部、乳房、腋下、無毛等處有不同程度的20cm左右圓形紅斑,無毛部位可見隆起皮膚表面的圓形扁平小丘疹,稱之為大紅臉,第二天丘疹頂端開始變軟,形成水泡,幾天后發黃變成膿包,最后呈棕色結痂。有的為發展為水泡,為硬的丘狀物,呈臍狀,留下淺紅色疤痕;
(2)臨床解剖:病羊口腔和咽部粘膜增厚水腫,呈暗紅色,有紅斑點、丘疹和水泡,鼻腔、氣管粘膜有少量潰瘍,氣管內壁有粘性滲出物,食道有數個圓形紅斑,瘤胃和皺胃有小片的糜爛區和點狀潰瘍面,肝臟有淡黃色的干酪樣結節,肺有片狀的紅色區域,淋巴結腫脹、色紅;
根據流行情況、及上述臨床癥狀及解剖情況,診斷為羊痘病。
[0059]試驗方法一:
針對200只患病綿羊進行試驗。隨機分為兩組,中藥治療組100只和西藥治療組100只。
[0060]中藥治療組:使用本發明實施例2的中藥組合物散劑進行治療,將中藥組合物散劑混入日常飼料中進行飼喂,中藥組合物散劑與飼料的比例為:3:100。一日兩次,I天為一個療程,治療三個療程。
[0061]西藥對照組:首先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沐浴患部皮膚,然后在病灶部位涂抹5%碘酒,一日兩次;病毒靈注射液1ml肌肉注射,一日兩次;痘克注射液0.lml/kg肌肉注射,一日一次;上述方法結合同時進行。I天為一個療程,治療三個療程。
[0062]療效評價標準:
治愈:痘腫全部消退,癥狀全部消失,恢復正常;有效:痘腫明顯減輕,其他癥狀都得到很大緩解,基本恢復正常;無效:癥狀沒有任何改善,或死亡。
[0063]治療結果
表1為四組的療效結果對比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防治綿羊痘的飼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飼料載體和用于防治羊痘病的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包括:荊芥、蟬蛻、薄荷、防風、白蒺藜、金銀花、連翹、檉柳、竹葉、僵蠶、柴胡、升麻、浮萍、天花粉、黃柏、三顆針、白蘞、玄參、木通、石韋、燈芯草和大腹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飼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中的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比為:荊芥10-25重量份、蟬蛻12-30重量份、薄荷15-28重量份、防風10-27重量份、白蒺藜15-37重量份、金銀花18-36重量份、連翹15-35重量份、檉柳13-34重量份、竹葉12-28重量份、僵蠶15-35重量份、柴胡12-30重量份、升麻15-40重量份、浮萍12-25重量份、天花粉10-35重量份、黃柏12-30重量份、三顆針10-30重量份、白蘞14-32重量份、玄參10-32重量份、木通12-30重量份、石韋15-40重量份、燈芯草15-35重量份和大腹皮10_30重量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飼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中的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比為:荊芥18-25重量份、蝶脫12-20重量份、薄荷20-28重量份、防風22-27重量份、白蒺藜15-20重量份、金銀花30-36重量份、連翹15-25重量份、檉柳13-24重量份、竹葉20-28重量份、僵蠶15-25重量份、柴胡12-20重量份、升麻15-20重量份、浮萍18-25重量份、天花粉10-15重量份、黃柏22-30重量份、三顆針10-18重量份、白蘞14-22重量份、玄參10-22重量份、木通12-20重量份、石韋15-22重量份、燈芯草15-25重量份和大腹皮10-20重量份。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飼料,其特征在于,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所述飼料載體,所述中藥組合物的添加量為1-8重量份;所述飼料還包括飼料粘合劑,所述飼料載體和所述飼料粘合劑的重量份數比為100重量份:20重量份;所述飼料粘合劑包括高筋面粉、淀粉、蛋氨酸、賴氨酸,所述飼料粘合劑中各成分的重量份數比為:高筋面粉為9-20份,淀粉為21-32份,蛋氨酸為10-18份,賴氨酸為18-30份;所述淀粉為玉米淀粉,其中相對于100份淀粉總重量:生淀 粉為50份,熟淀粉為50份;所述高筋面粉為蛋白質重量百分比含量大于21%的面粉。
5.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飼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包括: 第一步,將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原料藥按所述比例混合研磨成205-270目細粉,制備成中藥組合物; 第二步,將所述飼料粘合劑按比例加入,相對于100重量份的飼料粘合劑,25-40重量份的水中開始調質,調質溫度為77-81°C,攪拌均勻后倒入噴霧機中; 第三步,將所述飼料載體粉碎,粉碎粒度為284-340mm,使其細粉量達到總料的98%以上; 第四步,將所述第三步粉碎后的所述飼料載體倒入噴霧機中,與第二步調質后的所述飼料粘合劑混合均勻,噴霧機中水溫調制在79-92°C,打開噴霧器,攪拌15分鐘,繼續升溫至95 °C完成膨化; 第五步,粉碎第四步得到的膨化產物,再加入第一步得到的所述中藥組合物,混合后,加入相對于100重量份的混合物的重量份數14-17份的水,放入制粒機中制粒; 第六步,將第五步得到的顆粒飼料干燥,干燥溫度為106-112°C,干燥時間20-35分鐘;然后冷卻、包裝。
6.一種用于防治綿羊痘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藥:荊芥、蟬蛻、薄荷、防風、白蔡藜、金銀花、連翅、檉柳、竹葉、僵蠶、柴胡、升麻、浮萍、天花粉、黃柏、三顆針、白蘞、玄參、木通、石韋、燈芯草和大腹皮。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中的各原料藥的重量份數比為:荊芥10-25重量份、蝶脫12-30重量份、薄荷15-28重量份、防風10-27重量份、白蒺藜15-37重量份、金銀花18-36重量份、連翹15-35重量份、檉柳13-34重量份、竹葉12-28重量份、僵蠶15-35重量份、柴胡12-30重量份、升麻15-40重量份、浮萍12-25重量份、天花粉10-35重量份、黃柏12-30重量份、三顆針10-30重量份、白蘞14-32重量份、玄參10-32重量份、木通12-30重量份、石韋15-40重量份、燈芯草15-35重量份和大腹皮10-30重量份。
8.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 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散劑,所述制備方法為: 第一步,將所述各原料藥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對于混合物質量I~3倍的醇濃度為84~95%的乙醇,加熱回流2~4小時,提取,過濾獲得第一提取液和藥渣; 第二步,將第一步獲得的藥渣再加入相對于所述藥渣質量2~3倍的醇濃度為84~95%的乙醇,加熱回流I~3小時,提取,過濾獲得第二提取液; 第三步,將所述第一提取液和所述第二提取液合并,減壓濃縮除去乙醇溶劑,干燥,獲得干膏; 第四步,將第三步獲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機中粉碎2~3小時,粉碎,過篩,獲得200目~300目的細粉; 第五步,將第四步獲得的所述細粉投入混合攪拌機中攪拌,即獲得所述散劑。
9.一種用于防治綿羊痘的食品或藥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或藥品包括權利要求6所述的中藥組合物。
10.權利要求6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綿羊痘的食品和藥品中的應用。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4068283SQ201410336693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6日
【發明者】郝常寶, 黃河, 李鑫 申請人:山東新希望六和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