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虹膜睫狀體炎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虹膜睫狀體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龍膽草4-6、焦梔仁8-10、炒黃芩4-6、生地10-15、炒枳殼4-6、生軍5-7、木通4-6、車前子5-7、甘草4-6、鹽知母8-10、鹽黃柏8-10、元明粉8-10、茺蔚子4-6、牛蒡子4-6、老鶴草2-4、天青地白草1-3、馬齒莧7-9、鵝不食草2-4、千里光4-6、合歡花7-9、挖耳草1-3和狗尾草4-6;本發明的中藥具有協同作用,起到很好的疏風解表,兼以清熱瀉火解毒作用,本發明服用方便、易于吸收,治療虹膜睫狀體炎無副作用,效果好。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虹膜睫狀體炎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虹膜睫狀體炎的中藥組合物,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虹膜發生炎癥后常影響睫狀體,故臨床上單獨的虹膜炎或睫狀體為是很少見的,常同時發病,前葡萄膜炎又稱虹膜睫狀體炎,包括虹膜炎、睫狀體炎及虹膜睫狀體炎;因為虹膜和睫狀體在解剖上互相連接,關系密切,且同為虹膜大環供血,因此虹膜和睫狀體往往同時發炎,虹膜睫狀體炎是常見的致盲眼病之一,是最常見的一種葡萄膜炎,現有治療虹膜睫狀體炎的藥物的副作用較大,有的效果不夠好。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虹膜睫狀體炎的中藥組合物。
[0004]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治療虹膜睫狀體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龍膽草4-6、焦桅仁8-10、炒黃芩4-6、生地10-15、炒枳殼4-6、生軍5-7、木通4-6、車前子5-7、甘草4-6、鹽知母8-10、鹽黃柏8-10、元明粉8-10、茺蔚子4-6、牛蒡子4-6、老鶴草2-4、天青地白草1_3、馬齒莧7-9、鵝不食草2-4、千里光4-6、合歡花7-9、挖耳草1_3和狗尾草4_6。
[0005]治療虹膜睫狀體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龍膽草5、焦桅仁9、炒黃芩5、生地12、炒枳殼5、生軍6、木通5、車前子6、甘草5、鹽知母9、鹽黃柏9、元明粉9、茺蔚子5、牛蒡子5、老鶴草3、天青地白草2、馬齒莧8、鵝不食草3、千里光5、合歡花8、挖耳草2和狗尾草5。
`[0006]用法及用量: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原料,煎煮20-30分鐘,冷卻后即可服用,每日一劑,7-10天即可康復。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中藥具有協同作用,起到很好的疏風解表,兼以清熱瀉火解毒作用,本發明服用方便、易于吸收,治療虹膜睫狀體炎無副作用,效果好。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實施例1:治療虹膜睫狀體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g)為:龍膽草
5、焦桅仁9、炒黃芩5、生地12、炒枳殼5、生軍6、木通5、車前子6、甘草5、鹽知母9、鹽黃柏
9、元明粉9、茺蔚子5、牛蒡子5、老鶴草3、天青地白草2、馬齒莧8、鵝不食草3、千里光5、合歡花8、挖耳草2和狗尾草5。
[0009]用法及用量: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原料,煎煮20-30分鐘,冷卻后即可服用,每日一劑,7-10天即可康復。
[0010]典型病例:
病例1:秦某,男,60歲,長期眼紅、眼痛、畏光、流淚等癥狀,檢查可見睫狀充血、瞳孔縮小、角膜后沈著物、虹膜后粘連、睫狀部壓痛及玻璃體輕度混濁,確診為虹膜睫狀體炎,服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每日一劑,服用一周后,痊愈。
[0011]病例2:魏某,男,57歲,睫狀充血、瞳孔縮小、虹膜后粘連、睫狀部壓痛,伴有眼痛、畏光等癥狀,確診為虹膜睫狀體炎,服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每日一劑,服用10天后,痊愈。
[0012]病例3:蘇某,男,66歲,雙眼患虹膜睫狀體炎I年多了,常年眼痛、流淚,畏光,西藥治療多次無效,服用本發 明的中藥組合物,每日一劑,服用8天后,痊愈。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虹膜睫狀體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龍膽草4-6、焦桅仁8-10、炒黃芩4-6、生地10-15、炒枳殼4-6、生軍5_7、木通4_6、車前子5_7、甘草4-6、鹽知母8-10、鹽黃柏8-10、元明粉8-10、茺蔚子4-6、牛蒡子4_6、老鶴草2_4、天青地白草1-3、馬齒莧7-9、鵝不食草2-4、千里光4-6、合歡花7_9、挖耳草1_3和狗尾草4_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虹膜睫狀體炎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龍膽草5、焦桅仁9、炒黃岑5、生地12、炒積殼5、生軍6、木通5、車前子6、甘草5、鹽知母9、鹽黃柏9、元明粉9、茺蔚子5、牛蒡子5、老鶴草3、天青地白草2、馬齒莧8、鵝不食草3、千里光5、合 歡花8、挖耳草2和狗尾草5。
【文檔編號】A61K36/899GK103610956SQ201310510356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6日
【發明者】吳倩蕓 申請人:吳倩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