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醫用創面無堵塞負壓治療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是一種醫用創面無堵塞負壓治療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醫用創面負壓治療裝置,一般指的是創面沖洗-負壓封閉引流專用軟墊,該專用軟墊兼具創面沖洗和負壓引流的功能,其結構包括引流、沖洗管和不透明的醫用引流材料,為了方便使用,引流管和沖洗管均分為兩段,其中,引流管分為外接引流管和內置引流管,內置引流管部分或全部包裹于醫用引流材料之中且壁管上開有多個側孔。當內置引流管全部包裹于醫用引流材料之中時,外接引流管前端通過一種埋設在醫用引流材料內,并且接口外露于醫用引流材料外表面的插接式引流接頭與內置引流管可拆裝連接,夕卜接引流管后端連接負壓源。沖洗管結構類似,且內置沖洗管包裹于醫用引流材料內、前端插入內置引流管內或伸出與醫用引流材料內表面外,內置沖洗管后端同樣采用一種埋設在醫 用弓I流材料內,并且接口外露于醫用引流材料外表面的插接式沖洗接頭可拆裝地與外接沖洗管連接。首先,將該醫用創面負壓治療裝置的醫用引流材料貼附于患者的開放性傷口或創面上,然后應用醫用粘貼薄膜將醫用引流材料粘貼和密封于正常皮膚上,最后將外接引流管和外接沖洗管插入相應結構內并連接負壓源和沖洗設備,啟動沖洗源和負壓源,即開始對創面進行沖洗以及滲液或壞死物質引流等。在使用過程中發現上述結構存在以下缺點現有的醫用引流材料為不透明的材料,故在沖洗過程、滲液或壞死物質引流的沖程中,難以直接觀察到患者開放性傷口或創面上的愈合情況,需要將醫用創面負壓治療裝置拆裝后,才能觀察并了解到開放性傷口或創面上的愈合情況;在沖洗過程、滲液或壞死物質引流的沖程中,若內置引流管發生堵塞,因內置引流管埋設于醫用引流材料內,無法對其進行處理,需更換整個醫用創面負壓治療裝置才能繼續進行沖洗過程、滲液或壞死物質引流,操作十分不方便,且頻繁更換醫用創面負壓治療裝置會影響患者創面的愈合。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用創面無堵塞負壓治療裝置,其可在治療過程中,直接觀察包裹在醫用引流材料下的患者開放性傷口或創面上的愈合情況。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一種醫用創面無堵塞負壓治療裝置,包括醫用引流材料以及前端插進醫用引流材料的引流管,所述醫用引流材料為透明或所述醫用引流材料上至少設有一個透明觀察窗。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透明觀察窗部分或者全部覆蓋醫用引流材料。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引流管的前端置于醫用引流材料或穿出醫用引流材料,所述引流管的后端連接至負壓源。[0009]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ー步改進,所述的引流管包括內置引流管以及外接引流管,所述內置引流管拆裝在引流管內,所述內置引流管的管壁上設有引流側孔,所述外接引流管的前端套入內置引流管,所述后端可連接至負壓源。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ー步改進,還包括沖洗管接頭和沖洗管,所述沖洗管接頭一端與沖洗管插接連接,另一端連接至沖洗源;所述沖洗管的前端置于醫用引流材料或穿過醫用引流材料后伸出醫用引流材料外表面或側面。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ー步改進,所述醫用引流材料外表面覆蓋有不透氣材料層,所述不透氣材料層的面積等于或者大于醫用引流材料。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中的醫用引流材料上為透明或醫用引流材料上設置至少ー個透明的觀察窗,那么當將本實用新型粘貼在患者的開放性傷ロ或創面上,可通過透明的醫用引流材料或透明的觀察窗直接觀察開放性傷ロ或創面上的愈合情 況,避免為觀察開放性傷ロ或創面上的愈合情況需將醫用創面無堵塞負壓治療裝置拆下而影響傷ロ或創面的愈合。本實用新型中還設置在引流管中設置可拆裝的內置引流管,那么在使用過程中,可將堵塞的內置引流管拆裝并更換,防止引流管出現堵塞現象。本實用新型可作為醫用創面無堵塞負壓治療裝置使用。
以下結合附圖
及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的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一的水平剖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ー的縱剖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ニ的水平剖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ニ的縱剖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三的水平剖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四的水平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應用。如圖I至圖2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一,ー種醫用創面無堵塞負壓治療裝置,包括醫用引流材料I以及引流管3,引流管3的前端側壁上設有引流側孔,醫用引流材料I為透明,引流管3的前端置于醫用引流材料1,引流管3包括內置引流管5以及外接引流管2,內置引流管5拆裝在引流管3內,內置引流管5的管壁上設有引流側孔,外接引流管2的前端套入內置引流管5,外接引流管2的后端連接至負壓源,還包括沖洗管接頭6和沖洗管7,沖洗管接頭6 —端與沖洗管7插接連接,另一端連接至沖洗源;所述沖洗管7的前端置于醫用引流材料I或穿過醫用引流材料I后伸出醫用引流材料I外表面或側面。,醫用引流材料I外表面覆蓋有不透氣材料層8,不透氣材料層8的面積等于或者大于醫用引流材料I。那么在使用吋,將本實用新型覆蓋在開放性傷ロ或創面上,并用醫用粘貼薄膜將本實用新型粘貼和密封于正常皮膚上,然后外接引流管2的后端可連接至負壓源,沖洗管7連接沖洗源,啟動負壓源就可以對開放性傷ロ或創面滲液或壞死物質進行引流,負壓源一般為ー 12 ー 18kPa,并可通過透明的醫用引流材料可觀察開放性傷ロ或創面上的愈合情況,避免為觀察開放性傷ロ或創面上的愈合情況需將醫用創面無堵塞負壓治療裝置拆下而影響傷ロ或創面的愈合。在使用過程中,若出現內置引流管5發生堵塞想象,可將內置引流管5拆卸下來并更換一個新的內置引流管5,即可保證本實用新型正常工作,避免出現引流管3堵塞后更換醫用創面無堵塞負壓治療裝置的現象出現。如圖3至圖4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ニ,與具體實施例I不同之處在干,醫用引流材料I上設有至少ー個透明的觀察窗4,觀察窗4部分或者全部覆蓋醫用引流材料1,本實施例中的觀察窗的個數為五個,部分覆蓋醫用引流材料1,觀察窗為聚こ烯醇構件,那么在使用吋,將本實用新型覆蓋在開放性傷ロ或創面上,并用醫用粘貼薄膜將本實用新型粘貼和密封于正常皮膚上,然后外接引流管2的后端可連接至負壓源,沖洗管7連接沖洗源,啟動負壓源就可以對開放性傷ロ或創面滲液或壞死物質進行引流,負壓源一般為-12'18kPa,可通過觀察窗4觀察觀察開放性傷ロ或創面上的愈合情況,避免為觀察開放性傷ロ或創面上的愈合情況需將醫用創面無堵塞負壓治療裝置拆下而影響傷ロ或創面的愈合。如圖5所示的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實施例三,與具體實施例I不同之處在于,與具體實施例一不用之處在于,引流管3以及拆裝在引流管3內的內置引流管5穿出醫用引流材料1,那么,若患者的開放性傷ロ或創面的面積小于或者等于醫用引流材料I的面積時,可將伸出的醫用引流材料I的引流管3以及內置引流管5剪斷,并用醫用粘貼薄膜將本實用新型粘貼和密封于正常皮膚上,即可進行沖洗、滲液或壞死物質引流等操作;若患者的開放性傷ロ或創面的面積大于醫用引流材料I的面積時,可在伸出醫用引流材料I的引流管3外套一個新的醫用引流材料,并用醫用粘貼薄膜將本實用新型粘貼和密封于正常皮膚上即可進行沖洗、滲液或壞死物質引流等操作。如圖6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四,與具體實施例2不用之處在于,引流管3以及拆裝在引流管3內的內置引流管5穿出醫用引流材料1,那么,可根據患者開放性傷ロ或創面的面積大小,剪斷并密封引流管或在引流管前端套ー個新的醫用引流材料,使本實用新型能將患者的開放性傷ロ或創面包裹并進行后續的治療。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醫用創面無堵塞負壓治療裝置,包括醫用引流材料(I)以及引流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醫用引流材料(I)為透明或所述醫用引流材料(I)上至少設有一個透明的觀察窗⑷。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醫用創面無堵塞負壓治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觀察窗(4)部分或者全部覆蓋醫用弓I流材料(I)。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醫用創面無堵塞負壓治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3)的前端置于醫用引流材料(I)或穿出醫用引流材料(1),所述引流管(3)的后端連接至負壓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醫用創面無堵塞負壓治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3)包括內置引流管(5)以及外接引流管(2),所述內置引流管(5)拆裝在引流管(3)內,所述內置引流管(5)的管壁上設有引流側孔,所述外接引流管(2)的前端套入內置引流管(5),所述外接引流管(2)的后端連接至負壓源。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醫用創面無堵塞負壓治療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沖洗管接頭(6)和沖洗管(7),所述沖洗管接頭(6)—端與沖洗管(7)插接連接,另一端連接至沖洗源;所述沖洗管(7)的前端置于醫用引流材料(I)或穿過醫用引流材料(I)后伸出醫用引流材料(I)外表面或側面。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醫用創面無堵塞負壓治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醫用引流材料(I)外表面覆蓋有不透氣材料層(8),所述不透氣材料層(8)的面積等于或者大于醫用引流材料(I)。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醫用創面無堵塞負壓治療裝置,包括醫用引流材料以及引流管,所述醫用引流材料為透明或醫用引流材料上至少設有一個透明的觀察窗。本實用新型中的醫用引流材料上為透明或醫用引流材料上設置至少一個透明的觀察窗,那么當將本實用新型粘貼在患者的開放性傷口或創面上,可通過透明的醫用引流材料或透明的觀察窗直接觀察開放性傷口或創面上的愈合情況,避免為觀察開放性傷口或創面上的愈合情況需將醫用創面無堵塞負壓治療裝置拆下而影響傷口或創面的愈合。本實用新型可作為醫用創面無堵塞負壓治療裝置使用。
文檔編號A61M27/00GK202516141SQ201220087249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9日
發明者朱新生 申請人:朱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