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相思子16份、紅牛皮菜14份、淡豆豉12份、瘦風輪14份、豬獠參10份、短瓣花16份、白魚尾果10份、素馨花12份、水底龍8份、南天仙子12份、刺芫荽10份、金雞腳11份、四塊瓦10份、假茶辣12份、五葉木通14份、白金果欖16份、扁軸木10份。臨床實驗證明,本發明能夠安全有效治療腸系膜脂肪炎。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腸系膜脂肪炎(mesenteric panni culitis)是以腹部包塊及腹痛為主要表現的腸系膜疾病,臨床少見。本病的致病性缺陷包括脂肪組織過度生長以及隨后的變性、脂肪壞死及黃色肉芽腫性炎癥。在增生的腸系膜脂肪組織變性后,可能是正常的脂類物質從變性的脂肪細胞中釋放出來,而促進了肉芽腫性浸潤,并最終纖維化。
[0003]對于腸系膜脂肪炎目前尚缺少公認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
[0004]本發明中藥所涉及藥材的研究現狀如下:
扁軸木【來源】為豆科植物扁軸木的枝樹皮或葉。四季均可采收,鮮用或曬干。【功能主治】補益。主身體衰弱;勞傷乏力;虛熱;自汗;盜汗。
[0005]白金果欖【來源】馬兜鈴科馬兜鈴屬植物百解馬兜鈴,以塊根入藥。夏秋采挖,洗凈切片,曬干。【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于腸炎腹瀉,菌痢,腮腺炎。
[0006]五葉木通【來源】為木通科木通屬植物五葉木通,以根與藤莖入藥。全年可采,切片曬干。【功能主治】清熱利尿,通經活絡,鎮痛,排膿,通乳。用于泌尿系感染,小便不利,風濕關節痛,月經不調,紅崩,白帶,乳汁不下。
[0007]假茶辣【來源】楝科漿果楝屬植物灰毛漿果楝,以根、葉入藥。根全年可采,切片曬干。葉夏秋采 ,鮮用或陰干。【功能主治】清熱解毒,行氣通便,截瘧。用于感冒,發熱不退,瘧疾,大便秘結,腹痛,痢疾,風濕關節痛;外用治小兒皮炎,皮膚瘙癢,燒燙傷。
[0008]四塊瓦【來源】為金粟蘭科金粟蘭屬植物銀線草,以根部入藥。夏秋采集,曬干。【功能主治】散寒止咳,活血止痛,散瘀解毒。用于風寒咳嗽,風濕骨痛,閉經;外用治跌打損傷,淤血腫痛,毒蛇咬傷。5%的水浸液可殺滅孑孓。
[0009]金雞腳【來源】水龍骨科假密網蕨屬植物金雞腳,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功能主治】祛風清熱,利濕解毒。用于小兒驚風,感冒咳嗽,小兒支氣管肺炎,咽喉腫痛,扁桃體炎,中暑腹痛,痢疾,腹瀉,泌尿系感染,筋骨疼痛;外用治癰癤,疔瘡,毒蛇咬傷。
[0010]刺芫荽【來源】傘形科刺芫荽屬植物刺芫荽,以全草入藥。夏秋采,陰干或鮮用。【功能主治】疏風解熱,健胃。用于感冒,麻疹內陷,氣管炎,腸炎,腹瀉,急性傳染性肝炎;外用治跌打腫痛。
[0011]南天仙子【來源】爵床科水蓑衣屬植物巖水蓑衣的種子。【功能主治】鎮痙止痛。用于癲狂,抽搐,哮喘,胃痛。外用治癰腫,惡瘡。
[0012]水底龍【來源】天南星科巖角藤屬植物巖角藤,以全株入藥。全年可采,鮮用或切片曬干。【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清熱解毒,止咳,止痛。用于跌打損傷,胃痛,腹痛,支氣管炎,百日咳;外用治骨折,蜂蟲刺咬,毒蛇咬傷,燒燙傷。
[0013]素馨花【來源】木犀科茉莉花屬植物素馨花,以全株入藥。全年可采,曬干或鮮用。【功能主治】行氣調經止痛,清熱散結。用于胃痛,肝炎,月經不調,痛經,帶下,口腔炎,皮膚搔癢,睪丸炎,乳腺炎,淋巴結結核。
[0014]白魚尾果【來源】為馬錢科植物駁骨丹的果實。9~10月采,陰干。【功能主治】治小兒蛔疳。
[0015]短瓣花【來源】石竹科短瓣花屬植物短瓣花Brachystemma calycinum D.Don,以帶根全草入藥。全年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功能主治】清熱解毒,舒筋活絡。根:用于白喉,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病后虛弱。莖、葉:外用治手足痙攣,骨折。
[0016]豬獠參【來源】蘭科舌唇蘭屬植物小舌唇蘭Platanthera minor (Miq.) Reichb.f,以全草入藥。春夏采收,洗凈曬干。【功能主治】養陰潤肺,益氣生津。用于咳痰帶血,咽喉腫痛,病后體弱,神經衰弱,遺精,頭暈。
[0017]瘦風輪【 來源】唇形科風輪菜屬植物瘦風輪Clinopodium gracile (Benth.)Matsum.,以全草入藥。6~8月采收全草,曬干或鮮用。【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白喉,咽喉腫痛,腸炎,痢疾,乳腺炎,雷公藤中毒;外用治過敏性皮炎。
[0018]淡豆豉【來源】豆科大豆屬植物大豆.的成熟種子經過一定的炮制方法加工而成。【功能主治】解表,除煩。用于感冒發熱,頭痛,虛煩,失眠。
[0019]紅牛皮菜【來源】藜科植物宭送菜Beta vulgaris L.var.cicla L.,以全草入藥。夏季采集,曬干或鮮用。【功能主治】清熱涼血,透疹。用于吐血,麻疹不透。
相思子【來源】豆科相思子屬植物相思藤Abrus precatorius L.的種子,根、藤、葉也入藥。春秋采根;夏秋采藤、葉;秋季采果,曬干,取種子。【功能主治】根、藤、葉:清熱解毒,利尿。根、藤:用于咽喉腫痛,肝炎;葉:用于支氣管炎,并作涼茶配料。種子:涌吐,殺蟲。外用治癬疥,癰瘡,濕疹。
【發明內容】
[0020]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比,達到安全有效治愈腸系膜脂肪炎的目的。
[0021]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相思子16份、紅牛皮菜14份、淡豆豉12份、瘦風輪14份、豬獠參10份、短瓣花16份、白魚尾果10份、素馨花12份、水底龍8份、南天仙子12份、刺芫荽10份、金雞腳11份、四塊瓦10份、假茶辣12份、五葉木通14份、白金果欖16份、扁軸木10份。
[0022]下面結合臨床實驗數據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資料
發明人2010年7月-2011年12月間共收集113例腸系膜脂肪炎的門診患者,年齡23-57歲,病程1-4年。隨機分為:治療組86例,空白組27例。兩組年齡、病情等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2、試驗方法
2.1治療組口服本發明按照具體實施例1制得的膠囊,早晚各一次。療程15天。
[0023]2.2空白組口服安慰劑膠囊,早晚各一次。療程15天。
[0024]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3.1療效標準
痊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試驗室檢查正常,觀察三個月未見反復。好轉:臨床癥狀減輕,病情得到控制,實驗室檢查改善或正常。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或加重。
[0025]3.2治療統計結果見表1。
[0026]表1 兩組療效比較____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腸系膜脂肪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制備而成:相思子16份、紅牛皮菜14份、淡豆豉12份、瘦風輪14份、豬獠參10份、短瓣花16份、白魚尾果10份、素馨花12份、水底龍8份、南天仙子12份、刺芫荽10份、金雞腳11份、四塊瓦10份、假茶辣12份、五葉木通14份、白金果欖16 份、扁軸木10份。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3520509SQ201310510033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25日
【發明者】劉曉偉 申請人:劉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