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流路連接裝置及血液袋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在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及血液袋系統(12)中,在管狀體(68)的中空部(68c)內設有截斷部(74),并配置有能夠在中空部(68c)內沿軸線方向移動的連通部(70)。當通過使連通部(70)相對于管狀體(68)向壓入方向移動而將截斷部(74)貫穿或按壓而使其開口時,管狀體(68)中的流路和連通部(70)中的流路連通。
【專利說明】血液流路連接裝置及血液袋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用于確保血液的流路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及具有該血液流路連接裝置的血液袋系統。
【背景技術】
[0002]以往,在獻血等中,在使用采血器具從被采血者進行采血時,將采血針穿刺于被采血者,從采血針采集被采血者的血液并將其導入到采血袋中。此時,通過在將采血針穿刺于被采血者之前,用酒精等對被采血者的穿刺位置進行消毒來防止細菌混入到所采集的血液中,但是,即使在進行了消毒的情況下,也會發生存在于皮膚或皮下的細菌混入到所采集的血液中的情況。而且,在所采集的血液中不小心混入有細菌的情況下,根據細菌種類的不同,也可能會在將該血液保存于采血袋或回收袋的期間增殖。若將這樣混入有細菌的血液輸血至其他患者,則可能引發感染癥等而導致嚴重事態。
[0003]因此,已知有如下采血器具:為了防止所采集的血液被細菌污染,尤其為了除去采血時的初始血液,在采血器具中,經由分支部連接將所采集的血液向采血袋導入的第I流路、和除去所采集的初始血液的第2流路,在分支部與采血袋之間設有封固部件,該封固部件在初始狀態下將流路封堵,但通過導通操作而使流路導通(例如,參照日本專利第3776227號公報)。
[0004]該封固部件能夠局部斷裂,通過斷裂前的封固部件將第I流路截斷,防止初始血液混入到采血袋中,另一方面,通過使封固部件局部斷裂而使第I流路導通,能夠將所采集的血液向采血袋導入。
【發明內容】
[0005]但是,在日本專利第3776227號公報的采血用器具中,在使第I流路導通時,在封固部件中使斷裂部斷裂而使實心柱狀部分離,對于該斷裂動作需要非常大的力,因此,無法簡單地實現前后的流路的導通,即,使用者無法以簡單的操作進行采血用器具中的流路的切換。另外,存在該斷裂部的斷裂不充分的情況,該情況下,無法確保使血液順暢地流動那樣大小的流路,產生血液流動不暢而可能導致血液發生溶血。
[0006]本發明是考慮到上述課題而研發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血液流路連接裝置及具有該血液流路連接裝置的血液袋系統,以簡單的操作來連接前后的流路,并且在該連接部分處確保了充分的血液流路。
[0007]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管狀體及連通部,該管狀體及連通部形成為中空狀,且在它們的中空部內具有沿軸線方向流動的流體的流路,上述管狀體具有構成一端的第I端部和構成另一端的第2端部,將從上述管狀體的上述第2端部側朝向上述第I端部側的方向作為壓入方向,在上述管狀體的中空部中,設有將該中空部內的上述流路中的上述流體的流動截斷的截斷部,上述連通部配置在上述管狀體的第2端部側,且設置成能夠在上述管狀體的中空部內沿軸線方向移動,上述截斷部通過上述連通部相對于上述管狀體向上述壓入方向的移動而開口,與上述截斷部的開口相應地,上述管狀體中的流路和上述連通部中的流路連通。
[0008]根據上述結構,由于連通部能夠在設有截斷部的管狀體的中空部內沿軸線方向移動,所以僅通過將連通部相對于管狀體壓入就能夠簡單地連接血液流路連接裝置的前后的流路,另外,由于流路通過連通部相對于管狀體的移動而導通,所以能夠在連接部分處確保充分大小的流路。
[0009]在上述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中,可以是,上述連通部的中空部為上述流路,在上述連通部中,構成上述截斷部側的一端部以能夠貫穿上述截斷部的形狀形成,上述截斷部被相對于上述管狀體向上述壓入方向移動的上述連通部貫穿而開口。像這樣,通過連通部將截斷部貫穿的結構,流路的連接成為更簡單的操作,并且能夠進一步確保充分的流路。
[0010]在上述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中,也可以是,具有能夠相對于軸線方向收縮、且能夠收納上述連通部的中空狀的罩部,上述罩部的第I端部相對于上述管狀體液密地連接,上述罩部的第2端部設置成,相對于上述連通部液密地連接,另外能夠與上述連通部一起沿軸線方向移動。通過這樣的罩部,能夠使連通部保持清潔,另外,即使在液體從連通部泄漏的情況下,也能夠防止該液體向外部漏出。
[0011]在上述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中,也可以是,上述罩部形成為波紋管狀。通過使罩部形成為波紋管狀,能夠更容易地使罩部沿軸線方向收縮,因此,能夠進一步降低對流路進行連接操作時所需要的操作力。
[0012]在上述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中,也可以是,上述連通部以能夠按壓上述截斷部的形狀形成,上述管狀體具有在軸線方向上的規定位置處與上述截斷部緊密嵌合的嵌合部,上述截斷部具有將上述截斷部沿軸線方向貫穿的狹縫,且設置成能夠在上述管狀體內沿軸線方向移動,在上述截斷部通過相對于上述管狀體向上述壓入方向移動的上述連通部而向上述壓入方向移動并從上述嵌合部脫離時,上述狹縫打開而使上述截斷部開口。像這樣,通過在連通部按壓截斷部時截斷部的狹縫打開的結構,流路的連接成為更簡單的操作,另外,由于避免破壞地使其開口,所以能夠更可靠地確保流路。
[0013]在上述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中,也可以是,上述管狀體在其中空部內具有:能夠在上述中空部內沿軸線方向滑動的中空狀的滑動部;和能夠相對于軸線方向收縮的中空狀的收縮部,上述管狀體的第2端部側的上述滑動部的端部是上述截斷部,上述滑動部及上述收縮部各自的中空部是上述管狀體中的流路。通過收縮部及滑動部,能夠與截斷部的滑動無關地確保管狀體中的流路。另外,滑動部能夠輔助截斷部的滑動和變形,收縮部還能夠使滑動部及截斷部返回到初始狀態。
[0014]在上述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中,也可以是,具有能夠收納上述連通部的中空狀的操作部,上述操作部相對于上述管狀體以能夠沿軸線方向移動的方式螺合,上述連通部相對于上述操作部被軸支承,并根據上述操作部相對于上述管狀體的移動而移動。僅通過使該罩部相對于管狀體旋轉,就能夠使罩部相對于管狀體向壓入方向緊固,使連通部按壓截斷部,從而使狹縫打開而使截斷部開口,因此,能夠以更簡單的操作來連接流路。另外,由于能夠維持罩部及連通部相對于管狀體的位置,所以能夠穩定地維持連接狀態。
[0015]另外,本發明的血液袋系統的特征在于,具有:收納血液或血液成分的袋;和成為上述血液或血液成分流向上述袋的流路的導管,相對于上述導管配置有血液流路連接裝置,上述血液流路連接裝置具有管狀體及連通部,該管狀體及連通部形成為中空狀,且在它們的中空部內具有沿軸線方向流動的流體的流路,上述管狀體具有構成一端的第I端部和構成另一端的第2端部,將從上述管狀體的上述第2端部側朝向上述第I端部側的方向作為壓入方向,在上述管狀體的中空部中,設有將該中空部內的上述流路中的上述流體的流動截斷的截斷部,上述連通部配置在上述管狀體的第2端部側,且設置成能夠在上述管狀體的中空部內沿軸線方向移動,上述截斷部通過上述連通部相對于上述管狀體向上述壓入方向的移動而開口,與上述截斷部的開口相應地,上述管狀體中的流路和上述連通部中的流路連通。
[0016]根據上述結構,僅通過將連通部相對于管狀體壓入,就能夠簡單地連接血液流路連接裝置的前后的流路,能夠容易地切換配置于血液袋系統的血液流路的導管中的血液的流動。另外,由于流路通過連通部相對于管狀體的移動而導通,所以能夠在連接部分處確保充分大小的流路。
[0017]在上述的血液袋系統中,也可以是,上述袋具有收納從獻血者采集的血液的采血袋、和對采血中的初始血液進行采集的初始血袋,上述導管中的與穿刺于獻血者的采血針連接的第I采血導管,分支成與上述采血袋連接的第2采血導管和與上述初始血袋連接的分支導管,上述血液流路連接裝置配置在上述第2采血導管上。通過在第2采血導管上配置血液流路連接裝置,可靠地防止了初始血液流到采血袋中,另外,能夠簡單地進行用于使血液向采血袋收納的血液流路的連接。
[0018]根據本發明,在血液袋系統中,能夠以簡單的操作來連接前后的流路,并且能夠在該連接部分處確保充分的血液流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表示具有本發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的血液袋系統的整體結構圖。
[0020]圖2是圖1所示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的立體圖。
[0021]圖3是表示圖1所示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的截斷部開口前的狀態的側面剖視圖。
[0022]圖4是表示圖1所示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的截斷部開口后的狀態的側面剖視圖。
[0023]圖5是表示圖1所示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的罩部的變形例中的截斷部開口前的狀態的側面剖視圖。
[0024]圖6是表示圖1所示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的罩部的變形例中的截斷部開口后的狀態的側面剖視圖。
[0025]圖7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的截斷部開口前的狀態的側面劑視圖。
[0026]圖8是表示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的截斷部開口后的狀態的側面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以下,列舉優選實施方式,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此外,為了便于說明,各個附圖中的構成要素彼此的尺寸比例及多個附圖中的同一構成要素彼此的尺寸比例被適當變更,不一定與實際比例一致。
[0028]圖1是表示具有本發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的血液袋系統12的整體結構圖。該血液袋系統12將含有多種成分的血液分離成多種不同成分,并將各成分分開地收納及保存于不同的袋中。
[0029]血液袋系統12具有:從被采血者(獻血者)采集血液(全血)的采血器具14 ;從全血將規定的血液成分除去的前處理部16 ;和對除去規定成分后的剩余血液成分進行分離而分成多種血液成分并將各成分收納到不同的袋中的分離處理部18,在采血器具14中具有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
[0030]采血器具14具有:采血針20、第I采血導管22、分支部24、第2采血導管26、分支導管28、采血袋30和初始血袋32,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配置在第2采血導管26的中途部位。第2采血導管26例如由分支部24側的第I導管26a和采血袋30側的第2導管26b構成,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配置在第I導管26a與第2導管26b之間。
[0031]為了采集血液而將采血針20穿刺于獻血者,采血針20與第I采血導管22的一端連接,使用后,被能夠沿第I采血導管22的長度方向移動的針保護件34保護。
[0032]第I采血導管22經由分支部24而與第2采血導管26及分支導管28的各自一端連接,第2采血導管26及分支導管28的另一端分別與采血袋30及初始血袋32連接。另夕卜,在第2采血導管26及分支導管28的中途部位,分別設有將第2采血導管26及分支導管28的流路封堵及開放的夾子36及38。
[0033]采血袋30是用于收納從獻血者采集的血液(全血)的袋。另外,采血袋30經由入口側導管44而與前處理部16連接。
[0034]初始血袋32與取樣端口 40連接,通過在該取樣端口 40上安裝未圖示的采血管,將初始血液采集于采血管,并將所采集的初始血液提供為檢查用血液。
[0035]采血袋30及初始血袋32通過將例如聚氯乙烯、聚烯烴那樣的軟質樹脂制的具有撓性的片材重疊并對其周緣部進行熔接或粘結而構成為袋狀。
[0036]在使用該采血器具14從獻血者采集血液時,在將血液收納于采血袋30之前,首先,僅以規定量將所采集的血液的初始血流收納到初始血袋32中。該情況下,使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維持封堵狀態(初始狀態),并使夾子38為開放狀態,由此,阻止初始血液向第2采血導管26側、即向采血袋30側流入,并且,能夠經由第I采血導管22、分支部24及分支導管28將初始血液導入到初始血液袋32中。
[0037]另外,在將所采集的血液收納于采血袋30時,使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為開放狀態(連接狀態),使夾子36為開放狀態并使夾子38為封堵狀態,由此,將所采集的血液經由第I采血導管22、分支部24及第2采血導管26而導入到采血袋30中。在將血液導入到采血袋30中后,使夾子36為封堵狀態。
[0038]前處理部16具有:從全血將規定的血液成分除去的過濾器42 ;—端與采血袋30連接且另一端與過濾器42的入口連接的入口側導管44 ;和一端與過濾器42的出口連接且另一端與分離處理部18連接的出口側導管46。
[0039]過濾器42是例如作為規定的血液成分而將白細胞除去的白細胞除去過濾器。另夕卜,過濾器42也可以是還除去血小板的過濾器。
[0040]入口側導管44是用于將收納在采血袋30中的血液向過濾器42移送的導管。
[0041]出口側導管46是用于將由過濾器42除去了規定的血液成分后的剩余血液成分向分離處理部18移送的導管。在該出口側導管46的中途部位,設有將該出口側導管46的流路封堵及開放的夾子48。
[0042]分離處理部18具有:收納由過濾器42除去了規定的血液成分后的剩余血液成分的第I袋50 ;收納對第I袋50內的血液成分進行分離而得到的血漿等上清液成分的第2袋52 ;收納紅細胞保存液的第3袋54 ;和與第1、第2及第3袋50、52及54連接的移送管路56。
[0043]第1、第2及第3袋50、52及54與采血袋30同樣地,可以使軟質樹脂制的具有撓性的片材成為袋狀而構成。
[0044]第I袋50兼為用于收納由過濾器42除去了規定的血液成分后的剩余血液成分的袋、和用于保存對該剩余血液成分進行分離而得到的濃縮紅細胞等沉降成分的袋。
[0045]作為收納在第3袋54中的紅細胞保存液,使用MAP液、SAGM液、0PTIS0L液等。
[0046]移送管路56具有:與第I袋50連接的第I移送導管58 ;與第2袋52連接的第2移送導管60 ;與第3袋54連接的第3移送導管62 ;連接第1、第2及第3移送導管58、60及62的分支部64 ;和設置在第I移送導管58的中途部位并將第I移送導管58的流路封堵及開放的夾子66。
[0047]此外,血液袋系統12中的各導管是透明且柔軟的樹脂制的導管。各夾子是以往一直使用的標準品即可,在血液袋系統12的滅菌時及使用前的保管時,各夾子全部為開放狀態,從而使各袋的內部連通而成為均勻的滅菌狀態。
[0048]接下來,說第I實施方式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
[0049]圖2是第I實施方式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的立體圖。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具有:具有截斷部74的管狀體68 ;使上述截斷部74開口的連通部70 ;和覆蓋上述連通部70的罩部72。
[0050]管狀體68形成為中空筒狀,其中空部68c成為血液流路,該管狀體68具有構成一端的第I端部68a和構成另一端的第2端部68b,在上述中空部68c的中途部位具有封堵流路的截斷部74。管狀體68構成為能夠使連通部70在中空部68c內沿軸線方向移動,中空部68c的內周面具有比連通部70的外徑稍大的內徑。
[0051]管狀體68的第I端部68a及第2端部68b雙方均相對于軸線方向開口。上述管狀體68的第I端部68a構成為能夠與作為血液流路的導管連結,例如,與第2采血導管26中的采血袋30側的第2導管26b連結。另外,上述管狀體68的第2端部68b與罩部72的第I端部72a連接。
[0052]上述管狀體68的構成材料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使用樹脂性材料。另外,為了確保內部的視覺辨認性,管狀體68也可以形成為實際透明。
[0053]管狀體68也可以構成為,通過在其外周上設置向外側突出的凸緣部76,使用者將手指搭在上述凸緣部76上而容易進行操作。上述凸緣部76可以在管狀體68的軸線方向上配置在與截斷部74相同的位置上,或者也可以配置在不同的位置上。
[0054]另外,管狀體68也可以構成為,例如,在截斷部74附近的內周面上設有環狀的密封部(未圖示),在連通部70將截斷部74貫穿時,該密封部將管狀體68的內周面與連通部70的外周面之間密封。
[0055]截斷部74用于在管狀體68的中空部68c的中途部位液密地封堵流路,例如,具有在其前后將流路分隔的膜或隔壁而形成。截斷部74構成為,根據連通部70向從管狀體68的第2端部68b側朝向第I端部68a側的方向(以下,也稱作壓入方向)的移動而開口。
[0056]第I實施方式中的截斷部74在管狀體68的中空部68c的中途部位與管狀體68一體化地設置,并通過被相對于管狀體68向壓入方向移動的連通部70貫穿而開口,從而在管狀體68中其前后的流路連接。
[0057]關于上述截斷部74的構成材料,只要是能夠被連通部70貫穿、S卩比連通部70軟質的材料即可,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彈性材料或軟質的樹脂性材料。
[0058]另外,截斷部74構成為,在被連通部70貫穿時,其破裂后的部分成為密封部,將管狀體68的內周面與連通部70的外周面之間密封。
[0059]連通部70形成為沿軸線方向導通的中空狀,其中空部70c成為血液流路,該連通部70的第I端部70a及第2端部70b雙方均相對于軸線方向開口。上述連通部70設置在管狀體68的第2端部68b側,連通部70的第I端部70a構成截斷部74側,相對于第2端部70b配置在壓入方向這一側。
[0060]另外,連通部70構成為能夠從上述第2端部68b側插入到管狀體68的中空部68c中并在管狀體68的中空部68c內沿軸線方向移動,連通部70具有比該中空部68c的內徑稍小的外徑。上述連通部70在相對于管狀體68沿壓入方向移動時,對截斷部74產生作用,例如,能夠通過將截斷部74貫穿而使上述截斷部74開口。
[0061 ] 第I實施方式中的連通部70能夠貫穿管狀體68中的截斷部74,且在第I端部70a側具有將上述截斷部74貫穿的主體部78。在此,連通部70的第I端部70a為主體部78的前端部,上述前端部具有適于將截斷部74貫穿的形狀,例如,可以形成為尖銳的針尖狀。另夕卜,連通部70的第2端部70b構成為能夠與作為血液流路的導管連結,例如,與第2采血導管26中的分支部24側的第I導管26a連結。
[0062]關于上述連通部70的構成材料,只要是能夠將截斷部74貫穿、即比截斷部74硬質的材料即可,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硬質的樹脂性材料。另外,為了確保內部的視覺辨認性,連通部70也可以形成為實質透明。
[0063]另外,連通部70可以在其外周上設置相對于管狀體68或罩部72支承上述連通部70的支承部80及81。支承部80及81例如,可以僅是在連通部70的外周上的規定位置向外側突出的突出片,或是在連通部70的外周上沿周向延伸且以隨著朝向第2端部70b側而外徑增大的方式向外側突出的錐狀的環狀部等。
[0064]設置在連通部70的第I端部70a側的支承部80可以構成為,在貫穿截斷部74前的初始狀態下與管狀體68卡合,另外,在貫穿截斷部74后的連接狀態下與截斷部74卡合。另外,設置在連通部70的第2端部70b側的支承部81可以構成為,在貫穿截斷部74后的連接狀態下與管狀體68卡合。
[0065]像這樣,在貫穿截斷部74前的初始狀態下,支承部80暫時防止連通部70相對于管狀體68及罩部72向軸線方向移動。另外,在貫穿截斷部74后的連接狀態下,支承部80及81分別暫時防止連通部70相對于管狀體68及罩部72向軸線方向移動。即,支承部80及81作為連通部70相對于管狀體68或罩部72的防脫件而發揮作用
[0066]支承部80相對于管狀體68的卡合至少具有使連通部70不會從罩部72及管狀體68拔出的程度的強度。另外,支承部80相對于截斷部74的卡合至少具有使連通部70無法相對于管狀體68向壓入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動的程度的強度,且具有使用者無法容易地將連通部70從管狀體68拔出的程度的強度。
[0067]另外,連通部70也可以構成為,在其外周上設有向外側突出的基部82,使用者將手指搭在上述基部82上而容易進行操作。該基部82可以設置在主體部78與第2端部70b之間。
[0068]罩部72形成為沿軸線方向導通的中空狀,是以在其中空部72c內收納連通部70的方式覆蓋連通部70的袋狀的部件,并設置在管狀體68的第2端部68b側。上述罩部72例如如圖2所示,可以形成為與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具有相同軸線方向的中空筒狀,或者,也可以形成為橢圓球體狀或球體狀。
[0069]上述罩部72的第I端部72a具有供連通部70的主體部78插入的開口部而形成,并相對于管狀體68液密地連接,例如,與管狀體68的第2端部68b連接。另外,罩部72的第2端部72b相對于連通部70液密地連接,例如,在連通部70中與基部82等的第2端部70b側連接,上述罩部72的第2端部72b設置成能夠與連通部70 —起沿軸線方向移動。由此,罩部72使連通部70保持清潔,另外,即使在液體從連通部70泄漏的情況下,也會防止該液體向外部漏出。
[0070]上述罩部72的外周部分、即上述罩部72的除第I端部72a及第2端部72b以外的主體部84形成為能夠相對于軸線方向收縮。
[0071]上述罩部72的構成材料只要是能夠相對于軸線方向收縮的柔軟的材料即可,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彈性材料或軟質的樹脂性材料。為了確保內部的視覺辨認性,上述罩部72可以形成為實際透明。
[0072]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基本以如上方式構成,以下,關于其作用及效果,以使用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來連接其前后的血液流路的情況為例進行說明。
[0073]首先,如圖3所示,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在其初始狀態、即在連通部70將管狀體68的截斷部74貫穿之前的狀態下,截斷部74的前后的流路被截斷部74分隔。因此,從第I采血導管22流向第2采血導管26的血液的流動被截斷。
[0074]此時,由于連通部70的支承部80與管狀體68卡合,所以能夠防止連通部70從罩部72及管狀體68脫離。
[0075]接下來,使用者為了使從第I采血導管22流向第2采血導管26的血液的流動導通,將連通部70相對于管狀體68向壓入方向壓入。
[0076]此時,如圖4所示,罩部72的主體部84沿軸線方向收縮,其第I端部72a與第2端部72b之間的距離縮短。
[0077]另外,連通部70的主體部78在管狀體68的中空部68c內沿壓入方向移動,將管狀體68的截斷部74刺破并貫穿。由此,截斷部74開口,截斷部74的前后的流路連接,具體而言,連通部70的中空部70c和管狀體68的中空部68c連通。
[0078]而且,在連通部70中,進行第I端部70a側的支承部80相對于截斷部74的卡合及第2端部70b側的支承部81相對于管狀體68的卡合中的至少任一方,維持連通部70的中空部70c與管狀體68的中空部68c之間的連通狀態,連通部70相對于管狀體68被支承。
[0079]像這樣,第I采血導管22和第2采血導管26連通,從第I采血導管22流向第2采血導管26的血液的流動導通。
[0080]如上所述,在本實施方式中,對于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僅通過將連通部70相對于管狀體68向壓入方向壓入,就能夠連接該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的前后的流路,另外,通過在該連接中將連通部70的中空部70c和管狀體68的中空部68c連通,能夠使血液在流路中順暢地流動,因此,能夠以簡單的操作來連接前后的流路,并且能夠在該連接部分處確保充分的血液流路。
[0081]另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說明了將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配置在第2采血導管26的中途部位的情況,但也可以將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配置在分支部24與第2采血導管26之間,例如,使連通部70的第2端部70b與分支部24連接。
[0082]本發明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也能夠相對于血液袋系統12中的其他導管配置。例如,能夠將該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配置在前處理部16中的入口側導管44的采血袋30側的端部,來暫時防止采血袋30內的血液向前處理部16流出。另外,能夠將本發明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配置在分離處理部18中的第I移送導管58的第I袋50側的端部及第3移送導管62的第3袋54側的端部,來防止第I袋50及第3袋54內的血液成分向其他袋轉移。
[0083]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適用于具有最初使采血器具14和分離處理部18 —體地連接的結構的血液袋系統12,但也能夠適用于使相當于采血器具14的部分(采血系統)和相當于分離處理部18的部分(分離系統)分離的類型的血液成分采集系統。在這樣的血液成分采集系統中,在通過上述采血系統采集了全血后,將該采血系統中的采血袋(全血袋)和上述分離系統連接,從采血袋內的全血將血小板和紅細胞等血液成分分離而采集。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能夠配置在這樣的采血系統或分離系統中的、形成血液流路的導管上。
[0084]而且,本發明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也可以適用于具有供血液以外的流體流通的流路的醫療器具,并配置在上述流路上。
[0085]另外,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相對于血液的流動將連通部70的第2部70b連接于上游側的血液流路,并且將管狀體68的第I端部68a連接于下游側的血液流路,但也可以將管狀體68的第I端部68a連接于上游側的血液流路,并且將連通部70的第2端部70b連接于下流側的血液流路。
[0086]接下來,參照圖5及圖6說明第I實施方式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的變形例。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構成為,取代上述的形成為中空筒狀、橢圓球體狀或球體狀的罩部72,而如圖5及圖6所不,具備如下罩部86,該罩部86具有能夠相對于軸線方向收縮的形成為波紋管狀的主體部88。
[0087]上述罩部86的主體部88中的波紋管部在貫穿截斷部74前的初始狀態下,如圖5所示,不收縮而維持原形狀,但在貫穿截斷部74后的連接狀態下,如圖6所示,沿軸線方向收縮,其第I端部86a與第2端部86b之間的距離縮短。
[0088]像這樣,在上述變形例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中,具有波紋管狀的主體部88的罩部86起到與上述的中空筒狀、橢圓球體狀或球體狀的罩部72大致相同的作用及效果,但由于形成為波紋管狀,所以與上述的罩部72相比,具有能夠更容易沿軸線方向收縮的構造。
[0089]接下來,參照圖7及圖8,說明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0。此夕卜,在第2實施方式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0中,對起到與第I實施方式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相同或同樣的功能及效果的要素標注相同的附圖標記,并省略詳細的說明。
[0090]如圖7及圖8所示,在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0中,管狀體102中的截斷部108具有狹縫108a而形成,通過使與罩部106連接的連通部104將上述截斷部108向壓入方向壓入,上述狹縫108a打開而使截斷部108開口。另外,在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0中,具有與上述管狀體102螺合且能夠相對于該管狀體102沿軸線方向移動的操作部107。
[0091]管狀體102形成為沿軸線方向導通的中空筒狀,并構成為能夠使連通部104在其中空部102c內沿軸線方向移動。另外,該管狀體102的第I端部102a及第2端部102b雙方均相對于軸線方向開口。上述管狀體102的第I端部102a構成為能夠與作為血液流路的導管連結,例如,與第2采血導管26中的采血袋30側的第2導管26b連結。另外,上述管狀體102的第2端部102b與罩部106的第I端部106a連接。
[0092]上述管狀體102的構成材料沒有特別限定,可以使用例如樹脂性材料。另外,為了確保內部的視覺辨認性,管狀體102也可以形成為實際透明。
[0093]另外,管狀體102具有:能夠在其中空部102c內沿軸線方向移動的截斷部108 ;和在軸線方向的規定位置處與截斷部108緊密嵌合的嵌合部109。
[0094]上述截斷部108在管狀體102的中空部102c內液密地封堵流路,例如,形成為在其前后將流路分隔的膜或隔壁。在上述截斷部108的中央附近設有狹縫108a,上述狹縫108a以沿軸線方向將截斷部108貫穿的方式切入于該截斷部108。
[0095]上述嵌合部109具有與截斷部108緊密嵌合的程度的內徑,在管狀體102中,比嵌合部109靠第I端部102a側的中空部102c具有比嵌合部109的內徑大的內徑。由此,在截斷部108相對于嵌合部109內周嵌合的情況下,該嵌合狀態緊密,因此,狹縫108a被液密地封堵,另一方面,在截斷部108向壓入方向移動而從嵌合部109脫離的情況下,該嵌合狀態松緩而截斷部108變形,從而狹縫108a打開。嵌合部109例如如圖7及圖8所示,配置在管狀體102的第2端部102b。
[0096]管狀體102尤其在其中空部102c內,在其第I端部102a側具有能夠沿軸線方向收縮的收縮部110,在其第2端部102b側具有能夠在中空部102c內沿軸線方向滑動的滑動部112,第2端部102b側的上述滑動部112的端部形成為上述截斷部108。收縮部110及滑動部112形成為中空狀,它們的中空部連通而成為管狀體102中的血液流路。收縮部110及滑動部112可以一體化地形成。
[0097]收縮部110能夠沿軸線方向收縮,例如,根據滑動部112向壓入方向的滑動而收縮,不論在滑動部112的滑動前還是滑動后,均通過上述收縮部110的中空部來確保流路。收縮部110可以由例如波紋管狀或柔軟的材料形成。
[0098]收縮部110的兩端部分別開口,其一端部與管狀體102的第I端部102a連接,另一端部與上述滑動部112連通。
[0099]滑動部112能夠在管狀體102的中空部102c內沿軸線方向滑動,例如,根據連通部104向壓入方向的移動而在上述中空部102c內被向壓入方向壓入。在上述滑動部112中,與收縮部110連通的端部開口,但另一端部在管狀體102的第2端部102b側形成為截斷部108。
[0100]包含上述截斷部108的上述滑動部112的構成材料只要是能夠實現通常液密地封閉狹縫108a,但在被連通部104壓入時使狹縫108a打開那樣的、具有柔軟性及反彈力的材料即可,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彈性材料。
[0101]而且,管狀體102相對于操作部107以能夠沿軸線方向移動的方式螺合。管狀體102具有例如比操作部107的內徑小的外徑,構成為能夠插入到上述操作部107內,在上述管狀體102的外周面上設有外螺紋部114,通過使該外螺紋部114與設置在上述操作部107的內周面上的內螺紋部118螺合,能夠使管狀體102和罩部106螺合而結合。
[0102]連通部104形成為沿軸線方向導通的中空狀,其中空部104c成為血液流路,其第I端部104a及第2端部104b雙方均相對于軸線方向開口。通過使該連通部104相對于管狀體102沿壓入方向移動,將滑動部112及截斷部108在管狀體102的中空部102c內向壓入方向壓入,使截斷部108從嵌合部109脫離,由此,打開狹縫108c而使截斷部108開口。
[0103]上述連通部104構成為能夠在管狀體102的中空部102c內沿軸線方向移動。連通部104的構成材料只要是能夠按壓截斷部108的材料即可,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使用樹脂性材料。另外,為了確保內部的視覺辨認性,連通部104也可以形成為實際透明。
[0104]另外,連通部104在第I端部104a側具備主體部116,該主體部116對于將滑動部112及截斷部108壓入來說具有足夠長度。上述連通部104的第I端部104a、即主體部116的前端部具有適于按壓截斷部108的形狀,例如,可以形成為具有產生適度表面壓力的表面。另外,上述連通部104的第2端部104b構成為能夠與作為血液流路的導管連結,例如,與第2采血導管26中的分支部24側的第I導管26a連結。
[0105]罩部106形成為沿軸線方向導通的中空狀,是以在其中空部106c內收納連通部104的方式覆蓋連通部104的袋狀的部件,并設置在管狀體102的第2端部102b側。上述罩部106可以形成為例如具有與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0相同的軸線方向的中空筒狀,或者,形成為橢圓球體狀、球體狀或波紋管狀。
[0106]罩部106的第I端部106a及第2端部106b雙方均相對于軸線方向開口。上述罩部106的第I端部106a與管狀體102的第2端部102b連接,另一方面,罩部106的第2端部106b與連通部104連接,由此,罩部106使連通部104保持清潔,另外,即使在液體從連通部104泄漏的情況下,也會防止該液體向外部漏出。
[0107]罩部106形成為能夠相對于軸線方向收縮,例如,在將管狀體102插入到操作部107內并使管狀體102的第2端部102b與操作部107的第2端部107b的距離縮短時收縮。上述罩部106無論是在收縮前還是收縮后均防止液體從連通部104漏出。另外,罩部106的構成材料只要是能夠相對于軸線方向收縮的柔軟的材料即可,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彈性材料或軟質的樹脂性材料。
[0108]操作部107形成為沿軸線方向導通的中空狀,在其中空部107c內收納連通部104及罩部106。另外,上述操作部107相對于管狀體102以能夠沿軸線方向移動的方式螺合。操作部107相對于連通部104以能夠轉動的方式連接,根據連通部104向軸線方向的移動,操作部107也移動。
[0109]例如,操作部107的第I端部107a開口,操作部107具有比管狀體102的外徑大的內徑,由此,能夠在其內部插入管狀體102,另外,在操作部107的內周面上設置內螺紋部118,并使該內螺紋部118與上述管狀體102的外螺紋部114螺合,由此,操作部107和管狀體102螺合。另外,操作部107的第2端部107b也開口,在該開口部分處相對于連通部104被軸支承,由此,上述操作部107相對于連通部104繞軸線旋轉自如。在本實施方式中,具體而言,在連通部104的基端側的外周部上設有沿周向延伸的環狀槽104d,在操作部107的第2端部107b的內周部上設有沿周向延伸的環狀突起107d,環狀突起107d能夠沿周向滑動地與環狀槽104d嵌合。此外,也可以取代該結構,而在連通部104的基端側的外周部上設置沿周向延伸的環狀突起,并在操作部107的第2端部107b的內周部上設置沿周向延伸的環狀槽。
[0110]因此,當使操作部107相對于管狀體102旋轉而使操作部107向壓入方向移動時,連通部104被操作部107按壓,由此,連通部104也向壓入方向移動,通過上述連通部104將滑動部112及截斷部108向壓入方向壓入。另外,通過管狀體102與操作部107的螺合,維持罩部106及連通部104相對于管狀體102的位置。
[0111]在上述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0中,如圖7所示,在連通部104將截斷部108向壓入方向壓入之前,截斷部108與嵌合部109的內周緊密嵌合,從而狹縫108a被液密地封堵。因此,截斷部108的前后的流路被截斷部108分隔,從而從第I采血導管22流向第2采血導管26的血液的流動被截斷。
[0112]接下來,如圖8所示,使操作部107相對于管狀體102旋轉而使上述操作部107向壓入方向移動,由此將管狀體102較深地插入到操作部107內,軸支承于操作部107上的連通部104在管狀體102內向壓入方向移動,從而將滑動部112及截斷部108向壓入方向壓入。
[0113]在此,由于截斷部108向壓入方向移動而從嵌合部109脫離,所以相對于截斷部108的嵌合狀態松緩而截斷部108發生變形,狹縫108a打開而截斷部108開口。
[0114]另外,此時,收縮部110在管狀體102內收縮,罩部106也收縮。
[0115]像這樣,根據第2實施方式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0,與第I實施方式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同樣地,也能夠以簡單的操作來連接前后的流路,并且能夠在該連接部分處確保充分的血液流路。
[0116]另外,在第2實施方式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0中,僅通過將操作部107的內螺紋部118緊固到管狀體102的外螺紋部114上,即,僅通過使操作部107相對于管狀體102旋轉,就能夠相對于管狀體102將操作部107向壓入方向緊固,并使連通部104將截斷部108壓入,從而將狹縫108a打開而使截斷部108開口,另外,能夠維持操作部107及連通部104相對于管狀體102的位置。像這樣,根據第2實施方式,能夠以更簡單的操作來連接流路。
[0117]而且,在第2實施方式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0中,由于能夠避免破壞截斷部108地使其開口,所以能夠確保更充分的血液流路。而且,當使外螺紋部114與內螺紋部118的緊固松緩而使操作部107相對于管狀體102向壓入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動時,連通部104從管狀體102退出,收縮部110通過自身的反彈力而使滑動部112及截斷部108向壓入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動,截斷部108與嵌合部109的內周緊密嵌合,狹縫108a被液密地封堵。像這樣,在第2實施方式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0中,還能夠進行流路的再次截斷。
[0118]此外,在第2實施方式中,關于與第I實施方式共同的各結構部分,當然能夠得到與第I實施方式中的該共同的各結構部分所帶來的作用及效果相同或同樣的作用及效果。
[0119]此外,本發明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及血液袋系統不限于上述的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本發明的要旨的范圍內,當然能夠采用各種結構。
【權利要求】
1.一種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100),其特征在于, 具有管狀體(68、102)及連通部(70、104),該管狀體(68、102)及連通部(70、104)形成為中空狀,且在它們的中空部(68c、70c、102c、104c)內具有沿軸線方向流動的流體的流路, 所述管狀體(68、102)具有構成一端的第I端部(68a、102a)和構成另一端的第2端部(68b、102b), 將從所述管狀體出8、102)的所述第2端部^8b、102b)側朝向所述第I端部(68a、102a)側的方向作為壓入方向, 在所述管狀體(68、102)的中空部(68c、102c)中,設有將該中空部(68c、102c)內的所述流路中的所述流體的流動截斷的截斷部(74、108), 所述連通部(70、104)配置在所述管狀體出8、102)的第2端部^8b、102b)側,且設置成能夠在所述管狀體出8、102)的中空部^8c、102c)內沿軸線方向移動, 所述截斷部(74、108)通過所述連通部(70、104)相對于所述管狀體出8、102)向所述壓入方向的移動而開口, 與所述截斷部(74、108)的開口相應地,所述管狀體出8、102)中的流路和所述連通部(70、104)中的流路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連通部(70)的中空部(70c)為所述流路, 在所述連通部(70)中,構成所述截斷部(74)側的一端部以能夠貫穿所述截斷部(74)的形狀形成, 所述截斷部(74)被相對于所述管狀體¢8)向所述壓入方向移動的所述連通部(70)貫穿而開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其特征在于, 具有能夠相對于軸線方向收縮、且能夠收納所述連通部(70)的中空狀的罩部(72、86), 所述罩部(72、86)的第I端部(72a、86a)相對于所述管狀體¢8)液密地連接, 所述罩部(72、86)的第2端部(72b、86b)設置成,相對于所述連通部(70)液密地連接,另外能夠與所述連通部(70) —起沿軸線方向移動。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86)形成為波紋管狀。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連通部(104)以能夠按壓所述截斷部(108)的形狀形成, 所述管狀體(102)具有在軸線方向上的規定位置處與所述截斷部(108)緊密嵌合的嵌合部(109), 所述截斷部(108)具有將所述截斷部(108)沿軸線方向貫穿的狹縫(108a),且設置成能夠在所述管狀體(102)內沿軸線方向移動,在所述截斷部(108)通過相對于所述管狀體(102)向所述壓入方向移動的所述連通部(104)而向所述壓入方向移動并從所述嵌合部(109)脫離時,所述狹縫(108a)打開而使所述截斷部(108)開口。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狀體(102)在其中空部(102c)內具有:能夠在所述中空部(102c)內沿軸線方向滑動的中空狀的滑動部(112);和能夠相對于軸線方向收縮的中空狀的收縮部(110),所述管狀體(102)的第2端部(102b)側的所述滑動部(112)的端部是所述截斷部(108),所述滑動部(112)及所述收縮部(110)各自的中空部是所述管狀體(102)中的流路。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0),其特征在于, 具有能夠收納所述連通部(104)的中空狀的操作部(107),所述操作部(107)相對于所述管狀體(102)以能夠沿軸線方向移動的方式螺合, 所述連通部(104)相對于所述操作部(107)被軸支承,并根據所述操作部(107)相對于所述管狀體(102)的移動而移動。
8.一種血液袋系統(12),其特征在于,具有: 收納血液或血液成分的袋(30、32、50、52、54);和 成為所述血液或血液成分流向所述袋(30、32、50、52、54)的流路的導管(22、26、28、44、46、58、60、62),相對于所述導管(22、26、28、44、46、58、60、62)配置有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100), 所述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100)具有管狀體出8、102)及連通部(70、104),該管狀體(68、102)及連通部(70、104)形成為中空狀,且在它們的中空部(68c、70c、102c、104c)內具有沿軸線方向流動的流體的流路, 所述管狀體(68、102)具有構成一端的第I端部(68a、102a)和構成另一端的第2端部(68b、102b), 將從所述管狀體出8、102)的所述第2端部^8b、102b)側朝向所述第I端部(68a、102a)側的方向作為壓入方向, 在所述管狀體(68、102)的中空部(68c、102c)中,設有將該中空部(68c、102c)內的所述流路中的所述流體的流動截斷的截斷部(74、108), 所述連通部(70、104)配置在所述管狀體出8、102)的第2端部^8b、102b)側,設置成能夠在所述管狀體(68、102)的中空部(68c、102c)內沿軸線方向移動, 所述截斷部(74、108)通過所述連通部(70、104)相對于所述管狀體出8、102)向所述壓入方向的移動而開口, 與所述截斷部(74、108)的開口相應地,所述管狀體出8、102)中的流路和所述連通部(70、104)中的流路連通。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血液袋系統(12),其特征在于, 所述袋(30、32、50、52、54)具有收納從獻血者采集的血液的采血袋(30)、和對采血中的初始血液進行采集的初始血袋(32), 所述導管(22、26、28、44、46、58、60、62)中的與穿刺于獻血者的采血針(20)連接的第I采血導管(22),分支成與所述采血袋(30)連接的第2采血導管(26)和與所述初始血袋(32)連接的分支導管(28), 所述血液流路連接裝置(10、100)配置在所述第2采血導管(26)上。
【文檔編號】A61M1/02GK104168928SQ201380013564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2日
【發明者】金本和明 申請人:泰爾茂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