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肝腎兩虛證型眩暈病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肝腎兩虛證型眩暈病的中藥,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藥材制成的中藥制劑:柴胡8—12份,黃芩8—10份,半夏8—10份,人參8—10份,白術10—15份,茯苓18—20份,桂枝8—10份,白芍藥15—20份,山茱萸12—15份,枸杞子15—20份,菊花10—15份,車前子12—15份,梔子6—10份,干姜8—10份,甘草4—6份。多年來,通過對100例此類患者的跟蹤調查統計,表明此藥方有效率達到100%,顯效率達到100%,治愈率達到99%。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肝腎兩虛證型眩暈病的中藥
[0001]【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特別是一種治療肝腎兩虛證型眩暈病的中藥。
[0002]【背景技術】眩暈病是指對于空間關系的定向感覺和平衡感覺產生障礙的一種病癥。該病癥患者往往感到外界環境或自身存在著旋轉移動或搖晃運動,頭重腳輕,頭腦不清楚,常伴有頭痛、頭脹、沉重感,或有失眠、心悸、耳鳴、焦慮、多夢、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多種癥狀表現。臨床常見證型有肝陽上元證、肝腎兩虛證、心氣不足證、肝郁化火證、肝胃不和證等。本發明主要研究的是臨床常見的證型之一一肝腎兩虛證型眩暈病,該證型系因肝腎兩虛而發的眩暈。從中醫角度講,肝藏血,腎藏精,肝腎同源,精血可以互相轉化,肝腎兩虛就是精虧血少,從而引起眩暈病癥。目前,西醫治療眩暈病多從調理心腦血管方面入手,采取服用擴血管藥物、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藥物的方式,治標不治本,且副作用極大。
[0003]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想提供一種能治療肝腎兩虛證型眩暈病的中藥,采用該中藥不僅治愈速度快,愈后不再復發,能夠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而且無任何副作用,對身體健康還有疏肝理氣的調理作用。
[0004]為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肝腎兩虛證型眩暈病的中藥,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藥材制成的中藥制劑:柴胡8 —12份,黃芩8 —10份,半夏8—10份,人參8—10份,白術10 —15份,茯苓18 — 20份,桂枝8 —10份,白芍藥15—20份,山茱萸12 —15份,枸杞子15 — 20份,菊花10 —15份,車前子12 —15份,桅子6 —10份,干姜8 —10份,甘草4一6份。本發明的加工工藝為:將各種藥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規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藥顆粒,按照每小袋10克進行分裝,密閉,于陰涼、干燥處保存。飯后用開水溶化服用,有部分不溶物為正常現象,混勻后全部服下,一日兩次(早晚各一次),每次一袋,10天為一個療程。服藥期間,忌腥、冷、辣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學會合理減壓,積極參加戶外運動,放松心情,盡量避免熬夜。
[0005]本發明所采用的柴胡性微寒,歸肝經、膽經,具有透表泄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的功效;所采用的黃芩與本方中的柴胡配伍,具有通調表里的功效;所采用的半夏對治療痰飲眩丨季、內痰眩暈、痰厥頭痛、頭暈不眠具有顯著功效;米用的人參內含有一種叫人參阜式的化學物質,可調節神經功能,使緊張造成紊亂的神經過程得以恢復;所采用的白術具有補脾益氣的功效,并對運化無力、肢軟神疲等癥狀具有顯著功效;所采用的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藥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其含有的茯苓多糖有明顯保肝臟作用;所采用的桂枝具有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平沖降氣的功效;所采用的白芍藥具有補血柔肝、平肝止痛等功效,適用于四肢攣急癥,其含有的芍藥甙有增加冠狀動脈流量、改善心肌營養血流、擴張血管、鎮靜、鎮痛、解痙等作用;采用的山茱萸歸肝、腎經,補益肝腎,澀精固脫,可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痛等癥;采用的枸杞子可以補氣強精、滋補肝腎;采用的菊花,可治療頭痛、眩暈、目赤、心胸煩熱等癥;采用的車前子歸肝經、腎經,具有平肝熱的功效;采用的桅子具有護肝、鎮靜等作用,可治療虛煩不眠;采用的干姜具有回陽通脈的功效;采用的甘草具有保肝解毒和補脾益氣的功效。本發明將以上各種原料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間相互協調,相互作用,對肝腎兩虛證型的眩暈病能夠標本兼治,效果良好,從根本上解決此病癥。
[0006]多年來,通過對100例此類患者的跟蹤調查統計,表明此藥方有效率達到100%,顯效率達到100%,治愈率達到99%。
[0007]下面通過對有關數據的基本情況分析,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效果。
[0008]
表一:患者人員結構情況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肝腎兩虛證型眩暈病的中藥,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藥材制成的中藥制劑:柴胡8—12份,黃岑8一10份,半夏8一10份,人參8一10份,白術10—15份,獲茶18 — 20份,桂枝8 —10份,白芍藥15 — 20份,山茱萸12 —15份,枸杞子15 — 20份,菊花10—15份,車前子12 —15份,桅子6 —10份,干姜8 —10份,甘草4一6份。
【文檔編號】A61P25/00GK103536873SQ201310463272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8日
【發明者】孫麗 申請人:孫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