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中藥提取成分棕矢車菊素在抗人乳頭狀瘤病毒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提取成分棕矢車菊素在制備抗人乳頭狀瘤病毒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人乳頭狀瘤病毒人群感染率非常普遍,常引起人的疣和腫瘤。包括:尋常疣、扁平疣、深部掌跖疣、屠夫手部疣、疣狀表皮發育不良(面、手、足、軀干)、尖銳濕疣、口腔灶性上皮增生、喉部乳頭瘤、生殖器乳頭瘤(包括宮頸乳頭瘤病變、宮頸癌、男性生殖器Bowen’ s病、巨大尖銳濕疣、陰莖癌/肛門癌)、光線性角化病,皮膚鱗癌,基底細胞癌,惡性黑素瘤,月旨溢性角化病,毛鞘囊腫,生乳頭汗管囊腺瘤,多發性跖部表皮囊腫,硬化性苔蘚,砷角化病,汗管瘤,眼部腫瘤(眼乳頭狀瘤、鱗狀細胞癌、視網膜母細胞瘤),宮頸癌,食管癌,肺癌。皮膚型的人乳頭狀瘤病毒人群感染率非常普遍,如上述常見的尋常疣、趾疣、扁平疣等,無法得到具體的感染率,比較引起注意的是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和外生殖器的低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造成的生殖器疣和宮頸癌,據統計在全球的性病中,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疣占15-20%。關于女 性生殖道感染人乳頭狀瘤病毒的流行情況,據2003-2004年來自美國的國家健康和營養研究課題的一個調查結果顯示,14-59歲的人乳頭狀瘤病毒總感染率為26.8%,所以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在女性造成的負擔超出之前的估計。我國的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學篩查未見大樣本的報告,但是由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造成的性病中的尖銳濕疣的發病率在迅速上升,估計發病率應該是性病中最多的,因為存在大量的漏報和不報。我國每年約有13.15萬新發現的宮頸癌,報告中發病率和死亡率有增加趨勢,且宮頸癌發病年齡年輕化,可以預見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造成在我國造成的損失非常巨大。棕矢車菊素主要來源于菊科、玄參科、馬鞭草科的提取物及化學合成。最常見的來源是提取自艾葉。化學名為:
4H-l-Benzopyran-4-one, 5, 7-dihydroxy-2-(4-hydroxy-3-methoxyphenyl)-6-methoxy-;
分子結構為:
權利要求
1.棕矢車菊素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在制備防治人乳頭狀瘤病毒藥物中的用途。
2.權利要求1所述防治人乳頭狀瘤病毒藥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棕矢車菊素主要來源于:①菊科玄參科;③馬鞭草科;④化學合成。
3.權利要求1所述防治人乳頭狀瘤病毒藥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棕矢車菊素化學名為:4H-l-Benzopyran-4-one, 5,7-dihydroxy-2-(4-hydroxy-3-methoxyphenyl)-6-methoxy-o
4.權利要求1所述防治人乳頭狀瘤病毒藥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棕矢車菊素分子式為:c17h14o7。
5.權利要求1所述防治人乳頭狀瘤病毒藥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棕矢車菊素分子結構為:
6.權利要求1所述防治人乳頭狀瘤病毒藥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為含治療有效量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藥學上可接受的組分或載體。
7.權利要求1所述防治人乳頭狀瘤病毒藥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棕矢車菊素與一種或多種其他抗病毒藥物混合成的組合物。
8.權利要求1所述防治人乳頭狀瘤病毒藥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藥學上可接受組分與棕矢車菊素聯合防治病毒的化合物或組合物。
9.權利要求1所述防治人乳頭狀瘤病毒藥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為含治療有效量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藥學上可接受的組分或載體的經胃腸道給藥的劑型、經直腸給藥的劑型、非胃腸道給藥的劑型、呼吸道給藥的劑型、皮膚給藥的劑型、粘膜給藥的劑型、注射給藥的劑型。
全文摘要
棕矢車菊素及其醫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在制備防治疣的藥物中的用途。棕矢車菊素主要來源于1.菊科;2.玄參科;3.馬鞭草科及化學合成。棕矢車菊素化學名為4H-1-Benzopyran-4-one,5,7-dihydroxy-2-(4-hydroxy-3-methoxyphenyl)-6-methoxy-;棕矢車菊素分子式為C17H14O7;棕矢車菊素抑制人乳頭狀瘤病毒的半數有效濃度(IC50)為5μg/ml,最小有效濃度(MIC)為10μg/ml,且無細胞毒性。
文檔編號A61K31/352GK103222972SQ20121002080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30日
發明者盧育華, 盧育洪 申請人:盧育華, 盧育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