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抑郁癥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藥物配方領域,具體說是一種治療抑郁癥的中藥,首先將甘草、茯苓、白術、柴胡、丹參、當歸、白芍、遠志、牛膝、丹皮、郁金、半夏、連翹、梔子、香附、川芎加水煎煮兩次,每次1h,濾液濃縮,真空干燥得干膏,然后將其粉碎,研細,過80目篩,制成顆粒,最后加輔料制成膠囊劑,其特征是原料的重量份為:甘草150-180、茯苓200-240、白術160-200份、柴胡180-220份、丹參200-240份、當歸120-160份、白芍100-150份、遠志120-160份、牛膝100-140份、丹皮180-220份、郁金220-260份、半夏60-80份、連翹100-150份、梔子130-170份、香附180-220份、川芎160-200份。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抑郁癥的中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抑郁癥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抑郁癥是精神科自殺率最高的疾病。抑郁癥發病率很高,幾乎每5個成年人中就有I個抑郁癥患者,因此它被稱為精神病學中的感冒。抑郁癥目前已成為全球疾病中給人類造成嚴重負擔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對患者及其家屬造成的痛苦,對社會造成的損失是其他疾病所無法比擬的。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會對抑郁癥缺乏正確的認識及偏見使患者不愿到精神科就診。在中國,僅有5%的抑郁癥患者接受過治療,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時的診治,病情惡化,甚至出現自殺的嚴重后果。另一方面,由于民眾缺乏有關抑郁癥的知識,對出現抑郁癥狀者誤認為是鬧情緒,不能給予應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對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使病情進一步惡化。
[0003]抑郁癥能導致患者長期失眠、厭食、精神不振,很大程度上能導致人體器官發生病變,肝郁脾虛,腎功能減退。引起抑郁癥的主要原因是現代社會發展迅速,一些人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心里壓力,沉重的心理負擔導致了心情的抑郁。
[0004]西藥治療抑郁癥,其價格昂貴,療效一般,而且治療周期較長,容易復發,還對人體有一些副作用等。有些中藥也存在療效差等不足,本發明所選藥材具有解表退熱、舒肝解郁、鎮靜安神、補脾理氣之功效,針對各種原因引起的神經抑郁癥具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經臨床應用發現,本發明具有作用迅速、治療效果明顯、耐受性好、成本低廉、無任何毒副作用的優勢。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采用中醫理論,安神安志,治療抑郁癥的同時,清除肝臟郁氣,健腎、脾,養胃,活血通氣,清熱除郁,對抑郁癥進行多方面的治療和護理,見效快。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一種治療抑郁癥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份為:甘草150-180份、茯苓200-240份、白術160-200份、柴胡180-220份、丹參200-240份、當歸120-160份、白芍100-150份、遠志120-160份、牛膝100-140份、丹皮180-220份、郁金220-260份、半夏60-80份、連翹100-150份、桅子130-170份、香附180-220份、川芎160-200 份。
[0007] 本發明藥物中,甘草:味甘,性平,無毒;主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氣力,解毒,久服輕身延年;生用瀉火熱,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熱,緩正氣,養陰血,補脾胃,潤肺;《長沙藥解》:甘草味甘,氣平,性緩。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備沖和之正味,秉淳厚之良資,入金木兩家之界,歸水火二氣之間,培植中州,交媾精神之妙藥,調濟氣血之靈丹。茯苓:甘、淡,平;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吐,脾虛食少,泄瀉,心悸不安,失眠健忘;《別錄》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浙,膈中痰水,水腫淋結。開胸腑,調臟氣,伐腎邪,長陰,益氣力,保神守中”。白術:味苦,甘,性溫;主治補脾,益胃,燥濕,和中,安胎,治脾胃氣弱,不思飲食,倦怠少氣,虛脹,泄瀉,痰飲,水腫,黃疸,濕痹,小便不利,頭暈,自汗,胎氣不安;《醫學啟源》:除濕益燥,和中益氣,溫中,去脾胃中濕,除胃熱,強脾胃,進飲食,和胃,生津液,主肌熱,四肢困倦,目不欲開,怠惰嗜臥,不思飲食,止渴,安胎。柴胡:性微寒、味苦、辛、歸肝經、膽經,具疏肝利膽、疏氣解郁、散火之功效;主治感冒發燒、寒熱往來、瘧疾,肝郁氣滯,胸肋脹痛;《綱目》:勞有五勞,病在五臟。若勞在肝、膽、心及包絡有熱,或少陽經寒熱者,則柴胡乃手足厥陰、少陽必用之藥;勞在脾胃有熱,或陽氣下陷,則柴胡乃引消氣退熱必用之藥;惟勞在肺腎者不用可爾。然東垣李氏言諸有熱者宜加之,無熱則不加。又言諸經之瘧,皆以柴胡為君;十二經瘡疽,須用柴胡以散結聚。則是肺瘧腎瘧,十二經之瘡有熱者,皆可用之矣。但要用者精思病原,加減佐使可也。如《和劑局方》治上下諸血,龍腦雞蘇丸,用銀柴胡浸汁熬膏之法,則世人知此意者鮮矣。按龐元英《淡藪》云,張知閤久病瘧,熱時如火,年余骨立,醫用茸、附諸藥,熱益甚。召醫官孫琳診之,琳投小柴胡湯一帖,熱減十之九,三服脫然。琳曰,此名勞瘧,熱從髓出,加以鋼劑,氣血愈虧,安得不瘦。蓋熱有在皮膚、在臟腑、在骨髓,非柴胡不可。若得銀柴胡,只須一服,南方者力減,故三服乃效也。觀此,則得用藥之妙矣。寇氏之說,可盡憑乎。丹參:味苦,微寒;主治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積聚,胸腹刺痛,熱痹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本經逢原》:丹參《本經》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等疾,皆瘀血內滯而化為水之候。止煩滿益氣者,瘀積去而煩滿愈,正氣復也。當歸:味甘,辛,苦,性溫;主治血虛諸癥,月經不調,崩漏,虛寒腹痛,肌膚麻木,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瘍,跌撲損傷;《本草匯編》:當歸治頭痛,酒煮服,取其清浮而上也。治心痛,酒調末服,取其濁而半沉半浮也。治小便出血,用酒煎服,取其沉入下極也,自有高低之分如此。王海藏言,當歸血藥,如何治胸中咳逆上氣,按當歸其味辛散,乃血中氣藥也,況咳逆上氣 ,有陰虛陽無所附者,故用血藥補陰,則血和而氣降矣。白芍:苦酸,涼;主治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胸腹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藥性論》:“治肺邪氣,腹中痔痛,血氣積聚,通宣臟腑擁氣,治邪痛敗血,主時疾骨熱,強五臟,補腎氣,治心腹堅脹,婦人血閉不通,消瘀血,能蝕膿”。遠志:味苦、辛,微溫,歸心、腎、肺經;主治安神益智,祛痰,消腫,用于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多夢,健忘驚悸,神志恍惚,咳嗽痰多,瘡瘍腫毒,乳房腫痛;《滇南本草》:養心血,鎮驚,寧心,散痰涎。療五癎角弓反張,驚搐,口吐痰涎,手足戰搖,不省人事,縮小便,治赤白濁,膏淋,滑精不禁。牛膝:苦、酸、性平;主治腰膝酸痛,補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經,引血下行,利尿通淋;《本草經疏》:牛膝,走而能補,性善下行,故入肝腎。主寒濕痿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者,肝脾腎虛,則寒濕之邪客之而成痹,及病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此藥性走而下行,其能逐寒濕而除痹也必矣。蓋補肝則筋舒,下行則理膝,行血則痛止。逐血氣,猶云能通氣滯血凝也。詳藥性,氣當作痹。傷中少氣,男子陰消,老人失溺者,皆腎不足之候也。腦為髓之海,腦不滿則空而痛。腰乃腎之腑,脊通髓于腦,腎虛髓少,則腰脊痛;血虛而熱,則發白。虛贏勞頓,則傷絕。肝藏血,腎藏精,峻補肝腎,則血足而精滿,諸證自瘳矣。血行則月水自通,血結自散。丹皮:性寒,味苦,涼,微寒,歸心,肝,腎,肺經;主治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溫熱病熱入血分,發斑,熱病后期熱伏陰分大熱,陰虛骨蒸潮熱,血滯閉經,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風濕熱痹;《本草綱目》:牡丹皮,治手足少陰、厥陰四經血分伏火。蓋伏火即陰火也,陰火即相火也,古方惟以此治相火,故仲景腎氣丸用之。后人乃專以黃蘗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勝也。赤花者利,白花者補,人亦罕悟,宜分別之。郁金:味辛、苦,性寒,歸肝、心、肺經,具有行氣化瘀、清心解郁、利膽退黃、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清新涼血;《本草備要》:行氣,解郁;泄血,破瘀,涼心熱,散肝郁。半夏:味辛,溫,有毒;該品辛散溫燥有毒,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濕,降逆氣,而善祛脾胃濕痰。水濕去則脾健而痰涎自消,逆氣降則胃和而痞滿嘔吐自止,故為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之良藥;《主治秘要》云,燥胃濕,化痰,益脾胃氣,消腫散結,除胸中痰涎。連翹:味苦,微寒,歸肺、心、膽經;主治熱病初起,風熱感冒、發熱、心煩、咽喉腫痛、急性腎炎、臃腫瘡毒,腸刺痛,腸熱。桅子:味苦、寒,無毒;主治熱病心煩,肝火目赤,頭疼,濕熱黃疸,淋證,血痢尿血,口舌生瘡,瘡瘍腫毒,扭傷腫痛;《本草正》:“桅子,若用佐使,治有不同:加茵陳除濕熱黃疸,加豆豉除心火煩躁,加厚樸、枳實可除煩滿,加生姜、陳皮可除嘔穢,同元胡破熱滯瘀血腹痛”。香附:辛微苦甘,平,微溫;主治理氣解郁,調經止痛,用于肝郁氣滯,胸、肋、脘腹脹痛,消化不良;《滇南本草》:調血中之氣,開郁,寬中,消食,止嘔吐。川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包經;主治頭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后瘀滯腥痛,胸肋疼痛,頭疼眩暈,風寒濕痹,跌打損傷,癰疽瘡瘍;《綱目》:燥濕,止瀉痢,行氣開郁。芎藭,血中氣藥也,肝苦急以辛補之,故血虛者宜之;辛以散之,故氣郁者宜之。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實施例1
一種治療抑郁癥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份為:甘草150-180份、茯苓200-240份、白術160-200份、柴胡180-220份、丹參200-240份、當歸120-160份、白芍100-150份、遠志120-160份、牛膝100-140份、丹皮180-220份、郁金220-260份、半夏60-80份、連翹100-150 份、桅子 130-170 份、香附 180-220 份、川芎 160-200 份。
[0009]首先將甘草、茯苓、白術、柴胡、丹參、當歸、白芍、遠志、牛膝、丹皮、郁金、半夏、連翹、桅子、香附、川芎加水煎煮兩次,每次lh,濾液濃縮,真空干燥得干膏,然后將其粉碎,研細,過80目篩,制成顆粒,最后加輔料做成膠囊劑。
[0010]實施例2
一種治療抑郁癥的中藥,其優選重量份為:甘草170份、茯苓220份、白術160份、柴胡200份、丹參220份、當歸130份、白芍120份、遠志140份、牛膝100份、丹皮200份、郁金240份、半夏60份、連翹120份、桅子150份、香附200份、川芎180份。
[0011]首先將甘草、茯苓、白術、柴胡、丹參、當歸、白芍、遠志、牛膝、丹皮、郁金、半夏、連翹、桅子、香附、川芎加水煎煮兩次,每次lh,濾液濃縮,真空干燥得干膏,然后將其粉碎,研細,過80目篩,制成顆粒,最后加輔料做成膠囊劑。
[0012]規格:每粒重0.3g。
[0013]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I粒,一天兩次。
[0014]1.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組64例經醫生明確診斷均為抑郁癥,其中男性36例,女性28例;年齡最大為58歲,最小為22歲。
[0015]1.2癥狀特點:情緒抑郁,胸悶,心慌,失眠多夢,焦慮,疲乏,渾身無力,嚴重者有自殺傾向。
[0016] 2.服用方式:一次I粒,每日兩次,溫開水口服。
[0017]3.治療結果3.1療效評定標準
病愈:不良癥狀消失,停藥一年后不復發?’好轉:不良癥狀消失,停藥一年后復發,或治療后不良癥狀明顯減輕、復發次數減少;無效:治療后不良癥狀無明顯好轉或改用其他法者。
[0018]3.2治療效果
20天為一個療程,輕者一般1-2個療程痊愈,重者4-5個療程痊愈,按上述標準治療后治愈36例,占56.3% ;好轉24例,占37.5% ;無效4例,占6.2%,總有效率為93.8%。
[0019]4.毒副作用
在臨床研究中沒有發現明顯的副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抑郁癥的中藥,采用甘草、茯苓、白術、柴胡、丹參、當歸、白芍、遠志、牛膝、丹皮、郁金、半夏、連翅、桅子、香附、川;原料,將甘草、獲茶、白術、柴胡、丹參、當歸、白芍、遠志、牛膝、丹皮、郁金、半夏、連翹、桅子、香附、川芎加水煎煮兩次,每次lh,濾液濃縮,真空干燥得干膏,然后將其粉碎,研細,過80目篩,制成顆粒,最后加輔料制成膠囊劑,其特征是原料的重量份為:甘草150-180份、茯苓200-240份、白術160-200份、柴胡180-220份、丹參200-240份、當歸120-160份、白芍100-150份、遠志120-160份、牛膝100-140份、丹皮180-220份、郁金220-260份、半夏60-80份、連翹100-150份、桅子130-170份、香附180-220 份、川芎 160-200 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的具體重量份為:甘草170份、茯苓220份、白術160份、柴胡200份、丹參220份、當歸130份、白芍120份、遠志140份、牛膝100份、丹皮200份、郁金240份 、半夏60份、連翹120份、桅子150份、香附200份、川芎180份。
【文檔編號】A61P25/24GK104043031SQ201310082341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5日
【發明者】王河東, 張慶衛, 高丹丹 申請人:威海東寶制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