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微創集合一體針刀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設備,特別涉及ー種微創集合一體針刀鏡。
背景技術:
目前,關節鏡治療術已被廣泛應用,但其主要存在以下缺陷關節鏡治療通常要在手術部位開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通道以方便操作,治療過程中以剪除或剝削損傷的粘膜、軟骨等組織為主,創傷相對較大,出血多,恢復時間相對較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微創集合一體針刀鏡,手術切ロ小,同時可實現可視操作,開通ー個利用通道即可完成整個診療過程;具有操作靈活、治療副作用小、出血少、恢復快等優點。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微創集合一體針刀鏡,包括鏡刀合體光鏡組件、鏡刀合體管芯組件和鏡刀合體硬套管組件;所述的鏡刀合體光鏡組件包括鏡頭、鏡頭座及導光管;所述的鏡刀合體管芯組件包括刀管管芯;所述的鏡刀合體硬套管組件包括刀管;所述的導光管插裝于刀管管芯上,所述的刀管管芯插裝于刀管上。本實用新型可以作以下改進,所述的刀管管芯上插入刀管內的部分設有兩條獨立通道,其中一條通道作為容納治療器械的器械操作通道,另一條作為容納導光管的鏡頭通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刀管上設有前套管,所述的刀管管芯上設有后套管,所述的前套管與后套管相對接;所述的前套管上還設有連接分離片,所述的連接分離片設于前套管與后套管之間。本實用新型還可以作以下改進,所述的器械操作通道向外延伸至所述的后套管之夕卜,且器械操作通道的伸出端設有器械操作通道閥門。本實用新型還可以作以下進ー步改進,所述的后套管上還設有向鏡頭座方向伸出的定位刀管,所述的定位刀管與刀管管芯相平行。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鏡頭設于鏡頭座的最外端,所述的鏡頭座上設有用于接入光源的冷光源接頭。所述刀管的前套管及刀管管芯的后套管上均設有入水通道管,每個入水通道管上設有入水通道閥門。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超微創操作本實用新型的微創集合一體針刀鏡,其操作以微小切ロ為基礎。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傳統的關節鏡治療術式;本實用新型在操作治療時針對風濕病的特點,切ロ小于0. 5cm,開通ー個利用通道即可完成整個診療過程,在治療過程中通過剝離、疏通關節和病變組織及關節腔灌洗,以解除粘連,消除炎癥,恢復功能。術中創傷相對較小,術后第2天即可進行功能鍛煉。[0013](2)可視操作與小針刀或毫針的盲法治療不同,本微創集合一體針刀鏡利用影像設備進行可視操作,復雜和危險部位使用操作通道,減少了手術的危險性、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其治療部位深入,剝離和疏通徹底,也是小針刀和毫針治療無法比擬的。(3)操作簡化本微創集 合一體針刀鏡對手術室環境要求相對較低,可以在門診手術室或住院部區內手術室開展。采取局部浸潤麻醉,不需配專門麻醉師,減少工作流程。操作通道可以兼容多種器械,在一個通道內可以做檢查、灌洗、注射、置入、消融等多項操作,將復雜操作簡單化。(4)治療副作用小、恢復快本微創集合一體針刀鏡治療出血少,在治療后12 24小時內,有沉重感和輕度疼痛,以后逐漸消失,24小時后即可進行功能恢復性活動。(5)應用廣泛適用于頑固的關節、軟組織腫痛。針對風濕病的關節內軟骨、滑膜、滑囊等進行操作;也可摘除突出的髓核組織、肥厚的黃韌帶及增生組織;還可進行全身多部位的可視介入治療,也可對無腔隙軟組織進行操作,如頸、肩、背、四肢軟組織等;也適合處理肘管、腕管等特殊腔隙的疾患。難治性風濕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等出現關節、肌筋局部頑固性腫痛。以下通過臨床實驗病例進ー步證明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病例I :患者楊XX,男,37歲,患者因雙膝關節紅腫熱痛3個月,雙下肢活動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就診,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雙膝關節腫痛,屈伸不利,膝關節晨僵約I小吋,自服非留體類藥物,療效不明顯,雙膝關節腫痛癥狀進行性加重,不能行走、下蹲,來我院就診,查X線片示雙膝關節輕度骨質疏松,軟組織腫脹,關節間隙不窄,關節緣少量骨贅形成。入院后經詳細檢查仍不能確診,常規治療不能控制病情,病人及家屬十分焦慮,入院10天后,為明確診斷及加強局部治療,決定行雙膝關節“微創集合一體針刀鏡木”。術中發現,該患者膝關節積液為淡黃色,無明顯絲狀或膿性分泌物,關節滑膜增生肥厚,充血明顯,內、外側滑膜均出現大量血管翳,部分血管翳已經侵及軟骨,造成軟骨關節面點片狀或珊瑚狀破壞。呈典型的“類風濕性關節炎”表現。根據術中所見,當時即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進行滑膜清理,剝離粘連,修復關節面,關節腔大容量沖洗等處理,術后配制益賽普緩釋劑關節留置。術后第二天,膝關節局部發熱消失,關節腫脹減輕1/3。術后一周關節腫痛基本消失,術后10天出院,出院后隨訪二月,病情穩定,雙膝活動無明顯受限。病例2 :患者陳X X,女,31歲,患者因反復雙膝關節腫痛半年,雙下肢活動受限,行走困難就診,患者緣于半年前無明顯誘因開始出現雙膝關節腫痛,屈伸不利,膝關節晨僵約I小時,局部關節皮溫增高,自服非留體類藥物,療效不明顯,并逐漸出現雙下肢活動受限,不能行走、下蹲,經檢查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遂行關節鏡手術治療,配合藥物治療及局部理療,術后患者雙膝關節腫痛仍較明顯,關節活動改善不太明顯,仍需借助拐杖方能行走,后一直在門診行藥物治療及局部物理治療。
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裝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中的A向端面放大示意圖;圖3為圖I的組裝透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鏡刀合體光鏡組件示意圖;[0024]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鏡刀合體管芯組件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鏡刀合體硬套管組件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圖6所示,一種微創集合一體針刀鏡,包括鏡刀合體光鏡組件、鏡刀合體管芯組件和鏡刀合體硬套管組件;鏡刀合體光鏡組件包括鏡頭I、鏡頭座2及導光管3 ;鏡刀合體管芯組件包括刀管管芯4 ;鏡刀合體硬套管組件包括刀管6 ;導光管3插裝于刀管管芯4上,刀管管芯4插裝于刀管6上。 本實施例中,刀管管芯4上插入刀管6內的部分設有兩條獨立通道,其中一條通道作為容納治療器械的器械操作通道,另一條作為容納導光管3的鏡頭通道。刀管6上設有前套管7,刀管管芯4上設有后套管8,前套管7與后套管8相對接;前套管7上還設有連接分離片9,連接分離片9設于前套管7與后套管8之間。器械操作通道向外延伸至后套管8之外,且器械操作通道的伸出端設有器械操作通道閥門5。刀管管芯4上伸出于刀管6之外的部分僅設有鏡頭通道,該鏡頭通道與位于刀管6內的鏡頭通道呈一條直線。器械操作通道的向外延伸段呈彎折狀,以避免器械操作通道閥門5與位于刀管6之外的鏡頭通道相干渉。后套管8上還設有向鏡頭座2方向伸出的定位刀管10,定位刀管10與刀管管芯4相平行。鏡頭I設于鏡頭座2的最外端,鏡頭座2上設有用于接入光源的冷光源接頭13。刀管6的前套管7及刀管管芯4的后套管8上均設有入水通道管11,每個入水通道管11上設有入水通道閥門12。刀管管芯4的后端設有連接接頭,該連接接頭與鏡頭座2相適配。刀管6的末端設有楔形端面的針刀頭。刀管6端部的側壁上還設有多個小孔,上述小孔可使水更快地進入關節腔,形成壓カ充盈關節腔以利于操作。應用本實用新型的微創集合一體針刀鏡進行膝關節手術的操作過程如下麻酔方式局部浸潤麻酔。手術體位取平臥位,井根據病變部位的不同,下肢可伸直或屈曲;術者位于患偵牝以利于變換關節位置及對膝關節的屈伸、旋轉。操作步驟患者取仰臥位,患肢屈膝60°,取膝關節前外側入路,位于接近髕腱外緣,外側八月板前角上方2mm處,體表相當于將拇指尖按向Gerdy結節(脛骨外側結節)上方凹陷的部位,左手拇食指繃緊定點處皮膚,右手持手術尖刀,刀刃向上,經上述部位刺入膝關節腔,切ロ約3_。前外側入路切開后,維持屈膝60°,右手持直刀逐漸切開皮下組織至膝關節腔內,后換鈍頭剝離器剝離軟組織,擴張手木口,拔出鈍頭剝離器。右手持本實用新型的微創集合一體針刀鏡的定位刀管10處,將針刀鏡經前外側入路插入膝關節,打開入水通道閥門12充盈關節腔,依次探査髕上囊、髕股關節、內側脛股間隙、髁間窩、外側脛股間隙、膝外側溝、后內側間隙和后外側間隙。首先識別髕上囊頂端,伸直膝關節,經針刀鏡向前推進,在髕上囊可見股骨前方肌與膝關節滑膜的連接,當髕上囊頂端確定后將針刀鏡面轉向內側,一邊緩慢后退針刀鏡,一邊觀察,可見髕上內側皺襞,髕上囊內側滑膜皺襞檢查完畢后,經針刀鏡放置于髕股關節間隙,通過前后進退針刀鏡從髕骨上極觀察至髕骨下扱,轉動鏡面以顯示整個髕骨及下方股骨軟骨面。將針刀鏡鏡面面對股骨內髁軟骨面,緩慢屈曲膝關節,沿軟骨表面向下移動鏡頭,直至進入內側脛股間隙,觀察內側半月板與滑膜連接處、膝橫韌帶及股骨軟骨面。將針刀鏡鏡頭放置于內側脛骨平臺,觀察髁間窩里面的前交叉韌帶、后交叉韌帶、髕下滑膜皺襞及位于前方的脂肪墊。經針刀鏡鏡頭接近髁間窩內側的股骨內髁關節面,沿髁間窩前方內側邊緣先向上平移,越過黏膜韌帶后向外平移至股骨外髁關節面,再沿髁間窩前方外側邊緣向下平移,至脛骨外側平臺后進入外側脛股間隙,觀察脛骨外側平臺,外側半月板及半月板與滑膜連接處。輕度內翻膝關節,將針刀鏡鏡頭由外側脛股間隙進一歩向外平移,進入膝外側壁與外側半月板之間,即膝外側溝間隙。后內側間隙可從前外側入路進入,先識別內側半月板后角,針刀鏡鏡頭放置在交叉韌帶與股骨內髁間,屈膝30-45°,輕輕向后推動針刀鏡,可感覺到針刀鏡鏡頭跳入后內側間隙,一旦進入后內側間隙,屈膝90°以增加間隙內壓力,進而擴張后內側間隙,后內側間隙可見股骨內髁后方、內側半月板后角邊緣以及后關節囊滑膜,此處后交叉韌帶被鞘膜覆蓋。后外側間隙進入時作輕度膝關節內翻,向將針刀鏡鏡頭端對向外側半月板后角,再經股骨外髁與前交叉韌帶間插入,可顯示股骨外髁后方、外側半月板后角、后交叉韌帶及后關節囊滑膜。在膝關節各間隙觀察的同時,通過針刀鏡的器械操作通道進入探針探查了解被觀察組織的質地、張力、弾性與移動度等性能,由此對膝關節內關節軟骨、半月板、韌帶及滑膜組織(包括滑膜皺襞)的生理、病理狀況作出全面的評估。對病變的軟骨、半月板、韌帶及滑膜組織采用粘連剝離刀、異物抓取爪鉗、粘連剪切軟刀、微創粘連剪切刀、粘連平切刀等微創器械,通過針刀鏡的器械操作通道進行剝離和疏通,同時進行關節腔灌洗,以解除粘連,消除炎癥,恢復關節功能。上述的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微創集合一體針刀鏡,其特征在于包括鏡刀合體光鏡組件、鏡刀合體管芯組件和鏡刀合體硬套管組件;所述的鏡刀合體光鏡組件包括鏡頭(I)、鏡頭座(2)及導光管(3);所述的鏡刀合體管芯組件包括刀管管芯(4);所述的鏡刀合體硬套管組件包括刀管(6);所述的導光管(3)插裝于刀管管芯(4)上,所述的刀管管芯(4)插裝于刀管(6)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微創集合一體針刀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管管芯(4)上插入刀管出)內的部分設有兩條獨立通道,其中一條通道作為容納治療器械的器械操作通道,另一條作為容納導光管(3)的鏡頭通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創集合一體針刀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管(6)上設有前套管(7),所述的刀管管芯(4)上設有后套管(8),所述的前套管(7)與后套管(8)相對接;所述的前套管(7)上還設有連接分離片(9),所述的連接分離片(9)設于前套管(7)與后套管⑶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微創集合一體針刀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器械操作通道向外延伸至所述的后套管(8)之外,且器械操作通道的伸出端設有器械操作通道閥門(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創集合一體針刀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套管(8)上還設有向鏡頭座(2)方向伸出的定位刀管(10),所述的定位刀管(10)與刀管管芯(4)相平行。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微創集合一體針刀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鏡頭(I)設于鏡頭座(2)的最外端,所述的鏡頭座(2)上設有用于接入光源的冷光源接頭(13)。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微創集合一體針刀鏡,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管¢)的前套管(7)及刀管管芯(4)的后套管(8)上均設有入水通道管(11),每個入水通道管(11)上設有入水通道閥門(12)。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微創集合一體針刀鏡,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管¢)的末端設有楔形端面的針刀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微創集合一體針刀鏡,包括鏡刀合體光鏡組件、鏡刀合體管芯組件和鏡刀合體硬套管組件;所述的鏡刀合體光鏡組件包括鏡頭、鏡頭座及導光管;所述的鏡刀合體管芯組件包括刀管管芯;所述的鏡刀合體硬套管組件包括刀管;所述的導光管插裝于刀管管芯上,所述的刀管管芯插裝于刀管上。本實用新型可實現可視操作,開通一個利用通道即可完成整個診療過程;具有操作靈活、治療副作用小、出血少、恢復快等優點。
文檔編號A61B17/295GK202397553SQ20112057138
公開日2012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30日
發明者康賢通, 陳志煌, 韋嵩 申請人:廣州市億福迪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