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腔道顯露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顯露直腸、肛門及陰道內病變的新型醫療器械,屬于醫療器械領域。
背景技術:
直腸、肛門及陰道內的病變位于側壁,發病率很高。為了便于觀察和治療這類病變,本發明人在發明專利腔道顯露器(200820096201. 6)中公開了一種腔道顯露器,外形類似于手槍,由主體和手柄兩部分組成。通過在主體的遠端內壁中央安裝光源,來解決照明問題;通過在主體的側壁開孔,使其不但便于檢查,而且便于治療側壁的疾病。然而,在進一步的實施過程中發現,在主體的遠端內壁中央安裝光源的這種方案雖然能很好的解決照明問題,但需要在主體內增加細小的管道便于電源線通過,需要在主體遠端手工安裝光源,制作難度較大,不便于一次成型,使生產成本提高,難以推廣應用。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已有腔道顯露器因光源安裝位置不恰當帶來的成本高、制作困難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腔道顯露器,包括主體、手柄,所述手柄與主體連接的一端為盲端,在所述的主體與手柄的連接處設置有光線偏轉元件,在所述手柄內放置發光源。
所述的主體呈盲管狀,具有遠端、近端和體部,在體部側壁的頂部設有顯露孔,使主體的體部通過顯露孔與外界相通,所述顯露孔的形狀是圓形、橢圓形或多邊形;所述光線偏轉元件由相延續的兩部分組成,即較厚部分和較薄部分,其中較厚部分朝向主體遠端方向,較薄部分朝向主體近端方向,所述光線偏轉元件可以是透鏡或棱鏡;所述手柄的下端開放,由蓋子封閉,方便發光源的取放。
顯露孔的大小和數量根據腔道顯露器的規格來決定,較大的腔道顯露器可以制作較多和較大的顯露孔。主體的近端開放,作為觀察和治療病變的主要通道口。主體靠近近端的一段外側壁的底部與手柄相連接。手柄用于持握和放置手電筒或類似手電筒的發光器, 為中空的盲管狀結構,上部與主體相連,為盲端,下端開放,由蓋子封閉。在將接通電源的手電筒或類似手電筒的發光器放入手柄中后,將有光線經主體靠近近端的一段外側壁的底部 (手柄與主體相連處中部)進入主體的腔內,在此光線經過的部位,有一組光線偏轉元件,與主體融為一體,屬于主體壁的一部分,其功能是使手電筒的光線向主體遠端方向偏轉,改善主體靠近遠端部位的照明。構成光線偏轉元件的組件必須滿足的基本特征是都由相延續的兩部分組成,即較厚部分和較薄部分,其中較厚部分朝向主體遠端方向,較薄部分朝向主體近端方向。滿足這個基本特征的組件可以是透鏡或棱鏡。所采用的透鏡是凸透鏡或凹透鏡的一部分,小于或等于整個透鏡的一半;所采用的棱鏡是棱錐、棱臺、多面體或旋轉體,只要能滿足基本特征即可采用。所采用的組件可以是一種透鏡、一種棱鏡、多種透鏡混合、多種.棱鏡混合或棱鏡與透鏡混合構成。通過光線偏轉元件實現手電筒光線向主體遠端方向的偏轉,使光線偏轉的程度主要受較厚部分和較薄部分之間的差值影響,在一定范圍內,差值越大,偏轉程度越大。主體與手柄所形成的角度大小根據腔道顯露器的規格和光線偏轉元件使光線偏轉的程度來選擇,選擇的依據是當將手電筒裝入手柄后,手電筒發出的光線能滿足包括靠近主體遠端處部位在內的病變觀察和治療需要。在靠近主體的體部側壁底部的病變,主要從頂部反射光線獲得照明,光線較弱,這個缺點可通過轉動主體來克服。主體體部腔道顯露器由無色透明、有一定硬度且對人體無毒無害的材料制成,可制作成不同的規格, 從而可用于內徑不等的直腸、肛門和陰道,以及不同年齡的患者。
使用方法是將腔道顯露器制作完成后,進行消毒,密封包裝。臨用時,根據擬檢查的腔道內徑大小,選擇相應規格的腔道顯露器,打開密封包裝。把手柄的蓋子打開,選擇亮度適當且剛好能放入手柄的手電筒一支,接通手電筒電源后,以手電筒的前端向里把手電筒裝入手柄,蓋上蓋子。在體部外表涂抹醫用潤滑劑,如無菌的液體石蠟油。準備完成后將腔道顯露器以主體遠端在前插入腔道。插入的同時,透過主體的壁觀察腔道壁,若發現病變,即轉動手柄,手柄帶著主體一起轉動,直到病變暴露于顯露孔中,維持腔道顯露器的位置不變,進行進一步的細致觀察或相應的治療。以上操作按照無菌術要求完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照明光源采用手柄內放置發光源的方式,避免在主體遠端放置光源所帶來的制作困難,同時避免外置光源在檢查和治療時光線被擋住所帶來的不便。
2、增加了光線偏轉元件,改善照明效果。
3、發現病變后,可將病變從顯露器孔中完全暴露出來,方便進一步觀察和治療。
4、安全,操作方便,成本低,可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述一種腔道顯露器由主體I和手柄2兩部分組成,主體I與手柄2之間呈150°角,主體I呈盲管狀,長度為100mm,內腔直徑20mm, 具有遠端、近端和體部,主體I的遠端鈍圓,為盲管,主體I體部側壁的頂部有4個縱向排列的圓形顯露孔3,直徑均為10mm,孔間距均為10mm,主體I的近端開放,靠近近端的底部外側壁與手柄2相連;手柄2的長度為180mm,內腔直徑為25mm,為中空的盲管狀結構,上部與主體I相連,為盲端,下部開放,下端的外側壁有螺紋,手柄2的下部由蓋子6封閉;蓋子 6的內腔直徑為26. 9mm,高度為5mm,內側壁有螺紋,其大小和螺紋與手柄下端相匹配;手柄內可放置手電筒5。在將接通電源的手電筒5放入手柄2中后,將有光線透過光線偏轉元件 4入射到主體I的腔內;光線偏轉元件4采用凸透鏡的一半構成,共3個,呈縱向排列,較厚部分41朝向主體I的遠端,較薄部分42朝向主體I的近端,每塊凸透鏡的最厚處厚度均為 3_,直徑均為8_,與主體相延續,作為主體 靠近近端處的體部的底部的一部分。腔道顯露器采用無色透明的聚苯乙烯制成,除光線偏轉元件外的其余部分厚度均為2_,制作完成后經環氧乙烷滅菌,密封包裝備用。
使用方法臨用時,打開密封包裝,向腔道顯露器的手柄內放置市售LED手電筒5, 其外觀為圓柱形,外徑23mm,高度175mm,內置AAA型1. 5V堿性電池3枚,接通電源后,以手電筒5的前端向里把手電筒5裝入手柄2,蓋上蓋子6。在體部I外表涂抹無菌的液體石蠟油。準備完成后將腔道顯露器以主體I遠端在前插入成年患者的肛門。插入的同時,可以轉動手柄2以使主體I轉動,透過主體I的壁觀察肛門和直腸壁,若發現病變,調整腔道顯露器方位使病變暴露于顯露孔中,維持腔道顯露器的位置不變,進行進一步的細致觀察或相應的治療。以上操作按照無菌術要求完成,操作完成后,立即將使用過的腔道顯露器毀形, 按相應的醫療垃 圾分類進行回收處理。
權利要求
1.一種腔道顯露器,包括主體(I)、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與主體(I)連接的一端為盲端,在所述的主體(I)與手柄(2)的連接處設置有光線偏轉元件(4),在所述手柄(2)內放置發光源(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腔道顯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體(I)呈盲管狀,具有遠端、近端和體部,在體部側壁的頂部設有顯露孔(3),使主體(I)的體部通過顯露孔(3)與外界相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腔道顯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顯露孔(3)的形狀是圓形、橢圓形或多邊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腔道顯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線偏轉元件(4)由相延續的兩部分組成,即較厚部分和較薄部分,其中較厚部分朝向主體(I)遠端方向,較薄部分朝向主體(I)近端方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腔道顯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線偏轉元件(4)可以是透鏡或棱鏡。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腔道顯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的下端開放,由蓋子(6)封閉,方便發光源(5)的取放。
7.根據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腔道顯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光源(5)是手電筒。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顯露直腸、肛門及陰道內病變的新型醫療器械,屬于醫療器械領域。目的是解決已有腔道顯露器因光源安裝位置不恰當帶來的成本高、制作困難的問題。一種腔道顯露器,包括主體、手柄,所述手柄與主體連接的一端為盲端,在所述的主體與手柄的連接處設置有光線偏轉元件,在所述手柄內放置發光源。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照明光源采用手柄內放置發光源的方式,避免在主體遠端放置光源所帶來的制作困難,同時避免外置光源在檢查和治療時光線被擋住所帶來的不便;2、增加了光線偏轉元件,改善照明效果;3、發現病變后,可將病變從顯露器孔中完全暴露出來,方便進一步觀察和治療;4、安全,操作方便,成本低,可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文檔編號A61B1/06GK103027662SQ20121057288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6日
發明者張磊, 薛瑋, 廖銀根 申請人:江西省皮膚病專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