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心陰不足型心律失常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治療心陰不足型心律失常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該中藥是由三果木皮、血風藤、南酸棗、北沙參、三消草、遠志、夜交藤、雪里開、西藏角蒿、石菖蒲、龍涎香制成。臨床可用于治療心陰不足型心律失常。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心陰不足型心律失常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治療心陰不足型心律失常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心律失常是臨床常見的病癥之一。心律失常屬于中醫驚悸、怔忡等范疇。本病常由察賦不足,臟器虛弱,思慮過度或感受外邪內舍于心,影響心臟功能和氣血運行所致。心陽不足,心氣虛損,以致鼓動無力為其主要病機。臨床上多以心脾腎陽氣不足為主。查體中脈象多見促、結、代脈。目前治療心律失常的西藥不良反應較多,往往可能引起新的心律失常。經過發明人的長期實踐得出,中藥治心陰不足型心律失常具有較好作用,取得不錯效果。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有效率高、對人體無毒副作用的治療心陰不足型心律失常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根據中醫藥理論,利用中藥獨特的藥性,采用三果木皮、血風藤、南酸棗、北沙參、三消草、遠志、夜交藤、雪里開、西藏角蒿、石菖蒲、龍涎香,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經過加工制成。
[0005]制備本發明中藥由下述原料藥制成:二果木皮20 — 40份、血風藤20 — 30份、南酸棗20 - 30份、北沙參15 - 25份、三消草10 — 20份、遠志10 — 20份、夜交藤10 — 20份、雪里開10 - 20份、西藏角蒿8 - 15份、石菖蒲2 - 5份、龍涎香0.2 — 0.5份。
[0006]本發明中藥原料藥的最佳重量份為:三果木皮30份、血風藤25份、南酸棗25份、北沙參20份、三消草15份、遠志15份、夜交藤15份、雪里開15份、西藏角蒿12份、石菖蒲3份、龍涎香0.3份。
[0007]所述中藥的制備方法如下:
(1)將原料藥粉碎,取三果木皮、血風藤、南酸棗、夜交藤、雪里開加入10~15倍95%的乙醇,勻漿,離心,得到離心液和離心渣,離心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30,85°C測;
(2)取北沙參、西藏角蒿、石菖蒲以及步驟(1)離心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時,加水量依次為生藥量的15倍和10倍,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30,85°C測;
(3)取龍涎香粉末將步驟(1)制得的濃縮液與步驟(2)制得的濃縮液混合,噴霧干燥,根據各種劑型的工藝及輔料要求制成相應的劑型。
[0008]所述的劑型可以為:丸劑、散劑、顆粒劑、膠囊劑、片劑、糖漿劑、合劑、錠劑、煎膏劑、滴丸劑、搽劑、浸膏劑、微丸,以及分散片。
[0009]本發明中藥的藥理作用如下:
三果木皮:辛、甘、平 。補氣活血,解毒斂瘡。用于體虛乏力,心悸氣短,跌打瘀腫,骨折,瘡瘍等。
[0010]血風藤:甘、溫。歸肺、脾經。補氣血,強筋骨,舒筋絡。用于氣血虛弱,有經不調,血虛經閉,風濕疼痛,跌打損傷,腰肌勞損。
[0011]南酸棗:甘、酸、平。歸脾、肝經。行氣活血、養血安神,消積,解毒。用于氣滯血瘀,胸痛,心悸氣短,神經衰弱,失眠,支氣管炎,食滯腹滿,腹瀉,疝氣,燙火傷等。
[0012]北沙參: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陰虛的肺熱燥咳,干咳少痰,胃陰虛或熱傷胃陰,津液不足的口渴咽干等。
[0013]三消草:甘、平。歸心、脾經。清熱、涼血、寧心。用于癲病,痔瘡出血,硬結腫塊等癥。
[0014]遠志:苦、辛、微溫,歸心、腎、肺經。寧心安神,祛痰開竅,消散癰腫。用于驚悸、失眠健忘、痰阻心竅,癲癇發狂。
[0015]夜交藤:甘、微苦、平。歸心、肝經。養心安神,祛風,通絡。用于失眠,多夢,血虛,肌膚麻木,風濕痹痛,風疹瘙癢等癥。
[0016]雪里開:辛、苦、涼。歸心、肺、胃經。清熱解毒,祛痰鎮咳,行氣活血,止痛。主治小兒高熱驚風,咳嗽,咽喉腫痛,頭痛,胃痛,腹痛,跌打損傷,腮腺炎,蛇傷等。
[0017]西藏角蒿:甘、淡、溫。益氣養血。用于久病虛弱,產后乳少,頭暈,貧血等癥。
[0018]石菖蒲:辛、苦、微溫,歸心、肝、脾經。豁痰開竅,化濕和胃,寧心益智。用于熱病神昏,健忘,失眠,耳 鳴。
[0019]龍涎香:甘、酸、澀、溫。歸心、肝、肺、腎經。化痰平喘,行氣散結,利水通淋。臨床用于喘咳氣逆,胸悶氣結,癥瘕積聚,心腹疼痛,神昏,淋證等癥。
[0020]心陰不足型心律失常臨床表現為:心悸煩躁,頭昏目眩,顴紅耳鳴,咽干口燥,眠差多夢,低熱盜汗,舌質紅、少苔或光剝,脈細數,屬于中醫學“心悸”范疇。查體中脈象多見促、結、代脈。常見于房早或者室早病例。而且未見器質性心臟病,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或可以經過多種原因誘發。本發明中三果木皮補氣活血,解毒、為君藥,血風藤補氣血、舒筋絡,南酸率行氣活血、養血安神,為臣藥,北沙參養陰生津,三消草清熱、寧心,遠志寧心安神,開竅,夜交藤養心安神、通絡,雪里開解毒、行氣活血、止痛,西藏角蒿益氣養血,石菖蒲寧心益智,龍涎香行氣散結、止痛。諸藥合用共奏益氣養陰、寧心安神,活血行氣,解毒止痛之功效,經過臨床實踐發現,對心陰不足型心律失常具有獨特的療效。
[0021]本發明中藥組合物于2005年至2012年臨床觀察心陰不足型心律失常51例患者,臨床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51例患者,均經心電圖確診為癥狀性心律失常。其中男性病人30例,女性病人21例,其中竇性心動過速11例,竇性心動過緩9例,室性早搏24例,房性早搏7例,平均年齡52歲。
[0022]2、診斷標準
均經心電圖確診為癥狀性心律失常。心陰不足型心律失常臨床癥狀:心悸煩躁,頭昏目眩,顴紅耳鳴,咽干口燥,眠差多夢,低熱盜汗,舌質紅、少苔或光剝,脈細數。
[0023]3、治療方法
3.1處方:三果木皮30kg、血風藤25kg、南酸棗25kg、北沙參20kg、三消草15kg、遠志15kg、夜交藤15kg、雪里開15kg、西藏角蒿12kg、石菖蒲3kg、龍涎香0.3kg。
[0024]3.2制備及使用方法:(I)將原料藥粉碎,取三果木皮、血風藤、南酸棗、夜交藤、雪里開加入10~15倍95%的乙醇,勻漿,離心,得到離心液和離心渣,離心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30,85°C測;(2)取北沙參、西藏角蒿、石菖蒲以及步驟(1)離心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時,加水量依次為生藥量的15倍和10倍,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30,85。。測;
(3)取龍涎香粉末將步驟(1)制得的濃縮液與步驟(2)制得的濃縮液混合,噴霧干燥,根據各種劑型的工藝及輔料要求制成相應的劑型。根據不同的劑型來選擇服用劑量,30天為I療程。
[0025]4、治療結果:
4.1參照《中醫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
顯效:上述心律失常癥狀消失。連續24h行holter監測,心律呈竇性,心率介于60~100 次 /min。
[0026]有效:上述心律失常癥狀部分消失。連續24h行holter監測,結果顯示心率較前改善>5次/min。
[0027]無效:治療后癥狀及連續24h行holter監測結果無變化甚或加重。
[0028]總有效的計算為顯 效和有效之和。
[0029]4.2結果:51例患者中,顯效29例(56.9% ),有效18例(35.3% ),無效4例(7.8% ),總有效率為92.2%0
[0030]5、典型病例
5.1蔡某,男,52歲。自述心悸胸悶反復發作2年,加劇7天,經西醫檢查發現有“頻發性室性早搏”,癥狀:心悸胸悶,頭暈乏力,顴紅耳鳴,咽干口燥,低熱盜汗,睡眠欠佳,舌紅,苔薄,脈細數。血壓:18.3/10.8Kpa,心率70次/分。心律不齊,早搏12-14次/分。心電圖:頻發性室性早搏,結成室性并行心律,呈二聯律,左前半枝傳導阻滯,II °文氏型竇房傳導阻滯。診斷為心陰不足型心律失常。服用本發明藥物,治療I個療程,癥狀明顯減輕,繼續服用2個療程,痊愈,半年后隨訪無復發。
[0031]5.2郭某,女,56歲,自述心悸頭暈月余。患者于I月以前曾因發熱心悸治療無效而住入某地區醫院,被該院診斷為“心肌炎、頻發性室性早搏”。治療后,體溫降至正常,但心悸頭暈不減。癥狀:心悸頭暈,咽干口燥,心煩失眠,舌淡,苔薄白,脈弱無力。血壓:13.7/8.6Kpa,心率90次/分,心律不齊,早搏10-11次/分。心電圖:多發性室性早搏,呈二聯律或三聯律。血沉及抗“O”檢查結果正常。診斷為心陰不足型心律失常。服用本發明藥物,I個療程后,癥狀明顯好轉,心悸頭暈減輕,早搏減少,1-3次/分,繼續服用2個療程,痊愈,一年后隨訪無復發。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下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對本發明沒有限制。
[0033]實施例1,一種治療心陰不足型心律失常的中藥,是由三果木皮20kg、血風藤20kg、南酸棗20kg、北沙參15kg、三消草10kg、遠志10kg、夜交藤10kg、雪里開10kg、西藏角蒿8kg、石菖蒲2kg、龍涎香0.2kg制成,
制備方法為:(1)將原料藥粉碎,取三果木皮、血風藤、南酸棗、夜交藤、雪里開加入10~15倍95%的乙醇,勻漿,離心,得到離心液和離心渣,離心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30,85。。測;
(2)取北沙參、西藏角蒿、石菖蒲以及步驟(1)離心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時,加水量依次為生藥量的15倍和10倍,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30,85°C測;
(3)取龍涎香粉末將步驟(1)制得的濃縮液與步驟(2)制得的濃縮液混合,噴霧干燥,得到有效成分;(4)將有效成份以15%的麥芽糊精漿為粘合劑,噴霧制粒,加入顆粒總量0.5%的硬脂酸鎂,混合均勻,壓片,即得片劑,0.5g/片。溫水送服,每天3次,每次6片。
[0034]實施例2,一種治療心陰不足型心律失常的中藥,是由三果木皮30kg、血風藤25kg、南酸率25kg、北沙參20kg、三消草15kg、遠志15kg、夜交藤15kg、雪里開15kg、西藏角蒿12kg、石菖蒲3kg、龍涎香0.3kg制成,
制備方法為:(1)將原料藥粉碎,取三果木皮、血風藤、南酸棗、夜交藤、雪里開加入10~15倍95%的乙醇,勻漿,離心,得到離心液和離心渣,離心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30,85。。測; (2)取北沙參、西藏角蒿、石菖蒲以及步驟(1)離心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時,加水量依次為生藥量的15倍和10倍,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30,85°C測;
(3)取龍涎香粉末將步驟(1)制得的濃縮液與步驟(2)制得的濃縮液混合,噴霧干燥,得到有效成分;(4)將有效成份以15%的麥芽糊精漿為粘合劑,噴霧制粒,定量分裝,得顆粒制劑,4.0g/袋。溫水送服,每天I次,每次2袋。
[0035]實施例3,一種治療心陰不足型心律失常的中藥,是由三果木皮40kg、血風藤30kg、南酸棗30kg、北沙參25kg、三消草20kg、遠志20kg、夜交藤20kg、雪里開20kg、西藏角蒿15kg、石菖蒲5kg、龍涎香0.5kg制成,
制備方法為:(1)將原料藥粉碎,取三果木皮、血風藤、南酸棗、夜交藤、雪里開加入10~15倍95%的乙醇,勻漿,離心,得到離心液和離心渣,離心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30,85。。測;
(2)取北沙參、西藏角蒿、石菖蒲以及步驟(1)離心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時,加水量依次為生藥量的15倍和10倍,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30,85°C測;
(3)取龍涎香粉末將步驟(1)制得的濃縮液與步驟(2)制得的濃縮液混合,噴霧干燥,得到有效成分;(4)將有效成份以15%的麥芽糊精漿為粘合劑,噴霧制粒,加入顆粒總量
0.5%的硬脂酸鎂,混合均勻,填充膠囊,即得膠囊劑,0.35g/粒。溫水送服,每天3次,每次6粒。
【權利要求】
1.一種心陰不足型心律失常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藥制成: 三果木皮20 - 40份、血風藤20 - 30份、南酸棗20 — 30份、北沙參15 — 25份、三消草10 — 20份、遠志10 - 20份、夜交藤10 - 20份、雪里開10 — 20份、西藏角蒿8 — 15份、石菖蒲2 - 5份、龍涎香0.2 — 0.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藥制成: 三果木皮30份、血風藤25份、南酸棗25份、北沙參20份、三消草15份、遠志15份、夜交藤15份、雪里開15份、西藏角蒿12份、石菖蒲3份、龍涎香0.3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將原料藥粉碎,取三果木皮、血風藤、南酸棗、夜交藤、雪里開加入10~15倍95%的乙醇,勻漿,離心,得到離心液和離心渣,離心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30,85°C測; (2)取北沙參、西藏角蒿、石菖蒲以及步驟(1)離心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時,加水量依次為生藥量的15倍和10倍,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30,85°C測; (3)取龍涎香粉末將步驟(1)制得的濃縮液與步驟(2)制得的濃縮液混合,噴霧干燥,根據各種劑型的工藝及輔料要求制成相應的劑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劑型為:丸劑、散劑、顆粒劑、膠囊劑、片劑、糖漿劑、合劑、錠劑、煎膏劑、滴丸劑、搽劑、浸膏劑、微丸,以及分散片。
【文檔編號】A61K35/10GK103919951SQ201410191287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8日
【發明者】張瑞英, 潘登美 申請人:張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