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側翻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側翻機構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護理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側翻機構。
技術背景[0002]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死亡率的下降、出生率的大幅下跌和平均預期壽命的延長。此外,還有晚婚、單身男性人數增加以及1990年以來隨著女性工作積極性提高和養育后代成本上升出現的已婚夫婦生育率下降等原因,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的社會問題。1980年以來,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以年均3%的速度持續增長。據有關專家預測,到2050年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 2億以上,約占我國總人口的1/5,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4。與此同時,我國老年人口中的高齡化趨勢也日益明顯,預計到2040年80 歲以上人口將達到0. 56億。[0003]隨著高齡老年人自我照料能力的減弱,翻身、起臥困難,其對家庭、社區、政府依賴程度會逐步加大。據調查,在80歲以上男性老人中,能自我照料的只占35.7%。目前“空巢家庭”也已成為社會發展趨勢,家庭式護理對老年人的關照也日趨減弱,客觀上增加了老年人、殘疾人護理的難度。護理人員開始出現人數不足的情況,并且護理人員也面臨著老齡化的問題。[0004]現有的護理床的側翻機構,普遍存在使用者在側翻過程中使用不舒適的問題。如
公開日是2010年3月10、公開號是CN101664356A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的一種多功能電動護理床,該多功能電動護理床包括床架和設置在床架上端的由多塊活動床板連接構成的組合式床板和側翻機構。其中,所述組合式床板包含背部床板、臀部床板、腿部床板和腳部床板;所述背部床板由背左側板、背中部板和背右側板構成;所述臀部床板由臀左側板、 臀中部板和臀右側板構成;各板之間活動連接,臀中部板和腿部床板分別與床架鉸接。所述側翻機構包括左、右兩套側翻裝置和背中部板固定器,所述背中部板固定器設置在背中部板的底端中央,該背中部板固定器焊接在床架上,支撐著背中部板。左、右兩套側翻裝置將同時側翻,當一套側翻裝置發生大幅度側翻時,另一套側翻裝置發生小幅度側翻,使背左側板21A、背中部板21B和背右側板21C形成一個近似的V字,雖然,保證了人體側翻過程中的安全,但是由于左、右兩套側翻裝置將同時側翻,即使得背左側板21A、背右側板21C同時向背中部板21B進行不同程度的側翻,使得使用者被夾持在由使背左側板21A、背中部板21B 和背右側板21C形成一個近似的V字形的空間內,覆被受壓,比較難受。[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在保證側翻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側翻舒適度的、能夠滿足長期臥床不起的老年人、病人、危重病人和癱瘓病人的特殊需要的側翻機構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實用新型內容[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側翻機構,通過設置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和一對單面床板側翻機構,可以在保證側翻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側翻舒適度。[0007]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0008]一種側翻機構,設置于固定床架和整體床面組合件之間,包括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和一對單面床板側翻機構,所述整體床面組合件包括一對單面床板和一個固定床板,所述單面床板分別鉸接于所述固定床板的兩側,所述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設置于所述固定床架上方,所述單面床板側翻機構分別設置于所述左右整體側翻機構和對應的所述單面床板之間,所述單面床板在對應的單面床板側翻機構的作用下實現翻轉,所述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帶動一對單面床板側翻機構和整體床面組合件進行整體翻轉。[0009]優選地,所述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包括兩前后設置的叉形機構主動連架桿、 兩前后設置的叉形機構被動連架桿、第一線性推桿電機、第一電機推軸和單面床板側翻支架,所述第一電機推軸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叉形機構主動連架桿連接,所述第一線性推桿電機的輸出部作用于所述第一電機推軸,所述叉形機構主動連架桿、對應的叉形機構被動連架桿、固定床架和所述單面床板側翻支架構成叉形機構,所述叉形機構主動連架桿和對應的叉形機構被動連架桿交叉設置,所述單面床板側翻機構分別設置于所述單面床板側翻支架和對應的所述單面床板之間。[0010]優選地,所述叉形機構主動連架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固定床架和單面床板側翻支架鉸接,所述叉形機構被動連架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固定床架和單面床板側翻支架鉸接。[0011]優選地,所述第一線性推桿電機有兩只,所述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還包括兩個叉形電機支撐架,所述第一線性推桿電機分別通過各自的叉形電機支撐架前后設置于所述固定床架上。[0012]優選地,所述單面床板側翻機構包括兩前后設置的短桿、兩前后設置的長桿、第二線性推桿電機和第二電機推軸,所述第二電機推軸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短桿連接,所述短桿、 兩前后設置的長桿、對應的單面床板和單面床板側翻支架構成用于單面床板側翻的四連桿機構。[0013]優選地,所述第二線性推桿電機的輸出部與所述第二電機推軸連接,所述短桿的兩端分別與對應的單面床板和單面床板側翻支架鉸接,所述長桿的兩端分別與對應的單面床板和單面床板側翻支架鉸接。[0014]優選地,所述側翻機構還包括遙控器,所述遙控器分別與所述第一線性推桿電機和所述第二線性推桿電機連接。[0015]優選地,所述側翻機構還包括兩柔性床板,所述固定床板分別和所述單面床板通過對應的柔性床板鉸接。[0016]優選地,所述多功能電動護理床還包括一對護理床水平輔助支撐機構,所述護理床水平輔助支撐機構左右對稱設置于所述固定框架和所述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之間。[0017]優選地,所述護理床水平輔助支撐機構包括水平輔助支撐執行件,水平輔助支撐驅動桿和水平輔助支撐固定件;所述水平輔助支撐固定件與所述固定床架固定連接,所述水平輔助支撐驅動桿的一端與所述水平輔助支撐固定件鉸接,所述水平輔助支撐驅動桿的另一端與水平輔助支撐執行件鉸接;所述水平輔助支撐執行件的一端與所述叉形機構被動連架桿鉸接,所述水平輔助支撐執行件的另一端與所述固定床架接觸。[0018]本實用新型的側翻機構的有益效果如下[0019]本實用新型的側翻機構是針對長期臥床不起的老年人、躺在護理床上的人、危重躺在護理床上的人和癱瘓躺在護理床上的人的特殊需要而設計的。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和一對單面床板側翻機構,在使用者需要側翻時,先通過單面床板側翻機構使得對應的單面床板向上翻轉,托住使用者的側面,從而,防止使用者在后續的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的整體翻轉運動中從床上滑落,然后,通過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的整體翻轉運動帶動其上的使用者進行側翻,此時,由于使用者僅受到一側單面床板的支撐,因此,在整個側翻過程中比較舒適,從而,使用者可以在滿足側翻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側翻的舒適性。[0020]另外,采用線性推桿電機保證了護理床從水平狀態到左側翻極限狀態需要的時間,與護理床從水平狀態到右側翻狀態需要的時間相比不超過4秒的時間,進一步保證躺在護理床上的人的舒適性,并且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效率。[0021]另外,通過遙控器能自由調節側翻機構的側翻的角度,即使不能自理者,護理人員也可通過床邊的控制器進行操作,減輕了護理人員的負擔同時,躺在護理床上的人可以享受更大的舒適度。[0022]另外,采用模塊化床板搭配柔性床板技術,通過這些,解決了躺在護理床上的人在側翻過程中,床板對人體皮膚擠壓和拉拽作用,有效的減少了長期躺在護理床上人褥瘡的發生率。
[0023]本實用新型的側翻機構由以下的實施例及附圖給出。[0024]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側翻機構的結構示意圖;[0025]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的結構示意圖;[0026]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的側視示意圖;[0027]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單面床板側翻機構的結構示意圖;[0028]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單面床板側翻機構的機械原理圖;[0029]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護理床水平輔助支撐機構的結構示意圖。[0030]圖中1-固定床架、2-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3-護理床水平輔助支撐機構、 4-護理床床頭板、5-單面床板側翻機構、6-護欄板、7-護欄板升降機構、8-護理床床尾板、 9-腳輪、10-肘桿機構連架桿、11-第三電機推軸、12-第三線性推桿電機、13-肘桿機構中間連桿、14-小角度傾斜連架桿、16-叉形電機支撐架、17-第一線性推桿電機、18-叉形機構主動連架桿、19-叉形機構被動連架桿、20-單面床板側翻支架、21-第一電機推軸、22-第二電機推軸、23-第二線性推桿電機、24-短桿、25-柔性床板、26-固定床板、27-單面床板、 28-長桿、29-平行四邊形機構支架、30-平行四邊形機構直桿、31-平行四邊形機構凹形桿、 33-水平輔助支撐執行件、34-水平輔助支撐驅動桿、35-水平輔助支撐固定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以下將對本實用新型的側翻機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0032]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詳細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應該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實用新型而仍然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應當被理解為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廣泛知道,而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0033]為了清楚,不描述實際實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詳細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結構,因為它們會使本實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細節而混亂。應當認為在任何實際實施例的開發中,必須作出大量實施細節以實現開發者的特定目標,例如按照有關系統或有關商業的限制,由一個實施例改變為另一個實施例。另外,應當認為這種開發工作可能是復雜和耗費時間的,但是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僅僅是常規工作。[0034]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更明顯易懂,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的說明。需說明的是,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率, 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0035]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0036]請參閱圖1 圖6,這種側翻機構,設置于固定床架1和整體床面組合件之間,所述側翻機構包括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和一對單面床板側翻機構5,所述整體床面組合件包括一對單面床板27和一個固定床板沈,所述單面床板27分別鉸接于所述固定床板沈的兩側,所述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設置于所述固定床架1上方,所述單面床板側翻機構5分別設置于所述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和對應的所述單面床板27之間,所述單面床板27 分別在對應的單面床板側翻機構5的作用下實現翻轉,所述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帶動一對單面床板側翻機構5和整體床面組合件進行整體翻轉。所述固定床架1的下方設有四個腳輪9,通過設置腳輪9可以使得側翻機構移動方便。[0037]請重點參閱圖1、圖2和圖3,其中,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的側視示意圖。所述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具有一個自由度,且只需要一個動力源。所述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包括兩前后設置的叉形機構主動連架桿18、兩前后設置的叉形機構被動連架桿19、第一線性推桿電機17、第一電機推軸21和單面床板側翻支架20,所述第一電機推軸21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叉形機構主動連架桿18連接,所述第一線性推桿電機17設置于所述固定床架1上,所述第一線性推桿電機17的輸出部作用于所述第一電機推軸21,所述叉形機構主動連架桿18、對應的叉形機構被動連架桿19、固定床架1和所述單面床板側翻支架20構成叉形機構,所述叉形機構主動連架桿18和對應的叉形機構被動連架桿19交叉設置,所述單面床板側翻機構5分別設置于所述單面床板側翻支架20和對應的所述單面床板27之間。具體地,所述叉形機構主動連架桿18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固定床架1和單面床板側翻支架20鉸接,所述叉形機構被動連架桿19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固定床架1和單面床板側翻支架20鉸接。[0038]較佳地,為了使得所述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運動更加穩定,所述第一線性推桿電機17設置兩只,所述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還包括兩個叉形電機支撐架16,所述第一線性推桿電機17分別通過各自的叉形電機支撐架16前后設置于所述固定床架1 上。采用兩第一線性推桿電機17同時作用于對應的對應的叉形機構主動連架桿18上,是為了保證整個護理床在左右床面整體側翻過程中的穩定性。[0039]請重點參閱圖1、圖4和圖5,其中,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單面床板側翻機構5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單面床板側翻機構5的機械原理圖。由圖1、圖4和圖5可見,本實施例的所述單面床板側翻機構5包括兩前后設置的短桿M、兩前后設置的長桿觀、第二線性推桿電機23和第二電機推軸22,所述第二電機推軸22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短桿M連接,所述短桿M、兩前后設置的長桿觀、對應的單面床板27和單面床板側翻支架20構成用于單面床板27側翻的四連桿機構。具體地,所述第二線性推桿電機23的輸出部與所述第二電機推軸22連接,所述短桿M的兩端分別與對應的單面床板27 和單面床板側翻支架20鉸接,所述長桿觀的兩端分別與對應的單面床板27和單面床板側翻支架20鉸接。[0040]該單面床板側翻機構5的功能原理是采用四連桿機構作為側翻功能桿件,通過第二線性推桿電機23推動第二線性推動電機推軸22,從而帶動短桿M,進而使得所述長桿觀做相應轉動,從而使得所述單買床板27也跟隨做轉動,最終實現單面床板27的側翻功能 (請重點參閱圖幻。所述單面床板側翻機構5在起始狀態時,所述單面床板27處于水平位置,當第二線性推桿電機23得電工作,第二線性推桿電機23會輸出一個直線的位移量,帶動第二電機推軸22,從而推動短桿M和長桿觀的轉動,由于這兩個桿件長度不相等,所以, 單面床板27會實現向內翻轉。[0041]當躺在護理床上的使用者需要翻轉時,首先,僅僅通過其中一個單面床板側翻機構5使得所需的一塊單面床板27向上翻轉,而另一單面床板側翻機構5不運動,該向內側翻轉的單面床板27與使用者側面接觸并托住使用者,防止使用者在后續的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整體翻轉中滑落下來,確保安全。然后,通過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的整體翻轉運動帶動整體床面組合件進行左右整體側翻,在翻轉過程中,使用者僅受到一側單面床板的支撐,防止使用者在側翻過程中滑落,不會出現現有技術中出現的兩側單面床板 27同時擠壓使用者的現象,從而,幫助躺在護理床上的使用者進行安全、舒適的側翻,通過多次側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躺在護理床上的人褥瘡的發生率,使得躺在護理床上的人在護理床上更加舒適,同時也有效減輕了護理人員的操作強度。[0042]較佳地,請重點參閱圖1和圖6,其中,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護理床水平輔助支撐機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的多功能電動護理床還包括一對護理床水平輔助支撐機構3,所述護理床水平輔助支撐機構3)左右對稱設置于所述固定框架1和所述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之間。[0043]所述護理床水平輔助支撐機構3,為一個從動機構,沒有驅動電機,其通過所述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的運動而運動,屬于所述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的延伸機構。 同時,護理床水平輔助支撐機構3共有兩個,且兩者對稱設置。[0044]具體地,所述護理床水平輔助支撐機構3包括水平輔助支撐執行件33,水平輔助支撐驅動桿34和水平輔助支撐固定件35,所述水平輔助支撐固定件35與固定床架1固定連接,所述水平輔助支撐驅動桿34的一端與所述水平輔助支撐固定件35鉸接,所述水平輔助支撐驅動桿34的另一端與水平輔助支撐執行件33鉸接;所述水平輔助支撐執行件33的一端與所述叉形機構被動連架桿19鉸接,所述水平輔助支撐執行件33的另一端作為支撐端與所述固定床架1接觸(該端只限于在水平位置移動)。[0045]使用時,所述護理床水平輔助支撐機構3只能在護理床床面水平狀態時,起到輔助支撐作用,而在床面整體左右側翻狀態時,水平輔助支撐執行件33會隨著所述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的運動而揚起,所以其僅為水平狀態輔助支撐。[0046]較佳地,請重點參閱圖4,本實施例中,本實施例的側翻機構,還包括兩柔性床板 25,所述固定床板沈分別與單面床板27通過對應的柔性床板25鉸接,由此構成所述側翻機構的整個床面。通過模塊化床板(即所述固定床板沈和所述單面床板27搭配柔性床板 25,解決了躺在護理床上的人在側翻過程中,床板對人體皮膚擠壓和拉拽作用,從而,有效的減少了長期躺在護理床上人褥瘡的發生率。[0047]較佳地,請重點參閱圖1,本實施例的側翻機構,還包括護理床床頭板4和護理床床尾板8,所述護理床床頭板4和所述護理床床尾板8分別設置在所述固定床架1的前后兩側。本實施例的側翻機構,還包括一對護欄板6和一對護欄板升降機構7,所述護欄板6分別通過對應的護欄板升降機構7設置固定床架1的左右兩側。[0048]另外,本實施例中,所述側翻機構還包括一遙控器(未圖示),所述遙控器分別和第一線性推桿電機17和第二線性推桿電機23連接。通過遙控器能隨意調節所述第一線性推桿電機17和第二線性推桿電機23,從而可以實現對翻轉機構的側翻的角度的自動控制, 即使不能自理者,護理人員也可通過床邊的控制器進行操作,減輕了護理人員的負擔同時, 躺在護理床上的人也可以享受最大的舒適度。[0049]另外,本實施例的側翻機構所用到的電機都采用線性推桿電機,即第一線性推桿電機17和第二線性推桿電機23。這種線性電機廣泛用于醫療器械領域,其與傳動電機不同的是,傳統電機輸出的是轉動量,然而,該種電機輸出的是直線位移量,且該種電機具有輸出力大且速度平緩等優點。[0050]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1.一種側翻機構,設置于固定床架(1)和整體床面組合件之間,其特征在于,包括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 和一對單面床板側翻機構(5),所述整體床面組合件包括一對單面床板(XT)和一個固定床板(26),所述單面床板(XT)分別鉸接于所述固定床板06)的兩側,所述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 設置于所述固定床架(1)上方,所述單面床板側翻機構(5)分別設置于所述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和對應的所述單面床板(XT)之間,所述單面床板、2Τ)在對應的單面床板側翻機構(5)的作用下實現翻轉,所述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帶動一對單面床板側翻機構( 和整體床面組合件進行整體翻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翻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 包括兩前后設置的叉形機構主動連架桿(18)、兩前后設置的叉形機構被動連架桿(19)、 第一線性推桿電機(17)、第一電機推軸和單面床板側翻支架(20),所述第一電機推軸(21)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叉形機構主動連架桿(18)連接,所述第一線性推桿電機(17)的輸出部作用于所述第一電機推軸(21),所述叉形機構主動連架桿(18)、對應的叉形機構被動連架桿(19)、固定床架(1)和所述單面床板側翻支架OO)構成叉形機構,所述叉形機構主動連架桿(18)和對應的叉形機構被動連架桿(19)交叉設置,所述單面床板側翻機構(5) 分別設置于所述單面床板側翻支架OO)和對應的所述單面床板(XT)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側翻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形機構主動連架桿(18)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固定床架(1)和單面床板側翻支架OO)鉸接,所述叉形機構被動連架桿(19) 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固定床架(1)和單面床板側翻支架OO)鉸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側翻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線性推桿電機(17)有兩只,所述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 還包括兩個叉形電機支撐架,所述第一線性推桿電機(17)分別通過各自的叉形電機支撐架前后設置于所述固定床架(1)上。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側翻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單面床板側翻機構(5)包括兩前后設置的短桿(M)、兩前后設置的長桿( )、第二線性推桿電機和第二電機推軸(22),所述第二電機推軸0 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短桿04)連接,所述短桿(M)、兩前后設置的長桿( )、對應的單面床板、2Τ)和單面床板側翻支架OO)構成用于單面床板側翻的四連桿機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側翻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線性推桿電機03)的輸出部與所述第二電機推軸0 連接,所述短桿04)的兩端分別與對應的單面床板(XT)和單面床板側翻支架OO)鉸接,所述長桿08)的兩端分別與對應的單面床板(XT)和單面床板側翻支架OO)鉸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側翻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側翻機構還包括遙控器,所述遙控器分別與所述第一線性推桿電機(17)和所述第二線性推桿電機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側翻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側翻機構還包括兩柔性床板 (25),所述固定床板06)分別和所述單面床板(XT)通過對應的柔性床板0 鉸接。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側翻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電動護理床還包括一對護理床水平輔助支撐機構(3),所述護理床水平輔助支撐機構(3)左右對稱設置于所述固定框架(1)和所述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之間。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側翻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護理床水平輔助支撐機構(3) 包括水平輔助支撐執行件(33),水平輔助支撐驅動桿(34)和水平輔助支撐固定件(35);所述水平輔助支撐固定件(3 與所述固定床架(1)固定連接,所述水平輔助支撐驅動桿 (34)的一端與所述水平輔助支撐固定件(3 鉸接,所述水平輔助支撐驅動桿(34)的另一端與水平輔助支撐執行件(3 鉸接;所述水平輔助支撐執行件(3 的一端與所述叉形機構被動連架桿(19)鉸接,所述水平輔助支撐執行件(3 的另一端與所述固定床架(1)接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側翻機構,設置于固定床架和整體床面組合件之間,其特征在于,包括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和一對單面床板側翻機構(5),所述整體床面組合件包括一對單面床板(27)和一個固定床板(26),所述單面床板(27)分別鉸接于所述固定床板(26)的兩側,所述護理床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設置于所述固定床架(1)上方,所述單面床板側翻機構(5)分別設置于所述左右整體側翻機構(2)和對應的所述單面床板(27)之間。本實用新型可以在保證使用者側翻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側翻舒適度,滿足長期臥床不起的老年人、病人、危重病人和癱瘓病人的特殊需要。
文檔編號A61G7/057GK202314057SQ20112044785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1日
發明者姚佳豪, 辛紹杰 申請人:上海電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