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攜式兒童康復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輔助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便攜式兒童康復助行器。
背景技術:
現如今兒童受傷的案例越來越多,在恢復時實用的助行器也是各式各樣,但是現有的都是無滑輪的助行器,兒童力量本就不大,也就很難提起或很吃力,導致對恢復起不到很大的幫助,并且現有助行器大多為固定式的,無法收攏,使得存放不變。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以上問題,提供一種便攜式兒童康復助行器,本實用新型方便攜帶有利于出行,并且不占空間、方便存放。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便攜式兒童康復助行器,包括兩個三角固定架組成,兩個所述三角固定架之間通過折疊橫桿固定連接,所述三角固定架由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第三連桿循環連接組成,所述第一連桿與所述第三連桿的連接處設置有連接卡槽,并且設置有第一滑輪,所述第二連桿與所述第三連桿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二滑輪。進一步的,所述折疊橫桿的數量為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方便攜帶有利于出行。2、不占用空間,方便存放。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存放時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說明1、折疊橫桿,2、三角固定架,3、卡槽,4、第二滑輪,5、扶手,6、第三連桿,7、,8、第二連桿,9、第一滑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參照圖1所示,便攜式兒童康復助行器,包括兩個三角固定架2組成,兩個所述三角固定架2之間通過折疊橫桿I固定連接,所述三角固定架2由第一連桿7、第二連桿8和第三連桿6循環連接組成,所述第一連桿7與所述第三連桿6的連接處設置有連接卡槽3,并且設置有第一滑輪9,所述第二連桿8與所述第三連桿6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二滑輪4。進一步的,所述折疊橫桿I的數量為2。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連桿與第二連桿之間為活動連接,所述第二連桿與第三連桿之間也為活動連接。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時,兒童通過扶手5來使用,通過向前運動推動滑輪4前進,所述滑輪4只可前進,不能后退,防止往回倒滑。存放時,將第三連桿6從卡槽中取出并收攏,將折疊橫桿I彎折收攏即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便攜式兒童康復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三角固定架(2)組成,兩個所述三角固定架(2)之間通過折疊橫桿(I)固定連接,所述三角固定架(2)由第一連桿(7)、第二連桿(8 )和第三連桿(6 )循環連接組成,所述第一連桿(7 )與所述第三連桿(6 )的連接處設置有連接卡槽(3 ),并且設置有第一滑輪(9 ),所述第二連桿(8 )與所述第三連桿(6 )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二滑輪(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兒童康復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疊橫桿(I)的數量為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攜式兒童康復助行器,包括兩個三角固定架組成,兩個所述三角固定架之間通過折疊橫桿固定連接,所述三角固定架由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和第三連桿循環連接組成,所述第一連桿與所述第三連桿的連接處設置有連接卡槽,并且設置有第一滑輪,所述第二連桿與所述第三連桿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二滑輪。本實用新型方便攜帶有利于出行,并且不占空間、方便存放。
文檔編號A61H3/04GK202875750SQ201220484628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1日
發明者錢曉蓉 申請人: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