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壓傷口治療用于防治手術縫合傷口瘢痕增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負壓傷口治療用于防治手術縫合傷口瘢痕增生的技術方法。瘢痕增生的潛在因素是傷口的機械應力、感染、炎癥反應、異物反應,其中傷口張力在瘢痕形成中起關鍵作用。硅凝膠、壓力療法、激素注射等目前常用的瘢痕防治方法療效欠佳,或存在副作用。負壓傷口治療是一個全新的手術縫合傷口瘢痕防治方法,基于該技術的結構和工作原理,通過封閉、固定和壓迫縫合傷口,以及對傷口的持續負壓作用,同時干預導致瘢痕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顯著減輕傷口組織的張力、封閉傷口、加快傷口愈合和降低組織炎癥反應,進而有效抑制瘢痕增生。本發明用于整形外科、美容外科、燒傷外科、心胸外科、頭頸外科和婦產科等各類外科手術縫合傷口的瘢痕防治。
【專利說明】負壓傷口治療用于防治手術縫合傷口瘢痕增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外科領域手術縫合傷口瘢痕增生的技術方法,包括整形外科、美容外科、燒傷外科、心胸外科、頭頸外科、婦產科等各類外科手術縫合傷口的瘢痕防治。
【背景技術】
[0002]瘢痕是皮膚損傷修復后的必然產物,人類皮膚損傷愈合都會伴隨不同程度的瘢痕形成。瘢痕增生病理表現為獨特的組織結構:高血管化、炎癥細胞浸潤、成纖維細胞增殖和成纖維細胞產生的大量排列紊亂的細胞外基質。臨床上,瘢痕表現為顏色改變、突出皮膚或凹陷、疼痛、癢、質硬和收縮,造成機體不適、容貌損壞和心理壓抑,嚴重瘢痕可導致關節等器官功能障礙和畸形,是致殘的常見原因,因此,瘢痕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皮膚損傷在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和醫療等活動中很常見,在美國,每年有一百萬的燒傷住院病人、二百萬的機動車意外創傷和三千四百萬的手術病人,許多病人傷口愈合后會遺留瘢痕,每年治療增生性瘢痕的花費至少四億美元。全世界僅大手術每年高達2.3億例次,燒創傷、小手術數量以及相關瘢痕治療花費無法估量。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燒創傷多發,加上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療技術的進步,各類手術病人大幅增多。而且,中國人屬于有色人種,皮膚傷口愈后易出現癜痕增生。總之,中國的瘢痕病人數量非常龐大,社會影響深遠,研制和開發有效防治瘢痕的技術或產品具有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0003]目前,臨床上缺乏療效好、副作用少的瘢痕防治方法。雖然硅凝膠、壓力療法、激素注射、激光和放射治療等廣泛應用于防治瘢痕,但這些療法至今作用機制欠清、療效不確切、或存在嚴重副作用【1,2】,使得手術切除仍成為瘢痕臨床治療的常用方法,手術治療包括瘢痕切除改形、植皮、組織擴張術和皮瓣移植術,甚至嘗試全面移植治療面部嚴重瘢痕增生畸形,然而手術治療面臨疼痛、麻醉意外、高費用和術后復發等問題。瘢痕形成機制不清是阻礙其防治進展的根本原因。
[0004]近年來,大量臨床觀察和實驗研究表明導致瘢痕增生的潛在因素是傷口的機械應力、感染、炎癥反應、異物反應,其中傷口機械應力(張力)在瘢痕形成中起關鍵作用【3,4,5】。傷口張力越大,組織炎癥反應重,傷口愈合后多出現瘢痕增生。臨床研究證實應用傷口減張膠布、減張器和改進傷口縫合等減張技術可明顯改善瘢痕形成【6,7,8】。另外,傷口愈合快慢與瘢痕形成有密切關系,傷口愈合快,組織炎癥反應時間短,瘢痕增生輕【5】。研究表明單純封閉瘢痕組織措施亦可減輕機械刺激及其激發的組織炎癥反應,抑制瘢痕增生【9】。因此,瘢痕增生是傷口愈合過程中多種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提示一種能同時干預瘢痕形成多種因素的技術方法顯然可以提高防治瘢痕的臨床療效。
[0005]負壓傷口治療(NPWT)自發明以來已廣泛應用于急慢性開放傷口的治療,促進傷口愈合,療效顯著,應用安全,副作用少,成為創面治療的革命性技術,其作用機制主要是對傷口局部施加機械作用,發揮引流清潔傷口、改善組織血液循環和氧供、調控組織炎癥反應, 加快傷口愈合【10】。近年來,封閉負壓治療應用于大手術等高風險手術縫合傷口,結果顯示可降低傷口感染、裂開等并發癥,其作用包括:封閉手術傷口防止污染、緩解傷口張力和避免傷口積液【11】。近期研究證實負壓傷口治療可減輕手術縫合傷口組織水腫【12】及傷口組織張力【13】。因此,負壓傷口治療實際上具有封閉傷口組織、降低傷口張力和感染引起的炎癥反應、加快傷口愈合的作用,可同時調控瘢痕形成的主要風險因素,有望成為有效防治傷口瘢痕增生的新方法。
[0006]本人自2006年開始應用負壓傷口治療技術于瘢痕切除和腹部供皮縫合傷口,臨床證實該技術能加快手術傷口愈合、提高愈合質量,通過術后隨訪觀察3-6個月,首次發現負壓傷口治療還能顯著減輕手術縫合傷口瘢痕增生,同時,應用過程中未發現毒副作用等并發癥,顯示良好的安全性。因此,封閉負壓治療技術防治瘢痕增生具有巨大的臨床應用和開發價值。
[0007]目前國內外無負壓傷口治療用于防治手術縫合傷口瘢痕增生的報道。
[0008]參考文獻
[0009]1.Mustoe TA,et al.1nternational clinical recommendations on scarmanagement.Plast Reconstr Surg.2002 ;110:560-571.[0010]2.張振,章一新.增生性瘢痕治療的研究進展.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雜志.2010 ;6(3):178-180.[0011]3.Aarabi S,Bhatt KA,Shi Y,et al.Mechanical load initiates hypertrophicscar formation through decreased cellular apoptosis.FASEB.2007 ;21:3250-61.[0012]4.Aarabi S,Longaker MT,Gurtner GC.Hypertrophic scar formationfollowing burns and trauma:new approaches to treatment.PLoS Med2007 ;e234:4.[0013]5.Gurtner GC,Werner SiBarrandon Y,et al.Wound repair and regeneration.Nature2008 ;453:314-21.[0014]6.Atkinson JA, McKenna KT, BarnettAG, et al.Arandomized,control ledtrial to determine the efficacy of paper tape in preventing hypertrophic scarformation in surgical incisions that traverse Langer’s skin tension lines.PlastReconstr Surg.2005 ;116 (6):1648-1656 ;discussionl657_1658.[0015]7.Gurtner GC, Dauskardt RH,Wong VW, Bhatt KA, Wu K,Vial IN,Padois K,Korman, JM, Longaker,MT.1mproving Cutaneous Scar Formation by Controlling theMechanical Environment.Large Animal and Phase I Studies Ann Surg.2011 ;254:217-225
[0016]8.0gawa R,Akaishi S,Huang CY, Doli T,Aoki M,Omori Y,Koike S,Kobe K,Akimota,M and Hyakusoku H.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asic research that showsreducing skin tension could prevent and treat abnormal scarring:the importanceof facial/subcutaneous tensile reduction sutures and flap surgery for keloidand hypertrophic scar reconstruction.J Nippon Med Sch.2011,78 (2):68-76.[0017]9.Mustoe TA.Evolution of silicone therapy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inscar management.Aesthetic Plast Surg.2008 ;32 (I):82-92.[0018]10.Horch RE,Gerngross H,Lang W, Mauckner P,Nord D,Peter RU,Vogt PM,Wetzel-Roth ff, Willy C.1ndications and safety aspects of vacuum-assisted woundclosure.MMW Fortschr Med.2005 ; 147 (Suppll): 1-5.[0019]11.DeCarbo WT, Hyer CF.Negative-pressure wound therapy applied tohigh-risk surgical incisions.J Foot Ankle Surg.2010 ;49(3):299-300.[0020]12.Pachowsky M, Gusinde J, Klein A, Lehrl S, Drost SS, Schlechtweg P,Pauser J, Gelse K, Brem MH.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to prevent seromasand treat surgical incisions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ternationalOrthopaedics (SICOT).2011 ;D0I10.1007/s00264-011-1321-8.[0021]13.Wilkes RP,Kilpadi DV,Zhao Yabin,Kazala R, McNulty A.Closed IncisionManagement With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CIM):Biomechanics.SurgicalInnovation.2012 ; 19(I)67-75.
【發明內容】
[0022]由于瘢痕形成是傷口愈合過程中多種因素影響的結果,主要影響因素包括傷口機械應力(張力)、炎癥反應和傷口愈合快慢。目前臨床常用的瘢痕治療僅僅干預瘢痕形成的單一因素,所以,療效欠佳,如常用的瘢痕藥膏和激素注射影響瘢痕組織的炎癥反應,硅膠產品和壓力治療可能是調控局部機械應力;部分方法還會有副作用或后遺癥,如激素治療可致周圍正常皮膚萎縮、激光和放射治療可能直接損傷皮膚等。負壓傷口治療用于防治手術縫合傷口瘢痕增生是該技術的一個全新用途,也是一個全新的瘢痕防治方法,療效好,安全性高。負壓傷口治療基于負壓傷口治療的結構和工作原理,通過持續負壓的機械作用和覆蓋的醫用海綿材料對傷口的壓迫,封閉固定傷口,可同時干預已明確的導致瘢痕形成的主要風險因素,顯著減輕傷口組織的機械應力刺激(張力),改善組織血液循環,封閉傷口,加快傷口愈合和降低組織炎癥反應,減少傷口組織炎癥細胞浸潤、TGF- β等炎癥因子的釋放,控制成纖維細胞分裂、增殖、分泌細胞外基質和血管增生,進而有效抑制瘢痕增生;而且,該技術方法為局部外用、機械原理作用,其制作材料為廣泛應用于臨床的醫用材料,整套方法還規避了電和放射 源等潛在醫療安全隱患,避免了目前常用瘢痕治療方法的副作用或后遺癥對人體的傷害;同時該方法無需貴重儀器設備,價格較低廉,使用方便。
[0023]負壓傷口治療用于防治手術縫合傷口瘢痕增生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手術傷口縫合后,用75%酒精清潔縫合傷口周圍皮膚(距傷口 5cm2),在縫合傷口上覆蓋消毒帶側孔內置引流管的醫用海綿材料(厚5.0cm),用醫用半透薄膜覆蓋泡沫材料黏貼于清潔皮膚和引流管外壁,封閉傷口,引流管接負壓(中心負壓系統,壓力調至-0.04Mpa),持續吸引7-10天,使負壓直接作用于傷口,同時覆蓋傷口的泡沫材料在負壓狀態下收縮后貼壓傷口,對傷口產生持久的機械作用,從而封閉手術縫合傷口、緩解傷口張力、促進組織血液供應、加快愈合過程和降低傷口組織炎癥反應,提高傷口愈合質量,抑制瘢痕增生。
[002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負壓傷口治療是一個全新的瘢痕防治方法,可顯著提高防治手術縫合傷口瘢痕增生的療效,無正常皮膚損傷等并發癥和副作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0025]【具體實施方式】
[0026]負壓傷口治療防治手術傷口瘢痕增生為瘢痕防治的整體解決方案,即外科手術傷口縫合后,覆蓋消毒的帶側孔內置引流管的醫用海綿等泡沫材料(厚5.0cm),外用醫用透明自黏貼薄膜覆蓋的海綿材料及引流管外壁封閉傷口,引流管接引流瓶和負壓控制裝置(壓力表和中心負 壓系統),維持負壓0.04Mpa,持續負壓吸引7-10天至傷口手術縫線拆除。
【權利要求】
1.一種負壓傷口治療用于防治手術縫合傷口瘢痕增生的技術方法,該項發明特征是將負壓傷口治療用于防治手術縫合傷口瘢痕增生,包括整形外科、美容外科、燒傷外科、心胸外科、頭頸外科 和婦產科等各類外科手術縫合傷口的瘢痕增生。
【文檔編號】A61F5/00GK103961195SQ201310027012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4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謝有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