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硬性內窺鏡外護套。
背景技術:
在體腔中使用硬性內窺鏡進行手術和/或治療期間,位于硬性內窺鏡前端的玻璃面可能被飛濺的血液和/或體液弄臟。此外,使用手術用電刀等可能產生煙和/或霧,這些煙和/或霧進而可能附著在硬性內窺鏡的玻璃面上。當硬性內窺鏡的前端面變臟時,將硬性內窺鏡從體腔中取出,并且用例如紗布將硬性內窺鏡的前端面上的異物移除,以保證視野和可見度。
已經提出了如下一些技術用內窺鏡清潔外護套覆蓋內窺鏡來清潔內窺鏡的前端面(參見例如日本未審查的專利申請公開No.平8-173370)、在硬性內窺鏡的前端面上設置清潔噴嘴來清潔硬性內窺鏡的覆蓋玻璃(參見例如日本未審查的專利申請公開No.平5-207962)、以及在容納供氣管前端部的頭部的覆蓋件上形成噴嘴(參見例如日本未審查的專利申請公開No.平4-146717)。另外,已經提出了如下技術在內窺鏡的前端部形成形狀記憶合金氣/液供應噴嘴(參見例如日本未審查的專利申請公開No.昭61-36718)、并且即使當可能有冷水流過外護套中的管道時內窺鏡仍然不會冷卻(參見例如日本未審查的專利申請公開No.平9-135804)、以及在不增加內窺鏡的待插入人體內的部分的直徑的情況下可清潔的內窺鏡(參見例如日本未審查的專利申請公開No. 2003-220018)。然而,日本未審查的專利申請公開No.平8-173370、No.平5-207962、No.平4-146717,No.平9-135804和No. 2003-220018所描述的技術不包括噴口的形狀變化,這導致例如生理鹽水等清潔液和/或例如二氧化碳等氣體噴出的角度和方向不能改變。此外,日本未審查的專利申請公開No.昭61-36718中描述的技術使用了需要溫度發生變化才能變形的形狀記憶合金噴嘴。由于來自照明源的熱量,在體腔中使用內窺鏡可能導致內窺鏡的前端的溫度高于體溫,從而無論清潔液的溫度怎樣,均可能使得噴嘴在內窺鏡開始使用之后不久便發生變形。這還可能導致不能對內窺鏡的前端面的期望寬區域進行清潔。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通過調節流過硬性內窺鏡外護套中的流動路徑的流體的流量,使流體在硬性內窺鏡的前端面處的噴出角度可調節。第一方面涉及一種硬性內窺鏡外護套,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具有前端、基端、縱軸線和內腔,硬性內窺鏡可以插入所述內腔中,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包括流動路徑,流體(例如空氣等氣體和/或例如清潔液等液體)經由所述流動路徑從所述基端沿所述縱軸線向所述前端流動;以及噴口,其形成在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前端部中,從而流過所述流動路徑的所述流體從所述噴口噴出(所述流體經由所述噴口從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流出,所述噴口面向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前端),所述噴口的周部至少部分地由彈性部件構成,所述彈性部件可以在流過所述流動路徑的流體的作用下變形。
根據上述第一方面,所述噴口形成在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前端部使得經由所述流動路徑從所述基端沿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縱軸線向所述前端流動的流體從所述噴口噴出。所述噴口的周部至少部分地由彈性部件形成,所述彈性部件可以在流過所述流動路徑的流體的作用下變形。由于所述噴口的周部至少部分地由彈性部件形成,所以當流體從所述噴口噴出時,所述噴口根據所述流體的流量而彈性地變形。所述彈性部件的彈性變形導致所述噴口的尺寸增大。由于所述噴口根據所述流體的噴出量而變形,所以從所述噴口噴出的流體的噴出方向也發生改變。也就是說,可以根據流過所述流動路徑的流體的流量來控制所述流體的噴出方向。例如,當所述流量低時,所述噴口不變形而保持較窄,從而使所述流體以較高的速度噴出。這樣允許所述流體以更低的流量在所述噴口打開的方向上噴出較遠。當所述流量高時,所述噴口變形而張開,從而所述流體可以寬寬地噴出。具體地說,由于本方面不包括對流體的溫度調節,所以不需要使流過所述流動路徑的清潔液和/或氣體的溫度升高并保持為高于體溫,從而允許相對容易地調節所述流體的噴出方向。所述噴口的周部被例如軟部和硬部圍繞,所述軟部可以在流過所述流動路徑的流體的作用下變形,所述硬部剛性地抵抗所述流體。 所述噴口可以與所述流動路徑相連并且形成在噴嘴的前端部中,所述噴嘴面向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前端面的中心。所述噴口的硬部可以相對于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是固定的,或者可以相對于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是能移動的。所述噴嘴的上表面(當硬性內窺鏡插入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內腔中時,所述噴嘴的上表面與形成在所述硬性內窺鏡的前端面中的透鏡表面大致平行)可以構成相對較軟的部分,而所述噴嘴的側表面(當所述硬性內窺鏡插入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內腔中時,所述噴嘴的側表面與形成在所述硬性內窺鏡的前端面中的透鏡表面大致垂直)可以構成相對較硬的部分,或者,所述噴嘴的上表面可以構成相對較硬的部分,而所述噴嘴的側表面可以構成相對較軟的部分。所述噴嘴由例如彈性部件構成。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還可以包括閥門,所述閥門至少部分地附接在所述流動路徑的前端,以可打開地封閉所述流動路徑的前端。所述閥門的附接在所述流動路徑的前端處的部分或所述閥門本身可以由所述彈性部件構成。所述閥門可以包括第一閥門和第二閥門,所述第一閥門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閥門的一端在所述流動路徑的前端附接至所述流動路徑的壁面上,并且所述第一閥門和所述第二閥門可以構造成可打開地封閉所述流動路徑的前端。所述第一閥門可以在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前端面處設置在外周側,而所述第二閥門在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前端面處設置在內周側,并且所述第一閥門可以比所述
第二閥門軟。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還可以包括蓋子,所述蓋子放置在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前端上,所述噴口可以形成在所述蓋子中。第二方面涉及一種硬性內窺鏡外護套,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具有前端、基端、縱軸線和內腔,硬性內窺鏡可以插入所述內腔中,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包括流動路徑,流體經由所述流動路徑從所述基端沿所述縱軸線向所述前端流動;以及噴口,其形成在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前端部中,從而流過所述流動路徑的所述流體從所述噴口噴出,其中,所述噴口包括可動部,其相對于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是能移動的;以及不可動部,其相對于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是固定的;并且所述可動部受到推壓使得流體從所述噴口噴出時所述噴口的第一面積比沒有流體從所述噴口噴出時的所述噴口的第二面積大。根據上述第二方面,所述噴口包括可動部,其相對于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是能移動的;以及不可動部,其相對于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是固定的,并且,所述可動部受到推壓使得流體從所述噴口噴出時所述噴口的第一面積比沒有流體從所述噴口噴出時的所述噴口的第二面積大。由于所述噴口根據所述流體的噴出量而張開,所以從所述噴口噴出的流體的噴出方向也發生改變。也就是說,同樣在第二方面中,所述流體的噴出方向可以根據流過所述流動路徑的流體的流量來控制。
圖I是示出硬性內窺鏡和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透視圖。
圖2是覆蓋有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硬性內窺鏡的剖視圖。圖3是覆蓋有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硬性內窺鏡的透視圖。圖4是清潔噴嘴的透視圖。圖5是具有變形的噴口的清潔噴嘴的透視圖。圖6A至圖6C示出噴口根據流量而變形的發展過程。圖7是具有變形的噴口的清潔噴嘴的透視圖。圖8A和圖8B示出流體從清潔噴嘴噴出的狀態。圖9和圖10是覆蓋有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硬性內窺鏡的剖視圖。圖IlA是覆蓋有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硬性內窺鏡的剖視圖,圖IlB是噴口附近的首1J視圖。圖12是覆蓋有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硬性內窺鏡的透視圖。圖13是噴口附近的剖視圖。圖14是覆蓋有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硬性內窺鏡的透視圖。圖15是噴口附近的剖視圖。圖16是示出硬性內窺鏡的插入部的前端以及設置在插入部上的蓋子的透視圖。圖17是設置在硬性內窺鏡的插入部上的蓋子的剖視圖。圖18是覆蓋有硬性內窺鏡外護套并且硬性內窺鏡外護套上設置有蓋子的硬性內窺鏡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I是示出根據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硬性內窺鏡I以及覆蓋硬性內窺鏡I的硬性內窺鏡外護套10的透視圖。硬性內窺鏡I包括待插入體腔中的相對較長的圓筒形插入部5。在插入部5的基端形成有操作部(抓握部)3。在操作部3的后端(基端)形成有目鏡2。在操作部3的側表面上以沿徑向直立的方式形成有光導基部4。光導基部4用于接納用以照明檢測對象的光導(未示出)。在插入部5的前端6附接有覆蓋玻璃7。硬性內窺鏡外護套10形成有將硬性內窺鏡I的插入部5覆蓋的圓管狀的插入部14。在插入部14內形成有插入路徑15,該插入路徑15接納硬性內窺鏡I的插入部5。在插入部14的基端形成有附接部12。在附接部12的周部上形成有用以將硬性內窺鏡I的光導基部4設置在預定位置的引導槽11。在附接部12的周部上以沿徑向直立的方式還形成有清潔基部13。在插入部14的前端面16上形成有清潔噴嘴20。用硬性內窺鏡外護套10覆蓋硬性內窺鏡1,并且將管(未示出)連接至清潔基部13。清潔液流過該管,然后流過硬性內窺鏡外護套10中的流動路徑(圖I中未示出)而從清潔噴嘴20噴出。從清潔噴嘴20噴出的清潔液對覆蓋玻璃7進行清潔。圖2是覆蓋有硬性內窺鏡外護套10的硬性內窺鏡I的縱向截取局部側剖圖。圖3是覆蓋有硬性內窺鏡外護套10的硬性內窺鏡I的透視圖。在圖3中,豎直地繪出了前端6布置在上側的硬性內窺鏡I。
當硬性內窺鏡I的插入部5插入硬性內窺鏡外護套10的插入路徑(內腔)15中從而被硬性內窺鏡外護套10覆蓋時,硬性內窺鏡I的前端面6和硬性內窺鏡外護套10的前端面大致位于同一個平面內。硬性內窺鏡外護套10的插入部14具有縱軸線(未示出),并且在插入部14中沿縱向形成有流動路徑18,例如清潔液和/或空氣等流體經由流動路徑18從基端向前端流動。如上所述,清潔噴嘴20形成在插入部14的前端面16上。清潔噴嘴20面向覆蓋玻璃7,即,硬性內窺鏡外護套10的前端面16的中心。圖4是示出清潔噴嘴20的細節的透視圖。主要參考圖4和圖3,清潔噴嘴20具有內部形成有噴口 19的M形端面24 (該端面可以不一定是M形的)。噴口 19面向插入部14的前端面16的中心。清潔噴嘴20的右側表面21和左側表面22具有逐漸向插入部14的前端面16的外側向下逐漸傾斜的大致三角形形狀。清潔噴嘴20的上表面23的中部下陷。清潔噴嘴20的噴口 19與硬性內窺鏡外護套10的流動路徑18相連。清潔噴嘴20的右側表面21和左側表面22 (不可動部分)比上表面23 (可動部分)硬(即,上表面23比右側表面21和左側表面22軟)。例如,右側表面21和左側表面22由聚氯乙烯(彈性部件)制成,而上表面23由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彈性部件)制成。插入部14可以由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彈性部件)或聚氯乙烯制成。應該理解的是,清潔噴嘴20的右側表面21、左側表面22以及上表面23不一定需要分別采用不同的材料,只要右側表面21和左側表面22比上表面23硬(剛性地抵抗流體)即可。右側表面21和左側表面22可以使用撓性材料來增厚,而上表面23的厚度可以比右側表面21和左側表面22的厚度小。可選地,上表面23可以由彈性部件構成,而右側表面21和左側表面22可以由非彈性部件構成。例如清潔液等流體流過插入部14的流動路徑18,并且從清潔噴嘴20的噴口 19噴出。如上所述由于清潔噴嘴20的上表面23比右側表面21和左側表面22軟,所以當流體從噴口 19噴出時,上表面23朝圖4中的上方張開(在流體作用下發生變形)。圖5示出清潔噴嘴20的如下狀態上表面23朝上張開。從噴口 19噴出的流體將壓力作用在右側表面21、左側表面22以及上表面23上。由于上表面23比右側表面21和左側表面22軟,所以右側表面21和左側表面22不發生變形,而上表面23發生變形。也就是說,使上表面23朝上張開,S卩,從噴口 19噴出的流體使噴口 19本身變形。作用在清潔噴嘴20的右側表面21、左側表面22以及上表面23上的壓力根據從噴口 19噴出的流體的噴出量而變化,從而導致噴口 19根據流量發生變形(B卩,當流體的流量低時,噴口 19不變形,而當流體的流量高時,噴口 19張開)。圖6A至圖6C是覆蓋有硬性內窺鏡外護套10的硬性內窺鏡I的局部剖視圖,與圖2相對應。如上所述,清潔噴嘴20的噴口 19根據從噴口 19噴出的流體的流量而發生變形。圖6A至圖6C示出噴口 19根據流量而發生的變形的發展過程。當沒有流體從噴口 19噴出時,噴口 19的面積(第二面積)沒有變化,而當流體從噴口 19噴出時,噴口 19的面積(第一 面積)大于第二面積。圖6A示出流量低的狀態。當從噴口 19噴出的流體的流量低時,作用在構成清潔噴嘴20的右側表面21、左側表面22以及上表面23上的壓力也低,從而導致噴口 19的變形小。這樣使得流體在覆蓋玻璃7附近如箭頭所示地流動。例如,當氣體以低流量流過流動路徑18時,氣體也以低流量從噴口 19噴出,從而使得氣體只在覆蓋玻璃7的表面附近流動,以防止由于體腔中的溫度與覆蓋玻璃7的表面溫度之間的差異而導致的冷凝現象(氣簾模式)。圖6B示出流量稍高的狀態。當流體以稍高的流量從噴口 19噴出時,作用在構成清潔噴嘴20的右側表面21、左側表面22以及上表面23上的壓力也稍微增大,從而導致清潔噴嘴20的上表面23向上(圖6B中向左)稍微張開。在圖6B中,由于噴口 19變形并向左張開,所以流體如箭頭所示不僅在覆蓋玻璃7附近流動,而且朝稍微遠離覆蓋玻璃7的前表面的方向流動。例如,清潔液流過流動路徑18,然后不僅到達圖6B中的覆蓋玻璃7的上部,而且到達覆蓋玻璃7的下部。這樣使得覆蓋玻璃7被完全地清潔(透鏡表面清潔模式)。圖6C示出流量高的狀態。當流體以更高流量從噴口 19噴出時,作用在構成清潔噴嘴20的右側表面21、左側表面22以及上表面23上的壓力也增大,從而導致清潔噴嘴20的上表面23如上所述地向上(圖6C中向左)張開。在圖6C中,由于噴口 19變形并向左張開,所以流體如箭頭所示不僅在覆蓋玻璃7的前方附近噴出,而且向前噴至稍微遠離覆蓋玻璃7的距離處。當氣體以更高流量從噴口 19噴出時,如果覆蓋玻璃7的前方存在例如煙和/或霧等懸浮物,則可以將懸浮物從覆蓋玻璃7的前方移除(除煙模式)。這樣可以防止懸浮物附著在覆蓋玻璃7上。圖7是根據示例性變型例的清潔噴嘴20的透視圖,與圖4相對應。在上述實施例中,清潔噴嘴20的上表面23比右側表面21和左側表面22軟。相反地,在本示例性變型例中,清潔噴嘴20的右側表面21和左側表面22 (可動部)比上表面23 (剛性地抵抗流體的不可動部)軟。因此,當流體以上述較高的流量從噴口 19噴出時,右側表面21以向右擴張的方式變形,而左側表面22以向左擴張的方式變形,上表面23發生較小的變形。圖8A和圖8B是覆蓋有硬性內窺鏡外護套10的硬性內窺鏡I的正視圖,示出流體從圖7所不的清潔噴嘴20噴出的狀態。圖8A示出從清潔噴嘴20噴出的流體的流量低的狀態。當流量低時,清潔噴嘴20的噴口 19不發生變形。因此,當從硬性內窺鏡I的前方看去(從覆蓋玻璃7的前方)時,流體大致平行地從噴口 19噴出,如箭頭所示。圖8B示出從清潔噴嘴20噴出的流體的流量高的狀態。當流量高時,清潔噴嘴20的噴口 19如上所述地變形并在圖7和圖8B中橫向地張開。因此,流體如箭頭所示沿橫向從噴口 19寬寬地噴出。因此,可以通過改變流體的流量而使流體的噴出方向朝橫向(寬度方向)改變。
圖9和圖10示出另一個示例性變型例。圖9是覆蓋有硬性內窺鏡外護套IOA的硬性內窺鏡I的局部剖視圖,與圖2相對應。圖10是覆蓋有硬性內窺鏡外護套IOA的硬性內窺鏡I的透視圖,與圖3相對應。在這些附圖中,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與圖2及圖3所示的部件相同的部件,并且省略其描述。參考圖9,在流動路徑18的內壁上沿著流動路徑18縱向地設置有限制板31。限制板31的前端部30 (撓性噴嘴、可動部、或彈性部件)從流動路徑18延伸至硬性內窺鏡外護套IOA的插入部14A之外。前端部30在硬性內窺鏡外護套IOA的前端面16處向內彎曲。前端部30由撓性材料(例如,上述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制成。限制板31中除了前端部30以外的部分可以由與前端部30的材料相似的撓性材料制成,或者由與前端部3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或者可以不是撓性的。插入部14A同樣可以是或可以不是撓性的,并且如果插入部14A是撓性的,則插入部14A可以比前端部30軟或比前端部30硬。在圖9中,前端部30與硬性內窺鏡外護套IOA的前端面16之間的空間用作噴口32,流過流動路徑18的流體從噴口 32噴出。由于前端部30在硬性內窺鏡外護套IOA的前端面16處向內彎曲,所以當硬性內窺鏡I被硬性內窺鏡外護套IOA覆蓋時,噴口 32面向設置在硬性內窺鏡I上的覆蓋玻璃7。因此,從噴口 32噴出的流體被引導到覆蓋玻璃7的表面上。由于構成噴口 32的前端部30是撓性的,所以當流體以較高流量從噴口 32噴出時,如圖9中的箭頭所示,流體使前端部30打開以使噴口 32張開。因此,從噴口 32噴出的流體不僅到達覆蓋玻璃7的前表面附近,而且到達遠離覆蓋玻璃7的距離處。當流體以較低流量從噴口 32噴出時,前端部30保持不動,并且噴口 32不發生變形(從而具有第二面積)。因此,從噴口 32噴出的流體不會到達遠離覆蓋玻璃7的距離處,而僅流至覆蓋玻璃7的前表面附近。此外,在圖9和圖10所示的本示例性變型例中,噴口 32根據流體的流量而變形(從而具有第一面積),因而流體的噴出方向也發生改變。圖11A、圖IlB和圖12示出另一個示例性變型例。在這些附圖中,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與上述部件相同的部件,并且省略其描述。圖IlA示出硬性內窺鏡I的插入部5被硬性內窺鏡外護套IOB的插入部14B覆蓋的狀態,與圖2相對應。圖IlB是圖IlA所示的前端部的放大圖。圖12是覆蓋有硬性內窺鏡外護套IOB的硬性內窺鏡I的前端部的透視圖,與圖3相對應。在流動路徑18的前端形成有閥門41,閥門41具有與流動路徑18的剖面形狀相同的形狀(圓形)。閥門41可以是或者可以不是撓性的。閥門41的周面上的一個外端部41A由彈性部件(可動部)構成,并且固定在流動路徑18外側的內壁面18A的一部分上。除了一個端部41A之外的部分41B不固定在流動路徑18的內壁面上,從而用作自由端。如圖IlB所示,在流動路徑18的前端,閥門41以一個端部41A作為支點而可打開地封閉流動路徑18的前端。流動路徑18的前端用作噴口 42 (第二面積)。如圖IlB所示,流體流過流 動路徑18,然后如點劃線所示地推壓閥門41,從而使噴口 42張開。然后,流體從噴口 42噴出。當流體的流量低時,閥門41受到的推壓力較小,因而打開得較小,從而導致噴口 42保持狹窄。從噴口 42噴出的流體供應至覆蓋玻璃7的前方附近。當流體的流量高時,閥門41被施加較大的力,因而打開得更大,從而導致噴口 42張開(第一面積)。從噴口 42噴出的流體不僅到達覆蓋玻璃7的前方附近,而且到達遠離覆蓋玻璃7的距離處。噴口 42根據流體的流量變形,因而從噴口 42噴出的流體的噴出方向也發生改變。圖13是根據另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動路徑18的前端部的剖視圖,與圖IlB相對應。圖14是覆蓋有硬性內窺鏡外護套IOC的硬性內窺鏡I的前端部的透視圖,與圖3相對應。在上述實施例中,在流動路徑18的前端形成有一個閥門41。在圖13所示的本實施例中,在流動路徑18的前端形成有兩個閥門43、44。第一閥門43 (可動部)在插入部14C中的流動路徑18的前端通過由彈性部件構成的一個端部43A固定至位于外周側的內壁18A上,而另一個端部43B是打開的。第二閥門44 (可動部)在流動路徑18的前端通過由彈性部件構成的一個端部44A固定在位于內周側的內壁18B上,而另一個端部44B是打開的。第一閥門43和第二閥門44各自具有大致半圓形形狀(參見圖14),第一閥門43和第二閥門44的組合具有能將流動路徑18的前端封閉的圓形形狀。第一閥門43和第二閥門44可以是撓性的,或者可以不是撓性的。如果第一閥門43和第二閥門44都是撓性的,則第一閥門43和第二閥門44的與流動路徑18接觸的周部的一部分可以固定在流動路徑18上,而第一閥門43的另一個端部43B和第二閥門44的另一個端部44B可以彼此可分離地接觸。這樣允許流體從第一閥門43的另一個端部43B和第二閥門44的另一個端部44B之間噴出。流體流過流動路徑18,然后推壓并打開第一閥門43和第二閥門44,從而導致噴口45張開(第一面積)。然后,流過流動路徑18的流體從噴口 45噴出。當流體的流量高時,噴口 45張開,因而流體的噴出方向也與上述類似地發生改變。如果第一閥門43和第二閥門44都是撓性的,則第一閥門43比第二閥門44軟。這樣使得第一閥門43比第二閥門44更向外(向前端)變形,從而使流體向硬性內窺鏡IOC的中心(即,向覆蓋玻璃7)噴出。相反地,如果第一閥門43和第二閥門44不是撓性的,則第一閥門43的由彈性部件構成的一個端部43A比第二閥門44的由彈性部件構成的一個端部44A軟。同樣在這種情況下,第一閥門43比第二閥門44更向外變形。第一閥門43和第二閥門44可以一者是撓性的,而另一者不是撓性的。圖15是根據另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流動路徑18的前端部的剖視圖,與圖13相對應。第一閥門46的一個端部46A (彈性部件)在流動路徑18的前端固定至位于外側的內壁18A上,而第二閥門47的一個端部47A (彈性部件)與上述類似地在流動路徑18的前端固定至位于內側的內壁18B上。與圖13及圖14所示的第一閥門43及第二閥門44不同,圖15所示的第一閥門46和第二閥門47在流動路徑18中設置在縱向上不同的位置處。
當沒有流體流過流動路徑18時,第一閥門46和第二閥門47封閉流動路徑18的前端。當流體流過流動路徑18時,第一閥門46和第二閥門47打開,以提供噴口 48。當沒有流體流過流動路徑18時,噴口 48被封閉。同樣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噴口 48根據流體的流量而變形,因而從噴口 48噴出的流體的噴出方向也發生改變。在上述實施例中,所有第一閥門43、46以及第二閥門44、47均可以是撓性的,或者可以不是撓性的。另外,第一閥門43、46可以比第二閥門44、47軟。當流體流動時,第一閥門43、46比第二閥門44、47打開得多,從而可以調節從噴口 45、48噴出的流體的噴出方向。在上述實施例中,當沒有流體流過流動路徑18 (即,沒有流體從噴口 42噴出)時,流動路徑18的前端被封閉。因此,即使當硬性內窺鏡I插入被二氧化碳等擴張的體腔中時,仍然可以防止填充體腔的二氧化碳逆流到流動路徑18中。優選的是,在流動路徑18中形成阻擋部,以防止圖IlA和圖IlB所示的閥門41、圖13所示的第一閥門43和第二閥門44、以及圖15所示的第一閥門46和第二閥門47向流動路徑18的內部打開。 圖16至圖18示出另一個實施例。圖16是示出硬性內窺鏡外護套IOD的插入部14D的前端部以及放置在插入部14D的前端部上的蓋子50的透視圖。圖17是沿著圖16中的線XVII-XVII截取的蓋子50的剖視圖。在圖I所示的實施例中,例如,清潔噴嘴20形成在硬性內窺鏡外護套10本身上。在本實施例中,清潔噴嘴60 (撓性噴嘴、彈性部件、或者可動部)形成在待放置在硬性內窺鏡外護套IOD上的蓋子50的前端面51上。在蓋子50的前端面51中形成有開口 52。當用置有蓋子50的硬性內窺鏡外護套IOD覆蓋硬性內窺鏡I時,可以通過開口 52看到設置在硬性內窺鏡I的前端處的覆蓋玻璃52。如圖17所示,形成在蓋子50中的清潔噴嘴60形成有流動路徑61,以便流過流動路徑18的流體從清潔噴嘴60噴出,流動路徑18如上所述形成在硬性內窺鏡外護套IOD中。流動路徑61彎曲大約90度,從而噴口 62面向開口 52。清潔噴嘴60包括相對較軟的上表面63以及相對較硬的側表面64、65,這與上述清潔噴嘴20 (參見圖4)的情況相同。蓋子50具有圓管狀形狀并具有內徑“d”,內徑“d”與硬性內窺鏡外護套IOD的插入部14D的外徑大致相同。圖18是被放置有蓋子50的硬性內窺鏡外護套IOD的插入部14D覆蓋的硬性內窺鏡I的插入部5的剖視圖,與圖2相對應。如圖18所示,當蓋子50安裝在硬性內窺鏡外護套IOD上使形成在硬性內窺鏡外護套IOD中的流動路徑18與形成在蓋子50中的流動路徑61對準時,形成在硬性內窺鏡外護套IOD中的流動路徑18與形成在蓋子50中的流動路徑61連通。流體流過硬性內窺鏡外護套10D,然后流過蓋子50的清潔噴嘴60中的流動路徑61以從噴口 62噴出。由于清潔噴嘴60包括相對較軟的上表面63以及相對較硬的側表面64、65,所以噴口 62根據流過噴口 62的流體的流量而變形(參見圖5)。當有流體噴出時的噴口 62的面積(第一面積)比沒有流體噴出時的噴口 62的面積(第二面積)大。如上所述,流體的噴出方向可以根據流體的流量而改變。盡管在上述實施例中清潔噴嘴60的上表面63相對較軟而側表面64、65相對較硬,但可以上表面63相對較硬而側表面64、65相對較軟。如圖7所不,這樣使得側表面64、65根據流體的流量而張開,從而可以改變噴出方向,使流體從噴口 62寬寬地朝橫向噴出(參見圖8B)。盡管在上述實施例中形成在蓋子50中的清潔噴嘴60采用與圖I至圖8A、圖8B所示的清潔噴嘴20的類型相同的類型,但在流動路徑61中可以不是形成這樣的清潔噴嘴60,而是形成例如圖9和圖10所示的前端部30,或者圖11A、圖IlB至圖13所示的第一閥門41和第二閥門42。盡管在上述實施例中蓋子50安裝在硬性內窺鏡外護套IOD的插入部的前端,但也可以不采用這種安裝類型,而是采用其它安裝類型,例如,將蓋子50的后端 面粘接地、螺紋連接地或焊接地固定在硬性內窺鏡外護套IOD的前端面上。盡管在上述實施例中清潔噴嘴60形成在待放置在硬性內窺鏡外護套IOD上的蓋子50中,但這種清潔噴嘴60也可以類似地形成在待放置在硬性內窺鏡I本身的蓋子上。這樣的蓋子可以用作例如上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10。
權利要求
1.一種硬性內窺鏡外護套,具有前端、基端、縱軸線和內腔,硬性內窺鏡能插入所述內腔中,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包括 流動路徑,流體經由所述流動路徑從所述基端沿所述縱軸線向所述前端流動;以及噴口,其形成在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前端部中,從而流過所述流動路徑的所述流體從所述噴口噴出,所述噴口的周部至少部分地由彈性部件構成,所述彈性部件能在流過所述流動路徑的流體的作用下變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硬性內窺鏡外護套,其中, 所述噴口的周部被軟部和硬部圍繞,所述軟部能在流過所述流動路徑的流體的作用下變形,所述硬部剛性地抵抗所述流體。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硬性內窺鏡外護套,其中, 所述噴口與所述流動路徑相連并且形成在噴嘴的前端部中,所述噴嘴面向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前端面的中心。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硬性內窺鏡外護套,其中, 所述噴口的硬部相對于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是固定的。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硬性內窺鏡外護套,其中, 所述噴口的硬部相對于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是能移動的。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硬性內窺鏡外護套,其中, 所述噴嘴的上表面構成相對較軟的部分,而所述噴嘴的側表面構成相對較硬的部分,或者所述噴嘴的上表面構成相對較硬的部分,而所述噴嘴的側表面構成相對較軟的部分。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硬性內窺鏡外護套,其中, 所述噴嘴由彈性部件構成。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硬性內窺鏡外護套,還包括 閥門,其至少部分地附接在所述流動路徑的前端,以可打開地封閉所述流動路徑的前端。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硬性內窺鏡外護套,其中, 所述閥門的附接在所述流動路徑的前端處的部分或所述閥門本身由所述彈性部件構成。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硬性內窺鏡外護套,其中, 所述閥門包括第一閥門和第二閥門,所述第一閥門和所述第二閥門的一端在所述流動路徑的前端附接至所述流動路徑的壁面上,并且 所述第一閥門和所述第二閥門構造成可打開地封閉所述流動路徑的前端。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硬性內窺鏡外護套,其中, 所述第一閥門在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前端面處設置在外周側,而所述第二閥門在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前端面處設置在內周側,并且所述第一閥門比所述第二閥門軟。
1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硬性內窺鏡外護套,還包括 蓋子,其放置在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前端上,其中, 所述噴口形成在所述蓋子中。
13.—種硬性內窺鏡外護套,具有前端、基端、縱軸線和內腔,硬性內窺鏡能插入所述內腔中,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包括 流動路徑,流體經由所述流動路徑從所述基端沿所述縱軸線向所述前端流動;以及噴口,其形成在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前端部中,從而流過所述流動路徑的所述流體從所述噴口噴出,其中, 所述噴口包括可動部,其相對于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是能移動的;以及不可動部,其相對于所述硬性內窺鏡外護套是固定的;并且所述可動部受到推壓使得流體從所述噴口噴出時所述噴口的第一面積比沒有流體從所述噴口噴出時的所述噴口的第二面積大。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硬性內窺鏡外護套。在用于覆蓋硬性內窺鏡的硬性內窺鏡外護套的前端面上形成有清潔噴嘴。該清潔噴嘴與形成在硬性內窺鏡外護套中的流動路徑相連,以便流過流動路徑的流體從噴口噴出。清潔噴嘴的側表面由相對較硬的材料制成,而上表面由相對較軟的材料制成。當從噴口噴出的流體的流量高時,噴口的上表面向上敞開,因而流體的噴出方向也發生改變。因此,可以通過控制流量來改變流體的噴出方向。
文檔編號A61B1/00GK102813496SQ20121017477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9日
發明者吉田光治, 鳥澤信幸 申請人:富士膠片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