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臥床病人的翻身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臥床病人的翻身帶。
背景技術:
對于長期臥床的病人,為保證其腰、背部血液流通,防止壓瘡發生,經常或定時為病人翻身是護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在住院病人的夜間護理中,護理工作通常由一個護理人員進行,在此情況下若要一個人完成身體較重病人的翻身是幾乎不可能的,若要勉強為之, 不僅會給病人帶來痛苦,而且還可能會對病人身體造成新的傷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省力的用于臥床病人的翻身帶。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臥床病人的翻身帶,包括翻身帶主體和設置在翻身帶主體上端兩側的上連接帶以及設置在翻身帶主體下端兩側的下連接帶,其特征在于在翻身帶主體上還設置有用于人體與翻身帶主體連接固定的固定帶。上述一種用于臥床病人的翻身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帶的數量為多條,多條固定帶兩兩相對設置在翻身帶主體的一側面上。上述一種用于臥床病人的翻身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連接帶、下連接帶和固定帶均通過縫制與翻身帶主體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2)使用省力、簡便、安全,由一個護理人員即可完成對病人的翻身。(3)能夠減輕病人翻身時的痛苦,防止對病人身體造成新的傷害。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翻身帶主體;2-上連接帶;3-下連接帶;4-固定帶。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翻身帶主體1和設置在翻身帶主體1上端兩側的上連接帶2以及設置在翻身帶主體1下端兩側的下連接帶3,在翻身帶主體1上還設置有用于人體與翻身帶主體1連接固定的固定帶4。固定帶4的數量為多條,多條固定帶4兩兩相對設置在翻身帶主體1的一側面上。本實用新型翻身帶主體1、上連接帶2、下連接帶3和固定帶4均采用柔軟的棉布制成。上連接帶2、下連接帶3和固定帶4均通過縫制與翻身帶主體1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工作時,首先將翻身帶主體1帶有固定帶4的一面向上并置于病人的腰、背之下,然后將固定帶4兩兩相對地在病人的胸、腹和腰部連接,使翻身帶主體1與病人身體相對固定。 在為病人翻身時,首先將翻身帶主體1 一側的上連接帶2和下連接帶3與病床一側的部件綁扎連接,然后護理人員站在欲翻轉的一側,并用手同時緩緩拉動翻身帶主體1另一側的上連接帶2和下連接帶3,使病人身體慢慢翻轉,待翻轉到位時將拉動的上連接帶2和下連接帶3也綁扎在病床一側的部件上,使病人的體位固定。若翻身后的體位持續時間較長時,可在病人的腰背后加墊靠枕,以保持病人體位的穩定。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換,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臥床病人的翻身帶,包括翻身帶主體(1)和設置在翻身帶主體(1)上端兩側的上連接帶(2)以及設置在翻身帶主體(1)下端兩側的下連接帶(3),其特征在于在翻身帶主體(1)上還設置有用于人體與翻身帶主體(1)連接固定的固定帶(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臥床病人的翻身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帶(4)的數量為多條,多條固定帶(4)兩兩相對設置在翻身帶主體(1)的一側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臥床病人的翻身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連接帶(2)、下連接帶(3)和固定帶(4)均通過縫制與翻身帶主體(1)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臥床病人的翻身帶,包括翻身帶主體和設置在翻身帶主體上端兩側的上連接帶以及設置在翻身帶主體下端兩側的下連接帶,在翻身帶主體上還設置有用于人體與翻身帶主體連接固定的固定帶。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省力、簡便,可減少或消除病人翻身時的痛苦,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文檔編號A61G7/057GK202069793SQ20112012934
公開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7日
發明者侯娜, 馮晶, 唱榮艷, 姚茹 申請人:唱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