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體以及具備其的溫熱器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發熱體(10)層疊含有易氧化性金屬、吸水劑以及水的發熱層(11)、和由吸水薄片(102)形成的保水層(12)而成,吸水劑的含量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屬為0.3~20質量份,在發熱層(11)中水的含量相對于吸水劑的含量的質量比(水/吸水劑)為0.8~13,保水層(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為保水層(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
【專利說明】發熱體以及具備其的溫熱器具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發熱體以及具備其的溫熱器具。
【背景技術】
[0002]作為包含鐵粉等易氧化性金屬、碳成分以及水來構成并通過易氧化性金屬的氧化反應來進行發熱的發熱組合物,例如已知有專利文獻1、2所記載的物質。
[0003]在專利文獻I中記載有墨水狀或乳脂狀的發熱組合物。通過該發熱組合物,能夠防止發熱體制造時粉塵的產生,另外,能夠抑制發熱組合物的發熱反應,并且還能夠防止由于制造時的發熱反應引起的損耗、發熱組合物的品質下降或凝固。
[0004]在專利文獻2中記載有通過將發熱組合物的固體成分的粒徑和剩余的水在適當的范圍,從而具有成形性、形狀維持性,而且具有在成形之后立即與空氣相接觸能夠開始發熱反應的發熱特性的發熱組合物以及使用該 發熱組合物的發熱體。
[0005]現有技術文獻
[0006]專利文獻
[0007]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9-75388號公報
[0008]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4-208978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9]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一種發熱體以及具備該發熱體的溫熱器具,所述發熱體層疊含有易氧化性金屬、吸水劑以及水的發熱層、和由吸水薄片形成的保水層而成,所述吸水劑的含量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屬為0.3~20質量份,在所述發熱層中水的含量相對于所述吸水劑的含量的質量比(水/吸水劑)為0.8~13,所述保水層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為所述保水層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上述的目的以及其它目的、特征以及優點通過以下所述的優選的實施方式以及附于該實施方式的以下的附圖來進一步明確。
[0011]圖1是模式地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發熱體的截面圖。
[0012]圖2是模式地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發熱體的變形例的截面圖。
[0013]圖3是說明制造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發熱體的方法的圖。
[0014]圖4是模式地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溫熱器具的截面圖。
[0015]圖5是表示實施例的評價結果的圖。
[0016]圖6是表示比較例的評價結果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在制造發熱體的時候,在由于某些理由發熱組合物被大量充填于I個個體中或大量偏在于特定的地方的情況下,在該個體或該地方發熱會異常地加速,有發生異常發熱的麻煩。
[0018]本
【發明者】發現能夠提供以下的發熱體,在制造發熱體的時候,即使在出于某些理由發熱組合物被大量充填于I個個體中或大量偏在于特定的地方的情況下,在保水層和發熱層的層疊結構中通過在保水層中含有特定量的水,也可以使熱容量變高,防止異常發熱,從而能夠穩定得到良好的發熱特性。
[0019]另外,一直以來,關于起因于制造時的制造條件或原料成分的偏差等而有可能產生會發生異常發熱的產品的技術問題,沒有任何研究。
[0020]本實施方式的發熱體層疊含有易氧化性金屬、吸水劑以及水的發熱層、和由吸水薄片形成的保水層而成,
[0021]所述吸水劑的含量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屬為0.3~20質量份,
[0022]在所述發熱層中水的含量相對于所述吸水劑的含量的質量比(水/吸水劑)為0.8 ~13,
[0023]所述保水層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為所述保水層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
[0024]根據這樣的發熱體,即使在制造發熱體的時候出于某些理由發熱組合物被大量充填于I個個體中或大量偏在于特定的地方的情況下,也可以在保水層和發熱層的層疊結構中通過在保水層中含有特定量的水,從而熱容量變高并且能夠穩定得到良好的發熱特性。
[0025]以下使用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還有,在所有附圖中對同樣的構成要素賦予相同的符號,并省略適當說明。
[0026]圖1是模式地表示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發熱體10的截面圖。發熱體10層疊發熱層11和保水層12而成。發熱層11含有易氧化性金屬(圖1中的(A))、吸水劑(圖1中的(B))、以及水。保水層12由吸水薄片102形成。
[0027]發熱體10是通過易氧化性金屬的氧化反應來進行發熱從而給予充分的溫熱效果的物質,在按照JIS標準S4100的測定中,能夠具有發熱溫度38~70°C的性能。發熱體10可以是伴有水蒸氣發生的蒸汽發熱器,也可以是實質上不伴有水蒸氣的發生而進行發熱的所謂的一次性的取暖袋。
[0028]易氧化性金屬是發出氧化反應熱的金屬,例如可以列舉選自鐵、鋁、鋅、錳、鎂以及鈣中的I種或者2種以上的粉末或纖維。其中,從操作性、安全性、制造成本、保存性以及穩定性的觀點出發,優選為鐵粉。作為鐵粉,例如可以列舉選自還原鐵粉以及霧化鐵粉(atomized iron powder)中的I種或者2種以上。
[0029]在易氧化性金屬為粉末的情況下,從有效地進行氧化反應的觀點出發,其平均粒徑優選為10~200 μ m,平均粒徑更加優選為20~150 μ m。另外,易氧化性金屬的粒徑是指粉體的形態中的最大長度,能夠通過用篩子的分級、動態光散射法、激光衍射法等來進行測定。
[0030]從同樣的觀點出發,易氧化性金屬的平均粒徑優選為ΙΟμπι以上,進一步優選為20 μ m以上。另外,平 均粒徑優選為200 μ m以下,尤其優選為150 μ m以下。
[0031]易氧化性金屬的含量以每單位面積的質量來表示,優選為100~3000g/m2,進一步優選為200~1500g/m2。由此,能夠使發熱體10的發熱溫度上升至所希望的溫度。在此,發熱體10中的鐵粉的含量能夠通過按照JIS P8128的灰分試驗或用熱重分析儀來求得。除此之外,還能夠利用若施加外部磁場會發生磁化的性質,通過振動樣品型磁化測定試驗等來進行定量。
[0032]從同樣的觀點出發,易氧化性金屬的含量以每單位面積的質量來表示,優選為100g/m2以上,更加優選為200g/m2以上。另外,優選為3,000g/m2以下,尤其優選為1500g/m2以下。
[0033]吸水劑具有保水能力,例如可以列舉選自碳成分、纖維材料、吸水性聚合物以及吸水性的粉體中的I種或者2種以上。
[0034]作為碳成分,是具有保水能力、氧供給能力以及催化能力的物質,例如可以使用選自活性碳、乙炔黑以及石墨中的I種或者2種以上,從在濕潤時容易吸附氧、將發熱層的水分保持在一定的觀點,和從容易地將保水層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控制在保水層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的觀點出發,優選使用活性碳。更加優選使用選自椰子殼碳、木粉碳以及泥碳炭中的I種或者2種以上的細微粉末狀物或者小粒狀物。其中,因為通過用木粉碳將發熱層11的水分保持在一定從而將保水層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維持在保水層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 ,所以優選木粉碳。
[0035]碳成分,不僅從與易氧化性金屬均勻地混合的觀點,而且從將保水層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維持在保水層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的觀點出發,優選使用平均粒徑為10~200 μ m的碳成分,更加優選使用平均粒徑為12~100 μ m的碳成分。另外,碳成分的平均粒徑是指粉體的形態中的最大長度,通過動態光散射法、激光衍射法等來進行測定。碳成分優選使用粉體狀的形態的碳成分,但是也可以使用粉體狀以外的形態的碳成分,例如也可以使用纖維狀的形態的碳成分。
[0036]從同樣的觀點出發,碳成分優選平均粒徑為ΙΟμπι以上,尤其優選為12 μ m以上。另外,碳成分優選平均粒徑為200 μ m以下,進一步優選為100 μ m以下。
[0037]作為纖維材料,優選使用親水性纖維,其中更優選使用纖維素纖維。作為纖維素纖維,可以使用化學纖維(合成纖維)或天然纖維。
[0038]作為吸水性聚合物,例如可以列舉能夠吸收和保持自重的20倍以上的液體的具有交聯結構的親水性聚合物。
[0039]作為吸水性的粉體,可以列舉選自蛭石、鋸屑、硅膠以及紙漿粉末中的I種或者2種以上。
[0040]吸水劑的含量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屬優選為0.3~20質量份,進一步優選為I~15質量份,更加優選為3~13質量份。通過這樣,可以積蓄為了在得到的發熱體10中持續氧化反應所需要的必要的水分。另外,充分得到對發熱體10的氧供給,從而可以得到發熱效率高的發熱體。另外,因為能夠將發熱體10相對于所得到的發熱量的熱容量抑制得較小,所以發熱溫度上升增加,能夠得到所希望的溫度上升。另外,吸水劑的含量以每單位面積的質量來表不,優選為4~290g/m2,更加優選為7~160g/m2。
[0041]另外,吸水劑的含量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屬優選為I質量份以上,進一步優選為3質量份以上。另外,吸水劑的含量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屬優選為15質量份以下,尤其優選為13質量份以下。
[0042]另外,吸水劑的含量以每單位面積的質量來表示,優選為4g/m2以上,更加優選為7g/m2以上,另外,優選為290g/m2以下,進一步優選為160g/m2以下。[0043]在吸水劑中,碳成分的含量相對于吸水劑的總質量,從控制發熱層11中的水分的觀點出發,優選為90質量%以上,進一步優選為95質量%以上,更加優選為98質量%以上,進一步更優選吸水劑僅為碳成分。
[0044]進一步,在吸水劑中,吸水性聚合物的含量相對于吸水劑總量為10質量%以下,優選為5質量%以下,更加優選為2質量%以下,從由于能夠將相對于所得到的發熱量的發熱體的熱容量抑制得小,因此發熱溫度上升增加,能夠得到所希望的溫度上升的觀點出發,更加優選在發熱層11中不包含吸水性聚合物。
[0045]在發熱層11中,水的含量相對于吸水劑的含量的質量比(水/吸水劑)為0.8~13,優選為I~12,更加優選為1.5~10。通過這樣,可以將保水層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維持在保水層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從而更優選。進一步,因為充分地確保了發熱體10的通氣性,所以能夠充分得到氧供給并得到發熱效率高的發熱體。另外,因為能夠將相對于所得到的發熱量的發熱體的熱容量抑制得小,所以發熱溫度上升增加,能夠得到所希望的溫度上升。 [0046]另外,水的含量相對于吸水劑的含量的質量比(水/吸水劑)優選為I以上,進一步優選為1.5以上。另外,水的含量相對于吸水劑的含量的質量比(水/吸水劑)優選為12以下,進一步優選為10以下。
[0047]本發明的發熱體10層疊發熱層11和保水層12而成,保水層12由吸水薄片102形成。
[0048]保水層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為保水層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優選為12~40質量%,從即使在制造發熱體的時候出于某些理由發熱組合物被大量充填于I個發熱體或大量偏在于特定的地方的情況下,也能夠防止異常發熱,并穩定得到良好的發熱特性的觀點出發,更加優選為13~30質量%。另外,最大吸水量可以通過后述的實施例所記載的方法來進行測定。
[0049]從同樣的觀點出發,保水層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優選為保水層12的最大吸水量的12質量%以上,尤其優選為13質量%以上。
[0050]另外,保水層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優選為40質量%以下,更加優選為30質量%以下。
[0051]保水層12只要是能夠吸收保持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的水的吸水性的話即可,雖然不論有無通氣性,但是優選具有通氣性。
[0052]在吸收了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的水的狀態下的保水層12的通氣度優選為500秒/100mL以下,更加優選為I~300秒/100ml。因為通過為這樣的通氣度從而能夠充分地確保發熱體10的通氣性,所以能夠充分得到氧供給并得到發熱效率高的發熱體,易氧化性金屬的氧化反應變得良好,從而能夠產生大量的水蒸氣。在此,本說明書中的通氣度為根據JIS P8117測定的值,用在一定的壓力下100mL的空氣通過6.45cm2的面積的時間來定義。通氣度可以用王研式通氣度計或者以其為標準的測定儀來進行測定。尤其進一步優選為300秒/100mL以下。另外,從防止溫度過度上升的觀點出發,優選為I秒/100mL以上。
[0053]保水層12可以由包含成分(a)纖維材料的薄片,例如一層的纖維薄片構成,也可以層疊二層以上。作為纖維薄片,具體來說,可以列舉由后述的纖維材料制造的紙、無紡布、或者紙和無紡布的層疊物等。作為包含成分(a)纖維材料的薄片,具體來說,可以是將纖維材料層疊或層壓于聚乙烯纖維、聚丙烯纖維、聚乙烯薄片、聚丙烯薄片等沒有吸水性的原材料而成的紙、無紡布等薄片材料,也可以是進一步將其它纖維材料層疊或者混合于紙漿纖維或人造纖維等纖維材料得到的紙、無紡布等薄片材料。通過使用在保水層12中包含成分
(a)纖維材料的薄片,能夠容易地將保水層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控制在保水層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 ,從而優選。
[0054]保水層12也可以進一步包含成分(b)吸水性聚合物。在圖1中表示了將包含成分(a)纖維材料以及成分(b)吸水性聚合物的混合物作為保水層12的例子。在保水層12中包含成分(b)的情況下,保水層12的形態可以列舉(i)在均勻混合了成分(a)以及成分(b)的狀態下制成I張薄片的形態;(ii)在包含成分(a)的相同或者不同的薄片之間配置成分(b)的形態;(iii)散布成分(b)并制成薄片狀的形態。其中,由于能夠容易地進行發熱層11的含水量的控制,所以能夠容易地將保水層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控制在保水層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從而優選的是(ii)的形態。另外,(ii)的形態的保水層12例如能夠通過均勻地將成分(b)吸水性聚合物散布于包含成分(a)的薄片上,從其上面噴霧200g/m2的量的水之后,進一步在其上層疊包含成分(a)的相同或者不同的薄片,在100±0.5°C下以5kg/cm2的壓力進行擠壓干燥并干燥至含水率成為5質量%以下來進行制造。
[0055]作為成分(a)纖維材料,可以使用親水性纖維以及疏水性纖維中的任一種,優選使用親水性纖維,尤其是使用了纖維素纖維能夠促進水分向保水層12移動并且能夠容易地將保水層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控制在保水層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因而更加優選。作為纖維素纖維,可以使用化學纖維(合成纖維)或天然纖維。
[0056]作為纖維素纖維 中的化學纖維,例如能夠使用人造絲或醋酸纖維素。另一方面,作為纖維素纖維中的天然纖維,例如可以使用選自各種的植物纖維、木漿纖維、非木漿纖維、棉纖維、麻纖維、麥桿纖維、麻纖維、黃麻纖維、木棉纖維、椰子纖維、燈芯草纖維中的I種或者2種以上。這些纖維素纖維中,使用木漿纖維能夠容易地將保水層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控制在保水層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因而優選。
[0057]各種纖維材料其纖維長度優選為0.5~6mm,更加優選為0.8~4mm。尤其是纖維材料其纖維長度優選為0.5mm以上,進一步優選為0.8mm以上。另外,纖維材料其纖維長度優選為6mm以下,進一步優選為4mm以下。
[0058]在保水層12中除了親水性纖維之外,也可以根據需要配合疏水性纖維,尤其是熱粘合性纖維。熱粘合性纖維的配合量相對于保水層12中的纖維的總量優選為0.1~10質量%,更加優選為0.5~5質量%。
[0059]從同樣的觀點出發,熱粘合性纖維的配合量相對于保水層12中的纖維的總量優選為0.1質量%以上,尤其優選為0.5質量%以上。另外,熱粘合性纖維的配合量相對于保水層12中的纖維的總量優選為10質量%以下,進一步優選為5質量%以下。
[0060]作為成分(b)吸水性聚合物,通過使用與上述纖維材料相同的并具有能夠吸收和保持自重的20倍以上的液體的交聯結構的親水性聚合物,從而能夠將保水層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維持在保水層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從而優選。作為成分(b)的形狀,可以列舉選自球狀、塊狀、葡萄串狀、纖維狀中的I種或者2種以上。成分(b)的粒徑優選為I~1000 μ m,進一步優選為10~500 μ m。另外,吸水性聚合物顆粒的粒徑可以通過
動態光散射法、激光衍射法等來進行測定。
[0061]成分(b)的粒徑優選為Iym以上,進一步優選為ΙΟμπι以上。另外,成分(b)的粒徑優選為1000ym以下,進一步優選為500 μ m以下。
[0062]作為成分(b)的具體例子,例如可以列舉選自淀粉、交聯羧甲基化纖維素、丙烯酸或者丙烯酸堿金屬鹽的聚合物或者共聚物等、聚丙烯酸及其鹽以及聚丙烯酸鹽接枝聚合物中的I種或者2種以上。其中,使用丙烯酸或者丙烯酸堿金屬鹽的聚合物或者共聚物等、聚丙烯酸及其鹽以及聚丙烯酸鹽接枝聚合物能夠將保水層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良好地維持在保水層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從而優選。
[0063]保水層12中成分(b)所占的比例在干燥狀態下優選為10~70質量%,進一步優選為20~65質量%,可以促進水分迅速向保水層12移動并且良好地將保水層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維持在保水層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從而優選。
[0064]從同樣的觀點出發,保水層12中成分(b)所占的比例在干燥狀態下優選為10質量%以上,進一步優選為20質量%以上,優選為70質量%以下,進一步優選為65質量%以下。
[0065]保水層12,從能夠容易地將保水層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調節到保水層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的觀點出發,在干燥狀態下其每單位面積的質量優選為20~200g/m2,進一步優選為35~150g/m2,更加優選為50~140g/m2。保水層12中所含的成分(b)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從能夠將保水層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維持在保水層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的觀點出發,在干燥狀態下優選為5~150g/m2,進一步優選為10~100g/m2,更加優選為30~90g/m2。
[0066]保水層12在干燥狀態下其每單位面積的質量優選為20g/m2以上,進一步優選為35g/m2以上,尤其優選為50g/m2以上。另外,保水層12在干燥狀態下其每單位面積的質量優選為200g/m2以下,進一步優選為150g/m2以下,尤其優選為140g/m2以下。
[0067]保水層12中所含的成分(b)的每單位面積的質量,在干燥狀態下其每單位面積的質量優選為5g/m2以上,進一步優選為10g/m2以上,尤其優選為30g/m2以上。另外,保水層12在干燥狀態下其每單位面積的質量優選為150g/m2以下,進一步優選為100g/m2以下,尤其優選為90g/m2以下。
[0068]保水層12可以如圖1所示在保水層12的一個面上形成發熱層11,也可以將發熱層11形成于保水層12的兩面。另外,如圖2所示,保水層12也可以由第一吸水薄片102a和第二吸水薄片102b形成。在該情況下,發熱體10能夠取得發熱層11被夾在第一吸水薄片102a和第二吸水薄片102b之間的結構、所謂的夾層結構。第一吸水薄片102a和第二吸水薄片102b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構成,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構成。例如,如果將第一吸水薄片102a作為層疊有二層以上的纖維薄片得到的薄片或包含了成分(a)纖維材料以及成分
(b)吸水性聚合物的薄片,由一層的纖維薄片來形成第二吸水薄片102b,則由于將保水層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控制在保水層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變得更加容易,并且易氧化性金屬的氧化反應變得良好,所以優選。在該情況下,第二吸水薄片102b可以覆蓋發熱層11的至少一部分,優選覆蓋發熱層11的整個面。
[0069]另外,在保水層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成為10~45質量%的狀態下,第一吸水薄片102a以及第二吸水薄片102b的任一個的通氣度優選為500秒/100mL以下。還有,下限值例如為I秒/100ml。
[0070]發熱體10能夠進一步含有反應促進劑。反應促進劑是為了使易氧化性金屬的氧化反應持續而使用的。另外,通過使用反應促進劑,破壞了伴隨氧化反應而形成于易氧化性金屬上的氧化被膜,從而能夠促進氧化反應。對于反應促進劑,例如可以列舉選自堿金屬、堿土金屬的硫酸鹽以及氯化物中的I種或者2種以上。其中,從導電性、化學穩定性、生產成本方面優異的觀點出發,優選使用選自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鈣、氯化鎂、氯化亞鐵、氯化鐵等各種氯化物、以及硫酸鈉中的I種或者2種以上。
[0071]發熱體10中的反應促進劑的含量,從長時間持續充分的發熱量的觀點出發,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屬優選為2~15質量份,更加優選為3~13質量份。
[0072]從同樣的觀點出發,發熱體10中的反應促進劑的含量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屬優選為2質量份以上,更加優選為3質量份以上。另外,發熱體10中的反應促進劑的含量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屬優選為15質量份以下,更加優選為13質量份以下。
[0073]發熱體10能夠進一步含有增稠劑。作為增稠劑主要可以使用吸收水分增加稠度或者賦予觸變性的物質,可以使用選自海藻酸鈉等海藻酸鹽、阿拉伯膠、黃蓍膠、刺槐豆膠、瓜爾膠、阿拉伯膠、卡拉膠、瓊脂、黃原膠等多糖類增稠劑;糊精、α化淀粉、加工用淀粉等淀粉系增稠劑;羧甲基纖維素、乙酸乙酯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羥甲基纖維素或者羥丙基纖維素等纖維素衍生物系增稠劑;硬脂酸鹽等金屬皂系增稠劑;膨潤土等礦物系增稠劑等中的I種或者2種以上的 混合物。其中,從良好的涂布性能和能夠將保水層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維持在保水層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的觀點出發,優選為多糖類增稠劑,進一步優選為分子量為100萬以上且5000萬以下的多糖類增稠劑,特別更優選為分子量為200萬以上且4000萬以下的多糖類增稠劑,除此之外從具有良好的涂布性能和耐鹽性的觀點出發,優選為黃原膠。
[0074]發熱體10中的增稠劑含量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屬優選為0.05~5質量份,進一步優選為0.1~4質量份。通過控制在該范圍內,能夠穩定地使易氧化性金屬和吸水劑等固體成分分散。另外,能夠賦予觸變性并能夠進一步提高涂布性能。進一步,能夠容易地將保水層12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維持在保水層12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從而優選。
[0075]從同樣的觀點出發,增稠劑的含量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屬優選為0.05質量份以上,尤其優選為0.1質量份以上。另外,增稠劑的含量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屬優選為5質量份以下,尤其優選為4質量份以下。
[0076]在發熱體10中根據需要也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劑、藥劑、凝聚劑、著色劑、紙張增強劑(paper strengthening agent)、pH 控制劑、膨脹劑等。
[0077]接著,就發熱體10的制造方法的一個例子進行說明。發熱體10例如能夠將含有易氧化性金屬、吸水劑以及水的發熱粉體水分散物涂布于吸水薄片102 (形成圖2的發熱體10的情況下為吸水薄片102a)來進行制作。發熱粉體水分散物也可以通過一次性地混合全部上述的成分來進行調制,也可以將反應促進劑溶解于預先在水中溶解有增稠劑的溶液中,準備水溶液,接著,將易氧化性金屬和吸水劑預混合的混合物與水溶液混合。[0078]反應促進劑也可以同時與發熱粉體水分散物中的其他成分混合,也可以在涂布發熱粉體水分散物之后通過浸透、噴霧或者滴加等來添加另外溶解于水等中的反應促進劑,也可以散布反應促進劑的粉末。
[0079]如果在吸水薄片102 (在形成圖2的發熱體10的情況下為吸水薄片102a)的至少一個面上涂布上述的發熱粉體水分散物,則發熱粉體水分散物中的至少一部分水被吸水薄片102吸收,在吸水薄片102 (在形成圖2的發熱體10的情況下為吸水薄片102a)上形成發熱層11。即,發熱層11由沒有被保水薄片102(在形成圖2的發熱體10的情況下為吸水薄片102a、102b)吸收的剩余成分構成。發熱層11可以存在于保水層12上,也可以如圖1所示將發熱層11的下部的至少一部分埋沒于保水層102中。另外,發熱層11可以設置于保水層12的一個面,也可以設置于兩面。在圖1中表示了在保水層12的一個面上設置發熱層11的例子。
[0080]圖3是更加具體地說明該制造方法的圖。首先,在涂布槽301中準備含有易氧化性金屬、吸水劑以及水的發熱粉體水分散物302。發熱粉體水分散物302可以通過攪拌器303來進行攪拌,從而更加均勻地使易氧化性金屬以及吸水劑等不溶于水的成分分散。發熱粉體水分散物302可以通過一次性混合所有上述的成分來進行調制,也可以將反應促進劑溶解于預先在水中溶解有增稠劑的溶液中來準備水溶液,接著將預混合有易氧化性金屬和吸水劑的混合物與水溶液混合。
[0081]接著,通過泵304將發熱粉體水分散物302送至機頭305。送至的發熱粉體水分散物302使用機頭305,一邊加壓擠出一邊涂布至保水薄片102上。此時,發熱粉體水分散物302的涂布每單位面積的質量優選為160~4,800g/m2,進一步優選為320~2,200g/m2。
[0082]另外,圖3中例示了通過狹縫涂布(die coating)進行涂布,涂布方法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棍涂布、絲網印刷、凹版棍(gravure roll)、刮刀涂布、幕簾式涂布機等。
[0083]在涂布了發熱粉體水分散物302之后,可以從沒有形成發熱體10的發熱層11的面進行抽吸。通過這樣,能夠使保水層12和發熱層11的一體性增強,因而更加優選。此時,進行抽吸的情況下的吸引力優選為100~10,OOOPa,進一步優選為500~5,OOOPa0吸引力能夠通過將微差壓計(ManostarGauge)安裝于抽吸輸送機內的箱子上來進行測定。
[0084]因為通過以上的操作可以得到具備發熱層11和保水層12的連續長條物,因此,通過將其剪裁成任意的大小,可以形成發熱體10。
[0085]另外,在上述的方法中,為了抑制在制造過程中的易氧化性金屬的氧化,可以根據需要使用保持在非氧化性氣氛的手段。
[0086]圖4是表示具備了圖2所示的發熱體10的溫熱器具的一個例子的模式截面圖。如圖所示,該溫熱器具100具備:發熱體10,具有發熱層11被夾在第I吸水薄片102a和第2吸水薄片102b之間的夾層結構;袋體20,至少一部分具有通氣性并且容納發熱體10。
[0087]更加具體地說,該溫熱器具100取得將具有發熱層11和保水層12的發熱體10放入至少一部分具有通氣性的袋體20中,接合袋體20的四周并封閉的結構。在溫熱器具100中,因為發熱層11被夾在保水層12之間,所以能夠防止發熱層11附著于袋體20上。
[0088]袋體20優選由第I袋體薄片20a和第2袋體薄片20b構成。 [0089]第I袋體薄片20a和第2袋體薄片20b優選分別具有從發熱體10的周緣向外方擴展的擴展區域,并在各個擴展區域接合。該接合優選為在周緣上連續的氣密的接合。通過第I袋體薄片20a和第2袋體薄片20b接合形成的袋體20具有用于將發熱體10容納于其內部的空間。發熱體10被容納于該空間內。發熱體10可以是相對于袋體20被固定的狀態,也可以是不被固定的狀態。
[0090]第I袋體薄片20a其一部分或者全部具有通氣性。第I袋體薄片20a的通氣度(JIS P8117)優選為 I, 000 ~50,000 秒 /100ml,進一步優選為 2,000 ~35,000 秒 /100ml,更加優選為5,000~20,000秒/100ml。
[0091]作為具有這樣的通氣度的第I袋體薄片20a,例如優選使用具有透濕性但沒有透水性的合成樹脂制的多孔性薄片。具體來說,能夠使用在聚乙烯中含有碳酸鈣等并拉伸而成的薄膜。在使用所涉及的多孔性薄片的情況下,也可以在多孔性薄片的外面層壓以選自針刺無紡布、熱風無紡布(air-through nonwoven)、以及紡粘無紡布中的I種或者2種以上的無紡布為首的各種纖維薄片,來提高第I袋體薄片20a的手感。第I袋體薄片20a可以是其部分或者全部具有通氣性的通氣性薄片,也可以是不具有通氣性的非通氣性薄片,優選為比第2袋體薄片20b通氣性高的薄片(即通氣度低的薄片)。
[0092]另外,第I袋體薄片20a的通氣度(JISP8117)優選為50,000秒/100mL以下,進一步優選為35,000秒/100mL以下,尤其優選為20,000秒/100mL以下。另外,第I袋體薄片20a的通氣度(JIS P8117)優選為I, 000秒/100mL以上,進一步優選為2,000秒/100mL以上,尤其優選為5,000秒/100mL以上。
[0093]第2袋體薄片20b可以是其部分或者全部具有通氣性的通氣性薄片,也可以是不具有通氣性的非通氣性薄片,但是優選為通氣性比第I袋體薄片20a低的薄片(即通氣度聞的薄片)。 [0094]在使第2袋體薄片20b為非通氣性薄片的情況下,也可以在一層或者多層的合成樹脂制的薄膜、或該一層或者多層的合成樹脂制的薄膜的外面層壓以選自針刺無紡布、熱風無紡布、以及紡粘無紡布中的I種或者2種以上的無紡布為首的各種纖維薄片,從而提高第I袋體薄片20b的手感。具體來說,可以使用由聚乙烯薄膜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構成的2層薄膜、由聚乙烯薄膜和無紡布構成的層壓薄膜、由聚乙烯薄膜和紙漿薄片構成的層壓薄膜等,但特別更優選為由聚乙烯薄膜和紙漿薄片構成的層壓薄膜。
[0095]在第2袋體薄片20b為通氣性薄片的情況下,可以使用與第I袋體薄片20a相同的薄片,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薄片。在使用不同的薄片的情況下,將第2袋體薄片20b的通氣性比第I袋體薄片20a的通氣性低作為條件,第2袋體薄片20b的通氣度優選為5,000~150,000 秒 /100ml,進一步優選為 8,000 ~100,000 秒 /100ml。
[0096]第2袋體薄片20b的通氣度(JIS P8117)優選為150,000秒/100mL以下,進一步優選為100,000秒/100mL以下。另外,第2袋體薄片20b的通氣度(JIS P8117)優選為5,000秒/100mL以上,進一步優選為8000秒/100mL以上。
[0097]其中,特別優選使第I袋體薄片20a的通氣度為5,000~20,000秒/100ml,并使第2袋體薄片20b的通氣度為15,000~80,000秒/100ml。通過成為這樣的通氣度,從而易氧化性金屬的氧化反應變得良好,能夠從第I袋體薄片20a側產生大量的水蒸氣。
[0098]如果以第一吸水薄片102a成為第I袋體薄片20a側、第二吸水薄片102b成為第2袋體薄片20b側的方式分別放入并密封周緣部,則因為易氧化性金屬的氧化反應變得良好,而且能夠從第I袋體薄片20a側產生大量的水蒸氣,所以優選。[0099]另外,在保水層12只形成于發熱層11的一個面的情況下,例如在僅使用第一吸水薄片102a而不使用第二吸水薄片102b的情況下,有可能發熱層直接接觸于第2袋體薄片20b,所以為了回避第2袋體薄片20b的通氣性由于發熱層的附著而發生變化的可能性而優選第2袋體薄片20b為非通氣性薄片。
[0100]被容納于袋體20中的發熱體10可以以I片,也可以以將多片層疊而成的多層狀
態容納。
[0101]袋體20,如上所述,為了提高其手感,可以層壓各種纖維薄片,但是也可以通過進一步被容納于具有通氣性的外裝體(沒有圖示)來提高其手感和使用性。外裝體優選由第I外裝薄片和第2外裝薄片構成,優選通過由第I外裝薄片來覆蓋袋體20的一個面,由第2外裝薄片來覆蓋袋體20的另一個面,在從袋體20的周緣向外方擴展的擴展區域中第I外裝薄片與第2外裝薄片接合、優選為密閉接合來形成。由此,在外裝體的內部形成有用于容納袋體20的空間,并且能夠將被袋體20包圍的發熱體10容納于該空間內。袋體20可以是相對于外裝體被固定的狀態,也可以是非固定狀態。
[0102]外裝體薄片,即第I外裝薄片以及第 2外裝薄片的通氣性將比第I袋體薄片20a的通氣性高為條件,優選為3000秒/100mL以下,進一步優選為I~100秒/100ml。通過成為這樣的通氣度,從而易氧化性金屬的氧化反應變得良好,而且能夠產生大量的水蒸氣。
[0103]構成外裝體的第1、第2外裝體薄片如果具有通氣性,則例如以無紡布為首的各種纖維薄片等種類沒有特別地限定,例如可以使用選自針刺無紡布、熱風無紡布以及紡粘無紡布中的I種或者2種以上。
[0104]溫熱器具100通過袋體20具有通氣性并且外裝體也具有通氣性,從而可以制成隨著易氧化性金屬發生氧化反應,水蒸氣能夠產生的蒸汽溫熱器具。
[0105]溫熱器具100也可以具有在外裝體的外面,例如在構成外裝體的第I外裝薄片或者第2外裝薄片的表面上涂布粘結劑而形成的粘結層(沒有圖示)。粘結層是為了將溫熱器具100附著于人體肌膚或衣服等上而使用的。作為構成粘結層的粘結劑,能夠使用與在以熱熔粘結劑為首的該【技術領域】中一直以來使用的粘結劑相同的物質。
[0106]溫熱器具100優選直至即將使用之前被密封容納于具有氧阻隔性的包裝袋(沒有圖示)內。
[0107]溫熱器具100直接使用于人體或者被粘貼于衣服上來適宜地用于人體的加溫。作為人體上的適用部位,例如可以列舉肩、頭頸、眼睛、眼睛的周圍、腰、肘、膝、大腿、小腿、腹、小腹部、手、腳掌等。另外,除了人體之外,還可以適用于各種物品也適用于其加溫或保溫等。另外,在溫熱器具100為產生水蒸氣的類型的溫熱器具的情況下,能夠伴隨加溫而使用水蒸氣。
[0108]還有,上述的發熱體10也能夠用于圖4所示的以外的其他結構的溫熱器具或其他用途。
[0109]以上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作了陳述,但這些是本發明的例示,也可以采用除此之外的各種的構成。
[0110]關于上述的實施方式,本發明進一步公開以下的組合物、制造方法或者用途。
[0111]〈I〉一種發熱體,其中,層疊含有易氧化性金屬、吸水劑以及水的發熱層、和由吸水薄片形成的保水層而成,所述吸水劑的含量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屬為0.3~20質量份,在所述發熱層中水的含量相對于所述吸水劑的含量的質量比(水/吸水劑)為0.8~13,所述保水層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為所述保水層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
[0112]〈2〉如上述〈1〉所述的發熱體,其中,所述吸水劑包含碳成分,所述碳成分的含量相對于所述吸水劑的質量為90質量%以上。
[0113]〈3〉如上述〈1〉或者〈2〉所述的發熱體,其中,所述吸水劑含有碳成分,所述碳成分的平均粒徑為10~200 μ m。
[0114]〈4〉如上述〈1〉~〈3〉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所述發熱層進一步包含增稠劑。
[0115]〈5〉如上述〈1〉~〈4〉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所述保水層的通氣度在吸收了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的水的狀態下為500秒/100mL以下。
[0116]〈6〉如上述〈1〉~〈5〉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所述保水層由第一吸水薄片和第二吸水薄片形成,所述發熱層被夾在所述第一吸水薄片和所述第二吸水薄片之間。
[0117]〈7〉一種溫熱器具,其中,具備〈1〉~〈6〉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和至少部分具有通氣性并且容納所述發熱體的袋體。
[0118]〈8〉如上述〈7〉所述的溫熱器具,其中,伴隨易氧化性金屬發生氧化而產生水蒸氣。
[0119]〈9〉如上述〈1〉~〈6〉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所述發熱層包含增稠劑,增稠劑的含量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屬為0.05~5質量份。
[0120](10)如上述〈1〉~〈6〉中任一項或者〈9〉所述的發熱體,其中,所述發熱層包含增稠劑,所述增稠劑包含分子量為100萬以上且5000萬以下的多糖類增稠劑。
[0121]〈11〉如上述⑴~〈6〉中任一項或者〈9〉或者〈10〉所述的發熱體,其中,易氧化性金屬的平均粒徑為10~200 μ m。
[0122]〈12〉如上述〈1〉~〈6〉中任一項或者上述〈9〉~〈11〉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易氧化性金屬的含量為100~3000g/m2。
[0123]〈13〉如上述〈1〉~〈6〉中任一項或者上述〈9〉~〈12〉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吸水劑的含量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屬為3~13質量份。
[0124]〈14〉如上述〈1〉~〈6〉中任一項或者上述〈9〉~〈13〉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碳成分的平均粒徑為12~100 μ m。
[0125]〈15〉如上述〈1〉~〈6〉中任一項或者上述〈9〉~〈14〉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吸水劑的含量為4~290g/m2。
[0126]〈16〉如上述〈1〉~〈6〉中任一項或者上述〈9〉~〈15〉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碳成分的含量相對于吸水劑的質量為98質量%以上。
[0127]〈17〉如上述〈1〉~〈6〉中任一項或者上述〈9〉~〈16〉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在吸水劑中吸水性聚合物的含量為10質量%以下。
[0128]〈18〉如上述〈1〉~〈6〉中任一項或者上述〈9〉~〈17〉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在發熱層中質量比(水/吸水劑)為1.5~10。
[0129]〈19〉如上述〈1〉~〈6〉中任一項或者上述〈9〉~〈18〉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保水層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為保水層的最大吸水量的13~30質量%。
[0130](20)如上述〈1〉~〈6〉中任一項或者上述〈9〉~〈19〉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保水層的通氣度在吸收了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的水的狀態下為1~300秒/100ml。
[0131]〈21〉如上述〈I〉~〈6〉中任一項或者上述〈9〉~〈20〉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保水層含有纖維材料,其纖維長度為0.5~6mm。
[0132]〈22〉如上述〈I〉~〈6〉中任一項或者上述〈9〉~〈21〉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保水層配合有熱粘合性纖維,熱粘合性纖維的配合量相對于保水層中的纖維總量為
0.1~10質量%。
[0133]〈23〉如上述〈I〉~〈6〉中任一項或者上述〈9〉~〈22〉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保水層含有吸水性聚合物,吸水性聚合物的粒徑為I~1000 μ m。
[0134]〈24〉如上述〈I〉~〈6〉中任一項或者上述〈9〉~〈23〉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在保水層中吸水性聚合物所占的比例在干燥狀態下為10~70質量%。
[0135]〈25〉如上述〈I〉~〈6〉中任一項或者上述〈9〉~〈24〉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保水層在干燥狀態下其每單位面積的質量為20~200g/m2。
[0136]〈26〉如上述〈I〉~〈6〉中任一項或者上述〈9〉~〈25〉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發熱體進一步包含反應促進劑,該反應促進劑的含量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屬為2~15質量份。
[0137]〈27〉一種溫熱器具,其中,具備上述〈I〉~〈6〉中任一項或者上述〈9〉~〈26〉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和容納該發熱體的袋體,袋體由第I袋體薄片和第2袋體薄片構成,第I袋體薄片的通氣度為1 000~50000秒/100ml,第2袋體薄片的通氣度與第I袋體薄片的通氣度相同或者不同,在不同的情況下將低于第I袋體薄片的通氣性為條件為5000~150000 秒 /100mL0
[0138]〈28〉如上述〈27〉所述的溫熱器具,其中,袋體被進一步容納于具有通氣性的外裝體。
[0139]〈29〉如上述〈28〉所述的溫熱器具,其中,外裝體由第I外裝薄片和第2外裝薄片構成,將其通氣性比第I袋體薄片的通氣性高為條件,其通氣度為3000秒/100mL以下。
[0140]〈30〉如上述〈28〉或者〈29〉所述的溫熱器具,其中,在外裝體的外面具有粘結層。
[0141]實施例
[0142]實施例1~3、比較例3
[0143]如以下所述制作圖4所示的構造的溫熱器具。
[0144][發熱粉體水分散物的調制]
[0145]以表1所示的組成比準備易氧化性金屬、吸水劑、水、反應促進劑以及增稠劑,并按以下的順序進行調制。將增稠劑溶解于水,接著溶解反應促進劑,準備水溶液。另一方面,準備預先混合了易氧化性金屬、吸水劑的粉體,將預混合粉體加入水溶液中,用圓盤渦輪型攪拌翼以150rpm攪拌10分鐘,得到漿狀的發熱粉體水分散物。
[0146]另外,被氧化性金屬、吸水劑、水、反應促進劑、以及增粘劑的種類、產品名稱以及制造商如下所示。
[0147]易氧化性金屬:鐵粉(鐵粉RKH,DOffA IP CREATION C0.制造)平均粒徑45 μ m
[0148]吸水劑:活性碳(Carboraffin,Japan Enviro Chemicals C0., Ltd.制造)平均粒徑40 μ m
[0149]水:自來水[0150]反應促進劑:氯化鈉(藥典氯化鈉,大塚化學株式會社制造)
[0151]增粘劑:黃原膠(Echogum BT, DSP GOKYO FOOD&CHEMICAL C0.,Ltd.制造)分子量為 2,000,000
[0152][發熱體的調制]
[0153]作為第一吸水薄片,使用層疊木材紙漿制的紙(每單位面積的質量20g/m2,伊野紙株式會社制造)、吸水性聚合物(球狀,平均粒徑為300 μ m,Aquarick CA,株式會社日本觸媒制造,每單位面積的質量30g/m2)以及木材紙漿制的紙(每單位面積的質量為30g/m2,伊野紙株式會社制造)進行了一體化的聚合物薄片(在吸收了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的水的狀態下的通氣度為2秒/100ml),作為第二吸水薄片使用木材紙漿制的紙(每單位面積的質量50g/m2,伊野紙株式會社制造)。準備作為第一吸水薄片使用的聚合物薄片,以大致3mm的厚度將如上所述調制的發熱粉體水分散物分別涂布到25cm2 (5cmX 5cm)的第一吸水薄片的表面,用第二吸水薄片25cm2(5cmX5cm)來覆蓋涂布面,如表1所示分別制作發熱組合物的含量不同的發熱體I以及發熱體II。
[0154][溫熱器具的調制]
[0155]以第一吸水薄片成為第I袋體薄片側、第二吸水薄片成為第2袋體薄片側的方式將實施例1~3、比較例3的發熱體分別放入到具有通氣性的袋體(6.5cmX6.5cm:第I袋體薄片的通氣度為5,000秒/100ml,第2袋體薄片的通氣度為20,000秒/100ml),密封周緣部。進一步在以透氣無紡布(通氣度為I秒/100ml, 30g/m2)制作的外裝袋(7.5cmX7.5cm)中,以寬IcmX長4cm、 100g/m2將粘結劑涂布于一個面的周邊部,準備覆蓋了防粘紙的物質,將以袋體容納發熱體的整體放入到該外裝袋中,將密封了周緣部的產品作為溫熱器具。
[0156]溫熱器具直至實施后述的評價為止都放在氧阻隔袋中。另外,在表1中將由發熱體I得到的溫熱器具作為溫熱器具I來表示,將由發熱體II得到的溫熱器具作為溫熱器具II來表示。另外,一系列的操作都在氮氣流下進行。
[0157]比較例1、2
[0158]作為發熱體,除了使用如以下所示的調制的發熱粉體以外,與實施例1~3相同地制作溫熱器具。
[0159][發熱粉體的調制]
[0160]以表1所示的組成比混合易氧化性金屬、吸水劑、水以及反應促進劑,調制發熱組合物。具體來說,在預混合了鐵粉和活性碳的混合物中添加食鹽水,攪拌10分鐘,從而調制發熱組合物。另外,一系列的操作都在氮氣流下進行。
[0161]比較例4
[0162]作為發熱體,除了使用如以下所示的調制的抄紙發熱體之外,與實施例1~3相同地制作溫熱器具。
[0163][抄紙發熱體的調制]
[0164]易氧化性金屬:鐵粉(同和鐵粉礦業株式會社制造,商品名“RKH”),83質量%
[0165]木質紙衆:紙楽.纖維(NBKP,制造商:FletcherChallenge Canada Ltd.,商品名“Mackenzi”,CSF200ml],8 質量%
[0166]吸水劑:活性碳(平均粒徑為40 μ m, Carboraffin, Japan EnviroChemicals, Ltd.制造),9質量%[0167]相對于100質量份的上述原料組合物,凝聚劑:羧甲基纖維素鈉(第一工業藥品株式會社制造,商品名“CELLOGEN WS-C”)0.2重量份以及聚酰胺環氧氯丙烷樹脂(日本PMC株式會社制造,商品名“WS552”)0.3質量份
[0168]水:工業用水,添加到固體成分濃度成為0.3質量%
[0169]〈抄紙條件〉
[0170]使用上述原料組合物,通過傾斜型短網抄紙機進行抄紙,制作濕潤狀態的成型薄片。
[0171]〈干燥條件〉
[0172]用毛氈夾持進行加壓脫水,這樣通過120°C的加熱輥之間,干燥直至含水率成為5質量%以下。然后,得到每單位面積的質量為450g/m2、厚度為0.25mm的抄造薄片(發熱中間薄片)。 [0173]〈電解液添加條件〉
[0174]通過將下述電解液涂布于干燥后的抄造薄片(發熱中間薄片)上,相對于100質量份的發熱中間薄片添加42質量份的該電解液,得到抄紙發熱體。
[0175]〈電解液〉
[0176]電解質:精制鹽(NaCl)
[0177]水:工業用水
[0178]電解液濃度:5質量%
[0179][評價]
[0180]如下對實施例1~3以及比較例I~4的發熱體以及具備該發熱體的溫熱器具進行評價。評價結果表示于表1中。
[0181]1.水分量測定
[0182]關于實施例1~3以及比較例3的發熱體的發熱層的水分率以及水分量、保水層的水分量、保水層的最大吸水量用以下的方法進行測定。
[0183]〈I〉發熱層的水分率(Rh2q)以及水分量(W11)
[0184]取2g形成于保水層上的發熱層,使用水分測量儀(Kett水分測量儀,FD-240,KETTELECTRIC LABORATORY C0.,LTD.制造),在120°C下加熱干燥15分鐘的時候測定所放出的水分量,并測定發熱層的水分率R.。發熱層的水分量用下述式(2)算出。
[0185].發熱層的水分率(R.)=所放出的水分量/檢測體量(2g)(式I)
[0186].發熱層的水分量(W11)=發熱組合物的含量X發熱組合物的固體成分率(除了水的組成比的合計值/組成比的合計值)X測定的水分率RH2()/(1-測定的水分率Rh2q)(式2)
[0187]〈2〉保水層的水分量(W12)
[0188]保水層的水分量用下述式(3)算出。
[0189]?保水層的水分量(W12)=發熱組合物的含量X發熱組合物的水分率(水的組成比/組成比的合計值)_(〈I〉發熱層的水分量)(式3)
[0190]〈3〉保水層的最大吸水量(Wniax)
[0191]保水層的最大吸水量(Wmax)如下所述用JIS L1906所記載的測定方法來進行測定。
[0192]在測定了將在涂布發熱粉體水分散物之前的第一吸水薄片(木材紙漿制的紙(每單位面積的質量為20g/m2,伊野紙株式會社制)/吸水性聚合物(Aqualic CA,株式會社日本觸媒制造,每單位面積的質量30g/m2)/木材紙漿制的紙(每單位面積的質量為30g/m2,伊野紙株式會社制造,厚度為0.5_)、以及第二吸水薄片(木材紙漿制的紙(每單位面積的質量為50g/m2))切割成25cm2的大小的質量(Wtl)之后,在5質量%的氯化鈉水溶液中浸潰5分鐘。用鑷子取出,吊在空氣中放置I分鐘滴落沒有吸附的水分之后,測定質量(W1),通過下述式子算出最大吸水量(Wmax)。
_3] Wfflax = W1-W0
[0194]其結果,實施例中的保水層(第一吸水薄片+第二吸水薄片)的最大吸水量(Wmax)為 2.62g/25cm2。
[0195]2.發熱測定
[0196]使用基于JIS S4100的測定儀,將溫熱器具的第I袋體薄片側粘貼在測定面上,進 行發熱測定。具體來說,對最高溫度(V )來進行評價。
[0197]
【權利要求】
1.一種發熱體,其中, 層疊發熱層和保水層而成,所述發熱層含有易氧化性金屬、吸水劑以及水,所述保水層由吸水薄片形成, 所述吸水劑的含量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屬為0.3~20質量份, 在所述發熱層中,作為水的含量相對于所述吸水劑的含量的質量比,水/吸水劑為0.8 ~13, 所述保水層中所含的水的含量為所述保水層的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熱體,其中, 所述吸水劑包含碳成分,所述碳成分的含量相對于所述吸水劑的質量為90質量%以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熱體,其中, 所述吸水劑含有碳成分,所述碳成分的平均粒徑為10~200 μ m。
4.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 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 所述發熱層進一步包含增稠劑。
5.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 所述保水層的通氣度在吸收了最大吸水量的10~45質量%的水的狀態下為500秒/100mL 以下。
6.如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 所述保水層由第一吸水薄片和第二吸水薄片形成, 所述發熱層被夾在所述第一吸水薄片和所述第二吸水薄片之間。
7.一種溫熱器具,其中, 具備: 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 袋體,至少一部分具有通氣性并且容納所述發熱體。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溫熱器具,其中, 與易氧化性金屬的氧化一起產生水蒸氣。
9.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 所述發熱層包含增稠劑, 增稠劑的含量相對于100質量份的易氧化性金屬為0.05~5質量份。
10.如權利要求1~6、權利要求9中任一項所述的發熱體,其中, 所述發熱層包含增稠劑, 所述增稠劑包含分子量為100萬以上且5000萬以下的多糖類增稠劑。
【文檔編號】A61F7/03GK104010600SQ201280063939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1日
【發明者】岡毅 申請人:花王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