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癲癇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治療癲癇的中藥制劑,是由下列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藥制成的,防風35份、天麻35份、當歸35份、桃仁25份、地龍25份、田七25份、干姜25份、肉蓯蓉20份、桑白皮20份、丁香10份、黃連10份、巴戟10份、丹參10份、澤瀉10份、杜仲10份、熟地10份。本發(fā)明中藥制劑緩解癲癇發(fā)作頻率,見效快,效果好,毒副作用小,起到標本兼治、扶正不滯邪、祛邪不傷正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專利說明】治療癲癇的中藥制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治療癲癇的中藥制劑,特別是一種以中草藥為原料的中成藥。
【背景技術】
[0002]癲癇(epilepsy)俗稱"羊癲瘋、羊角風"是大腦神經元突發(fā)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而癲癇(羊癲瘋)發(fā)作(epileptic seizure)是指腦神經元異常和過度超同步化放電所造成的臨床現(xiàn)象。其特征是突然和一過性癥狀,由于異常放電的神經元在大腦中的部位不同,而有多種多樣的表現(xiàn)。劉國英指出癥狀性癲癇因于多種腦部病損和代謝障礙,如先天性疾病、產前期和圍生期疾病(產傷是嬰兒期癲癇的常見病因)、高熱驚厥后遺、難產、外傷、感染、中毒、頡內腫瘤、腦血管疾病、營養(yǎng)代謝性疾病等。癲癇的產生與神經元異常放電相關。西醫(yī)治療存在的弊病是副作用大,對患者有很大的傷害,而中醫(yī)藥具有藥性平和,適用范圍廣等特點,因此在作為癲癇治療方面有其獨到的效果。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副作用小、療效好,用于治療癲癇的中藥制劑。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治療癲癇的中藥制劑,是由下列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藥制成的:防風35份、天麻35份、當歸35份、桃仁25份、 地龍25份、田七25份、干姜25份、肉蓯蓉20份、桑白皮20份、丁香10份、黃連10份、巴戟10份、丹參10份、澤瀉10份、杜仲10份、熟地10份。
[0005]所述的治療癲癇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照所述重量份數(shù)稱取各原料藥,將稱取好的各原料藥混合、殺菌后裝袋即可。
[0006]本發(fā)明的各原料藥的藥用性能如下:
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肺、脾、肝經,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解痙、止癢。
[0007]天麻:甘、辛、平、無毒,歸肝、脾、腎、膽、心、膀胱經,息風止痙、平肝陽、祛風通絡。
[0008]當歸:味甘、辛、苦、性溫,歸肝、心、脾經,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
[0009]桃仁:苦甘、平、無毒,歸心、肝、大腸、肺、脾經,破血行瘀、潤燥滑腸。
[0010]地龍:性寒、味咸,歸肝、脾、腎經,清熱止痙、平肝熄風、通經活絡、平喘利尿。
[0011]田七:味甘、微苦、性濕,歸肝、胃、心、肺、大腸經,止血、散血、定痛。
[0012]干姜:味辛、性熱,歸脾、胃、心、肺經,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
[0013]肉蓯蓉:味甘、酸、咸、性溫,歸大腸經,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
[0014]桑白皮:甘、辛、性寒,歸肺、脾經,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0015]丁香: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溫中降逆、溫腎助陽。
[0016]黃連:苦、寒,歸心、肝、胃、大腸經,清熱瀉火、燥濕、解毒。
[0017]巴戟:辛甘、溫,歸肝、腎經,補腎助陽、強筋壯骨、祛風除濕。
[0018]丹參:味苦、性微寒,歸心、心包、肝經,活血祛瘀、調經止痛、養(yǎng)血安神、涼血消癰。
[0019]澤瀉:味甘、淡、性寒,歸腎、膀胱經,利水滲濕、泄熱通淋。[0020]杜仲:甘、微辛、性溫,歸肝、腎經,補肝腎、強筋骨。
[0021]熟地:味甘、性溫,歸肝、腎經,補血滋潤、益精填髓。
[0022]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是在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和臨床經驗指導下,精選出各原料藥及其配比,利用其相互間的協(xié)同或抵抗作用,提高療效;本發(fā)明具有療效顯著,標本兼治,副作用小的優(yōu)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解釋說明,但不限制本發(fā)明。
[0024]治療癲癇的中藥制劑,是由下列重量份數(shù)的原料藥制成的:防風35份、天麻35份、當歸35份、桃仁25份、地龍25份、田七25份、干姜25份、肉蓯蓉20份、桑白皮20份、丁香10份、黃連10份、巴戟10份、丹參10份、澤瀉10份、杜仲10份、熟地10份。
[0025]所述的治療癲癇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按照所述重量份數(shù)稱取各原料藥,將稱取好的各原料藥混合、殺菌后裝袋即可。
[0026]用法及用量:將制成的中藥制劑加適量水煎煮,加熱至沸點,煎煮30-50分鐘,過濾得藥液,用此方法連續(xù)煎煮三次,將三次煎煮所得藥液合并,平均分為三份,口服,一次用量20ml,每日3次,飯后半小時,半年為I個療程。 [0027]實驗例:
(O臨床觀察
1.癲癇患者50人,男32人,女18人,年齡,19-65歲,平均:36歲。病史:3年以下,20人;3 — 5年,10人;5 — 10年,6人;10年以上,4人。
[0028]2.病患治療前發(fā)病情況:治療前發(fā)作大部分在5-10次/月,最多可每天發(fā)作20余次。發(fā)作以夜間睡眠中為多,占發(fā)作的89.5%。發(fā)作時間以3— 5分鐘為多,長的有10余分鐘發(fā)作。
[0029](2)治療方法
服用該發(fā)明的中藥口服液I天3次,一次用量20ml,半年為I個療程。
[0030](3)療效評價標準
近期治愈:與治療前發(fā)作間歇時間比較延長一年以上不發(fā)作者。
[0031]好轉:發(fā)作時癥狀比前減輕,間歇期間明顯延長。
[0032]未愈:發(fā)作頻繁或癥狀加重。
[0033](4)治療結果
服藥3月:明顯好轉66%,好轉12%,有效10%,無效12% ;
服藥6月:明顯好轉74%,好轉16%,有效4%,無效6% ;
服藥9月:明顯好轉82%,好轉16%,有效2%,無效0% ;
服藥12月:明顯好轉90%,好轉6%,有效4%,無效0%。
【權利要求】
1.治療癲癇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制成:防風35份、天麻35份、當歸35份、桃仁25份、地龍25份、田七25份、干姜25份、肉蓯蓉20份、桑白皮20份、丁香10份、黃連10份、巴戟10份、丹參10份、澤瀉10份、杜仲10份、熟地10份。
【文檔編號】A61K36/9068GK104013949SQ201410304479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6月30日
【發(fā)明者】曹健 申請人:曹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