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手術鉗頭部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微創手術鉗頭部連接結構,推拉桿頭部為外半圓形結構,外半圓形結構兩側均設置有圓弧形凸臺,緊靠圓弧形凸臺右側設置有一用于限位機構的凹槽和擋塊;咬芯后部為中空結構,中空結構內設有內半圓形結構,內半圓形結構兩側均設置有圓弧形凹槽,內半圓形結構右側壁設置有一小弧形擋塊,咬芯外部兩側均設置有弧形凹槽;鉗管前端底部有一開口,后端上面開有長凹槽,鉗管的長凹槽內壁兩側分別設有弧形凸臺;咬芯通過咬芯外部的弧形凹槽嵌入鉗管內部的弧形凸臺與鉗管連接;推拉桿通過頭部外半圓形結構和圓弧形凸臺對應嵌入咬芯中空部的內半圓形結構和圓弧形凹槽內與咬芯連接,推拉桿一側用于限位機構的凹槽和咬芯內壁一側的小弧形擋塊相互嵌合。
【專利說明】微創手術鉗頭部連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微創手術鉗,具體涉及一種微創手術鉗頭部機械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的手術鉗,主要有鉗頭、連桿、連接架、鉚釘等組成。連桿與鉗頭之間常通過鉚釘鉚接組成鉸鏈副,這種裝配方法操作比較復雜且對工藝要求較高。微創手術鉗外徑只有幾個毫米,零件都比較精密,對接時較為困難、效率低,并且鉚釘連接容易造成應力集中。加之手術器械常規的高溫高壓消毒等處理,會使手術鉗邊緣變鈍,長久使用可能致使金屬顆粒脫落,甚至鉚釘斷裂,給患者帶來嚴重的意外傷害。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首要目的,就是為了克服現有的微創手術鉗鉚釘鉚接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微創手術鉗頭部連接結構,該結構為無鉚釘自配合式機械機構,并且能優化鉗頭零件的裝配方法。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微創手術鉗頭部連接結構,包括推拉桿、咬芯、鉗管,其特點是:推拉桿頭部為外半圓形結構,外半圓形結構兩側均設置有圓弧形凸臺,緊靠圓弧形凸臺右側設置有一用于限位機構的凹槽和擋塊;咬芯后部為中空結構,中空結構內設有內半圓形結構,內半圓形結構兩側均設置有圓弧形凹槽,內半圓形結構右側壁設置有一小弧形擋塊,咬芯外部兩側均設置有弧形凹槽;鉗管前端底部有一開口,后端上面開有長凹槽,鉗管的長凹槽內壁兩側分別設有弧形凸臺;咬芯通過咬芯外部的弧形凹槽嵌入鉗管內部的弧形凸臺與鉗管連接;推拉桿通過頭部外半圓形結構和圓 弧形凸臺對應嵌入咬芯中空部的內半圓形結構和圓弧形凹槽內與咬芯連接,推拉桿一側用于限位機構的凹槽和咬芯內壁一側的小弧形擋塊相互嵌
口 ο
[0005]咬芯的前端設有手術鉗上咬口,手術鉗上咬口為鋸齒狀結構,齒寬度為1mm。
[0006]鉗管的橫截面為橢圓形,橢圓形長徑為4mm,鉗管的前端設有手術鉗下咬口,手術鉗下咬口向上翹起角度為17°。
[0007]咬芯與鉗管連接后,咬芯的弧形凹槽與鉗管的弧形凸臺相互嵌合自鎖;推拉桿的圓弧形凸臺與咬芯內部的圓弧形凹槽相互嵌合自鎖。
[000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整體采用無銷釘連接,通過推拉桿的前后位移來帶動咬芯做張合咬切運動,可以承受更大的咬力;手術鉗頭僅由推拉桿、咬芯和鉗管三部分組成,可以降低鉗頭的厚度,便于深入更狹窄的手術空間自由操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I是本發明的結構分解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咬芯張開狀態主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咬芯張開底部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咬芯與鉗管裝配過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推拉桿與咬芯裝配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應理解,以下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0011]參見圖1,配合圖2、圖3,本發明的微創手術鉗頭部連接結構,零部件裝配方便且具有自鎖功能。它包括推拉桿I、咬芯2、鉗管3。推拉桿I為傳力機構,咬芯2為手術鉗頭部上咬口,鉗管前端31為手術鉗頭部下咬口 ;推拉桿I和咬芯2連接,咬芯2位于下咬口 31內部,通過推拉桿I的前后位移來帶動咬芯2做張合咬切運動。零件之間裝配方便,手工操作即可完成鉗頭各零件之間的裝配。
[0012]推拉桿I頭部為外半圓形結構11,且在兩側設置有圓弧形凸臺12,緊接著圓弧形凸臺12部分右側設置有一用于限位機構的凹槽13和擋塊14。推拉桿依靠頭部外半圓形結構11和圓弧形凸臺12嵌合進入咬芯2內部。
[0013]咬芯2為中空結構,中空部分為內半圓形結構21,并且咬芯2內部兩側均設置有圓弧形凹槽22,內部右側壁設置有一小弧形擋塊23 ;咬芯外部兩側均設置有弧形凹槽24 ;咬芯前端25的手術鉗上咬口與人體組織接觸部分為鋸齒狀結構26,且齒寬度為1mm。
[0014]鉗管3的橫截面是長徑為4mm的橢圓形,下咬口向上翹起角度為17°,前端為底部開口特征,鉗管3頭部內壁兩側分別設有弧形凸臺機構32。
[0015]推拉桿I頭部外半圓形結構11和咬芯2的中空內半圓形結構21為同心圓并且大小相同。推拉桿I頭部的圓弧形凸臺12和咬芯I內部兩側設置的圓弧形凹槽22結構為同心圓并且大小相同。推拉桿I 一側用于限位機構的凹槽13和咬芯2內壁一側的小弧形擋塊23可以相互嵌合。
[0016]咬芯2外部兩側設置的弧形凹槽24和鉗管3內部兩側設置的弧形凸臺機構32結構為同心圓并且大小相同。
[0017]參見圖4、圖5,本發明的裝配操作必須先裝配咬芯2與鉗管3,咬芯2倒置后通過咬芯外部的弧形凹槽24與鉗管內部的弧形凸臺32相互嵌合將咬芯2按相應軌道24滑入鉗管內部弧形凸臺32完成第一步裝配;然后將推拉桿I倒置后通過推拉桿頭部的圓弧形凸臺12與咬芯內部的圓弧形凹槽22相互嵌合將推拉桿按相應軌道12滑入咬芯內槽22即可完成第二步裝配。
[0018]咬芯2與鉗管3裝配之后,咬芯2就依靠自身的弧形凹槽24與鉗管的弧形凸臺32相互嵌合完成自鎖的第一步;推拉桿的圓弧形凸臺12與咬芯內部的圓弧形凹槽22相互嵌合完成自鎖的第二部。通過這兩步的自鎖后,零部件在非外力下將不會滑出各自的軌道。
【權利要求】
1.一種微創手術鉗頭部連接結構,包括推拉桿(I)、咬芯(2)、鉗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桿(I)頭部為外半圓形結構(11),外半圓形結構(11)兩側均設置有圓弧形凸臺(12),緊靠圓弧形凸臺(12)右側設置有一用于限位機構的凹槽(13)和擋塊(14);所述咬芯(2)后部為中空結構,中空結構內設有內半圓形結構(21),內半圓形結構(21)兩側均設置有圓弧形凹槽(22),內半圓形結構(21)的右側壁設置有一小弧形擋塊(23),咬芯外部兩側均設置有弧形凹槽(24);所述鉗管(3)的前端底部有一開口,后端上面開有長凹槽,鉗管(3)的長凹槽內壁兩側分別設有弧形凸臺(32);所述咬芯(2)通過咬芯(2)外部的弧形凹槽(24)嵌入鉗管(3)內部的弧形凸臺(32 )與鉗管(3 )連接;所述推拉桿(I)通過頭部外半圓形結構(11)和圓弧形凸臺(12)對應嵌入咬芯(2)中空部的內半圓形結構(21)和圓弧形凹槽(22)內與咬芯(2)連接,所述推拉桿(I) 一側用于限位機構的凹槽(13)和咬芯(2)內壁一側的小弧形擋塊(23)相互嵌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創手術鉗頭部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咬芯(2)的前端(25)設有手術鉗上咬口,手術鉗上咬口為鋸齒狀結構(26),齒寬度為1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創手術鉗頭部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鉗管(3)的橫截面為橢圓形,橢圓形長徑為4mm,鉗管(3)的前端(31)設有手術鉗下咬口,手術鉗下咬口向上翹起角度為17°。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創手術鉗頭部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咬芯(2)與鉗管(3)連接后,咬芯(2)的弧形凹槽(24)與鉗管(3)的弧形凸臺(32)相互嵌合自鎖;所述推拉桿(I)的圓弧形凸臺(12)與咬芯內部的圓弧形凹槽(22)相互嵌合自鎖。
【文檔編號】A61B17/29GK103479413SQ201310462011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8日
【發明者】曹海濤, 葛斌, 潭江浩, 劉儉, 盧津婧 申請人:上海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