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磁共振下關節軸向加壓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影像科用醫療器械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磁共振下關節軸向加壓裝置。
技術背景 目前,磁共振已成為檢測關節韌帶、半月板、脊髓及椎間盤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普通磁共振掃描時,受試者處于平臥位,髖膝關節缺乏軸向負荷,不能了解站立時關節韌帶及半月板情況,而恰恰膝關節韌帶及半月板損傷多數發生在直立運動。同樣,胸腰椎在普通磁共振掃描時也缺乏軸向負荷,不能了解站立時脊髓及椎間盤的情況,而椎管狹窄、椎間盤突出等疾患也在站立位時癥狀明顯。因此了解膝關節和腰椎在正常軸向負荷狀態下,關節韌帶、半月板動力學改變以及脊髓、椎間盤狀態至關重要。近年來,國際上雖已經設計出直立位磁共振掃描系統以檢測膝關節負荷狀態下數據,但由于其價格昂貴,并且成像不如常規磁共振系統成像清晰,故難以推廣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方便平臥位時對患者膝關節加壓的磁共振下關節軸向加壓裝置。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手段實現的一種磁共振下關節軸向加壓裝置,包括有底板、設置在底板中央的螺桿、與螺桿連接設置的搖把、設置在底板另一端的頭枕,所述的底板的中部平行設置有長方形的中央通孔,中央通孔內設置有螺桿,活動夾板插接設置在中央通孔內,并通過底端的螺紋孔與螺桿螺紋連接;所述的活動夾板上還設置有兩個重力計;所述底板的中部還設置有約束帶。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明顯的優點本磁共振下關節軸向加壓裝置整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保證了患者在平臥位時給膝關節軸向負荷,較好的模擬患者站立時的關節及脊柱負荷,從而獲得站立時關節韌帶、半月板動力學改變以及脊髓、椎間盤狀態。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搖把,2-底板,3-重力計,4-活動夾板,5-約束帶,6-中央通孔,7_螺桿,8_頭枕。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如圖I中所示的一種磁共振下關節軸向加壓裝置,包括有底板2、設置在底板2中央的螺桿7、與螺桿7連接設置的搖把I、設置在底板2另一端的頭枕8,所述的底板2的中部平行設置有長方形的中央通孔6,中央通孔6內設置有螺桿7,活動夾板4插接設置在中央通孔6內,并通過底端的螺紋孔與螺桿7螺紋連接;所述的活動夾板4上還設置有兩個重力計3 ;所述底板2的中部還設置有約束帶5。這樣設置,本實用新型在具體使用時,可以讓患者躺臥在底板2上,頭部放入頭枕8的凹槽內,雙腳蹬在活動夾板4上,通過約束帶5將腰部固定,根據負荷的需要,轉動搖把1,帶動螺桿7,從而使活動夾板4移動,對患者的膝關節軸向進行加壓,較好的模擬患者站立時的關節及脊柱的負荷,根據重力計3顯示的準確數字,實時掌握膝關節所受到的負荷大小,從而獲得站立時關節韌帶、半月板動力學改變以及脊髓、椎間盤的狀態。總之,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方便平臥位時對患者膝關節加壓的磁共振下關節軸向加壓裝置。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磁共振下關節軸向加壓裝置,包括有底板(2)、設置在底板(2)中央的螺桿(7)、與螺桿(7)連接設置的搖把(I)、設置在底板(2)另一端的頭枕(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2)的中部平行設置有長方形的中央通孔¢),中央通孔¢)內設置有螺桿(7),活動夾板(4)插接設置在中央通孔(6)內,并通 過底端的螺紋孔與螺桿(7)螺紋連接;所述的活動夾板(4)上還設置有兩個重力計(3);所述底板(2)的中部還設置有約束帶(5)。
專利摘要一種磁共振下關節軸向加壓裝置,包括有底板(2)、設置在底板(2)中央的螺桿(7)、與螺桿(7)連接設置的搖把(1)、設置在底板(2)另一端的頭枕(8),所述的底板(2)的中部平行設置有長方形的中央通孔(6),中央通孔(6)內設置有螺桿(7),活動夾板(4)插接設置在中央通孔(6)內,并通過底端的螺紋孔與螺桿(7)螺紋連接;所述的活動夾板(4)上還設置有兩個重力計(3);所述底板(2)的中部還設置有約束帶(5)。本磁共振下關節軸向加壓裝置較好的模擬患者站立時的關節及脊柱負荷,從而獲得站立時關節韌帶、半月板動力學改變以及脊髓、椎間盤狀態。
文檔編號A61B5/055GK202568257SQ20122021446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日
發明者李迎春 申請人:李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