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虛寒性腹痛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傳統草藥的未確定結構的醫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種治療虛寒性腹痛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恥骨以上的范圍發生疼痛而言,為臨床常見病證,可見于多種內、外科等疾患。該證多由外感時邪、飲食不節、素體內臟陽虛以及情志因素而致。腹痛作為臨床上的常見癥狀,可見于西醫學的許多疾病當中,目前,西醫學臨床上要通過腹部X線、 B超、結腸鏡、大便常規等有關實驗室檢查與腹部相關臟腑以確定病情,對某一癥狀進行治療。而現化醫學臨床上針對虛寒性腹痛癥狀,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方法,只能以緩解癥狀為主進行治療,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
中醫治療虛寒性腹痛效果好。
虛寒性腹痛多因素體陽虛使脾陽不振或過服寒涼食物與藥物損傷脾陽或寒濕內停致脾陽衰微或久病腎陽不足,腎之溫煦功能下降損及脾陽,導致脾陽不足,失去溫煦運化之功能。
中醫學認為“腎為先夭之本,脾為后天之本;氣為陽,血為陰,氣靠血養,血靠氣生。陽虛氣也虛,氣虛血亦虧,氣血均虛運化無力不得濡養臟腑故腹部綿綿作痛,痛時喜按; 陽虛不得溫煦臟腑與經脈故腹痛得溫則舒,遇冷更甚,畏寒肢冷;氣血不足不得濡養運化, 故而神疲乏力。
根據中醫理論,針對虛寒性腹痛的發病機理,進行辯證配伍組方,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配制方便、藥源廣、成本低、療效顯著、 作用可靠、無副作用的一種治療虛寒性腹痛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虛寒性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焦白術10-40份、黃芪10-40份、 陳皮5-20份、升麻3-10份、柴胡3-10份、黨參10-40份、當歸5_20份、炙甘草3_10份、羌活 5-20份、干姜5-20份、桂枝5-20份、附子5_20份、防風5_20份、厚樸5_20份、熟地10-30 份、肉桂5-20份、小茴香5-25份。
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虛寒性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焦白術30份、黃芪30份、陳皮12份、升麻6份、柴胡 6份、黨參30份、當歸12份、炙甘草6份、羌活12份、干姜10份、桂枝12份、附子10份、防風10份、厚樸10份、熟地20份、肉桂12份、小茴香15份。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是在傳統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指導下,精選藥物組方。本發明中藥組合物中焦白術具有健脾止瀉的功效;黃芪具有益氣固表、補肺健脾、斂汗固脫、驅風運毒的功效;陳皮具有理氣健脾、調中利水、燥濕化痰的功效;升麻具有清熱解毒、升舉陽氣的功效;柴胡具有疏散退熱、升陽舒肝的功效;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潤腸止痛的功效;炙甘草具有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的功效;羌活具有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止痛的功效;干姜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的功效;桂枝具有發汗解肌、溫經通脈、助陽化氣、散寒止痛的功效;附子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的功效;防風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定搐的功效;厚樸具有行氣消積、燥濕除滿的功效;熟地具有補血養陰、填精益髓的功效;肉桂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的功效;小茴香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的功效。本發明組合物中的藥物組分經辯證配伍, 在作用上相輔相成,具有協同作用,共奏補血活血、益氣固表、回陽通脈、健脾和胃、散寒止痛的功效,從而達到治療虛寒性腹痛的目的。
本發明組合物的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藥原料,其配制簡便、藥源廣、成本低。其遵循中醫的處方用藥原則,各種組分藥物采用水煎服用。經臨床應用驗證,其療效顯著,作用可靠,藥性平和,無毒副作用,有效率達90. 5%,治愈率達52. 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一種治療虛寒性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焦白術 30g、黃芪30g、陳皮12g、升麻6g、柴胡6g、黨參30g、當歸12g、炙甘草6g、羌活12g、干姜10g、 桂枝12g、附子10g、防風10g、厚樸10g、熟地20g、肉桂12g、小茴香15g。
實施例2一種治療虛寒性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焦白術 40g、黃芪10g、陳皮10g、升麻5g、柴胡10g、黨參20g、當歸20g、炙甘草3g、羌活5g、干姜15g、 桂枝10g、附子20g、防風5g、厚樸15g、熟地10g、肉桂15g、小茴香5g。
實施例3一種治療虛寒性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焦白術 20g、黃芪20g、陳皮15g、升麻10g、柴胡3g、黨參40g、當歸15g、炙甘草5g、羌活15g、干姜 20g、桂枝5g、附子5g、防風15g、厚樸20g、熟地15g、肉桂20g、小茴香IOgo
實施例4一種治療虛寒性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焦白術 log、黃芪40g、陳皮5g、升麻6g、柴胡6g、黨參25g、當歸10g、炙甘草10g、羌活20g、干姜12g、 桂枝15g、附子12g、防風20g、厚樸5g、熟地25g、肉桂10g、小茴香25g。
實施例5一種治療虛寒性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焦白術 25g、黃芪15g、陳皮20g、升麻3g、柴胡10g、黨參10g、當歸5g、炙甘草6g、羌活10g、干姜5g、 桂枝20g、附子15g、防風12g、厚樸12g、熟地30g、肉桂5g、小茴香20g。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中藥組合物按常規的水煎法制取藥劑。具體方法如下將組方的中藥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過藥面,浸泡15 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約8厘米,進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鐘;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420分鐘。兩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
一種治療虛寒性腹痛的中藥組合物,臨床療效總結一、一般性資料本中藥組合物應用于臨床觀察病例42例,其中男11例,女31例,年齡 7 52歲,病程最短17天,最長5年。
二、診斷標準凡因感受外寒、過食生冷或素體脾胃虛弱,所致的突發性腹痛,時作時止,每持續數分鐘至數十分鐘不等;腹痛隱隱,可耐受;痛時全腹觸痛,間或腹軟無異常;喜溫喜按,得熱痛減;排除器質性病變者納入觀察對象。
三、用法用量臨床應用時,組合物中的組分、用量根據患者的體重、年齡及癥狀酌情增減。一日一劑, 水煎兩遍取汁約300ml,分早、晚兩次服用。七天為一療程。服藥期間忌辛辣、肥厚之品。
四、療效標準(1)治愈癥狀完全消失,腹不痛,便不溏,精神飽滿,體力恢復如病前時;(2)好轉腹痛之癥明顯減輕,只在遇冷、勞累、饑餓后發作,納呆減輕,食欲有所恢復, 身疲乏力減輕;(3)無效腹痛未見好轉,癥狀未見改善。
五、治療效果該臨床觀察病例中,服藥1-5個療程,治愈22例,好轉16例,無效4 例。治療期間未發生毒副作用。
六、典型病例 病例1 馬某,男,45歲。癥見面色少華,頭昏失眠,寐時多夢,神疲乏力,腹痛腹脹,腸鳴,大便溏泄,每日七八次,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服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制備的藥劑1個療程,失眠、多夢、胃納均好轉,但仍食入不易消化,腸鳴,偶有腹痛隱隱,腰膝酸冷,畏寒,小便清長;續服3個療程,諸癥皆消,治愈。隨訪半年未復發。
病例2 畢某,男,53歲。自訴近來腹痛腹脹,腸鳴便溏,伴有黏液及便后不凈感,日八九次,多則十幾次。舌苔白膩,舌根苔黃,脈細。服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制備的藥劑1個療程,腹脹痛減輕,矢氣多;續服2個療程,諸癥好轉,便正常;鞏固續服1個療程,完全康復,隨訪半年無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虛寒性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焦白術10-40份、黃芪10-40份、陳皮5-20份、升麻3_10份、柴胡3_10份、黨參 10-40份、當歸5-20份、炙甘草3-10份、羌活5_20份、干姜5_20份、桂枝5_20份、附子5_20 份、防風5-20份、厚樸5-20份、熟地10-30份、肉桂5-20份、小茴香5-2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虛寒性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焦白術30份、黃芪30份、陳皮12份、升麻6份、柴胡6份、 黨參30份、當歸12份、炙甘草6份、羌活12份、干姜10份、桂枝12份、附子10份、防風10 份、厚樸10份、熟地20份、肉桂12份、小茴香15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虛寒性腹痛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焦白術10-40份、黃芪10-40份、陳皮5-20份、升麻3-10份、柴胡3-10份、黨參10-40份、當歸5-20份、炙甘草3-10份、羌活5-20份、干姜5-20份、桂枝5-20份、附子5-20份、防風5-20份、厚樸5-20份、熟地10-30份、肉桂5-20份、小茴香5-25份。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具有補血活血、益氣固表、回陽通脈、健脾和胃、散寒止痛的功效,其治療虛寒性腹痛療效顯著,作用可靠,具有組分藥源廣、配制簡便、藥性平和、無毒副作用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K36/9068GK102512647SQ20111043772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3日
發明者柳暉 申請人:榮成市崖頭美全口腔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