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當歸羊肉藥物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制藥技術,即一種當歸羊肉藥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用當歸、羊肉和生姜制作湯劑,最早收載于民間藥方《金匱要略》中,現收載于部頒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二冊,衛生部藥典委員會編,《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二冊》,1990年出版,名為歸羊沖劑,其制作方法仍是傳統煎煮工藝,功能主治為補養氣血,溫中散寒。用于久病體虛,產后虛寒腹痛,氣血虧損。歸羊沖劑原制法取當歸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劑及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用70%乙醇作溶劑,浸潰48小時,緩緩滲漉,收集漉液,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約I. 12的清膏,另取生姜榨汁,姜汁加等量乙醇混合;羊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4小時,第二次加姜渣煎煮2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放置,除去凝固的羊脂,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約I. 12的清膏,加入當歸清膏、姜汁、蔗糖320g,混勻,制成顆粒,干燥,約制成360g,即得。歸羊沖劑的處方中,羊肉所占比例約為84%,羊肉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和生產的成本。羊肉中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含量可達15%以上,而蛋白質的水溶性較差,根據多年的生產情況來看,羊肉煎煮后,大部分蛋白質沒有被提取出來,其他成分的利用率也非常低,羊肉浸膏的收率只有10%左右,蛋白質的提取率只有3% 4%,含量經常處于質量標準要求的邊緣,產品質量很難保障。在上世紀80年代曾大量生產,進入上世紀90年代后,產量一度下滑,直至當前,已基本處于停產狀態,究其原因,主要是產品工藝落后,生產成本過高,市場競爭力薄弱,質量難以控制。
發明內容
為了更好的控制歸羊沖劑的質量并降低生產成本,本發明對歸羊沖劑的制備工藝進行了改進研究,同時對質量控制進行了相關研究,改進歸羊沖劑的制備工藝,提高產品質量標準,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這種當歸羊肉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例準備下述藥物和材料,即當歸160-200g、生姜200-400g、羊肉1150_1350g,取當歸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劑及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用65-75%乙醇作溶劑,浸潰50-52小時,緩緩滲漉,收集漉液,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10-1. 14的清膏;另取生姜榨汁,姜汁加等量乙醇混合;用生物酶解技術制取羊肉去脂清膏;在羊肉去脂清膏中加入當歸清膏、姜汁乙醇混合液,蔗糖適量,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即得。用生物酶解技術制取羊肉去脂清膏,是以蛋白質含量和浸膏收率為評價指標,采用L9(34)正交試驗表,通過考察木瓜蛋白酶量、反應時間、反應溫度、加水量這四個因素對酶解效果的影響,分析歸納出最佳的工藝參數。用生物酶解技術制取羊肉去脂清膏,得到羊肉最佳酶解的工藝條件為羊肉中加羊肉重量O. 5%的木瓜蛋白酶,加羊肉重量6倍的水,在恒溫60 V條件下反應6小時,繼續加姜渣煎煮2小時,濾過,濾液放置,除去凝固的羊脂,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約I. 12的清膏,蛋白質的平均提取率為13. 1%,浸膏的平均收率為24. 2%。在歸羊沖劑原標準的基礎上,增加對藥材當歸原料進行薄層鑒別。將產品中蛋白質的重量含量限度由不少于2. 5%提高到不少于4. 0%。本發明的優點是采用生物酶解技術,通過正交試驗的方式進行研究,極大的提高了羊肉的利用率,對控制產品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起了積極作用。為了驗證新工藝的可行性,我們將羊肉減半,其他處方不變,進行了三批中試生產,生產結果完全符合要求。同時我們對原標準進行了提高,在原標準的基礎上,我們增加了當歸的薄層鑒別,并將蛋白質的含量由不少于2. 5%提高到不少于4. 0%,通過對三批中試樣品的驗證,其質量指標完全可控。
圖I為當歸薄層色譜圖,展開劑正己燒一乙酸乙酯,比例9:1
具體實施例方式按L9 (34)正交試驗用生物酶解技術制取羊肉去脂清膏的具體步驟方法
一、試驗樣品制備,稱取羊肉9份,每份IOOg,按L9(34)正交試驗表頭安排試驗,即羊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4小時,第二次加姜渣煎煮2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放置,除去凝固的羊脂,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約I. 12的清膏;
二、浸膏收率的測定方法精密量取各樣品溶液50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發皿中,于水浴上蒸干后,在105°C干燥至恒重,移置干燥器中冷卻30min,精密稱定重量,計算浸膏收率;
三、蛋白質含量測定方法稱取各實驗項下的浸膏O.3g,精密稱定,進行氮測定法測定,照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附錄IX L,2010年版一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得到的總氮量與6. 25相乘,即得;
四、正交試驗方法
羊肉酶解工藝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見表1,正交試驗結果見表2,方差分析見表3、表4 ; 表I正交試驗因素水平
權利要求
1.一種當歸羊肉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例準備下述藥物和材料,即當歸160-200g、生姜200-400g、羊肉1150_1350g,取當歸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劑及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用65-75%乙醇作溶劑,浸潰50-52小時,緩緩滲漉,收集漉液,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10-1. 14的清膏;另取生姜榨汁,姜汁加等量乙醇混合;用生物酶解技術制取羊肉去脂清膏;在羊肉去脂清膏中加入當歸清膏、姜汁乙醇混合液,蔗糖適量,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即得。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當歸羊肉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生物酶解技術制取羊肉去脂清膏,是以蛋白質含量和浸膏收率為評價指標,采用L9(34)正交試驗表,通過考察木瓜蛋白酶量、反應時間、反應溫度、加水量這四個因素對酶解效果的影響,分析歸納出最佳的工藝參數。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當歸羊肉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生物酶解技術制取羊肉去脂清膏,得到羊肉最佳酶解的工藝條件為羊肉中加羊肉重量O. 5%的木瓜蛋白酶,加羊肉重量6倍的水,在恒溫60°C條件下反應6小時,繼續加姜渣煎煮2小時,濾過,濾液放置,除去凝固的羊脂,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12的清膏,蛋白質的平均提取率為13. 1%,浸膏的平均收率為24. 2%。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當歸羊肉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對藥材當歸原料進行薄層鑒別。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當歸羊肉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產品中蛋白質的重量含量限度不少于4. 0%。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當歸羊肉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L9(34)正交試驗用生物酶解技術制取羊肉去脂清膏的具體步驟方法 一、試驗樣品制備,稱取羊肉9份,每份IOOg,按L9(34)正交試驗表頭安排試驗,即羊肉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4小時,第二次加姜渣煎煮2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放置,除去凝固的羊脂,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I. 12的清膏; 二、浸膏收率的測定方法精密量取各樣品溶液50ml,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發皿中,于水浴上蒸干后,在105°C干燥至恒重,移置干燥器中冷卻30min,精密稱定重量,計算浸膏收率; 三、蛋白質含量測定方法稱取各實驗項下的浸膏O.3g,精密稱定,進行氮測定法測定,照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附錄IX L,2010年版一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得到的總氮量與6. 25相乘,即得; 四、正交試驗方法 羊肉酶解工藝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見表1,正交試驗結果見表2,方差分析見表3、表4 ; 表I正交試驗因素水平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當歸羊肉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歸薄層鑒別的質量控制研究步驟如下 一、儀器與試劑 硅膠G (青島海洋化工廠),KQ2200B型超聲波清洗機(昆山超聲儀器有限公司),ZF-2型三用紫外儀(上海市安亭電子儀器廠),當歸對照藥材(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水為蒸餾水,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二、薄層鑒別供試品溶液制備取試品當歸20g,研細,加乙醚3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乙醇2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對照藥材溶液制備取當歸對照藥材O. 5g,同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 陰性對照品溶液制備按處方稱取除當歸外的藥材,照新生產工藝制成缺當歸的陰性對照品;按供試品溶液的制法,制成缺當歸的陰性對照品溶液; 制板硅膠G-0. 4%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I :3),攪勻數分鐘,鋪板,厚度約為O.25mm,晾干,110。。烘 O. 5 小時; 當歸薄層層析結果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附錄VI B,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10 μ I、陰性對照品溶液10 μ I、對照藥材溶液5 μ 1,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粘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已烷一乙酸乙酯,9: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熒光的主斑點,且陰性樣品在相應位置無干擾;經三批中試樣品,S120301,S120302,S120303,按相同方法試驗,均得到相同的結果; 三、檢驗結果 對三批中試樣品,S120301, S120302, S120303,進行全檢,結果見表6 表6歸羊沖劑檢測數據
全文摘要
一種當歸羊肉藥物的制備方法,按重量比例當歸160-200g、生姜200-400g、羊肉1150-1350g,取當歸粉碎成粗粉,用65-75%乙醇作溶劑,浸漬,漉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0-1.14的清膏;另取生姜榨汁,姜汁加等量乙醇混合;用生物酶解技術制取羊肉去脂清膏;加入當歸清膏、姜汁乙醇混合液,蔗糖適量,混勻,制成顆粒,干燥即得。本發明的優點是采用生物酶解技術,通過正交試驗的方式進行研究,極大的提高了羊肉的利用率,對控制產品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起了積極作用。并增加了當歸的薄層鑒別,將蛋白質的含量由不少于2.5%提高到不少于4.0%,其質量指標完全可控。
文檔編號A61P7/06GK102872434SQ20121033823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3日
發明者朱軍君, 黃廣菊 申請人:湖南德海制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