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和熬制及對病變部位霧化處理的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和熬制及對病變部位霧化處理的裝置,包含有:中藥組合物Ⅰ設置為由苦參25-45克、丹參55-75克、黃柏10-35克、蛇床子35-50克、地膚子60-75克、當歸7-9克、黃芪6-8克、血竭10-15克、桑寄生10-15克、白頭翁5-9克、射干35-40克、生地黃10-20克、補骨脂30-40克、川斷20-25克、麝香10-35克、紫草5-8克、旱蓮草6-9克、竹茹10-15克和冰片50-70克組成;中藥組合物Ⅱ設置為由梔子80-90克、薏苡仁50-70克、木通30-45克、?菟絲子25-45克、茵陳10-20克和胡麻油適量組成,通過解毒止癢、清熱利濕、通絡活血、消斑收斂,達到治療外陰白斑的效果,患者使用該藥的治療過程中,未產生不良反應。
【專利說明】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和熬制及對病變部位霧化處理的裝置
[0001]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和熬制及對病變部位霧化處理的裝置。
[0002]二、【背景技術】
外陰白斑是婦科臨床常見病和疑難病之一,通稱慢性外陰營養不良,指婦女外陰皮膚粘膜因營養障礙而導致的組織變性、色素改變的一種疾病。此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幼年期、青春期、更年期和老年期都有發病報道,但50歲前后的更年期患者居多,幼女患者病因多與遺傳有關。主要癥狀為外陰奇癢,外陰皮膚粘膜變白、變薄、失去彈性、干燥易皸裂。目前,普遍認為本病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外陰局部皮膚病變,病因既包括刺激因素、神經血管營養失調及代謝紊亂等局部因素,也包括感染、免疫、性激素、遺傳以及氧化與抗氧化作用等因素的影響。由于病因不明,目前尚無特異治療方法,還沒有一種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和熬制及對病變部位霧化處理的裝置。
[0003]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和熬制及對病變部位霧化處理的裝置,通過解毒止癢、清熱利濕、通絡活血、消斑收斂等功效,起到治療外陰白斑的效果O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包含有:中藥組合物I設置為由苦參25-45克、丹參55-75克、黃柏10-35克、蛇床子35-50克、地膚子60-75克、當歸7-9克、黃芪6-8克、血竭10-15克、桑寄生10-15克、白頭翁5_9克、射干35-40克、生地黃10-20克、補骨脂30-40克、川斷20-25克、麝香10-35克、紫草5_8克、旱蓮草6-9克、竹茹10-15克和冰片50-70克組成;中藥組合物II設置為由桅子80-90克、薏苡仁50-70克、木通30-45克、菟絲子25-45克、茵陳10-20克和胡麻油適量組成。
[0005]在本方中,以苦參、丹參、黃柏、蛇床子、地膚子、當歸、黃芪、血竭、桑寄生、白頭翁、射干、生地黃、補骨脂、川斷、麝香為臣,通過解毒止癢、清熱利濕、通絡活血、消斑收斂,治療外陰白斑效果更好。
[0006]苦參的功效:為豆科苦參屬的植物。分布于俄羅斯、日本、印度、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南北各省區等地,生長于海拔150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坡、沙地、草坡、灌木林中及田野附近,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功能主治:清熱燥濕,殺蟲,利尿。用于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濕疫,濕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外治滴蟲性陰道。
[0007]丹參的功效:丹參又名赤參,紫丹參,紅根等。為雙子葉植物唇形科,干燥根及根莖。主產于安徽、河南、陜西等地。功效: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清心除煩,養血安神。
[0008]黃柏的功效:黃柏,為蕓香科植物黃皮樹或黃檗的干燥樹皮。前者習稱“川黃柏”,后者習稱“關黃柏”。可入藥,性味苦寒,有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之功效。
[0009]蛇床子的功效:蛇床子,別名野胡蘿卜子,為傘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實。夏、秋二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干。性味:性溫,味辛、苦。功能主治:溫腎壯陽,燥濕,祛風,殺蟲。用于陽痿、宮冷、寒濕帶下、濕痹腰痛;外治外陰濕疹、婦女陰癢、滴蟲性道炎。
[0010]地膚子的功效:地膚子果實呈扁球狀五角形。直徑I~3mm。外被宿存花被,表面灰綠色,周圍具膜質小翅5枚,背面中央有微突起的點狀果柄痕或放射狀脈紋5~10條。剝落花被可見膜質果皮,半透明。種子扁卵形長約1_,黑色,形似芝麻,擴大鏡下觀察可見很多小麻點。氣微,味微苦。清熱利濕,祛風止癢。用于小便澀痛,陰癢帶下,風疹、濕疹,皮膚瘙癢。
[0011]當歸的功效: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國分布于甘肅、云南、四川、青海、陜西、湖南、湖北、貴州等地,各地均有栽培。當歸的根可入藥,是最常用的中藥之一,血虛諸證;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結聚;崩漏;虛寒腹痛;痿痹;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瘍;跌撲損傷。
[0012]黃芪的功效:植物黃芪產于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中藥材黃芪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托毒排膿、生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
[0013]血竭的功效:血竭,藥名。別名:騏鱗竭、海蠟、麒麟血、木血竭。藥材基源:棕櫚科植物麒麟竭果實和藤莖中的樹脂。具有活血止痛,生肌斂瘡,收斂止血的功效。
[0014]桑寄生的功效:常綠寄生小灌木。老枝無毛,有凸起灰黃色皮孔,小枝稍被暗灰色短毛。葉互生或近于對生,革質,卵圓形至長橢圓狀卵形,長3~8cm,寬2~5cm,先端鈍圓,全緣,幼時被毛;葉柄長I~1.5cm。聚傘花序I~3個聚生葉腋,總花梗、花梗、花萼和花冠均被紅褐色星狀短柔毛;花萼近球形,與子房合生;花冠狹管狀,稍彎曲,紫紅色,先端4裂;雄蕊4;漿果橢圓形,有瘤狀突起。花期8~9月,果期9~10月,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安胎。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肢體偏枯;風濕痹痛;頭錯目眩;胎動不安,崩漏下血。用于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無力,崩漏經多,妊娠漏血,胎動不安;高血壓。
[0015]白頭翁的功效:白頭翁有清熱解毒、涼血、明目、殺蟲止癢的功效,苦溫味性白頭翁,主入心經與腎經,溫癥發狂為主治,并消積聚瘕和癥。癭瘤瘰疬皆能散,鼻衄金瘡亦可平。陰疝痊兮偏腫愈,禿瘡膻腥治亦能。腹痛骨病牙痛止,紅痢能將毒性清。腸垢搜刮堪竭凈,佐之以酒效尤靈。
[0016]射干的功效:射干,多年生直立草本。根狀莖為不規則的塊狀。莖直立,實心。葉劍形,扁平,互生,嵌迭狀2列,花柱圓柱形,柱頭3淺裂,子房下位,3室,中軸胎座,胚珠多數。蒴果倒卵形,黃綠色,成熟時3瓣裂;種子球形,黑紫色,有光澤,著生在果實的中軸上。為清熱解毒中藥,主治: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氣,痰涎壅盛,瘰疬結核,瘧母,婦女經閉,癰腫瘡毒。
[0017]生地黃的功效:生地黃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塊根。又名地髓(《本經》),原生地(《本草正義》),干生地(《中藥志》)。原植物地黃又名:芐(《爾雅》),芑(《別錄》),牛奶子(《本草衍義》),婆婆奶(《救荒本草》),狗奶子(《植物名實圖考》),山煙、山白菜、酒壺花、甜酒棵、蜜罐棵。有滋陰清熱、生津,涼血補血的功效。
[0018]補骨脂的功效:別名:胡韭子、婆固脂、破故紙、補骨鴟、黑故子、胡故子、吉固子、黑故子為豆科植物補骨脂的果實,溫腎助陽,納氣,止瀉。用于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泄瀉;外用治白癜風,斑禿。
[0019]川斷的功效: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川續斷的根,因能“續折接骨”而得名。秋季采挖,除去根頭及須根,用微火烘至半干,堆置“發汗”至內部變綠色時,再烘干。《滇南本草》補肝,強筋骨,定經絡,止經中(筋骨)酸痛,安胎,治婦人白帶,生新血,破瘀血,落死胎,止咳嗽咳血,治赤白便濁。
[0020]麝香的功效:麝香為雄麝的肚臍和生殖器之間的腺囊的分泌物,干燥后呈顆粒狀或塊狀,有特殊的香氣,有苦味,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藥。是中樞神經興奮劑,外用能鎮痛、活血消腫。
[0021]紫草的功效:又名山紫草、紫丹、紫草根,分布于日本、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遼寧、山西、湖南、甘肅、山東、湖北、廣西、四川、陜西、貴州、江西、河北、河南等地,生長于海拔50米至25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山坡草地,目前已經開始人工引種栽培。是中草藥的一種,春秋挖根,除去殘莖及泥土 (勿用水洗,以防退色),曬干或微火烘干,生用。紫草的根和花均含色素,乙酰紫草醌、紫草烷、異丁酰紫草醌等,功能主治涼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熱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瘡瘍、濕疹、水火燙傷。清熱涼血,用于麻疹,熱病癍疹,濕疹,尿血,血淋,血痢,瘡瘍,丹毒,燒傷,熱結便秘,
旱蓮草的功效: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直立,具匍匐莖;葉對生,披針形;頭狀花序,腋生或頂生,花白色;瘦果黑色。常見于田梗,溝溪邊濕地。全草藥用,有收斂、止血、補肝腎之功效
竹茹是中醫藥材,是禾本科植物青桿竹、大頭典竹或淡竹的莖桿的干燥中間層。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鮮莖,除去外皮,將稍帶綠色的中間層刮成絲條,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陰干。前者稱“散竹茹”,后者稱 “齊竹茹”。性味性微寒,味甘。功能主治:清熱化痰,除煩止嘔。用于痰熱咳嗽、膽火挾痰、煩熱嘔吐、驚悸失眠、中風痰迷、舌強不語、胃熱嘔吐、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0022]冰片的功效:冰片,又名片腦、桔片、龍腦香、梅花冰片、羯布羅香、梅花腦、冰片腦、梅冰等,是龍腦香科植物龍腦香的樹脂和揮發油加工品提取獲得的結晶,是近乎于純粹的右旋龍腦。亦有用化學方法合成。其可用于用于閉證神昏、用于目赤腫痛,喉痹口瘡、用于瘡瘍腫痛,潰后不斂等。
[0023]桅子的功效:別名黃桅子、山桅、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桅子的果實。目前,桅子的果實是傳統中藥,具有護肝、利膽、降壓、鎮靜、止血、消腫等作用。
[0024]薏苡仁的功效:薏苡為禾本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以去除外殼和種皮的種仁入藥。主產湖南、河北、江蘇、福建等省。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利濕、清熱排膿功能。用于脾虛泄瀉水腫腳氣、白帶、濕、關節疼痛、腸癰、肺痿等癥。尚用于胃癌、子宮頸癌、絨毛膜上皮癌等癌癥以及多發性疣。
[0025]木通的功效:木通為雙子葉植物藥木通、科植物白木通或三葉木通、五葉木通的木質莖。性味苦,涼,瀉火行水,通利血脈。主治小便赤澀,淋濁,水腫,胸中煩熱,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婦女經閉,乳汁不通。
[0026]菟絲子的功效:菟絲子是一種生理構造特別的寄生植物,其組成的細胞中沒有葉綠體,利用爬藤狀構造攀附在其他植物,并且從接觸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戳入宿主直達韌皮部,吸取養分以維生,更進一步還會儲存成淀粉粒于組織中。中藥菟絲子為雙子葉植物藥旋花科植物菟絲子、南方菟絲子、金燈藤等的種子,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固胎止泄之功效。外治白癜風。
[0027]茵陳的功效:茵陳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濱蒿或菌陳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我國的大部分地區有分布,主產陜西、山西、安徽等地。本品味苦、辛、微寒,入脾、胃、肝、膽經。功效清濕熱、退黃疸。近年來有關本品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等方面都有很大進展,具有利膽、保肝;抗病原微生物、抗腫瘤、解熱鎮痛消炎等功效。還可治療難治性濕疹。
[0028]胡麻油的功效:胡麻油在我國有著悠久的食用歷史。胡麻油在民間稱謂極多,有汪油、潞油和麻油等。胡麻是我國五大油料作物之一,俗稱芝麻、脂麻。胡麻油也稱芝麻油,它是從胡科植物脂麻種子榨取的脂肪油,有潤燥通便、養血祛風的功效,可治病后虛弱、眩暈、便秘、老人皮膚干燥、起鱗屑、過敏性皮炎、瘙癢、瘡瘍濕疹及高血壓、血管硬化、膽固醇增高等癥。
[0029]本發明設計了,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包含有:中藥組合物I設置為由苦參28克、丹參72克、黃柏25克、蛇床子48克、地膚子62克、當歸9克、黃芪6.1克、血竭
10克、桑寄生15克、白頭翁8.8克、射干35.5克、生地黃19克、補骨脂37克、川斷21克、磨香32克、紫草8克、旱蓮草7.8克、竹茹14克和冰片58克組成;中藥組合物II設置為由桅子88克、薏苡仁70克、木通45克、菟絲子32克、茵陳15克和胡麻油適量組成。
[0030]本發明設計了,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的熬制及對病變部位霧化處理的裝置,包含有用于聚集水蒸氣的蒸氣室、設置為與蒸氣室連通并設置為按列按行分布的藥物筒、設置在藥物筒中并用于把中藥物與藥液隔離的滲透膜。
[0031]按照中藥物的不類 別,把中藥物放到不同的藥物筒中,再分別與蒸氣室連接,把藥物成份滲透到水蒸汽中,通過滲透膜進入到藥物筒底端,由于設計了蒸氣室、藥物筒和滲透膜,按照不同類別的中藥物在不同的藥物筒中進行熬制,不再把不同類別的中藥物進行混合熬制,因此萃取中藥物的成份最好。
[0032]本發明設計了,還包含有上閥門和下閥門,在蒸氣室的下端端面上設置有連接嘴,藥物筒設置為與蒸氣室的連接嘴聯接并在蒸氣室的連接嘴與藥物筒之間設置有上閥門,在藥物筒的下端端面上設置有下閥門,在藥物筒中設置有隔離板并在藥物筒的隔離板上設置有滲透膜。
[0033]本發明設計了,還包含有散熱器、霧化球、噴嘴、堵頭和支架,在支架上設置有具有腔體的座墊并噴嘴設置在座墊的腔體中,在座墊的下端設置有霧化球并霧化球設置為與支架鉸接,在霧化球中設置有緩沖腔體并在霧化球上設置有與霧化球的緩沖腔體連通的連接口,在霧化球的連接口設置有噴嘴和堵頭,霧化球的緩沖腔設置為與散熱器連通,散熱器設置為與下閥門連通。
[0034]本發明設計了,藥物筒設置為四個并設置為排列分布在蒸氣室的下端端面上。
[0035]本發明設計了,在霧化球的緩沖腔壁上設置有螺旋線式道槽。
[0036]本發明設計了,滲透膜設置為承載為1.51~1.65Mpa的壓力的單向膜。
[0037]本發明設計了,在蒸氣室上設置有密封式開口。
[0038]三、【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的熬制及對病變部位霧化處理的裝置的示意圖。
[0039]四、【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的第一個實施例的藥物組成,包含有:中藥組合物I設置為由苦參25克、丹參55克、黃柏10克、蛇床子35克、地膚子60克、當歸7克、黃芪6克、血竭10克、桑寄生10克、白頭翁5克、射干35克、生地黃10克、補骨脂30克、川斷20克、麝香10克、紫草5克、旱蓮草6克、竹茹10克和冰片50克組成;中藥組合物II設置為由桅子80克、薏苡仁50克、木通30克、菟絲子25克、茵陳10克和胡麻油適量組成。
[0040]把中藥組合物I中的這幾種中藥煎制成中藥湯,每天分早中晚三次服用,七天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后,停藥3~5天,再進行下一個療程;把中藥組合物II中的桅子、薏苡仁、木通、菟絲子和茵陳在胡麻油中浸泡24小時以上,放到容器中進行蒸煮,使產生的水汽作用在外陰部位,對白斑進行霧化處理,至少兩天一次,連續七次為一個療程。
[0041]在泰山醫學院附屬醫院進行了外陰白斑病的臨床觀察:
95例均經外陰病變活檢病理確診;患者年齡最大66歲,最小23歲,平均年齡45.6歲;病程< 3年者50例,3~10年35例,> 10年10例。95例隨機分為治療組60例與對照組35例,兩組患者在病理類型、年齡、病程長短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0042]治療方法:治療組采用本發明藥物。用法:中藥組合物I水煎、每日I劑,中藥組合物II對白斑部位進行霧化處理10~15分鐘后,一般每日I次。對照組采用復方尿素軟膏局部涂抹,每日2次,2組均以4周為I療程,共治療2療程,門診定期隨訪。
[0043]療效評定標準:近期療效判定標準臨床治愈:癥狀消失,外陰病變區皮膚粘膜顏色及彈性基本恢復正常,治療結束后隨訪半年無復發,病理檢查為正常皮膚粘膜;顯效:癥狀消失,皮膚彈性明顯改善,顏色顯著改變,隨訪半年無復發,病理檢查皮膚粘膜組織結構基本恢復正常;好轉:癥狀減輕,皮膚彈性及顏色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病變區縮小,病理檢查皮膚組織結構部分恢復正常;無效`:治療后癥狀無好轉,外陰皮膚無改變,病理檢查皮膚粘膜組織結構無變化。
[0044]瘙癢評分標準O分:沒有瘙癢:1分:有一過性瘙癢;2分:有瘙癢,但不影響睡眠;3分:有嚴重瘙癢,影響睡眠。
[0045]近期療效治療組60例中,治愈15例,顯效33例,好轉1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66%;對照組35例中,好轉17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48.57%。2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0°〈0.05),治療組近期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0046]治療前患者分布為:0分:治療組2例、對照組O例;I分:治療組10例、對照組8例;2分:治療組20例、對照組17例;3分:治療組28例、對照組20例;治療后患者分布為:0分:治療組10例、對照組O例;I分:治療組43例、對照組15例;2分:治療組5例、對照組8例;3分:治療組2例、對照組12例。
[0047]治療前后瘙癢評分經統計學處理,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瘙癢評分(0+1分例數占各組例數之比)比較有顯著性差異0° <0.05),治療組的瘙癢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
[0048]典型病例
1、李XX,女,9歲,2010年8月就診,主訴外陰奇癢,因為搔抓,外陰道出現多處的抓痕、紅腫,小陰唇有潰瘍2周,經治療復方尿素軟膏治療3天又反復發作。病理檢查證實為外陰白斑病。患者要求服用本發明中藥內服和霧化處理,每劑取成人的1/3量治療兩個療程,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半年隨訪未再復發。
[0049]2、王X,女,50歲,于2011年7月就診,外陰瘙癢,有時可有灼熱、疼痛感10天,外陰以Ph4弱酸配方女性護理液清洗5天效果不佳。查體:陰部白班且有抓傷。病理檢查確診該病。患者要求服用本發明中藥內服藥和霧化處理兩個療程,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一年隨訪未再復發。
[0050]3、魏XX,女,59歲,于2012年9月就診,外陰瘙癢,有時灼熱,患部皮膚粗糙、有抓痕,發生皸裂半月,在當地衛生院給予涂抹膚輕松軟膏治療I周效果不佳。病理檢查證實為外陰白斑病。患者要求服用本發明中藥內服藥和霧化處理四個療程,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半年隨訪未再復發。
[0051]本發明的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的第二個實施例的藥物組成,包含有:中藥組合物I設置為由苦參45克、丹參75克、黃柏35克、蛇床子50克、地膚子75克、當歸9克、黃芪8克、血竭15克、桑寄生15克、白頭翁9克、射干40克、生地黃20克、補骨脂40克、川斷25克、麝香35克、紫草8克、旱蓮草9克、竹茹15克和冰片70克組成;中藥組合物
II設置為由桅子90克、薏苡仁70克、木通45克、菟絲子45克、茵陳20克和胡麻油適量組成。
[0052]本發明的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的第三個實施例的藥物組成,包含有:中藥組合物I設置為由苦參35克、丹參65克、黃柏22.5克、蛇床子42.5克、地膚子67.5克、當歸8克、黃芪8克、血竭12.5克、桑寄生12.5克、白頭翁7克、射干37.5克、生地黃15克、補骨脂35克、川斷22.5克、麝香17.5克、紫草6.5克、旱蓮草7.5克、竹茹12.5克和冰片60克組成;中藥組合物II設置為由桅子85克、薏苡仁60克、木通37.5克、菟絲子35克、茵陳15克和胡麻油適量組成。
[0053]本發明的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的第四個實施例的藥物組成,包含有:中藥組合物I設置為由苦參28克、丹參72克、黃柏25克、蛇床子48克、地膚子62克、當歸9克、黃芪6.1克、血竭10克、桑寄生15克、白頭翁8.8克、射干35.5克、生地黃19克、補骨脂37克、川斷21克、麝香32克、紫草8克、旱蓮草7.8克、竹茹14克和冰片58克組成;中藥組合物II設置為由桅子88克、薏苡仁70克、木通45克、菟絲子32克、茵陳15克和胡麻油適量組成。本實施例對患者年齡在20-30歲的治療效果最好,有效率為99%、治愈率為95%。
[0054]由上可見,本發明根據中醫傳統理論和現代治療理論,結合中醫傳統理論和現代治療理論,治療外陰白斑病的效果更好。
[0055]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的熬制及對病變部位霧化處理的裝置的第一個實施例,包含有蒸氣室1、藥物筒2、上閥門3、滲透膜4、下閥門5、散熱器6、霧化球7、噴嘴
8、堵頭9和支架10,在蒸氣室I的下端端面上設置有連接嘴,藥物筒2設置為與蒸氣室I的連接嘴聯接并在蒸氣室I的連接嘴與藥物筒2之間設置有上閥門3,在藥物筒2的下端端面上設置有下閥門5,在藥物筒2中設置有隔離板并在藥物筒2的隔離板上設置有滲透膜4,在支架10上設置有具有腔體的座墊并噴嘴8設置在座墊的腔體中,在座墊的下端設置有霧化球7并霧化球7設置為與支架10鉸接,在霧化球7中設置有緩沖腔體并在霧化球7上設置有與霧化球7的緩沖腔體連通的連接口,在霧化球7的連接口設置有噴嘴8和堵頭9,霧化球7的緩沖腔設置為與散熱器6連通,散熱器6設置為與下閥門5連通。[0056]在本實施例中,藥物筒2設置為四個并設置為排列分布在蒸氣室I的下端端面上。
[0057]在本實施例中,在霧化球7的緩沖腔壁上設置有螺旋線式道槽。
[0058]在本實施例中,滲透膜4設置為承載為1.5IMpa的壓力的單向膜。
[0059]在本實施例中,在蒸氣室I上設置有密封式開口。
[0060]按照中藥物的不類別,把中藥物放到不同的藥物筒2中,再分別與蒸氣室I連接,調節不同的藥物筒2上的上閥門3的開啟量,使不同的藥物筒2中承受不同壓力的水蒸汽,從而使不同中藥物在不同壓力和溫度的水蒸汽中,把藥物成份滲透到水蒸汽中,通過滲透膜4進入到藥物筒2底端,通過下閥門5接取藥液進行內服;同樣,按照中藥物的不類別,把中藥物放到不同的藥物筒2中,再分別與蒸氣室I連接,調節不同的藥物筒2上的上閥門3的開啟量,使帶有藥物成份的水蒸氣通過下閥門5進入散熱器6中,在散熱器6中降溫后進入到霧化球7中,根據患者的情況,安裝不同數量的噴嘴8,患者坐在支架10上,把噴嘴8對準外陰白斑進行霧化處理。
[0061]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的熬制及對病變部位霧化處理的裝置的第二個實施例,滲透膜4設置為承載為1.65Mpa的壓力的單向膜。
[0062]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的熬制及對病變部位霧化處理的裝置的第三個實施例,滲透膜4設置為承載為1.58Mpa的壓力的單向膜。
[0063]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的熬制及對病變部位霧化處理的裝置的第四個實施例,滲透膜4設置為承載為1.52Mpa的壓力的單向膜。
[0064]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的熬制及對病變部位霧化處理的裝置的第五個實施例,滲透膜4設置為承載為1`.62Mpa的壓力的單向膜。
[0065]上述實施例只是本發明所提供的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和熬制及對病變部位霧化處理的裝置的一種實現形式,根據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案的其他變形,增加或者減少其中的成份或步驟,或者將本發明用于其他的與本發明接近的【技術領域】,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中藥組合物I設置為由苦參25-45克、丹參55-75克、黃柏10-35克、蛇床子35-50克、地膚子60-75克、當歸7-9克、黃芪6-8克、血竭10-15克、桑寄生10-15克、白頭翁5_9克、射干35-40克、生地黃10-20克、補骨脂30-40克、川斷20-25克、麝香10-35克、紫草5-8克、旱蓮草6-9克、竹茹10-15克和冰片50-70克組成;中藥組合物II設置為由桅子80-90克、薏苡仁50-70克、木通30-45克、菟絲子25-45克、茵陳10-20克和胡麻油適量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中藥組合物I設置為由苦參28克、丹參72克、黃柏25克、蛇床子48克、地膚子62克、當歸9克、黃芪6.1克、血竭10克、桑寄生15克、白頭翁8.8克、射干35.5克、生地黃19克、補骨脂37克、川斷21克、麝香32克、紫草8克、旱蓮草7.8克、竹茹14克和冰片58克組成;中藥組合物II設置為由桅子88克、薏苡仁70克、木通45克、菟絲子32克、茵陳15克和胡麻油適量組成。
3.一種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的熬制及對病變部位霧化處理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用于聚集水蒸氣的蒸氣室(I )、設置為與蒸氣室(I)連通并設置為按列按行分布的藥物筒(2)、設置在藥物筒(2)中并用于把中藥物與藥液隔離的滲透膜(4)。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的熬制及對病變部位霧化處理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有上閥門(3)和下閥門(5),在蒸氣室(I)的下端端面上設置有連接嘴,藥物筒(2 )設置為與蒸氣室(I)的連接嘴聯接并在蒸氣室(I)的連接嘴與藥物筒(2)之間設置有上閥門(3),在藥物筒(2)的下端端面上設置有下閥門(5),在藥物筒(2)中設置有隔離板并在藥物筒(2)的隔離板上設置有滲透膜(4)。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的熬制及對病變部位霧化處理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含有散熱器(6)、霧化球(7)、噴嘴(8)、堵頭(9)和支架(10),在支架(10)上設置有具`有腔體的座墊并噴嘴(8)設置在座墊的腔體中,在座墊的下端設置有霧化球(7)并霧化球(7)設置為與支架(10)鉸接,在霧化球(7)中設置有緩沖腔體并在霧化球(7 )上設置有與霧化球(7 )的緩沖腔體連通的連接口,在霧化球(7 )的連接口設置有噴嘴(8)和堵頭(9),霧化球(7)的緩沖腔設置為與散熱器(6)連通,散熱器(6)設置為與下閥門(5)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的熬制及對病變部位霧化處理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藥物筒(2)設置為四個并設置為排列分布在蒸氣室(I)的下端端面上。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的熬制及對病變部位霧化處理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霧化球(7)的緩沖腔壁上設置有螺旋線式道槽。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的熬制及對病變部位霧化處理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滲透膜(4)設置為承載為1.51-1.65Mpa的壓力的單向膜。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組合物的熬制及對病變部位霧化處理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蒸氣室(I)上設置有密封式開口。
【文檔編號】A61K36/8994GK103550544SQ201310486063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7日
【發明者】孫錚, 戰戈, 郝艷青 申請人:泰山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