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及其制備、檢測方法和用途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及其制備、檢測方法和用途,所述乙酸乙酯提取物由以下方法制備:姜黃,用石油醚浸泡,石油醚滲濾,回收殘渣,揮干殘渣中的石油醚,然后用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濃縮至無醇味,然后用與濃縮液等體積的乙酸乙酯萃取,收集上層清液,蒸干,即得乙酸乙酯提取物。經過體外試驗,發現本發明提供的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可抑制EGFR活性,效果明顯。
【專利說明】一種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及其制備、檢測方法和用途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姜黃提取物及其制備、檢測方法和用途,具體涉及一種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及其制備、檢測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術】]
[0002]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是EGFR酪氨酸激酶家族的成員之一,它包含有一個細胞外配體結合區、單一的跨膜區和一個含酪氨酸激酶結構的胞內區。EGFR與配體結合導致重要的構象變化,暴露受體中的二聚環結構,引發自身磷酸化,轉導下游信號,調節細胞的增殖、凋亡、遷移、存活和一系列復雜的過程。EGRF在腫瘤細胞中常處于過度激活狀態,使細胞周期失去調控,導致腫瘤細胞無限制生長,如神經膠質細胞瘤、乳腺癌、肺癌、卵巢癌、頭頸部鱗癌、宮頸癌、食管癌、前列腺癌、肝癌、結腸癌、胃癌等。EGFR是目前抗腫瘤分子靶向治療中,最成功也是最受關注的治療靶點之一。FDA已批準兩種靶向EGFR的小分子抑制齊[]^6;^1:;[11113(吉非替尼,易瑞沙)和erlotinib (厄洛替尼,特羅凱),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治療中出現了耐藥現象。而國內迄今為止,尚未有特異性EGFR抑制劑出現。
[0003]姜黃,來源于姜科植物姜黃Curcuma longa L.的干燥根莖,具有破氣行血、通經止痛之功效,姜黃素為姜黃根莖中的一種天然有效成分,具有如下藥理作用:。
[0004]1、抗腫瘤作用:姜黃素可以預防和治療多種腫瘤,結腸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皮膚癌、白血病等,可以作為抗突變劑和抗癌劑,美國國立腫瘤研究所已將其列為第3代癌化學預防藥。
[0005]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姜黃乙醇提取物具有擴血管作用;姜黃的熱水提取物有強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
[0006]3、抗氧化作用:姜黃素是一種新型的抗氧化劑,可阻止丙酮痊/賴氨酸誘導的氧化應激和DNA損害,并且可抑制丙酮醛誘導的人單核細胞凋亡和活性氧的產生。
[0007]4、抗炎抗病毒作用:姜黃素對花生四烯酸代謝中的環氧合酶和脂氧合酶均有拮抗作用。
[0008]5、對心臟功能的作用:姜黃在治療心裳的過程中,既能夠改善心室收縮功能,又能夠改善其舒張功能,且這種作用與藥物的治療時間和給藥劑量有關,這可能有提高患者遠期生存率的作用。
[0009]6、對肝臟疾病的作用:肝細胞的損傷是肝纖維化發生的重要始動因素,大量的研究證實姜黃素具有抗脂質過氧化作用和抗氧自由基效應。可有效預防乙醇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所致的肝毒性損傷,阻止肝損傷進一步向肝纖維化方向發展。
[0010]7.其它作用: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0011]迄今為止,尚未有關于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用于抑制EGFR的姜黃乙酸乙酯提取物的相關報道。
[
【發明內容】
][0012]為了彌補現有技術中尚無用于制造抑制EGFR的姜黃乙酸乙酯提取物的空白,本發明提供了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及其制備、檢測方法和用途。
[0013]為實現上述目的,設計一種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制備方法,該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
[0014]a.將姜黃加入到石油醚中浸泡12~48小時,每100g姜黃需要300~500毫升的石油醚,然后滲濾回收殘渣;
[0015]b.所述的殘渣用濃度為60%~90%的乙醇分2~3次提取,每100克殘渣每次需要300~500毫升的乙醇,每次提取的時間是1~3小時,收集得到提取液;
[0016]c.所述的提取液進行濃縮得到濃縮液;
[0017]d.用與濃縮液等體積的乙酸乙酯對所述的濃縮液進行萃取,收集乙酸乙酯的萃取液;
[0018]e.蒸干所述的萃取液得到提取物。
[0019]上述制備方法還具有如下優化方案:
[0020]每100g姜黃需要300毫升的石油醚浸泡。
[0021]所述的浸泡時間為18~36小時。
[0022]所述的乙醇濃 度為70~90%。
[0023]所述的浸泡時間為24小時,
[0024]所述的乙醇濃度為80%,
[0025]每100克殘渣每次提取優選需要300毫升的乙醇,
[0026]所述的步驟(b)中的提取次數為2次。
[0027]本發明還一種用上述述方法提取的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其特征在于該提取物含有主要成分:香豆酸,姜黃酮,雙去甲氧基姜黃素,去甲基姜黃素,姜黃素,1-(4-羥基-3,5- 二甲氧基苯基)-7- (4-羥基-3-甲氧基苯基)-1,6-庚二烯-3,5- 二酮。
[0028]本發明還包括一種藥物制劑,由所述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組成。
[0029]所述制劑為片劑、膠囊、顆粒或丸劑。
[0030]所述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或稀釋劑是指藥學領域常規的藥物載體,選自填充劑、粘合劑、崩解劑、潤滑劑、助懸劑、潤濕劑、溶劑、表面活性劑或矯味劑中的一種或幾種。
[0031]所述填充劑選自淀粉、蔗糖、乳糖、甘露醇、山梨醇、木糖醇、微晶纖維素或葡萄糖等;
[0032]所述粘合劑選自纖維素衍生物、藻酸鹽、淀粉、糊精、明膠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0033]所述崩解劑選自微晶纖維素、羧甲基淀粉鈉、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羥丙基纖維素或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
[0034]所述潤滑劑選自硬脂酸、聚乙二醇、碳酸鈣、碳酸氫鈉、微粉硅膠、滑石粉或硬脂酸鎂;
[0035]所述助懸劑選自微粉硅膠、蜂蠟、纖維素、固態聚乙二醇;
[0036]所述潤濕劑選自甘油、吐溫-80、乙氧基氫化蓖麻油或卵磷脂;
[0037]所述溶劑選自乙醇、液態聚乙二醇、異丙醇、吐溫-80、甘油、丙二醇或植物油,所述植物油選自大豆油、蓖麻油、花生油、調和油等;[0038]所述表面活性劑選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硬脂酸、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月旨肪酸山梨坦或聚山梨酯(吐溫)等;
[0039]所述矯味劑選自阿斯巴甜、蔗糖素、香精、檸檬酸或糖精鈉。
[0040]本發明還提供了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在制備抗EGFR活性的應用。
[0041]在抑制EGRF活性時,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用量(即每日服用量限定為0.lmg_3g)。
[0042]本發明的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可用于制備抑制EGFR的藥物。
[0043]一種檢測上述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方法,用超高效液相色譜-電噴霧串聯質儀對所述姜黃提取物進行分析,以獲得乙酸乙酯提取物的UPLC-Q-T0F-MS圖譜,其中:
[0044]a.質譜條件為:ESI離子源,正離子模式檢測;霧化器N2壓力為50psi ;干燥氣N2流速為15L/min ;質量掃描范圍50—1200 ;自動3級質譜;
[0045]b.色譜分析條件為:色譜柱:Waters ACQUITY UPLC TM BEHC18Column (5(tomX 2.I謹.i d., 1.7 μ m) ;二元梯度洗脫,A相為0.1%甲酸水溶液;B相為乙腈,流速為0.35mL/min,梯度洗脫的程序如下:
【權利要求】
1.一種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 a.將姜黃加入到石油醚中浸泡12~48小時,每100g姜黃需要300~500毫升的石油醚,然后滲濾回收殘渣; b.所述的殘渣用濃度為60%~90%的乙醇分2~3次提取,每100克殘渣每次需要300~500毫升的乙醇,每次提取的時間是I~3小時,收集得到提取液; c.所述的提取液進行濃縮得到濃縮液; d.用與濃縮液等體積的乙酸乙酯對所述的濃縮液進行萃取,收集乙酸乙酯的萃取液; e.蒸干所述的萃取液得到提取物。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100g姜黃需要300毫升的石油醚浸泡。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泡時間為18~36小時。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醇濃度為70 ~9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泡時間為24小時,所述的步驟(b)中的提取次數為2次,所述的乙醇濃度為80%,每100克殘渣每次需要300毫升的乙醇。
6.一種用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提取的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其特征在于該提取物含有主要成分:香豆酸,姜黃酮,雙去甲氧基姜黃素,去甲基姜黃素,姜黃素,1-(4-羥基-3,5- 二甲氧基苯基)-7- (4-羥基-3-甲氧基苯基)-1, 6-庚二烯-3,5- 二酮。
7.—種藥物制劑,由權利要求6所述的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組成。
8.權利要求6所述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在制備抑制EGFR藥物中的應用。
9.一種檢測權利要求6所述姜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方法,用超高效液相色譜-電噴霧串聯質儀對所述姜黃提取物進行分析,以獲得乙酸乙酯提取物的UPLC-Q-TOF-MS圖譜,其特征在于: a.質譜條件為:ESI離子源,正離子模式檢測;霧化器N2壓力為50psi;干燥氣N2流速為15L/min ;質量掃描范圍50—1200 ;自動3級質譜; b.色譜分析條件為:色譜柱:ffatersACQUITY UPLC ? BEH C18Column(50mmX2.lmm.1d., 1.7ym) ;二元梯度洗脫,A相為0.1%甲酸水溶液;B相為乙腈,流速為0.35mL/min,梯度洗脫的程序如下:
【文檔編號】A61P35/00GK103690883SQ201310677128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明者】陳士林, 黃林芳, 王冬梅, 林森森, 卞兆祥, 徐宏喜, 楊大堅, 陳新滋 申請人: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 香港浸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