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止癢外洗藥包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止癢外洗藥包及其制備方法,其中外洗藥包以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土槿皮20-30、百部20-30、枯礬10-20、地膚子8-15、蛇床子8-15、蒼耳子8-15、大風子10-15、花椒籽5-10、苦參10-20、海桐皮10-20、千里光10-20、馬齒莧8-15、牙皂10-20、艾葉8-15、紫草8-15、路路通8-15、爐甘石10-20、薄荷8-15。本發明具有清熱祛濕、抑菌殺蟲、消炎、潤膚、軟化皮膚、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既方便,又安全環保,幾乎適應于所有人群;對慢性濕疹、手足體癬、疥瘡、痱子、神經性皮炎、結節性癢疹、淀粉樣變、外陰瘙癢、丘疹性蕁麻疹等瘙癢性皮膚病治療效果顯著,尤其是對外用藥膏無法滲透的厚皮膚的瘙癢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止癢外洗藥包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制劑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可治療慢性濕疹、手足體癬、疥瘡、痱子、神經性皮炎、結節性癢疹、淀粉樣變、外陰瘙癢、丘疹性蕁麻疹等常見皮膚病的止癢外洗藥包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瘙癢是多種皮膚病的主要自覺癥狀之一,特別常見的有慢性濕疹、手足體癬、疥瘡、痱子、神經性皮炎、結節性癢疹、淀粉樣變、外陰瘙癢、丘疹性蕁麻疹等。因瘙癢性皮膚病病因復雜,誘因較多,占皮膚科就診人數的80%以上,其中因長期使用西藥或激素類藥膏,使病情加重的比例越來越大,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痛苦。
[0003]我國大部分皮膚患者因氣候、環境污染、飲食不當、化妝品等原因使原有的皮膚病加重。在高熱天氣下,體內熱毒、汗液排泄不暢等引起無原發癥狀的皮膚瘙癢,由于搔抓,更容易感染,嚴重者可引起潰爛。臨床上多采用西藥或中藥進行治療,均出現不同療效,減輕了病人的痛苦,但是西藥(目前主要是以抗組胺來對癥止癢)其療效不持久,且容易復發,長期使用對人體臟器有一定的傷害,而中藥(特別是外用中藥)毒副作用相比西藥輕,且不易復發。
[0004]申請號201010503623.2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治療夏季皮炎的藥劑,其具體配比為黃柏6克、蒼術6克、荊芥6克、蛇床子9克、防風6克、明礬3克。它聲稱該中藥治療夏季皮炎的藥劑清熱解毒止癢,藥效顯著、安全有效,無任何毒副作用。但它需要通過文火慢熬,實際操作中因人工煎熬火候不一,使得各類藥物的藥性發揮也不盡相同,從而治療效果也很有限。
[0005]申請號201210490578.0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殺菌止癢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法,其藥物組合物的具體配比為茵陳10-20份、野菊花10-20份、黃連5-15份、黃柏5-15份、苦參5-18份、黃芩5-18份、地膚子5-18份、大青葉5_15份、花椒10-20份、百部5_15份、白鮮皮5-15份、蛇床子5-18份、甘草2-8份、冰片0.1-1份。它聲稱能有效殺滅白色念珠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抑制外陰瘙癢、皮膚性細菌潰爛等,消除因皮膚細菌性潰爛,濕疹、風熱、汗潰等引起的皮膚瘙癢,達到消炎滅菌、清熱潤燥、除濕止癢、消除異味之功效,且具有無毒副作用、見效快、療程短的特點。但其容易復發,且對厚皮膚的瘙癢治療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
[0006]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療效顯著、清熱祛濕、殺蟲止癢、抑菌潤膚、軟化皮膚、促進血液循環的止癢外洗藥包,其具備安全、環保、方便等優勢,適應于嬰幼兒、孕產婦及其他所有人群使用。
[0007]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止癢外洗藥包的制備方法。
[0008]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止癢外洗藥包,以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土槿皮20-30、百部20-30、枯礬10-20、地膚子8-15、蛇床子8-15、蒼耳子8_15、大風子10-15、花椒籽5_10、苦參10-20、海桐皮10-20、千里光10-20、馬齒莧8_15、牙皂10-20、艾葉8_15、紫草8_15、路路通8_15、爐甘石 10_20、薄荷 8_15。
[0009]上述所述的止癢外洗藥包,優選方案在于:以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土槿皮25、百部25、枯礬15、地膚子10、蛇床子10、蒼耳子10、大風子10、花椒籽10、苦參15、海桐皮15、千里光15、馬齒莧10、牙皂15、艾葉10、紫草10、路路通10、爐甘石15、薄荷10。
[0010]所述止癢外洗藥包的制備方法,是將上述各原料藥粉碎并充分攪拌混合均勻,然后裝入一次性紗布過濾袋中并系口,從而形成藥包,每個藥包240g。
[0011]常規用法:用沸水浸泡藥包,直至水溫降至40°C后,趁熱用藥包沾浸泡過的水在患處反復擦洗5-10分鐘,每晚一次,一次一包,7日為一療程。
[0012]組方分析:土槿皮有清熱解毒、除濕止癢之功效,百部有滅虱殺蟲、祛風止癢之功效,枯礬有解毒殺蟲之功效,此三味藥聯合應用,以抗菌殺蟲為主。而地膚子有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之功效;蛇床子 有燥濕解毒之功,能抑制皮膚真菌,具有類似激素的作用;蒼耳子有祛風濕、散風寒之功效;大風子既有祛風燥濕、又有攻毒透疹的雙重功效,尤其是大風子去殼粉碎后含有的大風子油能在皮膚上形成一層保護膜,加強藥效吸收;花椒籽有麻醉止痛、促進血液循環之功效;所述地膚子、蛇床子、蒼耳子、大風子、花椒籽構成的“五子”,是本發明的核心藥物,主要是有效利用其清濕熱、散風寒之功效,并輔以殺蟲作用來達到抗過敏止癢效果。苦參有清熱燥濕、除異味之功效,海桐皮有祛風濕、通經絡、殺蟲之功效,千里光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涼血、去腐生肌之功效,馬齒莧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濕、散血消腫、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血涼血之功效,此四味藥佐以“五子”清熱、殺菌,加強抑菌止癢效果。此外,牙皂有辛竄行散溫通、開竅、外敷有消癰腫止痛功效,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濕、抑菌消毒止癢之功效,紫草有涼血、活血、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之功效,再以路路通的行氣、活血通絡、利水消腫之功,效果更佳,此四味藥藥性極易發揮,共用以改善皮膚微循環,使其它藥物有效成分滲入皮膚深層,充分發揮各藥之長。本方還輔以爐甘石的收斂、止癢、抑菌、潤膚之功效,使皮膚恢復之前的光澤與彈性。薄荷有透疹解毒、疏通皮膚毛孔之功,協同諸藥直接作用于皮膚。薄荷與紫草同為辛散之物,一開一合,外透內鎖,用其所長,藥效發揮極致。
[0013]本發明的優點是:1、本發明所述的止癢外洗藥包具有清熱祛濕、抑菌殺蟲、消炎、潤膚、軟化皮膚、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既方便,又安全環保,幾乎適應于所有人群;2、本發明的外洗藥包對慢性濕疹、手足體癬、疥瘡、痱子、神經性皮炎、結節性癢疹、淀粉樣變、外陰瘙癢、丘疹性蕁麻疹等瘙癢性皮膚病治療效果顯著,尤其是對外用藥膏無法滲透的厚皮膚的瘙癢有事半功倍的效果;3、將諸藥粉碎并裝入過濾袋制成藥包,在使用時先將藥包用沸水浸泡,常溫時擦拭,對比傳統飲片煎熬,更有利于發揮各類藥物的藥性,利于皮膚的吸收,同時也免去了煎熬火候不一的麻煩,既方便又安全;4、用一次性紗布過濾袋代替了其他擦拭物(如毛巾),避免了二次感染,衛生且方便;5、制成的藥包并用藥包直接在皮膚上進行擦拭,可使皮膚軟化,且促進血液循環。
【具體實施方式】[0014]現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內容作進一步的描述。
[0015]實施例1:一種止癢外洗藥包,以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土槿皮25、百部25、枯礬15、地膚子10、蛇床子10、蒼耳子10、大風子10、花椒籽10、苦參15、海桐皮15、千里光15、馬齒莧10、牙皂15、艾葉10、紫草10、路路通10、爐甘石15、薄荷10。
[0016]制備時,先將上述各原料藥粉碎并充分攪拌混合均勻,然后裝入一次性紗布過濾袋中并系口,從而形成藥包,每包240g。
[0017]實施例2:—種止癢外洗藥包,以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土槿皮30、百部30、枯礬20、地膚子15、蛇床子15、蒼耳子15、大風子15、花椒籽8、苦參20、海桐皮20、千里光20、馬齒莧15、牙皂20、艾葉15、紫草15、路路通15、爐甘石20、薄荷15。
[0018]制備方法如同實施例1。
[0019]常規療法:每晚睡前先用3000ml的沸水浸泡一包藥包,浸泡時間為直至水溫降至40°C,然后趁熱用藥包沾浸泡過的水在患處反復擦洗5-10分鐘,每晚一次,一次一包,連用7日為一療程。
[0020]臨床試驗,觀察慢性濕疹5例,手足體癬2例,疥瘡5例,痱子15例,神經性皮炎12例,結節性癢疹8例,淀粉樣變7例,外陰瘙癢6例,丘疹性蕁麻疹25例,共85例。治療結果:治療組52例痊愈率63.5%,總顯效率88.5%,總有效率94.2%。
[0021]現列舉部分典型病例。
[0022]病例一:王某, 男,23歲,患者2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雙手皸裂增厚,伴瘙癢,夏季有小水皰伴滲液,雙足有足癬病史,診斷為濕疹伴真菌感染,外用多種軟膏,并服用抗真菌藥,無明顯效果。經本發明實施例1或2所述的止癢外洗藥包擦洗一個療程后,瘙癢癥徹底消除,兩個療程后手足上的皸裂、水皰癥狀消失,后續用兩個療程得以痊愈,隨訪2年,至今未見復發。
[0023]病例二:彭某,男,45歲,患者陰部、腹股溝、指縫間有多個結節,在他院診斷為疥瘡,曾以硫軟膏、含硫鉀外用30多天無效果。經本發明實施例1或2所述的止癢外洗藥包以每次2包,一天一次的標準擦洗,連用10天后,癥狀消除并以痊愈。
[0024]病例三:劉某,女,5歲,在他院診斷為夏季皮炎伴痱子,經查上半身和下肢有密集型紅色小丘疹,曾以爐甘石洗劑和小兒痱子粉外用半月不僅無效,且出現膚色變紅、脫皮等癥狀。經本發明實施例1或2所述的止癢外洗藥包以每次半包,一天一次的標準擦洗,連用5天,癥狀消除。
[0025]病例四:余某,男,52歲,患者10多年前無明顯誘因上下四肢出現脫屑、皮膚增厚現象,伴劇烈瘙癢,在某醫院診斷為神經性皮炎伴濕疹,治療10年之久無明顯好轉。經本發明實施例1或2所述的止癢外洗藥包擦洗,每次2包,一天一次,10天后,瘙癢癥徹底消除,按照每次2包,每天一次的標準連用3個月得以治愈,隨訪2年未曾復發。
[0026]病例五:蔣某,女,56歲,患者I年前無明顯誘因左腿脛前出現紅色丘疹伴瘙癢,曾到某醫院就診,診斷為結節性癢疹。以皮炎平軟膏外涂,能緩解瘙癢感,但皮損面積變大且發紅干燥,效果不明顯。經本發明實施例1或2的止癢外洗藥包以常規用法擦洗一個療程后,瘙癢癥徹底消除,兩個半療程后得以治愈,隨訪2年來未曾復發。
[0027]病例六:左某,男,62歲,10多年前因外傷在雙下肢引發多個小丘疹伴瘙癢,在某醫院診斷為雙下肢淀粉樣變,口服雷公藤、潑尼松,外用地塞米松軟膏封包,并輔以多味中藥熏蒸擦洗,雖當時緩解了癥狀,但一直反復發作。經本發明實施例1或2所述的止癢外洗藥包以一次2包、一天一次的、每次10分鐘的標準擦洗,連用2個月后,其丘疹結節明顯縮小,癢感消失,后以常規標準(即一次一包,一天一次)連續擦洗3個療程后,雙下肢皮損處基本恢復正常,僅留色素沉著。
[0028]病例七:肖某,女,25歲,因在郊外踏青,出現不明原因的非面部的全身風團,奇癢無比,持續半年反復發作。在某皮膚專科醫院診斷為蕁麻疹,服用西替利嗪,肌注曲安奈德,外用無極膏均無明顯效果。經本發明實施例1或2所述的止癢外洗藥包僅用2次,一次一包,即達到了止癢效果,連用7天,癥狀消除,隨訪2年未見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止癢外洗藥包,以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土槿皮20-30、百部20-30、枯礬10-20、地膚子8-15、蛇床子8_15、蒼耳子8_15、大風子10-15、花椒籽5_10、苦參10-20、海桐皮10-20、千里光10-20、馬齒莧8_15、牙皂10-20、艾葉8_15、紫草8_15、路路通8-15、爐甘石10-20、薄荷8-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癢外洗藥包,其特征在于:以下述優選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土槿皮25、百部25、枯礬15、地膚子10、蛇床子10、蒼耳子10、大風子10、花椒籽10、苦參15、海桐皮15、千里光15、馬齒莧10、牙皂15、艾葉10、紫草10、路路通10、爐甘石15、薄荷10。
3.一種制備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止癢外洗藥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將上述各原料藥粉碎并充分攪拌混合均勻,然后裝入一次性紗布過濾袋中并系口,從而形成藥包,每個藥包 240g。
【文檔編號】A61K33/30GK103933443SQ201410212885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0日
【發明者】劉紹義 申請人:劉紹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