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一種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中藥,它是由下列原料藥物按常規方法制成的藥劑:黨參、黃芪、白術、茯苓、山藥、柴胡、炒白芍、炙甘草,延胡索、白扁豆、烏藥、陳皮。本發明中藥多年來應用于臨床,組方簡單,藥味少,價格低,療效好,治療患者數百例,總有效率98%,治愈率85%。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中藥
[0001]【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中藥。
[0002]【背景技術】:
腸易激綜合征(IBS)又稱結腸功能紊亂,結腸過敏,粘液性腸炎,痙攣性結腸炎等,是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其癥狀主要包括與排便有關的腹痛、腹脹、腹瀉及排便習慣性的改變,如腹瀉、便秘、腹瀉與便秘交替、大便急迫不盡感,粘液便、水樣便等。腸易激綜合征的發病機理與精神因素、腸道動力改變、結腸分泌和吸收功能改變、飲食因素、腸道菌細失調等有關。目前西醫對癥治療,療效欠佳,易復發,筆者幾十年來應用自擬的易激寧湯治療此病數百例,效果佳,不易復發。
[0003]
【發明內容】
:
一種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組成的原料藥物按常規方法制成的藥劑:黨參10_15g、黃芪12-20g、白術12-15g、茯苓12_15g、山藥12_20g、柴胡10-12g、炒白芍15-20g、炙甘草6-10g,延胡索10_15g、白扁豆12_20g、烏藥6_10g、陳皮12-15g。
[0004]本發明藥物中:黨參,性甘、平,入脾、肺經,補中益氣、養血生津;黃苗,性甘、溫,入脾、肺經,補氣升陽、固表止汗、托瘡生肌、利尿消腫;白術,性甘、溫、苦,入脾、胃經,補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表止汗;炙甘草,性甘、平,入十二經,補脾潤肺、益氣復脈、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獲茶,性甘、平,入心、脾、胃、肺、腎經,利水滲濕、健脾補中、寧心安神;山藥,性甘、平,入脾、肺、腎經,補脾止瀉、養肺益陰、益腎固精、養陰生津;柴胡,性苦、微辛、寒,入肝、膽經,疏散退熱、疏肝解郁、清膽截瘧、升舉陽氣;白芍,性苦、酸、微寒,入肝、脾經,補血斂陰、緩急止痛;延胡索,性辛、苦、溫,入肝、脾、心經,活血散瘀、利氣止痛;白扁豆,性甘、微溫,入脾、腎經,補脾止瀉、解毒和中;烏藥,性辛、溫,入脾、肺、腎、膀胱經,行氣止痛、溫腎散寒;陳皮,性辛、苦、溫,入脾、肺經,燥濕化痰、理氣健脾。諸藥調和,共奏健脾益氣、升清降濁、緩急止痛之療效。
[0005]制法和服藥方法:本發明為湯藥,所有組方數量均精選而成,常規方法加水煎煮兩次,第一次煎煮30分鐘,第二次煎煮20分鐘,兩次藥液混合過濾共得400ml,早晚飯后分服。
[0006]有益效果:本發明方組方簡單,藥味少,價格低,療效好,臨床應用總有效率98%,治愈率85%。
[0007]【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一種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中藥,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組成的原料藥物按常規方法制成的藥劑:黨參10-15g、黃芪12-20g、白術12-15g、茯苓12_15g、山藥12_20g、柴胡10-12g、炒白芍15-20g、炙甘草6-10g,延胡索10_15g、白扁豆12_20g、烏藥6_10g、陳皮12-15g。
[0008]實施例2: —種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中藥,其中各種原料藥物的優選重量配比為:黨參15g、黃芪20g、白術15g、茯苓15g、山藥15g、柴胡10g、炒白芍15g、炙甘草6g,延胡索15g、白扁豆20g、烏藥6g、陳皮12g。
[0009]臨床療效總結: 一、一般資料:
本發明中藥多年來應用于臨床,治療患者數百例,特別是肝脾氣滯型腹瀉,效果特佳。
[0010]二、診斷標準:
1、以腹痛、腹脹、腹瀉及便秘等為主要癥狀,伴有全身性神經官能癥狀;
2、一般情況良好,無消瘦及發熱,系統體檢僅發現腹部壓痛;
3、多次糞便常規及培養(至少3次)均陰性,糞便潛血試驗陰性;
4、X線鋇劑灌腸檢查無陽性發現或結腸有激若征象;
5、纖維結腸鏡示部分患者有運動亢進,無明顯黏液異常,組織學檢查基本正常;
6、血、尿常規正常,血沉正常;
7、無痢疾、血吸蟲病史,實驗性治療無效。
[0011]三、療效判斷標準:
1、治愈:癥狀消失,隨訪一年未復發;
2、好轉:癥狀消失,隨訪半年復發,或癥狀減輕。
[0012]四、治療效果:
服藥4-6劑為一療程,輕者12劑癥狀消失痊愈,重者30劑癥狀消失,痊愈,隨訪一年為復發。總有效率98%,治愈率85%。
[0013]五、典型病例:
病例1、初XX,男,50歲,2005年8月20日就診。腹痛、腹瀉、瀉后痛減,5年伴有腹脹、排便不盡、排便緊迫感、焦慮等,曾服蒙脫石散、復方黃連素片、利脾益腸丸等,效果不佳而來診。查: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緩,大便常規及腸鏡檢查均正常,診為腸易激綜合征。給予腸易激寧湯6劑好轉,繼服20劑痊愈,隨訪半年未復發。
[0014]病例2、王XX,女45歲,2012年10月來診。腹痛、腹瀉、瀉后痛減,每因情志刺激而加重已有4年,曾服左氧氟沙星片、結腸炎丸等藥無明顯療效而來診。查:舌質淡、苔薄微膩、脈沉弦,大便常規及腸鏡檢查均正常,診為腸易激綜合征。給予腸易激寧湯20劑痊愈,至今隨訪未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組成的原料藥物按常規方法制成的藥劑:黨參10-15g、黃芪12-20g、白術12-15g、茯苓12_15g、山藥12_20g、柴胡10-12g、炒白芍15-20g、炙甘草6-10g,延胡索10_15g、白扁豆12_20g、烏藥6_10g、陳皮 12-1 5g。
【文檔編號】A61P1/00GK103463417SQ201310457174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30日
【發明者】豐建君, 于忠芳, 仲崇華, 仲春光 申請人:豐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