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焦慮癥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治療焦慮癥的中藥,該中藥是由小金發蘚,棕樹心,菜薊,玉米須,丹參,石龍芻,新塔花,龍骨,佛手花,蛇蛻制成。臨床可用于治療焦慮癥。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焦慮癥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治療焦慮癥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焦慮癥又稱焦慮性神經癥,它是以持續性緊張擔心、恐懼或發作性驚恐為特征的情緒障礙,伴有植物神經系統癥狀和運動不安等行為特征。焦慮癥患者表現出的焦慮或恐懼往往無實質內容或與現實處境不符。西醫目前對本病的治療主要使用藥物干預,但現有藥物存在依賴性、起效緩慢、不良反應等諸多問題。中醫認為本病屬于情志病范疇,過分的擔憂、緊張甚至恐懼是本病最突出的表現。經臨床實踐發現,本發明藥物治療焦慮癥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有效率高、對人體無毒副作用的治療焦慮癥的中藥。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根據中醫藥理論,利用中藥獨特的藥性,采用小金發蘚,棕樹心,菜薊,玉米須,丹參,石龍芻,新塔花,龍骨,佛手花,蛇蛻制成,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經過加工制成。
[0005]制備本發明中藥由下述原料藥制成:小金發蘚40-50份,棕樹心30-40份,菜薊30-40份,玉米須20-30份,丹參20-30份,石龍芻20-30份,新塔花10-20份,龍骨10-20份,佛手花10-20份,蛇蛻5-10份。
[0006]本發明中藥原料藥的最佳重量份為:小金發蘚45份,棕樹心35份,菜薊35份,玉米須25份,丹參25份,石龍芻25份,`新塔花15份,龍骨15份,佛手花15份,蛇蛻7份。
[0007]本發明中藥的藥理作用如下:
小金發蘚:辛、溫。鎮靜安神、散瘀、止血。用于心悸怔仲,失眠多夢,跌打損傷,吐血等。
[0008]棕樹心:苦、澀、平。歸心、脾經。養心安神,收斂止血。用于心悸、頭昏、崩漏,脫肛等癥。
[0009]菜薊:甘、平。疏肝利膽,清瀉濕熱。臨床用于黃疸,雙脅脹痛,濕熱瀉痢等癥。
[0010]玉米須:甘、淡、平。歸腎、肝、膽經。利尿消腫,清肝利膽。臨床用于水腫,小便淋浙,黃疸,膽囊炎,膽結石,高血壓,糖尿病,乳汁不通等。
[0011]丹參:苦、微寒。歸心、肝經。活血調經,涼血消癰,安神。用于血瘀之心胸、脘腹疼痛及癥瘕積聚,風濕痹痛,瘡瘍癰腫等。
[0012]石龍芻:苦、涼。歸心、小腸經。利水通淋,安神,涼血止血。臨床用于熱淋,腎炎水腫,心煩熱燥,心悸失眠,口舌生瘡,咽痛,齒痛,尿血等癥。
[0013]新塔花:辛、涼。歸心、腎經。疏散風熱,清利頭腦,安神健體。用于風熱感冒,頭痛,咽痛,失眠,多夢,陽痿,軟骨病等癥。
[0014]龍骨:澀、甘、平,歸心、肝、腎、大腸經。鎮心安神,平肝潛陽,收斂固澀。用于心悸、失眠、健忘、眩暈。
[0015]佛手花:微苦、微溫。歸肝、胃經。疏肝理氣,和胃快隔。用于肝胃氣痛,食欲不振。
[0016]蛇蛻:甘、咸、平。歸肝經。祛風,定驚,退翳,止癢,解毒消腫。用于驚癇抽搐,角膜翳障,風疹瘙癢,口瘡,疔毒,燙傷等癥。
[0017]中醫將焦慮癥歸入“郁證”、“驚恐”、“驚悸”、“心悸”、“怔忡” “不寐”、“臟躁”等病 證。精神情志活動異常或內傷七情是致病的原因,焦慮作為情志障礙多由傷陰而致有熱或火旺,其病因病機多為邪擾心肺,氣陰受損,神不內守,郁而化熱,出現焦慮諸癥,與心、腎、肝功能失調密切相關。本發明小金發蘚鎮靜安神、散瘀,為君藥,棕樹心養心安神,菜薊疏肝利膽,為臣藥,玉米須利尿、清肝利膽,丹參活血、安神,石龍芻安神、涼血,新塔花疏散風熱、清利頭腦、安神健體,龍骨鎮心安神、平肝潛陽,佛手花疏肝理氣,蛇蛻祛風、定驚,配伍共同達到鎮靜安神、活血散瘀、疏肝涼血,祛風定驚的功效,達到治療焦慮癥的目的。
[0018]本發明中藥使用于2006年至2013年臨床觀察焦慮癥癥77例患者,臨床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77例患者中,女性30例,男性47例,年齡最小20歲,最大65歲,病程最短I年,多在3-4年,平均年齡42.1歲。
[0019]2、診斷標準
西醫診斷標準:采用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CCMD-3-R)中焦慮癥的診斷標準(中華神經精神科學會.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5:74-75),焦慮自評量表(SAS)總標準分> 50 ;癥狀標準:(I)符合神經癥的診斷標準;
(2)以持續的原發性焦慮癥狀為主,并符合下列2項:①經常或持續的無明確對象和固定內容的恐懼或提心吊膽;②伴自主神經癥狀或運動性不安。嚴重標準:社會功能受損,患者因難以忍受卻又無法解脫,而感到痛苦。病程標準:符合癥狀標準至少已6個月。排除標準:
(I)排除甲狀腺機能亢進、高血壓、冠心病等軀體疾病繼發的焦慮。(2)排除興奮藥物過量和藥物依賴戒斷后伴發的焦慮。(3)排除其他類型精神疾病或神經癥伴發的焦慮。(4)2周內未使用抗焦慮藥或精神藥物者。
[0020]神經癥的診斷標準:癥狀標準(至少有下列I項):恐懼、強迫癥狀、驚恐發作、焦慮、軀體形式癥狀、疑病癥狀、神經衰弱癥狀。嚴重標準:社會功能受損或無法解脫得精神痛苦,促使其主動求醫。病程標準:符合癥狀標準至少已3個月,驚恐障礙另有規定。
[0021]3、治療方法
3.1處方:小金發蘚45g,棕樹心35g,菜薊35g,玉米須25g,丹參25g,石龍會25g,新塔花15g,龍骨15g,佛手花15g,蛇蛻7g。
[0022]3.2制備方法:上述藥物按常規工藝制成湯劑。
[0023]3.3服用方法:停止使用其它抗抑郁藥物7天,然后服用本發明湯劑,每次I劑,每日2次,30天為I療程。
[0024]4、治療結果:
4.1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以及SAS減分值評定結果:
痊愈:精神癥狀全部消失,情緒開朗,自知力恢復,積分較治療前減少90%以上;
顯效:精神癥狀基本消失,自知力大部分恢復,睡眠良好,積分較治療前減少50%以上;有效:精神癥狀基本改善,自知力部分恢復,積分較治療前減少25%~50% ;
無效:精神癥狀無改善,自卑心理嚴重,產生厭世想法,積分較治療前減少不足25%。
[0025]4.2結果:77例患者中,痊愈45例(58.4 % ),顯效20例(26.0 % ),有效8 (10.4%),無效4例(5.2% ),總有效率為94.8%。
[0026]5、典型病例
5.1喬某,女,56歲,閉經半年后出現每天約5次出汗,面部潮紅,情緒改變,易怒,常無原因的焦慮失眠,胸脅脹悶,喜嘆氣,乏力、納差、便秘,陣發性心悸,當地醫院給中藥及雌激素,鎮靜劑治療無效。就診時精神萎靡,舌淡、苔薄白,脈細。婦科會診檢查無異常,診斷為更年期焦慮癥。服用了本發明治療焦慮癥的中藥,I個療程后,每天出汗次數明顯減少,心情開朗,二便正常,繼續服用2個療程,病獲痊愈,隨訪I年未再復發。
[0027]5.2黃某,男,69歲,因愛人逝世出現情緒低落、心煩失眠2年,心慌,瀕死感,坐臥不安,心煩失眠。曾在醫院診斷為抑郁癥,經治療,病情稍好轉。因生氣癥狀再次出現來門診就診。癥見:精神煩悶,情緒低落,失眠納呆,大便時干時溏,舌質暗,脈弦。經診斷為焦慮癥。服用了本發明治療焦慮癥的中藥,3個療程后,病獲痊愈,隨訪I年未再復發。
[0028]5.3孫某,女,38歲,患者半年前因賬務出錯而受到領導批評,逐漸出現心悸煩悶,易怒,坐臥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胸脅及乳房脹疼,月經紊亂,經期延長,口干口苦,多夢易醒,有時徹夜不眠,不能正常工作。舌苔白膩微黃,脈滑。I個療程后,癥狀減輕,繼續服用2個療程,病獲痊愈,隨訪I年未再復發。【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下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對本發明沒有限制。
[0030]實施例1,一種治療焦慮癥的中藥,它是由下述原料藥制成:小金發蘚40g,棕樹心30g,菜薊30g,玉米須20g,丹參20g,石龍芻20g,新塔花IOg,龍骨IOg,佛手花IOg,蛇脫5g。
[0031]實施例2,一種治療焦慮癥的中藥,它是由下述原料藥制成:小金發蘚45g,棕樹心35g,菜薊35g,玉米須25g,丹參25g,石龍芻25g,新塔花15g,龍骨15g,佛手花15g,蛇脫7g。
[0032]實施例3,一種治療焦慮癥的中藥,它是由下述原料藥制成:小金發蘚50g,棕樹心40g,菜薊40g,玉米須30g,丹參30g,石龍芻30g,新塔花20g,龍骨20g,佛手花20g,蛇蛻10g。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焦慮癥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藥組成: 小金發蘚40-50份,棕樹心30-40份,菜薊30-40份,玉米須20-30份,丹參20-30份,石龍芻20-30份,新塔花10-20份,龍骨10-20份,佛手花10-20份,蛇蛻5_1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藥組成: 小金發蘚45份,棕樹心35份,菜薊35份,玉米須25份,丹參25份,石龍芻25份,新塔花15份,龍骨15份 ,佛手花15份,蛇蛻7份。
【文檔編號】A61K35/02GK103735908SQ201410019287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6日
【發明者】周立發, 段元東, 周麗萍 申請人:周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