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牙種植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牙種植體,尤其涉及ー種生物相容性好、耐咀嚼、持久耐用的牙種植體。
背景技術:
目前,臨床醫療中廣泛應用牙種植體替代缺失牙根,與再造牙相連接配合,共同完成咀嚼功能。由于非人體自身組織,牙種植體需要擁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實現與人體牙床組織緊密、牢固的連接,從而消除人體的不適感,增強其功能性。同時,牙種植體在植入后需能夠實現長期、頻繁的咀嚼功能,需要擁有較好的耐用性和持久性。按照結構類型,牙種植體一般可分為兩段式或三段式。兩段式牙種植體由基臺和體部組成;三段式牙種植體則由基臺、頸部和體部組成。其中,基臺位于最外側,與再造牙直接相連;體部深入牙床之中與牙床組織固接;在三段式牙種植體中,頸部用于連接基臺和體部。為了擁有穩定的力學性能 以用于咀嚼,基臺和頸部一般采用致密金屬制造而成。為了擁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穩定的力學性能以提高其耐用性,體部一般采用力學性能優越的致密金屬和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多孔鉭金屬相結合的結構形式。致密金屬與多孔鉭金屬相結合的結構形式眾多,但是,如果設計不夠合理,將無法保證牙種植體應有的強度、硬度等力學性能,或無法實現與人體組織的充分相客。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g在提供ー種生物相容性好、耐咀嚼、持久耐用的牙種植體。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ー種牙種植體,其體部由頂部、中部和底部組成;體部為圓柱狀;頂部和底部由致密金屬構成;中部包括由多孔鉭材料構成的圓柱和一至多個由致密金屬構成的瓦片狀的外売;外殼之間留有間隙。為了增強穩定性和便于加工,所述外殼數量為3。為了實現受カ均勻、使結構更加穩固,所述外殼形狀相同,沿圓周均勻分布。為了與牙槽更穩固地聯結,所述底部外側帶有螺紋。為了兼顧生物相容性和制造便利性,所述多孔鉭的孔隙率在20%與50%之間。與現有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使牙種植體擁有突出的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耐咀嚼性能,持久耐用、安全穩固。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具體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實施例只用于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上述內容對本實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實施例ー種牙種植體,如圖I所示,該牙種植體由基臺I、頸部2和體部3組成。基臺I、頸部2和體部3順次相連。基臺I和頸部2采用致密金屬材料制成。體部3包括頂部4、中部5和底部6。體部3為圓柱狀。頂部4和底部6由致密金屬構成。如圖I和圖2所示,中部5包括由多孔鉭材料構成的圓柱7和三片由致密金屬構成的瓦片狀的外殼8。外殼8之間留有間隙。整個牙種植體采用燒結制成。外殼8數量為一至多個,出于增強穩定性和便于制造的考慮,本實施例中外殼8數量為3。為了結構更加穩固,本實施例中外殼8形狀完全相同,并沿圓周均勻分布。為了與牙槽更穩固地聯結,本實施例中底部6外側帶有螺紋。·由于本結構中多孔鉭的占用空間比率較大,能夠充分容納沿外殼間隙生長進入的人體組織,建議多孔鉭孔隙率在20%與50%之間。
權利要求1.ー種牙種植體,包括體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體部(3)由頂部(4)、中部(5)和底部(6)組成;所述體部(3)為圓柱狀;所述頂部(4)和底部(6)由致密金屬構成;所述中部(5)包括由多孔鉭材料構成的圓柱(7)和一至多個由致密金屬構成的瓦片狀的外殼(8);所述外殼(8)之間留有間隙。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牙種植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8)數量為3。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牙種植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8)形狀相同,沿圓周均勻分布。
4.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牙種植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6)外側帶有螺紋。
5.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牙種植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鉭材料的孔隙率在20%與·50%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牙種植體。所述牙種植體體部(3)包括頂部(4)、中部(5)和底部(6);體部(3)為圓柱狀;頂部(4)和底部(6)由致密金屬構成;中部(5)包括由多孔鉭材料構成的圓柱(7)和一至多個由致密金屬構成的瓦片狀的外殼(8);外殼(8)之間留有間隙。這種結構的牙種植體擁有突出的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耐咀嚼性能,持久耐用、安全穩固。
文檔編號A61C8/00GK202637153SQ201220297519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1日
發明者葉雷 申請人:重慶潤澤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