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降血壓用中草藥及其服用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降血壓用中草藥及其服用方法,包括主藥、輔藥和藥引,其中,主藥由黃芩、鉤藤、夏枯草、決明子、地龍、羅布麻葉和天麻制成,輔藥由野菊花、翻白草、大薊、竹葉和桑葉制成,藥引由水稻根須、玉米須和柳葉組成。本發明通過選用對降血壓有療效的多種中藥材,并通過選用恰當的輔藥以及藥引從而對藥效進行調理增效,從而大大提高了對高血壓的治療效果,而且選用的藥材比較普通低廉,煎熬和服用方法也很簡易,普遍適用于各種人群。經臨床實驗證明,對高血壓的治愈效果達到96%以上,深受廣大患者的好評。
【專利說明】一種降血壓用中草藥及其服用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到疾病治療領域用到的藥物,具體的說是一種降血壓用中草藥及其服 用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高血壓是指在靜息狀態下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壓 升高為特征,可伴有心臟、血管、腦和腎臟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的全身性疾病,特別 是在中老年人群中發病率很高。現有的治療方法一般有物理的按摩療法和中西醫的藥物療 法,還有很多的降壓茶等輔助產品,但是降壓效果參差不齊。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治療高血壓的中草藥配方以及服用方法,該中草 藥配方所用的各中草藥組分都是常規的中草藥,價格低廉,而且熬煎和服用方法都比較簡 單,經臨床驗證,對高血壓具有很好的降壓效果。
[0004]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降血壓用中草藥,包括主藥、 輔藥和藥引,其中,主藥由黃芩、鉤藤、夏枯草、決明子、地龍、羅布麻葉和天麻制成,輔藥由 野菊花、翻白草、大薊、竹葉和桑葉制成,藥引由水稻根須、玉米須和柳葉組成,每份沖劑中 含有主藥、輔藥和藥引的量分別為:黃岑l-3g,鉤藤l-2g,夏枯草3-5g,決明子6-8g,地龍 10-12g,羅布麻葉5-7g,天麻4-8g,野菊花l-3g,翻白草2-4g,大薊7-9g,竹葉5-7g,桑葉 4_6g,水稻根須8-10g,玉米須12_16g,柳葉14_16g。
[0005] 所述主藥中還含有2-4g的葛根和l-2g的罌粟殼粉,輔藥中還含有橘皮l-3g,藥引 中還含有野菊花根5-7g和牡丹根3-7g。
[0006] 上述降血壓用中草藥的服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藥引的制備 將藥引放入到適量水中先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文火熬煮20min,冷卻后過濾得到藥渣 和藥液,藥渣備用,藥液即為藥引; 2) 主藥和輔藥的熬煎 將主藥和輔藥混合后放入到熬煎容器內,并向其中加入適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改 用文火煎煮30min,然后再向其中加入步驟1)中過濾出來的藥渣,并補入適量水后,再用武 火煮沸、文火煎煮20min,過濾掉其中的固體藥物殘渣,取藥液即為降血壓湯藥; 3) 將步驟1)制備的藥引和步驟2)制備的湯藥分別均分成兩份,每早晚各服用一份,月艮 用時,先服用藥引,待3-5min后再服用湯藥。
[0007] 本發明所用的藥材中,黃芩:苦,寒,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 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壓的功效;鉤藤:甘苦,微寒,歸肝經、心經,具有清熱平肝、熄風止 痙的功效,對高血壓有療效;夏枯草:苦、辛,寒,入肝、膽經,清肝火、降血壓,治高血壓病、 高血脂、高血粘和高血糖;決明子:味甘、咸、苦,性微寒,歸肝、大腸經,具有降壓降血脂的 功效;地龍:清熱、息風、平喘、通絡、利尿;羅布麻葉:性涼,味甘、苦,清瀉肝火、平肝熄風, 用于肝火熾盛之頭痛眩暈、驚風抽搐,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天麻:甘平,歸肝經,能增加腦 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輕度收縮腦血管,增加冠狀血管流量,能降低血壓,減慢心率,對 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葛根:性涼,味甘、辛,解表退熱,生津,透疹,升陽止瀉,用于外感發 熱頭痛、高血壓頸項強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熱痢、泄瀉;罌粟殼粉:酸、澀,平,有毒,歸 肺、大腸、腎經,具有斂肺、澀腸、止痛的功效,用于久咳、久瀉,脫肛,脘腹疼痛;野菊花:性 微寒,味苦、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降血壓的功效;翻白草:甘、微苦、平,無毒,清熱解毒, 涼血止血;大薊:性涼,味甘,苦,無毒,歸心、肝經,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血崩,帶下,腸 風,腸癰,癰瘍腫毒、疔瘡;竹葉:甘淡,寒,清熱除煩,生津利尿;桑葉:味苦,甘,性寒,歸肺 經,肝經,清肝養肝,疏散風熱;橘皮:性溫,味辛、味苦,入脾經、胃經、肺經,理氣健脾,調 中,燥濕,化痰,主治脾胃氣滯之脘腹脹滿或疼痛、消化不良;玉米須:甘,平,歸膀胱、肝、膽 經,利尿,泄熱,平肝,利膽,主治腎炎水腫,腳氣,黃疸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糖尿病 等;柳葉:味苦,性涼,無毒,具有清熱,透疹,利尿,解毒的功效;而其中的牡丹根、野菊花根 和水稻根須又起到很好的輔助功效,對各藥效起到很好的調和作用。
[0008] 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選用對降血壓有療效的多種中藥材,并通過選用恰當的輔 藥以及藥引從而對藥效進行調理增效,從而大大提高了對高血壓的治療效果,而且選用的 藥材比較普通低廉,煎熬和服用方法也很簡易,普遍適用于各種人群。經臨床實驗證明,對 高血壓的治愈效果達到96%以上,深受廣大患者的好評。
【具體實施方式】
[0009]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闡述。本發明所用到的中草藥組分均可 以從各中草藥店獲得。
[0010] 實施例1 一種降血壓用中草藥,包括主藥、輔藥和藥引,其中,主藥由黃芩、鉤藤、夏枯草、決明 子、地龍、羅布麻葉和天麻制成,輔藥由野菊花、翻白草、大薊、竹葉和桑葉制成,藥引由水稻 根須、玉米須和柳葉組成,每份沖劑中含有主藥、輔藥和藥引的量分別為:黃岑lg,鉤藤lg, 夏枯草3g,決明子6g,地龍10g,羅布麻葉5g,天麻4g,野菊花lg,翻白草2g,大薊7g,竹葉 5g,桑葉4g,水稻根須8g,玉米須12g,柳葉14g。
[0011] 上述降血壓用中草藥的服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藥引的制備 將藥引放入到適量水中先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文火熬煮20min,冷卻后過濾得到藥渣 和藥液,藥渣備用,藥液即為藥引; 2) 主藥和輔藥的熬煎 將主藥和輔藥混合后放入到熬煎容器內,并向其中加入適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改 用文火煎煮30min,然后再向其中加入步驟1)中過濾出來的藥渣,并補入適量水后,再用武 火煮沸、文火煎煮20min,過濾掉其中的固體藥物殘渣,取藥液即為降血壓湯藥; 3) 將步驟1)制備的藥引和步驟2)制備的湯藥分別均分成兩份,每早晚各服用一份,月艮 用時,先服用藥引,待3-5min后再服用湯藥。
[0012] 以上為本實施例的基本實施方式,還可以在所述主藥中加入2g的葛根和lg的罌 粟殼粉,輔藥中加入橘皮lg,藥引中加入野菊花根5g和牡丹根3g。
[0013] 實施例2 一種降血壓用中草藥,包括主藥、輔藥和藥引,其中,主藥由黃芩、鉤藤、夏枯草、決明 子、地龍、羅布麻葉和天麻制成,輔藥由野菊花、翻白草、大薊、竹葉和桑葉制成,藥引由水稻 根須、玉米須和柳葉組成,每份沖劑中含有主藥、輔藥和藥引的量分別為:黃岑3g,鉤藤2g, 夏枯草5g,決明子8g,地龍12g,羅布麻葉7g,天麻8g,野菊花3g,翻白草4g,大薊9g,竹葉 7g,桑葉6g,水稻根須10g,玉米須16g,柳葉16g。
[0014] 上述降血壓用中草藥的服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藥引的制備 將藥引放入到適量水中先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文火熬煮20min,冷卻后過濾得到藥渣 和藥液,藥渣備用,藥液即為藥引; 2) 主藥和輔藥的熬煎 將主藥和輔藥混合后放入到熬煎容器內,并向其中加入適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改 用文火煎煮30min,然后再向其中加入步驟1)中過濾出來的藥渣,并補入適量水后,再用武 火煮沸、文火煎煮20min,過濾掉其中的固體藥物殘渣,取藥液即為降血壓湯藥; 3) 將步驟1)制備的藥引和步驟2)制備的湯藥分別均分成兩份,每早晚各服用一份,月艮 用時,先服用藥引,待3-5min后再服用湯藥。
[0015] 以上為本實施例的基本實施方式,還可以在所述主藥中加入4g的葛根和2g的罌 粟殼粉,輔藥中加入橘皮3g,藥引中加入野菊花根7g和牡丹根7g。
[0016] 實施例3 一種降血壓用中草藥,包括主藥、輔藥和藥引,其中,主藥由黃芩、鉤藤、夏枯草、決明 子、地龍、羅布麻葉和天麻制成,輔藥由野菊花、翻白草、大薊、竹葉和桑葉制成,藥引由水 稻根須、玉米須和柳葉組成,每份沖劑中含有主藥、輔藥和藥引的量分別為:黃岑2g,鉤藤 1. 5g,夏枯草4g,決明子7g,地龍llg,羅布麻葉6g,天麻6g,野菊花2g,翻白草3g,大薊8g, 竹葉6g,桑葉5g,水稻根須9g,玉米須14g,柳葉15g。
[0017] 上述降血壓用中草藥的服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 藥引的制備 將藥引放入到適量水中先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文火熬煮20min,冷卻后過濾得到藥渣 和藥液,藥渣備用,藥液即為藥引; 2) 主藥和輔藥的熬煎 將主藥和輔藥混合后放入到熬煎容器內,并向其中加入適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改 用文火煎煮30min,然后再向其中加入步驟1)中過濾出來的藥渣,并補入適量水后,再用武 火煮沸、文火煎煮20min,過濾掉其中的固體藥物殘渣,取藥液即為降血壓湯藥; 3) 將步驟1)制備的藥引和步驟2)制備的湯藥分別均分成兩份,每早晚各服用一份,月艮 用時,先服用藥引,待3-5min后再服用湯藥。
[0018] 以上為本實施例的基本實施方式,還可以在所述主藥中加入3g的葛根和1. 5g的 罌粟殼粉,輔藥中加入橘皮2g,藥引中加入野菊花根6g和牡丹根5g。
[0019] 臨床實驗 將本產品作為實驗樣品,在5個月內對147名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
【權利要求】
1. 一種降血壓用中草藥,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藥、輔藥和藥引,其中,主藥由黃芩、鉤 藤、夏枯草、決明子、地龍、羅布麻葉和天麻制成,輔藥由野菊花、翻白草、大薊、竹葉和桑葉 制成,藥引由水稻根須、玉米須和柳葉組成,每份沖劑中含有主藥、輔藥和藥引的量分別為: 黃岑l-3g,鉤藤l-2g,夏枯草3-5g,決明子6-8g,地龍10-12g,羅布麻葉5-7g,天麻4-8g,野 菊花l-3g,翻白草2-4g,大薊7-9g,竹葉5-7g,桑葉4-6g,水稻根須8-10g,玉米須12-16g, 柳葉 14-16g。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降血壓用中草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藥中還含有2-4g 的葛根和l_2g的罌粟殼粉,輔藥中還含有橘皮l_3g,藥引中還含有野菊花根5-7g和牡丹根 3-7 g〇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降血壓用中草藥的服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驟: 1) 藥引的制備 將藥引放入到適量水中先用武火煮沸,然后改用文火熬煮20min,冷卻后過濾得到藥渣 和藥液,藥渣備用,藥液即為藥引; 2) 主藥和輔藥的熬煎 將主藥和輔藥混合后放入到熬煎容器內,并向其中加入適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改 用文火煎煮30min,然后再向其中加入步驟1)中過濾出來的藥渣,并補入適量水后,再用武 火煮沸、文火煎煮20min,過濾掉其中的固體藥物殘渣,取藥液即為降血壓湯藥; 3) 將步驟1)制備的藥引和步驟2)制備的湯藥分別均分成兩份,每早晚各服用一份,月艮 用時,先服用藥引,待3-5min后再服用湯藥。
【文檔編號】A61K35/56GK104107352SQ201410306247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日
【發明者】李亞, 米星星 申請人: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