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內(nèi)窺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立體內(nèi)窺鏡具有:插入部(2);物鏡光學系統(tǒng)(11),其設置在插入部(2)的前端部中;物鏡光學系統(tǒng)(12),其設置在前端部中;第1開口部(18k),其與物鏡光學系統(tǒng)(11)的光軸中心(11c)分開規(guī)定的距離a而設置,向物鏡光學系統(tǒng)(11)送出流體;以及第2開口部(19k),其與物鏡光學系統(tǒng)(12)的光軸中心(12c)分開與規(guī)定的距離a相同的距離b而設置,在與第1開口部(18k)相同的供給方向上向物鏡光學系統(tǒng)(12)送出流體。
【專利說明】立體內(nèi)窺鏡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對被檢體內(nèi)的被檢部位的立體像進行攝像的立體內(nèi)窺鏡。
【背景技術】
[0002] 近年來,公知有對被檢體內(nèi)的被檢部位的立體像進行攝像的所謂立體內(nèi)窺鏡。立 體內(nèi)窺鏡在插入部的前端面分別設有第1和第2物鏡。并且,立體內(nèi)窺鏡在插入部的插入 方向的前端(以下簡稱為前端)內(nèi)設有使被檢部位經(jīng)由各物鏡分別成像的第1和第2攝像 元件。
[0003] 連接有立體內(nèi)窺鏡的外部裝置在監(jiān)視器中交替地反復顯示第1攝像元件中成像 的第1觀察圖像和第2攝像元件中成像的第2觀察圖像。針對監(jiān)視器中反復顯示的第1觀 察圖像和第2觀察圖像,觀察者經(jīng)由專用的立體視覺眼鏡利用一只眼睛僅觀察第1觀察圖 像,利用另一只眼睛僅觀察第2觀察圖像。由此,觀察者能夠立體觀察被檢部位。
[0004] 這里,將插入部插入到被檢體內(nèi)時,可能在設于前端面的各物鏡的透鏡面上附著 污漬或產(chǎn)生模糊。當在各物鏡的透鏡面上附著污漬或產(chǎn)生模糊時,在各觀察圖像中,被檢部 位看起來可能不同。
[0005] 因此,在日本特開平6-154155號公報中公開了在插入部的前端面設置1個或一對 噴嘴部的結(jié)構。日本特開平6-154155號公報所記載的1個或一對噴嘴部通過分別對各物 鏡的透鏡面供給流體,去除各物鏡的透鏡面的污漬或模糊。
[0006] 并且,在日本特開2000-10022號公報中也公開了在插入部的前端面設置一對噴 嘴部的結(jié)構。日本特開2000-10022號公報所記載的一對噴嘴部通過分別對各物鏡的透鏡 面供給流體,去除各物鏡的透鏡面的污漬或模糊。
[0007] 但是,在日本特開平6-154155號公報所公開的在前端面設有一對噴嘴部的結(jié)構 中,從第1噴嘴部向第1物鏡的透鏡面供給流體的方向和從第2噴嘴部向第2物鏡供給流 體的方向不同。
[0008] 因此,在被檢部位的觀察中,當從各噴嘴部向各物鏡的透鏡面供給流體時,在各物 鏡的透鏡面上流動的流體的方向不同。由此,在各觀察圖像中,被檢部位看起來不同,成為 不自然的立體像,其結(jié)果,存在使觀察者的眼睛疲勞的問題。
[0009] 并且,在日本特開平6-154155號公報所公開的在前端面設有1個噴嘴部的結(jié)構 中,針對各物鏡的流體的供給方向相同。
[0010] 但是,在接近噴嘴部的第1物鏡和遠離噴嘴部的第2物鏡中,從噴嘴部供給的流體 的供給速度、供給強度不同。即,不是均勻地對各物鏡的透鏡面供給流體。因此,在各觀察 圖像中,被檢部位看起來不同,成為不自然的立體像,其結(jié)果,還是存在觀察者的眼睛疲勞 的問題。
[0011] 進而,從相當于各觀察圖像的左右方向的一側(cè)對各物鏡的透鏡面供給流體。其結(jié) 果,觀察者看到流體在各觀察圖像的左右方向上流動的圖像。一般情況下,由于流體在上下 方向上流動會感覺更為自然,所以,存在流體在左右方向上流動的圖像使觀察者感覺不舒 服的問題。
[0012] 并且,在日本特開2000-10022號公報所公開的在前端面設有一對噴嘴部的結(jié)構 中,從第1噴嘴部向第1物鏡供給流體的方向和從第2噴嘴部向第2物鏡供給流體的方向 也不同。具體而言相差180°。
[0013] 因此,在被檢部位的觀察中,當從各噴嘴部向各物鏡的透鏡面供給流體時,在各物 鏡的透鏡面上流動的流體的方向相差180°。
[0014] 因此,在各觀察圖像中,被檢部位看起來不同,成為不自然的立體像,其結(jié)果,與日 本特開平6-154155號公報同樣,存在觀察者的眼睛疲勞的問題。
[0015] 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問題點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立體內(nèi)窺鏡:即使在 各觀察圖像的觀察中通過供給流體來去除各物鏡的透鏡面的污漬或模糊的情況下,觀察者 也容易進行觀察。
【發(fā)明內(nèi)容】
[0016]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7] 本發(fā)明的一個方式的立體內(nèi)窺鏡具有:插入部,其被插入到被檢體內(nèi);第1觀察 窗,其設置在所述插入部的插入方向前端側(cè)的前端部中;第2觀察窗,其設置在所述前端部 中;第1送出部,其與所述第1觀察窗的光軸中心分開規(guī)定的距離而設置,向所述第1觀察 窗送出流體;以及第2送出部,其與所述第2觀察窗的光軸中心分開與所述規(guī)定的距離相同 的距離而設置,在與所述第1送出部相同的供給方向上向所述第2觀察窗送出流體。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 圖1是概略地示出具有第1實施方式的立體內(nèi)窺鏡的內(nèi)窺鏡裝置的結(jié)構的圖。
[0019] 圖2是圖1的內(nèi)窺鏡裝置的框圖。
[0020] 圖3是并列示出在圖1、圖2的顯示單元中顯示被檢部位的第1觀察圖像或第2觀 察圖像的狀態(tài)以及在第1攝像元件或第2攝像元件中將被檢部位成像為第1觀察圖像或第 2觀察圖像的狀態(tài)的圖。
[0021] 圖4是由圖1的IV線包圍的插入部的前端面的放大平面圖。
[0022] 圖5是利用剖面局部示出沿著圖4中的V-V線的內(nèi)窺鏡的插入部的前端側(cè)的圖。
[0023] 圖6是利用剖面局部示出沿著圖4中的VI-VI線的內(nèi)窺鏡的插入部的前端側(cè)的 圖。
[0024] 圖7是與內(nèi)窺鏡的插入部的前端側(cè)一起利用剖面局部示出對圖6的第1噴嘴部和 第2噴嘴部供給流體的管路結(jié)構的變形例的圖。
[0025] 圖8是示出圖1的內(nèi)窺鏡的操作部中設置的送氣送水切換裝置的結(jié)構的概略的局 部剖視圖。
[0026] 圖9是示出在圖4的前端面中第1噴嘴部和第2噴嘴部向與連接第1攝像元件和 第2攝像元件的上方向的一側(cè)和下方向的一側(cè)的方向交叉設定的角度的方向偏移的變形 例的插入部的前端面的放大平面圖。
[0027] 圖10是示出以第1物鏡和第2物鏡為基準來決定圖4的前端面中的第1照明透 鏡和第2照明透鏡的配置位置的變形例的插入部的前端面的放大平面圖。
[0028] 圖11是與外皮的前端面一起示出第2實施方式的立體內(nèi)窺鏡的插入部的前端面 的平面圖。
[0029] 圖12是與外皮一起示出沿著圖11中的XII-XII線的插入部的前端側(cè)的局部剖視 圖。
[0030] 圖13是與立體內(nèi)窺鏡的插入部的前端面和外皮的前端面一起示出圖11的噴嘴部 的變形例的結(jié)構的平面圖。
[0031] 圖14是與外皮一起示出沿著圖13中的XIV-XIV線的插入部的前端側(cè)的局部剖視 圖。
[0032] 圖15是示出圖4的第1開口部和第2開口部設置在位于插入部的前端面的1個 噴嘴部中的變形例的插入部的前端面的放大平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3]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34](第1實施方式)
[0035] 圖1是概略地示出具有本實施方式的立體內(nèi)窺鏡的內(nèi)窺鏡裝置的結(jié)構的圖,圖2 是圖1的內(nèi)窺鏡裝置的框圖,圖3是并列示出在圖1、圖2的顯示單元中顯示被檢部位的第 1觀察圖像或第2觀察圖像的狀態(tài)以及在第1攝像元件或第2攝像元件中將被檢部位成像 為第1觀察圖像或第2觀察圖像的狀態(tài)的圖。
[0036] 如圖1、圖2所示,內(nèi)窺鏡裝置100具有對被檢體內(nèi)的被檢部位的立體像進行攝像 的立體內(nèi)窺鏡1和周邊裝置50構成主要部分。
[0037] 立體內(nèi)窺鏡1具有被插入到被檢體內(nèi)的插入部2、以及在該插入部2的插入方向S 的基端(以下簡稱為基端)連續(xù)設置的操作部3。并且,立體內(nèi)窺鏡1具有從操作部3延伸 出的通用纜線4、以及設置在該通用纜線4的延伸端的連接器5。
[0038] 另外,在圖1中,以插入部2具有撓性的軟性鏡為例示出立體內(nèi)窺鏡1,但是,該立 體內(nèi)窺鏡1也可以是插入部2為硬質(zhì)的硬性鏡。
[0039] 周邊裝置50具有圖像處理單元51、與該圖像處理單元51連接的3D監(jiān)視器等顯示 單元52、與圖像處理單元51連接的輸入單元53。
[0040] 另外,通過使連接器5相對于圖像處理單元51拆裝自如,立體內(nèi)窺鏡1相對于圖 像處理單元51連接自如。
[0041] 并且,如圖2所示,在插入部2的插入方向S的前端(以下簡稱為前端)內(nèi)設有對 被檢部位進行攝像的攝像單元8。攝像單元8具有對被檢部位進行觀察的第1物鏡光學系 統(tǒng)21和對被檢部位進行觀察的第2物鏡光學系統(tǒng)22。
[0042] 進而,如圖3所示,攝像單元8具有經(jīng)由第1物鏡光學系統(tǒng)21而使被檢部位成像為 第1觀察圖像201的第1攝像元件31。并且,攝像單元8具有經(jīng)由第2物鏡光學系統(tǒng)22而 使被檢部位成像為與第1觀察圖像201具有視差的第2觀察圖像202的第2攝像元件32。
[0043] 即,攝像單元8具有對第1觀察圖像201和與該第1觀察圖像201具有視差的第 2觀察圖像202進行攝像的功能。
[0044] 第1物鏡光學系統(tǒng)21中的位于插入方向S的最前方的透鏡作為第1物鏡11,設置 成透鏡面11m在插入部2的前端的前端面2s露出,其中,所述第1物鏡11是第1觀察窗。 另外,第1觀察窗不限于物鏡,也可以是玻璃罩等。下面,作為第1觀察窗的一例,舉出物鏡 進行說明。
[0045] 并且,第2物鏡光學系統(tǒng)22中的位于插入方向S的最前方的透鏡作為第2物鏡 12,設置成透鏡面12m在前端面2s露出,其中,所述第2物鏡12是第2觀察窗。另外,第2 觀察窗不限于物鏡,也可以是玻璃罩等。下面,作為第2觀察窗的一例,舉出物鏡進行說明。
[0046] 另外,前端面2s中的第1物鏡11、第2物鏡12的配置位置和前端面2s中設置的 其他部件在后面敘述。
[0047] 并且,在插入部2的前端內(nèi),第1攝像元件31位于比第1物鏡光學系統(tǒng)21靠插入 方向S的后方的位置。進而,在插入部2的前端內(nèi),第2攝像元件32也位于比第2物鏡光 學系統(tǒng)22靠插入方向S的后方的位置。
[0048] 在第1攝像元件31上連接有第1攝像纜線55的前端。并且,在第2攝像元件32 上連接有第2攝像纜線56的前端。
[0049] 第1攝像纜線55和第2攝像纜線56貫穿插入到插入部2和操作部3內(nèi)。并且, 在連接器5與圖像處理單元51連接時,第1攝像纜線55和第2攝像纜線56的各基端與圖 像處理單元51的攝像圖像生成部60連接。
[0050] 攝像圖像生成部60具有第1圖像生成部61和第2圖像生成部62。第1圖像生成 部61生成第1攝像元件31中成像的第1觀察圖像201。并且,第2圖像生成部62生成第 2攝像元件32中成像的第2觀察圖像202。
[0051] 并且,攝像圖像生成部60與立體顯示處理部70連接。進而,立體顯示處理部70 與顯示單元52連接。
[0052] 如圖3所示,立體顯示處理部70在顯示單元52中交替地反復顯示第1觀察圖像 201和第2觀察圖像202。觀察者針對顯示單元52中反復顯示的第1觀察圖像201和第2 觀察圖像202,經(jīng)由專用的立體視覺眼鏡利用左眼僅觀察第1觀察圖像201,利用右眼僅觀 察第2觀察圖像202。由此,觀察者能夠立體觀察被檢部位。
[0053] 另外,下面,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3所示,將第1攝像元件31和第2攝像元件32 中成像的第1觀察圖像201和第2觀察圖像202的上下左右方向規(guī)定為上下左右方向。
[0054] 具體而言,在重力方向的下方和被檢部位的下方一致的狀態(tài)下,在第1物鏡11和 第2物鏡12正面觀察被檢部位時,將經(jīng)由第1物鏡11在第1攝像元件31中成像的第1觀 察圖像201和經(jīng)由第2物鏡12在第2攝像元件32中成像的第2觀察圖像202的上下左右 方向規(guī)定上下左右方向。
[0055] 此時,將前端面2s的重力方向的下方規(guī)定為下方向(在圖3-5、9_14中表示為 DOWN)。將前端面2s的下方向的相反方向規(guī)定為上方向(在圖3-5、9-14中表示為UP)。在 以插入方向S的方向觀察前端面2s時,將從上方向繞順時針90度的方向規(guī)定為右方向(在 圖3、4、6、7、9-11、13中表示為RIGHT)。將右方向的相反方向規(guī)定為左方向(在圖3、4、6、 7、9-11、13 中表示為 LEFT)。
[0056] 并且,如圖3所示,由第1攝像元件31或第2攝像元件32規(guī)定的上下左右方向與 通過顯示位置調(diào)整部73調(diào)整位置而顯示在顯示面52m中的第1觀察圖像201或第2觀察 圖像202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
[0057] 接著,使用圖4對插入部2的前端面2s的結(jié)構進行說明。圖4是圖1的被IV線 包圍的插入部的前端面的放大平面圖。
[0058] 如圖4所示,在插入部2的前端部中的前端面2s上設有第1物鏡11和第2物鏡 12。另外,第1物鏡11和第2物鏡12在同軸上分開設定的間隔而設置。
[0059] 并且,在前端面2s中,在比第1物鏡11靠上方向設有第1噴嘴部18。
[0060] 第1噴嘴部18從作為第1送出部的第1開口部18k向第1物鏡11的透鏡面11m 送出流體R,該第1開口部18k與第1物鏡11的外周對置、并且與第1物鏡11的光學中心 11c分開規(guī)定的距離a。
[0061] 進而,在前端面2s中,在比第2物鏡12靠上方向設有第2噴嘴部19。
[0062] 第2噴嘴部19從作為第2送出部的第2開口部19k向第2物鏡12的透鏡面12m 送出流體R,該第2開口部19k與第2物鏡12的外周對置、并且與第2物鏡12的光學中心 12c分開規(guī)定的距離b。
[0063] 另外,第1開口部18k的開口軸方向和第2開口部19k的開口軸方向平行設置。并 且,第1開口部18k與第1物鏡11的光學中心11c之間的距離a和第2開口部19k與第2 物鏡12的光學中心12c之間的距離b -致(a = b)或大致一致(a N b)。
[0064] 并且,從第2開口部19k向透鏡面12m送出流體R的方向與從第1開口部18k向 透鏡面11m送出的流體R的供給方向W -致。
[0065] 即,在本實施方式中,流體R的供給方向W與平行于方向P的方向一致,其中,方向 P是連接第1攝像元件31和第2攝像元件32的上方向的一側(cè)和下方向的一側(cè)的方向。
[0066] 由此,從上方向?qū)Φ?物鏡11的透鏡面11m和第2物鏡12的透鏡面12m供給流 體R。其結(jié)果,在透鏡面llm、12m中,流體R從上方向朝向下方向流動。
[0067] 即,如圖3所示,對于在佩戴了專用的立體視覺眼鏡的狀態(tài)下觀察顯示單元52的 觀察者來說,在右眼觀察的第1觀察圖像201和左眼觀察的第2觀察圖像202中,都能夠在 從上方向供給流體R的狀態(tài)下進行觀察。
[0068] 另外,可以對透鏡面llm、12m實施疏水涂層或親水涂層中的任意一方。由此,由于 更加容易從各透鏡面11m、12m去除液體,所以,觀察性提高。
[0069] 并且,如果各流體R的供給方向W與方向P-致,則在前端面2s中,第1噴嘴部18 和第2噴嘴部19即第1開口部18k和第2開口部19k也可以分別相對于第1物鏡11和第 2物鏡12分別分開距離a、b而設置在下方向。
[0070] 由此,在前端面2s中,只要第1噴嘴部18和第2噴嘴部19即第1開口部18k和 第2開口部19k相對于第1物鏡11和第2物鏡12分別分開距離a、b而設置在上方向或下 方向即可。
[0071] 如上所述,在第1噴嘴部18和第2噴嘴部19即第1開口部18k和第2開口部19k 相對于第1物鏡11和第2物鏡12分別分開距離a、b而設置在左右任意方向的情況下,在 各物鏡11、12的透鏡面11m、12m上,從左右方向側(cè)供給流體R。其結(jié)果,對顯示單元52中 顯示的第1觀察圖像201或第2觀察圖像202進行觀察的觀察者可能感覺到不舒適感。但 是,如果各噴嘴部18、19即第1開口部18k和第2開口部19k相對于各物鏡11、12設置在 上下任意方向上,則觀察者不會感覺到伴隨著流體R供給的不舒適感。
[0072] 并且,通常,在朝向重力方向下方供給時,更容易從各噴嘴部18、19供給流體R。由 此,在前端面2s中,與下方向相比,優(yōu)選第1噴嘴部18和第2噴嘴部19即第1開口部18k 和第2開口部19k相對于第1物鏡11和第2物鏡12設置在上方向上。
[0073] 另外,從第1開口部18k向第1物鏡11的透鏡面11m供給的每單位時間的流體R 的流量和從第2開口部19k向第2物鏡12的透鏡面12m供給的每單位時間的流體R的流 量設定為相等或大致相等。
[0074] 進而,在前端面2s中,如圖4所示,在第1噴嘴部18和第2噴嘴部19相對于第1 物鏡11和第2物鏡12設置在上方向上的情況下,相對于第1物鏡11和第2物鏡12在下 方向上分別分開設定的間隔而設定有對被檢體內(nèi)進行照明的第1照明透鏡13和第2照明 透鏡14。
[0075] 接著,使用圖5?圖8簡單說明對第1噴嘴部18和第2噴嘴部19供給流體R的 結(jié)構。
[0076] 圖5是利用剖面局部示出沿著圖4中的V-V線的內(nèi)窺鏡的插入部的前端側(cè)的圖, 圖6是利用剖面局部示出沿著圖4中的VI-VI線的內(nèi)窺鏡的插入部的前端側(cè)的圖。
[0077] 并且,圖7是與內(nèi)窺鏡的插入部的前端側(cè)一起利用剖面局部示出對圖6的第1噴 嘴部和第2噴嘴部供給流體的管路結(jié)構的變形例的圖,圖8是示出圖1的內(nèi)窺鏡的操作部 中設置的送氣送水切換裝置的結(jié)構的概略的局部剖視圖。
[0078] 如圖5和圖6所示,在插入部2的前端內(nèi),在第1噴嘴部18上連接有貫穿插入到插 入部2內(nèi)的送氣送液管路90的前端。由此,送氣送液管路90與第1開口部18k連通。并 且,在插入部2的前端內(nèi),在第2噴嘴部19上連接有從送氣送液管路90分支的送氣送液管 路92的前端。由此,送氣送液管路92與第2開口部19k連通。另外,送氣送液管路90和 送氣送液管路92形成為流路直徑相等。
[0079] 并且,如圖7所示,在插入部2的前端內(nèi),也可以在第1噴嘴部18上連接有從貫穿 插入到插入部2內(nèi)的送氣送液管路90的前端分支的送氣送液管路91的前端。進而,如圖 7所示,在插入部2的前端內(nèi),也可以在第2噴嘴部19上連接有從送氣送液管路90的前端 分支的送氣送液管路92的前端。另外,送氣送液管路91和送氣送液管路92形成為流路直 徑相等。
[0080] 并且,在送氣送液管路90的基端,在插入部2內(nèi)連接有貫穿插入到插入部2和操 作部3內(nèi)的送氣管路95的前端和送液管路96的前端。另外,送氣管路95的基端和送液管 路96的基端在操作部3內(nèi)與操作部3中設置的送氣送水切換裝置110的氣缸110s的插入 方向S的前端側(cè)部位連接。
[0081] 并且,在操作部3內(nèi),在送氣送水切換裝置110的氣缸110s的插入方向S的基端 側(cè)部位連接有送氣管路97的前端和送液管路98的前端。送氣管路97和送液管路98貫穿 插入到操作部3、通用纜線4、連接器5內(nèi)。另外,送氣管路97的基端在連接器5內(nèi)與氣體 供給源連接。并且,送液管路98的基端在連接器5內(nèi)與液體供給源連接。
[0082] 如圖8所示,送水切換裝置110在氣缸110s內(nèi)具有能夠通過按下按鈕111進行按 下操作的主體部lioh。主體部110h在內(nèi)部具有2個連結(jié)管路112、113。
[0083] 在送水切換裝置110中,主體部110h在圖8所示的位置處遮斷從送氣管路97朝 向送氣管路95的氣體供給,遮斷從送液管路98朝向送液管路96的液體供給。
[0084] 并且,在送水切換裝置110中,按下按鈕111被按下,在主體部110h被從圖8所示 的位置向下方推入第1距離的位置處,經(jīng)由連結(jié)管路112使送氣管路97和送氣管路95連 通。
[0085] 由此,送水切換裝置110發(fā)揮從送氣管路97經(jīng)由連結(jié)管路112向送氣管路95供 給氣體的功能。
[0086] 進而,在送水切換裝置110中,按下按鈕111進一步被按下,在主體部110h被從圖 8所示的位置向下方推入比第1距離長的第2距離的位置處,經(jīng)由連結(jié)管路112使送氣管路 97和送氣管路95連通。進而,經(jīng)由連結(jié)管路113使送液管路98和送液管路96連通。
[0087] 由此,送水切換裝置110發(fā)揮從送氣管路97經(jīng)由連結(jié)管路112向送氣管路95供 給氣體的功能。并且,送水切換裝置110發(fā)揮從送液管路98經(jīng)由連結(jié)管路113向送液管路 96供給液體的功能。
[0088] 另外,由于送水切換裝置110的結(jié)構是公知的,所以省略更加詳細的說明。
[0089] 并且,作為構成從氣體供給源經(jīng)由送氣管路97、連結(jié)管路112、送氣管路95、送氣 送液管路90供給到第1噴嘴部18、第2噴嘴部19的流體R的氣體,舉出空氣等。
[0090] 進而,作為構成從液體供給源經(jīng)由送液管路98、連結(jié)管路113、送液管路96、送氣 送液管路90供給到第1噴嘴部18、第2噴嘴部19的流體R的液體,舉出消毒水、生理食鹽 水等具有活體適應性的液體。
[0091]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圖5、圖6所示的結(jié)構,則在第1噴嘴部18上連接有送氣送液 管路90的前端。并且,在第2噴嘴部19上連接有從送氣送液管路90分支的送氣送液管路 92的前端。進而,在送氣送液管路90的基端連接有送氣管路95和送液管路96的各前端。
[0092] 并且,如果采用圖7所示的結(jié)構,則在第1噴嘴部18上連接有從送氣送液管路90 分支的送氣送液管路91的前端。并且,在第2噴嘴部19上連接有從送氣送液管路90分支 的送氣送液管路92的前端。進而,在送氣送液管路90的基端連接有送氣管路95和送液管 路96的各前端。
[0093] 由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對第1噴嘴部18供給氣體的送氣管路和對第2噴嘴部19 供給氣體的送氣管路共同化為送氣管路95。并且,對第1噴嘴部18供給液體的送液管路和 對第2噴嘴部19供給液體的送液管路共同化為送液管路96。
[0094] 因此,與按照噴嘴部18、19分別設置送氣管路和送水管路的情況相比,由于貫穿 插入到插入部2內(nèi)的管路的條數(shù)較少,所以,能夠?qū)崿F(xiàn)插入部2的直徑的小徑化。即,能夠 利用廉價且簡單的結(jié)構構成針對各噴嘴部18、19的流體供給機構。
[0095] 并且,送氣送水切換裝置110構成為,能夠經(jīng)由送氣管路95同時進行針對第1噴 嘴部18和第2噴嘴部19的氣體的供給遮斷。進而,送氣送水切換裝置110構成為,能夠經(jīng) 由送氣管路95和送液管路96同時進行針對第1噴嘴部18和第2噴嘴部19的氣體、液體 的供給遮斷的控制。
[0096] S卩,在通過按下按鈕111的按下操作而指示了氣體的供給或氣體和液體的供給 時,從第1噴嘴部18的開口部18k和第2噴嘴部19的開口部19k同時噴出氣體或氣體和 液體。
[0097] 除此之外,根據(jù)下述3個結(jié)構,在每單位時間內(nèi)以相同速度或流量向第1物鏡11 和第2物鏡12供給流體。另外,作為3個結(jié)構中的第1個結(jié)構,如上所述舉出a = b或 a N b。并且,作為第2個結(jié)構,舉出送氣管路95、送液管路96的前端與送氣送液管路90連 接。進而,作為第3個結(jié)構,舉出送氣送液管路90的前端或從該前端分支的送氣送液管路 91與第1噴嘴部18連接,從送氣送液管路90分支的送氣送液管路92的前端與第2噴嘴部 19連接。
[0098]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作為從第1噴嘴部18的開口部18k和第2噴嘴部19的開 口部19k同時噴出氣體或氣體和液體的結(jié)構,為了簡化結(jié)構而使用1個送氣送水切換裝置 110。
[0099] 不限于此,也可以按照與第1噴嘴部18連接的送氣送水用管路、與第2噴嘴部19 連接的送氣送水用管路設置對氣體或氣體和液體的供給遮斷進行控制的送氣送水切換裝 置。在該結(jié)構中,按照送氣送水切換裝置同時控制針對第1噴嘴部18、第2噴嘴部19的氣 體或氣體和液體的供給遮斷。
[0100] 但是,如本實施方式那樣,使用1個送氣送水切換裝置110的結(jié)構能夠廉價且簡單 地構成針對各噴嘴部18、19的流體供給機構。
[0101] 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前端面2S中,示出第1噴嘴部18和第2噴嘴部19相對 于第1物鏡11和第2物鏡12分開設置在上方向。
[0102] 并且,在前端面2s中,示出第1開口部18k和第2開口部19k平行設置。
[0103] 進而,示出從第2開口部19k向透鏡面12m供給流體R的方向與從第1開口部18k 向透鏡面11m供給的流體的供給方向W-致。
[0104] 這樣,均從上方向?qū)Φ?物鏡11的透鏡面11m和第2物鏡12的透鏡面12m供給 流體R,由此,流體R從上方向向下方向流動。
[0105] 即,如圖3所示,對于在佩戴了專用的立體視覺眼鏡的狀態(tài)下觀察顯示單元52的 觀察者來說,在右眼觀察的第1觀察圖像201和左眼觀察的第2觀察圖像202中,都能夠在 從上方向供給流體R的狀態(tài)下進行觀察。
[0106] 由此,在被檢部位的觀察中,在通過對第1物鏡11的透鏡面11m和第2物鏡12的 透鏡面12m供給流體R來去除透鏡面llm、12m的污漬或模糊的過程中,在第1觀察圖像201 和第2觀察圖像中,在透鏡面llm、12m上流動的流體的供給方向也看起來相同。因此,在各 觀察圖像201、202中,被檢部位看起來相同。由此,觀察者不會在各觀察圖像201、202中感 覺到不舒適感,觀察者的眼睛不會疲勞。
[0107] 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還示出了第1開口部18k與第1物鏡11的光學中心11c 之間的距離a和第2開口部19k與第2物鏡12的光學中心12c之間的距離b相等或大致 相等。
[0108] 進而,示出了從第1開口部18k向第1物鏡11的透鏡面11m供給的每單位時間的 流體R的流量和從第2開口部19k向第2物鏡12的透鏡面12m供給的每單位時間的流體 R的流量被設定為相等或大致相等。
[0109] 這樣,均以相同量、相同速度從上方向?qū)Φ?物鏡11的透鏡面11m和第2物鏡12 的透鏡面12m供給流體。
[0110] 即,如圖3所示,對于在佩戴了專用的立體視覺眼鏡的狀態(tài)下觀察顯示單元52的 觀察者來說,在右眼觀察的第1觀察圖像201和左眼觀察的第2觀察圖像202中,都能夠在 以相同量、相同速度從上方向供給流體的狀態(tài)下進行觀察。
[0111] 由此,在被檢部位的觀察中,在通過對第1物鏡11的透鏡面llrn和第2物鏡12的 透鏡面12m供給流體R來去除透鏡面llm、12m的污漬或模糊的過程中,在第1觀察圖像201 和第2觀察圖像中,在透鏡面llm、12m上流動的流體的供給方向、供給速度、供給量也看起 來相同。
[0112] 因此,在各觀察圖像201、202中,被檢部位看起來相同。由此,觀察者不會在各觀 察圖像201、202中感覺到不舒適感,觀察者的眼睛不會疲勞。
[0113] 并且,由于能夠可靠地對第1物鏡11、第2物鏡12供給流體R,所以,能夠可靠地 去除透鏡面11m、12m的污漬或模糊。
[0114] 以上,能夠提供如下的立體內(nèi)窺鏡1 :在各觀察圖像201、202的觀察中通過供給流 體R來去除各物鏡11、12的透鏡面llm、12m的污漬或模糊的情況下,觀察者也容易進行觀 察。
[0115] 另外,下面使用圖9示出變形例。圖9是示出在圖4的前端面中第1噴嘴部和第 2噴嘴部向與連接第1攝像元件和第2攝像元件的上方向的一側(cè)和下方向的一側(cè)的方向交 叉設定的角度的方向偏移的變形例的插入部的前端面的放大平面圖。
[0116] 另外,在本變形例中,如圖9所示,在前端面2s中,第1照明透鏡13和第2照明透 鏡14相對于第1物鏡11、第2物鏡12設置在分別比第1噴嘴部18、第2噴嘴部19更向上 方分開的位置。
[0117] 在上述本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前端面2s中,第1噴嘴部18的第1開口部18k和 第2噴嘴部19的第2開口部19k相對于第1物鏡11和第2物鏡12分別分開a、b而設置 在上方向,且a = b或a N b。
[0118] 不限于此,如圖9所示,在對前端面2s進行平面觀察時,第1噴嘴部18的第1開 口部18k也可以位于從第1物鏡11與第1照明透鏡13之間的區(qū)域Q1沿著與方向P交叉 設定的角度Θ的方向V偏移的位置。
[0119] 并且,在對前端面2s進行平面觀察時,第2噴嘴部19的第2開口 19k也可以位于 從第2物鏡12與第2照明透鏡14之間的區(qū)域Q2沿著與方向P交叉設定的角度Θ的方向 V偏移的位置。
[0120] 另外,在本變形例中,第1噴嘴部18的開口部18k和第2噴嘴部19的開口部19k 也相對于第1物鏡11和第2物鏡12的各光學中心11c、12c在方向V上分別分開a、b而設 置,且a = b或aNb。
[0121] 并且,在本變形例中,在前端面2s中,第1開口部18k的開口軸方向和第2開口部 19k的開口軸方向也平行設置。
[0122] 因此,從第2開口部19k向透鏡面12m供給流體R的方向與從第1開口部18k向 透鏡面11m供給的流體的供給方向W -致。
[0123] 即,在本實施方式中,流體R的供給方向W和平行于與方向P交叉設定的角度Θ 的方向V的方向一致,其中,方向P是連接第1攝像元件31和第2攝像元件32的上方向的 一側(cè)和下方向的一側(cè)的方向。另外,其他結(jié)構與上述本實施方式相同。
[0124] 通過這種結(jié)構,也能夠得到與本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并且,前端面2s中的第1 噴嘴部18、第2噴嘴部19的配置布局的自由度提高。
[0125] 進而,由于第1噴嘴部18、第2噴嘴部19分別位于從區(qū)域Q1、Q2沿著方向V偏移 的位置,所以,能夠在前端面2s中的空閑區(qū)域中配置各噴嘴部18、19。由此,由于能夠使插 入部2在方向P上小徑化,所以,與本實施方式相比,能夠進一步實現(xiàn)插入部2的小徑化。
[0126] 另外,下面使用圖10示出另一個變形例。圖10是示出以第1物鏡和第2物鏡為 基準來決定圖4的前端面中的第1照明透鏡和第2照明透鏡的配置位置的變形例的插入部 的前端面的放大平面圖。
[0127] 如圖10所示,在本變形例中,在前端面2s中,第1噴嘴部18的開口部18k和第2 噴嘴部19的開口部19k也相對于第1物鏡11和第2物鏡12的各光學中心llc、12c分別 分開距離a、b而設置在上方向,且a = b或a N b。
[0128] 并且,在本變形例中,在前端面2s中,第1開口部18k和第2開口部19k也平行設 置。因此,從第2開口部19k向透鏡面12m供給流體R的方向與從第1開口部18k向透鏡 面11m供給的流體的供給方向W -致。
[0129] 但是,在本變形例中,在前端面2s中,第1照明透鏡13、第2照明透鏡14位于沿著 與連接第1物鏡11的光學中心11c和第2物鏡12的光學中心12c的線垂直的方向P的各 中心11c、12c的2等分線上。
[0130] 并且,在前端面2s中,第1照明透鏡13設置在比各物鏡11、12靠下方。并且,第 2照明透鏡14設置在比各物鏡11、12靠上方。
[0131] 進而,第1照明透鏡13設置在該第1照明透鏡13的中心13c與第1物鏡11的光 學中心11c之間為距離c的位置。并且,第2照明透鏡14設置在該第2照明透鏡14的中 心14c與第2物鏡12的光學中心12c之間為距離d的位置。另外,距離c與距離d -致(c =d)或大致一致(c N d)。另外,其他結(jié)構與上述本實施方式相同。
[0132] 通過這種結(jié)構,也能夠得到與本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而且,從各照明透鏡13、14 照射到被檢體內(nèi)并進行反射的反射光以相同光量、角度入射到各物鏡11、12。
[0133] 由此,在第1觀察圖像201和第2觀察圖像中,明亮度看起來相同,所以,在各觀察 圖像201、202中,被檢部位看起來相同。另外,其他效果與上述本實施方式相同。
[0134] 另外,下面使用圖15示出另一個變形例。圖15是示出圖4的第1開口部和第2 開口部設置在位于插入部的前端面的1個噴嘴部中的變形例的插入部的前端面的放大平 面圖。
[0135] 在上述本實施方式中,示出了第1開口部18k設置在設于前端面2s的第1噴嘴部 18中,第2開口部19k設置在設于前端面2s的第2噴嘴部19中。
[0136] 不限于此,如圖15所示,第1開口部18k和第2開口部19k也可以設置在設于前 端面2s的1個噴嘴部200中。
[0137] 另外,該情況下,光軸中心11c與第1開口部18k的距離a和光軸中心12c與第2 開口部19k的距離b也相等或大致相等。
[0138] 并且,圖5、圖6所示的送氣送液管路90、92的前端與噴嘴部200連接,使得送氣送 液管路90與第1開口部18k連通、送氣送液管路92與第2開口部19k連通。
[0139] 另外,如圖7所示,也可以是送氣送液管路91的前端以與第1開口部18k連通的 方式與噴嘴200連接。
[0140] 并且,也可以使圖5、圖6所示的送氣送液管路90、92的分支部位于噴嘴200的內(nèi) 部。同樣,也可以使圖7所示的送氣送液管路91、92的分支部位于噴嘴200的內(nèi)部。
[0141] 通過這種結(jié)構,也能夠得到與本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142] (第2實施方式)
[0143] 圖11是與外皮的前端面一起示出本實施方式的立體內(nèi)窺鏡的插入部的前端面的 平面圖,圖12是與外皮一起示出沿著圖11中的XII-XII線的插入部的前端側(cè)的局部剖視 圖。
[0144] 該第2實施方式的立體內(nèi)窺鏡的結(jié)構與上述圖1?圖8所示的第1實施方式的立 體內(nèi)窺鏡相比,不同之處在于,在包覆于插入部的外周的外皮的前端設置第1噴嘴部和第2 噴嘴部。
[0145] 由此,僅對該不同之處進行說明,對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的結(jié)構標注相同標號并 省略其說明。
[0146]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也將第1攝像元件31和第2攝像元件32中成像的第1觀 察圖像201和第2觀察圖像202的上下左右方向規(guī)定為上下左右方向。并且,在圖12中, 為了簡化附圖而省略示出第1物鏡11。
[0147] 如圖1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的立體內(nèi)窺鏡的插入部2的外周包覆有外皮80。另 夕卜,在外皮80的內(nèi)周面與插入部2的外周面之間形成有周狀的空間140。
[0148] 外皮80的前端面80s位于比插入部2的前端面2s靠插入方向S的前方的位置。 并且,在外皮80的前端呈周狀形成有內(nèi)向凸緣80f,該內(nèi)向凸緣80f呈L字狀向外皮80的 徑向的內(nèi)側(cè)延伸。具有L字狀的內(nèi)向凸緣80f的徑向內(nèi)側(cè)的延伸端中的基端面80fk與前 端面2s中的外周部附近抵接。
[0149] 另外,前端面2s中設置的各物鏡11、12經(jīng)由形成于外皮80的前端的開口 80k露 出到插入方向S的前方。
[0150] 這里,在周狀的內(nèi)向凸緣80f中,在第1物鏡11的上方向上設有第1噴嘴部81。 第1噴嘴部81從第1開口部81k向第1物鏡11的透鏡面11m供給流體R,其中,該第1開 口部81k是與第1物鏡11的外周對置的第1送出部。
[0151] 進而,在周狀的內(nèi)向凸緣80f中,在第2物鏡12的上方向上設有第2噴嘴部82。 第2噴嘴部82從第2開口部82k向第2物鏡12的透鏡面12m供給流體R,其中,該第2開 口部82k是與第2物鏡12的外周對置的第2送出部。
[0152] 另外,與第1噴嘴部81內(nèi)的第1開口部81k連通的流路和與第2噴嘴部82內(nèi)的 第1開口部82k連通的流路在周狀的空間140的前端連通。即,空間140構成對第1噴嘴 部81和第2噴嘴部82供給流體R的流路。
[0153] 并且,空間140相當于上述第1實施方式的送氣送液管路90。即,在空間140中連 接有送氣管路95和送液管路96的各前端。并且,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在操作部3中設有 送水切換裝置110。
[0154] 并且,在本實施方式中,第1開口部81k和第2開口部82k也平行設置。并且,第1 開口部81k與第1物鏡11的光學中心11c之間的距離a和第2開口部82k與第2物鏡12 的光學中心12c之間的距離b -致(a = b)或大致一致(a N b)。
[0155] 并且,從第2開口部82k向透鏡面12m供給流體R的方向與從第1開口部81k向 透鏡面11m供給的流體R的供給方向W -致。
[0156] 由此,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從上方向?qū)Φ?物鏡11的透鏡面11m和第2物鏡12 的透鏡面12m供給流體R。
[0157] 另外,如果供給方向W與平行于方向P的方向一致,則在周狀的內(nèi)向凸緣80f中, 第1噴嘴部81和第2噴嘴部82也可以分別相對于第1物鏡11和第2物鏡12分別分開距 離a、b而設置在下方向。
[0158] 由此,在周狀的內(nèi)向凸緣80f中,只要第1噴嘴部81和第2噴嘴部82相對于第1 物鏡11和第2物鏡12分別分開距離a、b而設置在上方向或下方向即可。另外,其他結(jié)構 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相同。
[0159] 這樣,即使在外皮80的前端設置第1噴嘴部81、第2噴嘴部82,也能夠得到與上 述第1實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并且,由于不需要在前端面2s中設置各噴嘴部18、19,所以, 能夠?qū)崿F(xiàn)插入部2的小徑化。
[0160] 另外,下面使用圖13、圖14示出變形例。圖13是與立體內(nèi)窺鏡的插入部的前端面 和外皮的前端面一起示出圖11的噴嘴部的變形例的結(jié)構的平面圖,圖14是與外皮一起示 出沿著圖13中的XIV-XIV線的插入部的前端側(cè)的局部剖視圖。
[0161] 在上述本實施方式中,在周狀的內(nèi)向凸緣80f中,示出在第1物鏡11的上方向上 設有從第1開口部81k向第1物鏡11的透鏡面11m供給流體R的第1噴嘴部81。
[0162] 進而,在周狀的內(nèi)向凸緣80f中,示出在第2物鏡12的上方向上設有從第2開口 部82k向第2物鏡12的透鏡面12m供給流體R的第2噴嘴部82。
[0163] 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周狀的內(nèi)向凸緣80f中在周向J上等間隔地設置多個噴嘴部。
[0164] 具體而言,如圖13、圖14所示,可以在周狀的內(nèi)向凸緣80f中沿著周向J等間隔地 形成例如8個噴嘴部,即第1噴嘴部81、第2噴嘴部82、第3噴嘴部83、第4噴嘴部84、第 5噴嘴部85、第6噴嘴部86、第7噴嘴部87、第8噴嘴部88。各開口部81k、82k、83k、84k、 85k、86k、87k、88k與各物鏡11、12的外周對置。
[0165] 另外,其他結(jié)構與上述本實施方式相同。
[0166] 根據(jù)這種結(jié)構,通過各開口部81k?88k從全部周圍方向?qū)Ω魑镧R11、12的透鏡 面llm、12m供給流體R。因此,對于在佩戴了專用的立體視覺眼鏡的狀態(tài)下觀察顯示單元 52的觀察者來說,在右眼觀察的第1觀察圖像201和左眼觀察的第2觀察圖像202中,都能 夠在從全部周圍方向供給流體的狀態(tài)下進行觀察。
[0167] 由此,在被檢部位的觀察中,在通過對第1物鏡11的透鏡面11m和第2物鏡12的 透鏡面12m供給流體R來去除透鏡面llm、12m的污漬或模糊的過程中,在第1觀察圖像201 和第2觀察圖像中,在透鏡面llm、12m上流動的流體的供給方向也看起來大致相同。因此, 在各觀察圖像201、202中,被檢部位看起來相同。
[0168] 由此,觀察者不會在各觀察圖像201、202中感覺到不舒適感,觀察者的眼睛不會 疲勞。另外,其他效果與上述本實施方式相同。
[0169] 另外,在上述第1、第2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插入部2的前端面2s中設置第1物 鏡11、12的直視型立體內(nèi)窺鏡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當然也可以應用于在插入部2的前端 部的外周側(cè)面設置物鏡11、12的側(cè)視型立體內(nèi)窺鏡。
[0170] 本申請以2013年2月6日在日本申請的日本特愿2013-021577號為優(yōu)先權主張 的基礎進行申請,上述內(nèi)容被引用到本申請說明書、權利要求書和附圖中。
【權利要求】
1. 一種立體內(nèi)窺鏡,其特征在于,該立體內(nèi)窺鏡具有: 插入部,其被插入到被檢體內(nèi); 第1觀察窗,其設置在所述插入部的插入方向前端側(cè)的前端部中; 第2觀察窗,其設置在所述前端部中; 第1送出部,其與所述第1觀察窗的光軸中心分開規(guī)定的距離而設置,向所述第1觀察 窗送出流體;以及 第2送出部,其與所述第2觀察窗的光軸中心分開與所述規(guī)定的距離相同的距離而設 置,在與所述第1送出部相同的供給方向上向所述第2觀察窗送出流體。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內(nèi)窺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送出部設置在位于所述前端部的第1噴嘴部中, 所述第2送出部設置在與位于所述前端部的所述第1噴嘴部不同的第2噴嘴部中。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內(nèi)窺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送出部和所述第2送出部設置在位于所述前端部的1個噴嘴部中。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內(nèi)窺鏡,其特征在于, 從所述第1送出部向所述第1觀察窗送出的每單位時間的流體的流量被設定為與從所 述第2送出部向所述第2觀察窗送出的每單位時間的流體的流量相等。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內(nèi)窺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送出部上連接有向該第1送出部供給流體的第1送氣送水管路,在所述第 2送出部上連接有向該第2送出部供給流體并且與所述第1送氣送水管路連通的第2送氣 送水管路, 所述第1送氣送水管路和所述第2送氣送水管路的流路直徑相等。
6.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內(nèi)窺鏡,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體內(nèi)窺鏡還具有: 第1攝像元件,其在所述插入部內(nèi)位于比所述第1觀察窗靠所述插入方向的后方的位 置,經(jīng)由所述第1觀察窗使所述被檢部位成像為第1觀察圖像,并且規(guī)定了所述第1觀察圖 像的上方向;以及 第2攝像元件,其在所述插入部內(nèi)位于比所述第2觀察窗靠所述插入方向的后方的位 置,經(jīng)由所述第2觀察窗使所述被檢部位成像為第2觀察圖像,并且規(guī)定了所述第2觀察圖 像的上方向, 所述第1送出部相對于所述第1觀察窗位于由所述第1攝像元件規(guī)定的所述上方向或 與所述上方向相反的由所述第1攝像元件規(guī)定的所述第1觀察圖像的下方向, 所述第2送出部相對于所述第2觀察窗位于由所述第2攝像元件規(guī)定的所述上方向或 與該上方向相反的由所述第2攝像元件規(guī)定的所述第2觀察圖像的下方向。
7.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立體內(nèi)窺鏡,其特征在于, 從所述第1送出部向所述第1觀察窗送出的流體和從所述第2送出部向所述第2觀察 窗送出的流體的所述供給方向是與連接所述第1攝像元件和所述第2攝像元件的所述上方 向的一側(cè)和所述下方向的一側(cè)的方向平行的方向。
8.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立體內(nèi)窺鏡,其特征在于, 從所述第1送出部向所述第1觀察窗送出的流體和從所述第2送出部向所述第2觀察 窗送出的流體的所述供給方向是與相對于連接所述第1攝像元件和所述第2攝像元件的所 述上方向的一側(cè)和所述下方向的一側(cè)的方向以設定的角度交叉的方向平行的方向。
9. 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立體內(nèi)窺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端部中,相對于所述第1觀察窗在所述上方向或所述下方向上設有對所述被 檢體內(nèi)進行照明的第1照明透鏡,并且,相對于所述第2觀察窗在所述上方向或所述下方向 上設有對所述被檢體內(nèi)進行照明的第2照明透鏡, 在對所述前端部進行平面觀察時,所述第1送出部位于從所述第1觀察窗與所述第1 照明透鏡之間的區(qū)域沿著所述交叉的方向偏移的位置,并且,所述第2送出部位于從所述 第2觀察窗與所述第2照明透鏡之間的區(qū)域沿著所述交叉的方向偏移的位置。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內(nèi)窺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送出部和所述第2送出部設置在所述前端部中。
11.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體內(nèi)窺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部的外周包覆有外皮, 所述第1送出部和所述第2送出部設置在所述外皮的所述插入方向的前端。
【文檔編號】A61B1/00GK104219989SQ201380018944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2月6日
【發(fā)明者】青野進 申請人:奧林巴斯醫(yī)療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