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柳葉刀穿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穿刺裝置。更加詳細地說,本發明涉及供血液采集使用的柳葉刀穿刺
裝置
背景技術:
為了測量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需要采集該患者的血液。采集微量血液即可。因此,在血糖值的測量中,使用能夠采集少量血液的穿刺裝置。這樣的穿刺裝置,一般由設置有用于對身體的規定部位進行穿刺的穿刺針的柳葉刀(例如專利文獻1)、以及注射器構成。注射器具有向規定部位發射柳葉刀的功能。當使用時,在將柳葉刀裝填于注射器以后, 利用注射器內的推桿發射柳葉刀,對規定部位進行穿刺。對于在糖尿病患者的血液采集中使用的穿刺裝置,需要在衛生方面以及安全性方面令人滿意。尤其需要注意對使用完畢的柳葉刀的處理。這是因為在穿刺后的柳葉刀中, 通常附著有被采血者的血液的穿刺針會從柳葉刀主體露出。因此,當被采血者以外的人、例如實施采血作業的護理師及醫師等醫療從業者的身體不慎接觸到這樣的穿刺針時,存在穿刺針傷及身體的可能性,其結果,被采血者的血液會從傷口進入醫療從業者的體內,存在罹患感染癥的危險。并且,穿刺裝置在使用時的操作特性方面也需要令人滿意。特別是從用戶舒適性的觀點出發,期望穿刺針的發射操作可靠且容易。[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說明書第5385571號公報截至目前,本申請人完成了對以下所說明的穿刺裝置的發明,并進行了關于該發明的申請(國際專利公開第2007/018215號公報,申請日2006年8月8日,發明名稱“穿刺裝置及構成該裝置的柳葉刀組件和注射器組件”)。參照附圖,對該發明所涉及的柳葉刀組件和注射器組件進行簡要的說明(以下,也將“注射器組件”稱作“注射器”進行說明)。 在圖23中示出了柳葉刀組件100'的外觀,并且在圖M中示出了注射器200'的外觀。如圖23所示,柳葉刀組件100'由柳葉刀101'以及保護罩102'構成。如圖25及圖沈所示,柳葉刀101'構成為具有柳葉刀主體104'、柳葉刀帽106'以及穿刺針105'。金屬制的穿刺針105'以跨越樹脂制的柳葉刀主體104'以及柳葉刀帽106'的方式存在。穿刺針 105'的前端部被柳葉刀帽106'覆蓋,并且柳葉刀帽106'與柳葉刀主體104'經由弱化部件108'結合為一體。如圖23及圖沈所示,保護罩102'設置成包圍柳葉刀主體104' 的一部分。這樣的柳葉刀組件100',在被裝填于注射器200'以后拆卸柳葉刀帽106'。 由此,由于穿刺針105'的前端部露出,因此能夠將柳葉刀用于穿刺。圖M所示的注射器200'與柳葉刀組件100'組合使用,是能夠將處于穿刺針 105'的前端露出的狀態的柳葉刀主體發射的裝置。注射器200'構成為具有“能夠與柳葉刀主體的后端部卡合、且能夠沿穿刺方向發射柳葉刀主體的推桿204' ”(參照圖27)。當將柳葉刀組件100'裝填于注射器200'時,如圖27所示,從注射器200'的前端開口部 214'插入柳葉刀組件100'。當插入到一定程度時,如圖觀所示,柳葉刀組件100'的后方部分116'被推桿204'的前端部沈4' ,266'把持。若緊接著繼續插入,則推桿204‘ 后退而蓄積發射能量。也就是說,設置于推桿204'的彈簧(未圖示)因推桿204'的后退而壓縮(因此,若將該壓縮狀態釋放,則推桿在瞬間內向前方移動,從而發射柳葉刀)。在圖 29中,示出了推桿后退而蓄積發射能量的狀態下的注射器200'。若柳葉刀組件100'向注射器200'的裝填完畢,則拆卸柳葉刀帽106',從而使穿刺針105'的前端露出。接下來對柳葉刀帽106'的拆卸進行如下說明。如圖25及圖沈所示,柳葉刀主體104'與柳葉刀帽106'經由位于其間的弱化部件108'而結合為一體。 通過使柳葉刀主體104'與柳葉刀帽106'在穿刺針的周圍相對地向反向旋轉,能夠破壞這樣的弱化部件108',(在圖四中,示出了向G方向旋轉的方式),由此能夠拆卸柳葉刀帽 106'。當進行穿刺時,例如在使注射器200'的前端開口部214'貼緊指尖等待穿刺的規定部位以后,推按觸發器部件514'的按壓部分M2'(參照圖30)。因這樣的按壓部分 542'的按入而向前方發射推桿204'(也就是說,釋放被壓縮的彈簧),由穿刺針進行穿刺。此處,對于上述那樣的穿刺裝置,存在暫且用于穿刺的穿刺針被再次使用的擔憂。 也就是說,若在穿刺后推桿204'能夠因某種方法而后退,則能夠獲得圖30所示那樣的“可穿刺狀態”,使用完畢的柳葉刀又被用于穿刺。并且,存在如下憂慮若在上述那樣的穿刺裝置中,利用觸發器部件514'的板簧功能將觸發器部件與柳葉刀主體的卡合解除,則在發射穿刺針時,需要可靠地按入按壓部分M2',根據對按壓部分M2'的按壓點的不同有時觸發器部件的板簧功能難以有效地發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也就是說,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實現防止使用完畢的柳葉刀的被再利用的穿刺裝置。并且,本發明的其他課題在于提供一種發射操作性得到改善的穿刺裝置。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具有具備穿刺針的柳葉刀以及引起穿刺針的發射的觸發器部件,該柳葉刀穿刺裝置的特征在于,觸發器部件具有第一觸發器部;以及以覆蓋該第一觸發器部的方式設置的第二觸發器部,在發射穿刺針之前的狀態下,柳葉刀卡定于第一觸發器部,當發射穿刺針時,若從外側按壓第二觸發器部,則由該第二觸發器部引起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由此,解除柳葉刀相對于第一觸發器部的卡定來發射穿刺針。本發明所涉及的柳葉刀穿刺裝置的特征之一在于,該觸發器機構實質上由“能夠變位的第一觸發器部”和“引起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的第二觸發器部”這2個單元構成。在這樣的觸發器機構中,若向內側按入第二觸發器部,則該第二觸發器部引起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從而柳葉刀主體相對于第一觸發器部的卡定被解除。在本說明書中,“變位”這一詞語實質上意味著物體、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位置、配置或形狀等形態因外力而發生變化的情況。“變位”例如能夠包括移動、傾斜、撓曲等方式的變化。在優選方式中,作為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第一觸發器部的前方端和后方端互相向相反方向移動。也就是說,第一觸發器部的一方的端部與另一方的端部互相向相反方向移動。例如,在由于與第二觸發器部的接觸而第一觸發器部的前方側被向內側按入的情況下,第一觸發器部的前方端向內側移動,另一方面,第一觸發器部的后方端向外側移動。在優選方式中,柳葉刀穿刺裝置還具有“收納柳葉刀的收納部件”。在這樣的情況下,優選為觸發器機構的第一觸發器部以及第二觸發器部雙方與柳葉刀收納部件形成為一體。優選地,第一觸發器部及第二觸發器部分別具有長條形狀,并且,第一觸發器部和第二觸發器部以相互重疊的方式排列設置。在這樣的情況下,優選地,第一觸發器部在其內側面具有支點,第一觸發器部的前方端及后方端雙方形成自由端。與此相對,優選地,第二觸發器部的后方端形成固定端,另一方面,第二觸發器部的前方端形成為自由端。在優選方式中,第一觸發器部在其后方端具有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a,另一方面, 第二觸發器部在其內側面具有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a。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引起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時,第一觸發器部的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a與第二觸發器部的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a互相卡合,其結果,第一觸發器部此后無法恢復到變位前的狀態。并且,可以以下述方式取代這樣的方式、或在這樣的方式的基礎上添加下述方式柳葉刀穿刺裝置還具有連結第一觸發器部而成的觸發器支承臺,第一觸發器部在其前方端具有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b,另一方面,觸發器支承臺具有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b。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引起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時,第一觸發器部的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b與觸發器支承臺的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b互相卡合,由此,第一觸發器部此后無法恢復到變位前的狀態。在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中,由于第一觸發器部不會恢復到變位前的狀態,因此無法再次獲得能穿刺的狀態。也就是說,在穿刺針被發射以后,由于第一觸發器部無法恢復到變位前的狀態,因此無法使柳葉刀卡定于第一觸發器部,從而無法恢復到發射前的狀態。另外,連結第一觸發器部而構成的觸發器支承臺,可以與柳葉刀收納部件形成為一體。也就是說,第一觸發器部可以構成為經由觸發器支承臺而與柳葉刀收納部件形成為一體。在優選方式中,突起部設置于將穿刺針覆蓋的柳葉刀帽。優選地,在穿刺針被柳葉刀帽覆蓋的狀態下,柳葉刀帽的突起部以能夠與第二觸發器部抵接的方式位于第二觸發器部的正下方,由此,防止第一觸發器部與來自第二觸發器部的外側的按壓相對應地變位。特別優選地,柳葉刀帽的突起部以位于第二觸發器部的前方端與觸發器支承臺之間的方式設置于第二觸發器部的正下方。在這樣的方式下,若從穿刺針拆下柳葉刀帽,則能夠利用來自外側的按壓將第二觸發器部朝內側按入,并能夠引起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在本發明中,提供一種適當地具備上述的觸發器機構的柳葉刀穿刺裝置。這樣的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由柳葉刀、射出彈簧以及收納柳葉刀和射出彈簧的柳葉刀收納部件構成,該柳葉刀穿刺裝置的特征在于,柳葉刀具有柳葉刀主體、柳葉刀帽以及穿刺針,穿刺針以跨柳葉刀主體及柳葉刀帽的方式存在于柳葉刀主體及柳葉刀帽之中,與柳葉刀收納部件一體地設置的觸發器部件具有第一觸發器部、和以將該第一觸發器部覆蓋的方式配置的第二觸發器部,射出彈簧安裝于柳葉刀主體,在穿刺前柳葉刀主體卡定于第一觸發器部,以維持射出彈簧的壓縮狀態,若柳葉刀帽被拆下,則能夠利用來自外側的按壓向內側按入第二觸發器部,由此引起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柳葉刀主體相對于第一觸發器部的卡定被解除。優選地,柳葉刀穿刺裝置還具有在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外側裝配的外裝部件(也就是說,至少局部地將柳葉刀收納部件包圍的部件)。在這樣的柳葉刀穿刺裝置中,利用由第一觸發器部和第二觸發器部構成的觸發器機構將柳葉刀主體的卡定解除,由此被壓縮的射出彈簧伸展,因此朝穿刺方向發射“具備露出的穿刺針的柳葉刀主體”。優選地,在這樣的柳葉刀穿刺裝置中,相對于柳葉刀主體設置 “彈性部”。在設置有彈性部的情況下,當柳葉刀主體被發射而沿穿刺方向移動時,伴隨著柳葉刀主體的移動,彈性部擦動柳葉刀收納部件以及/或者外裝部件的內壁面。進而,在本發明中,還提供具備適當的射出彈簧安裝部的柳葉刀穿刺裝置。這樣的柳葉刀穿刺裝置的特征在于,相對于在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后方側內壁設置的彈簧安裝部安裝有射出彈簧,彈簧安裝部具有由具備自由端和固定端的長條部件(特別是“整體為矩形狀的大致板狀部件”)彎曲而形成的形態。例如,在彈簧安裝部,具備自由端和固定端的長條部件具有鉤針形態或U字狀形態等的鉤形態。這樣的射出彈簧安裝部能夠使得柳葉刀穿刺裝置的組裝容易(特別地,通過設置這樣的射出彈簧安裝部,當經由柳葉刀收納部件的開口部安裝射出彈簧時,容易實現安裝)。在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中,一旦發射了穿刺針,由于第一觸發器部無法恢復到變位前的狀態,因此無法使柳葉刀卡定于第一觸發器部。正因如此,一旦發射了穿刺針, 則無法恢復到發射前的狀態。也就是說,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形成為無法使用已用于穿刺的穿刺針的結構。因此,不存在已使用完畢的穿刺針被再利用的憂慮,在衛生方面及安全性方面均令人滿意。對于使用者,僅將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用作“用后即棄類型” / “一次性使用類型”,從而必然會確保被采血者的衛生。并且,在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中,若按壓以覆蓋第一觸發器部的方式配置的第二觸發器部,則通過第二觸發器部的按入能夠有效地引起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特別地, 無論按壓以整體地覆蓋第一觸發器部的方式設置的第二觸發器部的哪個部分,均可引起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因此,無需依賴于對第二觸發器部的按壓點便能夠發射穿刺針,在使用時的操作特性方面令人滿意。也就是說,能夠提供穿刺針的發射操作可靠且容易、并有助于用戶舒適性的穿刺裝置。另外,由于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為能夠以手指掐捏這種程度的尺寸,因此在這點上也可提高實際的使用操作性。進一步地說,由于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實質上以“柳葉刀”、“射出彈簧”和“柳葉刀收納部件”這3個部件,或者在此基礎上添加有“外裝部件”的4個部件構成,因此裝置結構非常簡單、且整體的尺寸也小。特別地,在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中,形成為以在柳葉刀收納部件內收納“柳葉刀”及“射出彈簧”為主的比較簡易的結構,并且決定裝置整體尺寸的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尺寸,實質上與柳葉刀的小的尺寸相當。其結果,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不但制造容易,而且在輸送效率、保管空間的方面也表現出色。進而,在設置有由具備自由端和固定端的彎曲形態的長條部件構成的彈簧安裝部(射出彈簧的安裝部)的情況下,由于柳葉刀穿刺裝置的組裝容易,因此可以說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在組裝效率、 制造效率的方面也表現出色。
圖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的圖。圖2是示出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的狀態的示意性剖視圖。圖3是示出與柳葉刀收納部件一體成型而構成的觸發器部件的狀態的立體圖。圖4是示出與柳葉刀收納部件(柳葉刀被收納的狀態)一體成型而構成的觸發器部件的狀態的立體圖。圖5是示出第一觸發器部及第二觸發器部的結構特征的示意性剖視圖。圖6是示出按入操作時的觸發器機構的經時變化的示意性剖視圖。圖7是示出在柳葉刀帽設置有突起部的狀態的立體圖及剖視圖。圖8是示出利用柳葉刀帽將穿刺針覆蓋時的柳葉刀穿刺裝置的狀態的立體圖。圖9是示出將柳葉刀帽從穿刺針拆下時的柳葉刀穿刺裝置的狀態的立體圖。圖10是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的外觀圖。圖11是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的外觀圖及分解立體圖。圖12中,(a)圖及(b)圖是示出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的內部結構的立體圖及剖視圖。圖13中,(a)圖 (C)圖是示出在柳葉刀穿刺裝置中使用的柳葉刀收納部件的立體圖及側視圖。圖14中,(a)圖 (c)圖是示出在柳葉刀穿刺裝置中使用的柳葉刀的立體圖、側視圖及剖視圖。圖15是在柳葉刀穿刺裝置中使用的射出彈簧的立體圖。圖16是在柳葉刀穿刺裝置中使用的外裝部件的立體圖。圖17中,(a)圖 (c)圖是示出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的內部結構的剖視圖。圖18示意性地示出了發射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的狀態,并且示意性地示出了“由圓錐部導致的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內徑降低”。圖19中,(a)圖 (d)圖是用于以穿刺時的穿刺深度調整機構為主進行說明的剖視圖。圖20中,(a)圖 (e)圖是示意性地示出柳葉刀穿刺裝置的使用時的狀態的立體圖。圖21中,(a)圖 (c)圖是示意性地示出柳葉刀穿刺裝置的組裝時的彈簧安裝部的經時變化狀態的立體圖。圖22是示意性地示出本發明所涉及的柳葉刀穿刺裝置的外觀的變更例的立體圖。圖23是表示柳葉刀組件的外觀的立體圖。圖M是表示注射器的外觀的立體圖。圖25是表示柳葉刀的外觀的立體圖。
8
圖沈是為了清楚柳葉刀的內部而將圖25的柳葉刀對半分割的情況下的立體圖。圖27是示出柳葉刀組件裝填于注射器之前的狀態的立體圖。圖觀是示出柳葉刀通過柳葉刀組件的裝填而被推桿前端部把持的狀態的立體圖。圖四是示出柳葉刀組件裝填完畢、推桿處于無法后退的狀態的形態的立體圖。圖30是示出將柳葉刀帽拆下而成為可穿刺狀態的形態的立體圖。標號說明100···柳葉刀;130...柳葉刀主體;133...柳葉刀的后端部(彈簧安裝部); 135...柳葉刀主體的卡定部;137...穿刺深度調整用爪部;138...彈性部;138a...設置于彈性部的空洞部分或中空部;145...柳葉刀的中空部分;150...穿刺針;150a...穿刺針的前端;170...柳葉刀帽;172...柳葉刀帽的把持部;175...柳葉刀帽的突起部; 200...觸發器部件;200A...第一觸發器部;210A...第一觸發器部的前方端;212A...第一觸發器部的前方側的前方端的內側面(下側面);215A...第一觸發器部的前方部分;220A...第一觸發器部的后方端;225A...第一觸發器部的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a ; 230A...第一觸發器部的被卡定部;250A...第一觸發器部的支點;255A...第一觸發器部的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b;200B...第二觸發器部;201B...第二觸發器部的內側面(下側面);210B...第二觸發器部的前方端;220B...第二觸發器部的后方端;240B...第二觸發器部的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a ;300...柳葉刀收納部件;303...柳葉刀收納部件的開口端;320a...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后端側的內壁面;320b...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內壁面; 321...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內部的彈簧安裝部;321a...彈簧安裝部的突起;321 ...設置于彈簧安裝部的自由端側的第一突起;321 ...設置于彈簧安裝部的固定端側的第二突起;350...觸發器支承臺(N收納部件的第一觸發器部的連結部分);355...觸發器支承臺的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b;357...穿刺深度調整用階梯部;390...在第二觸發器部的下方產生的空間;400...射出彈簧;500...外裝部件;550...外裝部件的缺口部分;600...柳葉刀穿刺裝置;100'...柳葉刀組件;10Γ ...柳葉刀;102'...保護罩;104'...柳葉刀主體;105'...穿刺針;106'...柳葉刀帽;108'...弱化部件;114'...柳葉刀主體的前方部分;116'...柳葉刀主體的后方部分;200'...注射器;204'...推桿;214'...注射器的前端開口部;264' J66'...推桿的前端部; 514'...觸發器部件;5M'...設置于推桿的突起;5 '...觸發器部件的后方部分端部;542'...觸發器部件的按壓部分。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進行詳細說明。對本說明書中所使用的“方向”進行如下規定。穿刺時穿刺針被發射的方向為“前” 方向,其相反的方向為“后”方向。“前方向”實質上意味著穿刺針向應當被采血的穿刺部位移動的方向,相當于“穿刺方向”。并且,朝向柳葉刀穿刺裝置(特別是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內部、中央部的方向為“內方向”或“內側”,其相反的方向即從柳葉刀穿刺裝置(特別是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內部、中央部朝向外側的方向為“外方向”或“外側”。附圖示出了這樣的 “前方”、“后方”、“內側”以及“外側”。
《柳葉刀穿刺裝置的觸發器機構》圖1示出了本發明所涉及的柳葉刀穿刺裝置600。如圖所示,柳葉刀穿刺裝置600 構成為具有具備穿刺針150的柳葉刀100 ;以及引起穿刺針的發射的觸發器部件200。觸發器部件200實質上由第一觸發器部200A和第二觸發器部200B這兩個單元構成。第二觸發器部200B位于更靠外側的位置,第一觸發器部200A位于更靠內側的位置。如圖所示,更靠外側的第二觸發器部200B設置成將更靠內側的第一觸發器部200A覆蓋。也就是說,可以說在第一觸發器部200A與第二觸發器部200B排列成互相重疊的形態下,第二觸發器部200B位于比第一觸發器部200A更靠外側處。優選地,如圖1所示,第一觸發器部200A及第二觸發器部200B具有長方形狀。特別是說到“第二觸發器部200B覆蓋第一觸發器部200A”這一點,則優選第二觸發器部200B 的整體尺寸比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整體尺寸大。例如,第二觸發器部200B可以具有利用其內側面規定收納第一觸發器部的空間而成的形狀(例如整體彎曲的形狀)。圖1中的(a)圖示出了穿刺針被發射之前的狀態。如圖所示,在發射前的柳葉刀穿刺裝置600中,柳葉刀100卡定于第一觸發器部200A。具體地說,在對柳葉刀100蓄積了發射能量的狀態(例如被彈簧等施力的狀態)下,柳葉刀100卡定于第一觸發器部200A。當發射穿刺針時,從外側按壓第二觸發器部200B。由此,引起第一觸發器部200A 的變位,將第一觸發器部200A與柳葉刀100的卡定狀態解除(參照圖1中的(b)圖)。若卡定狀態被解除,則蓄積的能量被釋放,朝向穿刺方向發射具備穿刺針的柳葉刀100。在這樣的觸發器機構中,無論按壓以整體地覆蓋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方式設置的第二觸發器部200B的哪個部分,均可引起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因此,無需依賴于對第二觸發器部的按壓點便能夠可靠地發射穿刺針。提到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優選如圖2中的(a)圖及(b)圖所示,第一觸發器部 200A的前方端210A及后方端220A互相向相反方向移動。例如優選,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前方端210A向內側移動,另一方面,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后方端220A向外側移動(參照圖2中的(b)圖)。換言之,優選,第一觸發器部200A以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主體部分為支點,如所謂的“蹺蹺板”那樣進行移動。此外,如圖2中的(a)圖所示,由于成為第二觸發器部200B的內側面與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前方側215A互相接觸或接近的狀態,因此若向內部按入第二觸發器部200B,則能夠對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前方端210A向內側移動,并且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后方端220A向外側移動的情況進行適當輔助。優選地,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構成為具有收納柳葉刀的“柳葉刀收納部件”。 例如,柳葉刀穿刺裝置構成為具有圖3及圖4所示的柳葉刀收納部件300。由圖示的方式可以看出,優選為第一觸發器部200A及第二觸發器部200B雙方與柳葉刀收納部件(特別是收納主體部)形成為一體。在柳葉刀收納部件為樹脂制的情況下,優選為第一觸發器部 200A、第二觸發器部200B以及柳葉刀收納部件300 —體成型而構成。另外,由于優選為設置觸發器支承體350 (在后面對“觸發器支承體”進行敘述),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優選為第一觸發器部200A、第二觸發器部200B、觸發器支承體350以及柳葉刀收納部件300全部一體成型而構成。通過圖5所示的方式可以看出,優選為第一觸發器部200A在其內側面具有支點 250A,其前方端210A及后方端220A構成為自由端。另一方面,對于第二觸發器部200B,優選為其后方端220B構成為固定端,另一方面,其前方端210B構成為自由端。在這樣的方式中,通過第二觸發器部200B的按入,能夠對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變位進行有效的輔助。 具體地說,能夠對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前方端210A向內側移動,另一方面,第一觸發器部 200A的后方端220A向外側移動的情況進行有效輔助。另外,雖然可以依賴于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支點250A的位置等,但是前方端210A向內側的移動距離與后方端220A向外側的移動距離也可以不同。例如,如圖5所示,將支點250A設置于比第一觸發器部200A更靠后方側的位置,由此,可以使“前方端210A向內側的移動距離”比“后方端220A向外側的移動距離”大。本發明所涉及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優選具備觸發器卡合固定功能。具體地說,優選為具備當通過穿刺操作引起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時能夠維持該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狀態的固定功能(特別地,優選為借助“卡合”來固定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狀態)。例如,如圖6中的(a)圖所示,第一觸發器部200A構成為在其后方端220A具有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乂225A),另一方面,第二觸發器部200B構成為在其內側面201B具有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乂240B)。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引起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變位時,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乂225A)與第二觸發器部200B的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乂240B)互相卡合。具體地說,若向內部按入第二觸發器部200B,則第一觸發器部 200A的前方端210A向內側移動,另一方面,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后方端220A向外側移動 (參照圖6中的(b)圖),其結果,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乂225A)與第二觸發器部200B的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乂240B)互相卡合。若以該方式卡合,則被引起變位的第一觸發器部200A處于被固定的狀態,第一觸發器部200A無法恢復到原來的變位前的狀態(參照圖6中的(c)圖)。為了對這樣的卡合進行有效的輔助,優選為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乂225A)與第二觸發器部200B的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 a(240B)具有彼此互補的形狀(例如,如圖6所示,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乂225A)與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乂240B)的雙方可以具有鉤狀)。并且,同樣如圖6中的(a)圖所示,在柳葉刀穿刺裝置構成為具有“與第一觸發器部200A連結而成的觸發器支承臺350”的情況下,可以構成為第一觸發器部200A在其前方端210A具有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b (255A),另一方面,觸發器支承臺350具有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引起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變位時,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M255A)與觸發器支承臺350的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 b(355)互相卡合。具體地說,若向內部按入第二觸發器部200B,則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前方端210A向內側移動(參照圖6中的(b)圖),其結果,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M255A)與觸發器支承臺350的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b (35 互相卡合。若以該方式卡合,則被引起變位的第一觸發器部200A處于被固定的狀態,第一觸發器部200A 無法恢復到原來的變位前的狀態(參照圖6中的(c)圖)。為了對這樣的卡合進行有效的輔助,優選為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b (35 具有鉤形狀,另一方面,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 M255A)在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前端形成為突出形狀(參照圖6中的(a)圖)。此外,如圖 3及圖6所示,觸發器支承臺350與第一觸發器部200A連結而構成,將第一觸發器部200A 支承或固定于柳葉刀收納部件300。特別地,第一觸發器部200A與觸發器支承臺350的連結部分、接合部分相當于上述的“支點250A”。這樣的觸發器支承臺350用于對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支承、固定,并且只要是能用作“支點250A”的結構,可以具有任意的形態。在具備上述的觸發器卡合固定功能的柳葉刀穿刺裝置中,在使第一觸發器部變位而發射穿刺針以后,第一觸發器部無法恢復到變位前的狀態。這意味著在發射后無法將柳葉刀卡定于第一觸發器部。也就是說,在本申請發明中無法使已經使用完畢的穿刺裝置恢復到穿刺前的狀態。由此,不存在使用完畢的穿刺針被再利用的憂慮,在衛生方面及安全性方面令人滿意。根據這樣的具有再利用防止機構的裝置的方式,還能夠將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稱作“一次性裝置”。另外,如圖6中的(b)圖的放大圖所示,當進行觸發器按入操作而第一觸發器部 200A變位時,最終第一觸發器部200A與觸發器支承臺350抵接。更加具體地說,在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前方端210A向內側移動以后,其前方端210A的內側面(下側面)212A推碰到觸發器支承臺350的外側面(上側面)。由此,穿刺操作時的觸發器部的按入量被限制, 能夠實現適當的觸發器按入操作。換言之,當進行觸發器按入操作時,第一觸發器部200A 與觸發器支承臺350抵接,由此能夠防止第一觸發器部的過度變位,即,能夠防止第二觸發器部的過度按入。在本發明所涉及的柳葉刀穿刺裝置中,優選地,如圖7中的(a)圖 (C)圖所示, 在將穿刺針150(特別是其前端150a)覆蓋的柳葉刀帽170設置突出部175。在這樣的情況下,優選地,如圖8所示,突出部175位于第二觸發器部200B的正下方(近內側),以使得柳葉刀帽170的突起部175能夠與第二觸發器部200B抵接(例如,優選為突起部的最上面位于比第二觸發器部的內側面靠下方0. Imm 2mm處,更為優選的是靠下方0. Imm Imm處, 進一步優選的是靠下方0. Imm 0. 5mm處)。特別優選地,柳葉刀帽170的突起部175位于第二觸發器部200B的前方端210B與觸發器支承臺350之間(一并參照圖17中的(a) 圖)。通過圖8及圖17中的(a)圖所示的方式可以看出,由于柳葉刀帽170的突起部175, 以互相貼緊的方式被夾在“第二觸發器部200B的前方端210B”與“觸發器支承臺350”之間,因此突起部175實質上不會與來自外側的外力相對應地進行變形、變位。也就是說,即使第二觸發器部被按壓而與突起部175抵接,突起部自身實質上也不會產生變形、變位等, 能夠有效地防止第二觸發器部200B的按入。也就是說,不會引起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實質上的變位。換言之,可以說在柳葉刀帽170的突起部175位于“第二觸發器部200B的前方端210B”與“觸發器支承臺350”之間的狀態下,無法將第一觸發器部200A與柳葉刀100 的卡定關系解除,無法發射穿刺針。另一方面,如圖9及圖17中的(b)圖所示,若拆除柳葉刀帽170,則由于其突起部175也被拆除,因此第二觸發器部200B的“移動阻止部件”消失。 具體地說,會在第二觸發器部200B(特別是前方側端部的自由端210B)的下方的位置產生空間(對于“空間”,特別地,參照圖17中的(b)圖的參照標號390)。正因如此,能夠向裝置內部按入第二觸發器部200B (特別是其前方端210B),并能夠引起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實質上的變位。也就是說,在從穿刺針150拆下柳葉刀帽170的情況下,能夠將第一觸發器部200A與柳葉刀100的卡定關系解除,并能夠發射穿刺針。《柳葉刀穿刺裝置的方式》接下來,對適當地實現了本發明所涉及的觸發器機構的柳葉刀穿刺裝置進行說明。(基本結構)
圖10及圖11示出了本發明所涉及的柳葉刀穿刺裝置600。圖10示出柳葉刀穿刺裝置600的外觀圖,圖11還同時示出柳葉刀穿刺裝置600的分解圖、展開圖。如圖11所示,本發明所涉及的柳葉刀穿刺裝置600主要由“柳葉刀100”、“射出彈簧400”、“具備觸發器部件200的柳葉刀收納部件300”以及“外裝部件500”構成。如圖12所示,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600,具有在柳葉刀收納部件300內收納有柳葉刀100及射出彈簧400的結構。具體地說,如圖12所示,將柳葉刀100(把持部172 除外)以及射出彈簧400收納于柳葉刀收納部件300內,以使得在柳葉刀100與柳葉刀收納部件300的內壁面之間夾入射出彈簧400。更加具體地說,如圖12中的(b)圖所示,在柳葉刀收納部件300內,射出彈簧400的一方的端部安裝于柳葉刀100的后端部133,并且射出彈簧400的另一方的端部,安裝于柳葉刀收納部件300的后端側內壁面320a的嵌合部 321( S卩,后述的“彈簧安裝部”)。通過比較圖11與圖12可以看出,柳葉刀收納部件300內的射出彈簧400處于在“柳葉刀收納部件300的后端側的內壁”與“柳葉刀100”之間被壓縮的狀態。換言之,在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600中,柳葉刀主體130相對于柳葉刀收納部件300卡定,以使得安裝于柳葉刀主體130的射出彈簧400處于被壓縮的狀態。下面對柳葉刀穿刺裝置600的構成單元進行說明。(柳葉刀收納部件)如圖13所示,柳葉刀收納部件300作為整體例如具有方筒的形態。這樣的柳葉刀收納部件300比較小,例如圖13中的(a)圖所示的長度(L、H、W、D)能夠形成為L = 35 50mm(例如約 37mm)、H = 4 IOmm(例如約 5mm)、W = 4 IOmm(例如約 5mm)、D = 4 1 Imm(例如約6mm)。對于柳葉刀收納部件300的形狀未必一定要局限于方筒的形態,例如也可以整體為圓筒的形態。只要是用于一般的柳葉刀的樹脂材料,可以以任何種類的樹脂材料形成柳葉刀收納部件300。如圖所示,在柳葉刀收納部件300設置有開口端303。這樣的開口端303是在組裝穿刺裝置時能夠進行柳葉刀100及射出彈簧400的插入設置的部分, 并且還是在穿刺時貼緊待穿刺的部位(例如指尖)的部分。在柳葉刀收納部件300設置有觸發器部件200,該觸發器部件200由第一觸發器部200A(內側觸發器部件)和第二觸發器部200B(外側觸發器部件)構成(參照圖13)。 如上所述,觸發器部件200用于穿刺操作,當被從外側按壓時,引起穿刺針(更加具體地說, 為“具備穿刺針的柳葉刀主體”)的發射。即,當發射穿刺針時,若從外側按壓第二觸發器部 200B,則會引起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變位,其結果,將第一觸發器部200A與柳葉刀100的卡定狀態解除。由于以上對觸發器部件自身的基本機構及功能等進行了敘述,因此為了避免重復而將此處的說明省略。(柳葉刀)對于在柳葉刀穿刺裝置600中使用的柳葉刀100,在圖14中示出了其立體圖、側視圖以及剖視圖。這樣的柳葉刀100的尺寸也與柳葉刀收納部件300同樣小,具有能夠被收納于柳葉刀收納部件300內的大小。例如,圖14所示的長度(LpI^HpHyW)能夠設定為L1 = 40 55mm (例如約43mm)、L2 = 16 21mm (例如約18mm)、氏=2 IOmm (例如約 3. 5mm)、H2 = 2 12mm(例如約6. 5mm)、W = 2 12mm(例如約3. 5mm)。如圖所示,柳葉刀 100構成為具有柳葉刀主體130、柳葉刀帽170以及穿刺針150(對于穿刺針150,特別地, 參照圖14中的(c)圖)。穿刺針150例如為金屬制的針。如圖14中的(c)圖的剖視圖所
13示,穿刺針150以跨樹脂制的柳葉刀主體130、柳葉刀帽170的方式存在于柳葉刀主體130 和柳葉刀帽170之中,穿刺針150的前端150a被柳葉刀帽170覆蓋。優選地,柳葉刀主體 130與柳葉刀帽170經由細小的接點而結合成一體。能夠通過將穿刺針150插入模具而對樹脂(例如聚乙烯(例如LDPE)、聚丙烯等)進行成型的所謂的插入成型方式來制造這樣的柳葉刀100,能夠在進行該插入成型的同時制造接點部分。因此,能夠利用與柳葉刀帽170 及柳葉刀主體130相同的樹脂材料形成接點部分。由于要求這樣的接點部分在進行帽拆卸操作時被破壞,因此,還能夠將接點部分稱作“弱化部分”或“易破壞部分”。另外,為了更加容易破壞接點部分,可以在接點部分設置凹口。根據情況的不同,可以為接點部分被預先切斷的形態,進而還可以為不存在接點部分的形態,只要通過柳葉刀帽的“擰轉操作”能夠獲得“穿刺針150的前端150a露出的柳葉刀主體130”,則不會存在問題。柳葉刀帽170構成為具有向后方延伸的突起部175。優選地,如圖14所示,突起部 175具有板形狀。若在柳葉刀收納部件300內設置這樣的形態的柳葉刀100(即,在穿刺前的狀態下的柳葉刀穿刺裝置中),則突起部175位于第二觸發器部200B的正下方,以便能夠與第二觸發器部200B抵接。特別優選地,柳葉刀帽170的突起部175位于第二觸發器部 200B的前方端210B與觸發器支承臺350之間(參照圖8及圖17中的(a)圖)。在柳葉刀主體130中,穿刺針150的主體部被固定化。因此,在穿刺時,柳葉刀主體130與穿刺針150 —體地向前方發射。如圖14中的(a)圖所示,在柳葉刀主體130的后端部,設置有用于安裝射出彈簧的彈簧安裝部133。并且,在柳葉刀主體130的上側部設置有“用于將柳葉刀固定于柳葉刀收納部件內的卡定部135”,并且在柳葉刀主體130還設置有“用于調整穿刺時的穿刺深度的爪部137”。進而,優選為在本發明中使用的柳葉刀主體130設置彈性部138,能夠由該彈性部 138將穿刺時的穿刺針150的直線行進性提高。彈性部138雖然在作用有外力時會發生變形,但是之一具有將該外力解除時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或“接近原來的狀態的狀態”,則可以具有任意的形態。例如,如圖14中的(a)圖 (c)圖(特別是圖14中的(b)圖)所示, 彈性部138的內部成為空洞138a。也就是說,彈性部可以具有中空結構。優選地,彈性部為樹脂制的,只要是能夠用于一般的柳葉刀的樹脂材料,可以以任何種類的樹脂材料形成彈性部(例如,能夠以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樹脂材料形成彈性部)。對于具有中空結構的彈性部,若從外側施加外力,則能夠以在外力的方向上縮小尺寸的方式彎曲,若將外力去除,則能夠恢復到原來的形狀。另外,對于具有中空結構的彈性部的空洞部138a,其形狀并不局限于圖示那樣的形狀,例如可以具有在穿刺方向上延伸為細長狀的狹縫形狀,或者,也可以具有扁平形狀(若使用其他表述方式,則為矩形狀)等。(射出彈簧)圖15中以立體圖示出了“射出彈簧400”。顧名思義,射出彈簧400是用于“射出” 或“發射”的部件。換言之,射出彈簧400是對穿刺針、即對“具備露出的穿刺針的柳葉刀主體”施加用于發射或穿刺的推進力的彈簧。如上所述,以被壓縮于“柳葉刀收納部件300的后端側內壁面320a”與“柳葉刀100的后端安裝部133”之間的狀態設置這樣的射出彈簧 400(參照圖12中的(b)圖)。優選地,這樣的射出彈簧400為金屬制的,例如為金屬制的螺旋彈簧。只要能夠收納于柳葉刀收納部件內,則對射出彈簧400的尺寸并不做特殊限制,例如圖15所示的非壓縮時的長度(L3、D)可以為L3= 12 20mm(例如約為18mm)、D = 2 IOmm(例如約為2mm)。(外裝部件)圖16中以立體圖示出了“外裝部件500”。顧名思義,外裝部件500為外側的裝配部件。可以說這樣的部件對本申請發明點而言未必是必需的。然而,由于作為裝置整體有助于一體性,并且能夠有效地將柳葉刀保持于柳葉刀收納部件,因此優選為設置圖示那樣的外裝部件。通過圖16所示方式可以看出,外裝部件500具有至少局部地將收納部件300 包圍的形態,例如可以具有相當于觸發器部的部分550被切除的形態。《柳葉刀穿刺裝置的整體結構、功能》(穿刺裝置的組裝及柳葉刀主體的卡定)如圖17的(a)圖所示,對于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600,柳葉刀主體130卡定于柳葉刀收納部件300(具體地說,為與柳葉刀收納部件一體成型而形成的第一觸發器部 200A),以維持射出彈簧400的壓縮狀態。這樣的柳葉刀穿刺裝置600通過下述方式獲得 從開口端303將柳葉刀100及射出彈簧400插入柳葉刀收納部件300內,在按入射出彈簧 400的狀態下將柳葉刀100固定于收納部件內(參照圖11)。當進行這樣的柳葉刀向收納部件300的插入時,柳葉刀100的中空部分145(參照圖14的(b)圖)彎曲,由此對該插入進行輔助。另外,在彈簧安裝部321由具有自由端與固定端的彎曲形態的長條部件構成的情況下,會有效地對柳葉刀穿刺裝置的組裝(特別是射出彈簧400的安裝)進行輔助。也就是說,如圖17的(a)圖及圖21所示,若彈簧安裝部321具有例如鉤針形態或U字狀形態等的鉤形態,則彈簧安裝部321能夠容易向內側彎曲(參照圖21的(a)圖及(b)圖),能夠有效地輔助與射出彈簧的線圈的卡合。優選地,這樣的彈簧安裝部321具有朝向外側突出的突起321a(特別優選地,如圖21的(a)圖所示,在自由端側設置有第一突起321 、在固定端側設置有第二突起321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射出彈簧400的線圈直徑增大,并在越過突起321a以后恢復到原來的直徑,則無法容易地將射出彈簧400與彈簧安裝部321的嵌合解除(參照圖21的(a)圖 (c)圖)。如圖17的(a)圖所示,柳葉刀主體相對于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卡定,借助“柳葉刀主體130的卡定部135”與“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被卡定部230A”的抵接而進行。也就是說, 在向柳葉刀收納部件300的內部后方按入柳葉刀100以使射出彈簧400被壓縮的狀態下, 使柳葉刀主體130的卡定部135與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被卡定部230A抵接。在柳葉刀收納部件300內,因被壓縮的射出彈簧400而對柳葉刀100作用朝向前方向的力,雖然柳葉刀 100欲朝前方向移動,但是由于柳葉刀主體130的卡定部135,鉤掛于“與柳葉刀收納部件 300 一體化的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被卡定部230A”,因此阻止了這樣的柳葉刀100朝向前方向的移動。另外,柳葉刀主體130與柳葉刀收納部件300卡定/固定化,與此相對,柳葉刀帽170未與柳葉刀收納部件300卡定/固定化,因此,能夠在穿刺時拆下柳葉刀帽170。如圖17的(a)圖所示,在柳葉刀的前端150a被柳葉刀帽170覆蓋的狀態下,帽的突起部175位于第二觸發器部200B的正下方,以便能夠與第二觸發器部200B抵接。更加具體地說,如圖17的(a)圖所示,帽的突起部17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觸發器部200B的前方端210B”與“觸發器支承臺350”之間的空間內。通過圖示的方式可以看出,對于柳葉刀帽170的突起部175,由于以互相緊貼的方式被夾于“第二觸發器部200B的前方端210B”
15與“觸發器支承臺350”之間,因此突起部175實質上不會對應來自外側的外力產生變形、變位。由此,即使將第二觸發器部200B朝收納部件內部按入,突起部175也能夠作為阻止部件而適當地發揮功能,使第一觸發器部200A無法進行變位,其結果,無法將“柳葉刀主體130 的卡定部135”與“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被卡定部230A”的卡定解除。另一方面,如圖17 的(b)圖所示,若將柳葉刀帽170拆下,則由于其突起部175也被拆除,因此第二觸發器部 200B的“移動阻止部件”消失。也就是說,如圖17的(b)圖所示,在第二觸發器部200B(特別是前端的自由端210B)的下方產生空間390。因此,若向收納部件的內部方向按入第二觸發器部200B,則能夠使第一觸發器部200A進行變位,其結果,能夠將“柳葉刀主體130的卡定部135”與“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被卡定部230A”的卡定解除。若卡定部135與被卡定部230A的卡定狀態被解除,則被壓縮的射出彈簧400伸展,其結果,“具備露出的穿刺針的柳葉刀主體”被朝穿刺方向發射。“具備露出的穿刺針的柳葉刀主體”在被發射以后,穿刺針實質上沿著收納部件的中央軸線。此處,已被發射的“具備露出的穿刺針的柳葉刀主體”,以沿著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內壁的方式沿穿刺方向移動。也就是說,柳葉刀主體以被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內壁面引導的方式向前方移動。此時,如圖17的(c)圖所示,朝穿刺方向移動的柳葉刀主體130處于周圍被柳葉刀收納部件300以及/或者外裝部件500的內壁面包圍的狀態。(直線行進性提高功能)對柳葉刀穿刺裝置600的“直線行進性提高功能”進行說明。優選地,如上所述, 在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600中,在柳葉刀主體130設置彈性部138(例如參照圖17的 (a)圖 圖17的(c)圖)。穿刺時的穿刺針150的直線行進性因該彈性部138而提高。此處所說的“彈性部”,意思是具有雖然作用有外力時發生變形,但是若除去該外力則恢復到 “原來的狀態”或“接近原來的狀態的狀態”的特性的部分或者部件。在設置有彈性部138的情況下,當柳葉刀主體130被發射而朝穿刺方向移動時,伴隨著柳葉刀主體130的移動,彈性部138擦動柳葉刀收納部件300的內壁面320b (參照圖 17的(c)圖)。也就是說,若具備穿刺針的柳葉刀主體朝穿刺方向移動,則設置于該柳葉刀主體的彈性部也同樣沿穿刺方向移動,此時,彈性部處于與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內壁面接觸的狀態(優選地,如圖18所示,彈性部138與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內壁面320b接觸,由此彈性部138的中空結構的形狀、即彈性部的空洞部138a能夠發生變形)。特別地,彈性部以因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內壁面而從外側受力的方式與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內壁面接觸。由此, 彈性部能夠吸收被發射的穿刺針所承受的沖擊,從而朝穿刺方向移動的穿刺針處于更加穩定的狀態。換言之,由于彈性部以與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內壁面摩擦的方式進行移動,因此雖然穿刺針承受規定的橫截方向的力,但是因彈性部的緩沖作用能夠將在穿刺針產生的應力緩和,其結果,能夠確保更加筆直的穿刺針軌道。此外,可以在柳葉刀收納部件300的內壁面320b設置圓錐部分(即“傾斜部分”),由此,彈性部138在擦動圓錐部分時有效地受力。 也就是說,彈性部因圓錐部分而更易撓曲,從而能夠使彈性部有效地將穿刺時柳葉刀主體所承受的沖擊吸收,因此穿刺針能夠獲得更加穩定的軌道。在設置圓錐部分的情況下,對于以下述算式中所示的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內徑降低率R,優選為0. 20%左右,更加優選為0. 15%左右,進一步優選的為0. 10%左右。R = (D1-D2)/D1X100
R(% )因圓錐部分而引起的收納部件的內徑降低率Dl(mm)比圓錐部分的設置位置更靠后方側的收納部件的內徑(參照圖18)D2(mm)因圓錐部分而縮短的收納部件的內徑(參照圖18)此外,“直線行進性提高”意味著即使在使用者不同的情況下穿刺針的穿刺軌道實質上也恒定,具有每個使用者的偏差也被降低這樣的效果。(穿刺深度調整機構)優選為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600具備穿刺深度調整機構。具體地說,如圖19 所示,在柳葉刀主體130設置穿刺深度調整用爪部137,另一方面,在柳葉刀收納部件300設置穿刺深度調整用階梯部357。如圖19的(a)圖 (d)圖所示,穿刺時柳葉刀主體的爪部 137與柳葉刀收納部件300的內壁階梯部357抵接,由此穿刺時從柳葉刀收納部件的開口端露出的穿刺針長度被限制。也就是說,利用爪部137與階梯部357的碰撞來限制穿刺針的向前方向的移動,其結果,穿刺深度(即,從柳葉刀收納部件的開口端303露出的穿刺針的長度)被規定。因此,通過對“柳葉刀主體130的爪部137的設置位置”以及/或者“柳葉刀收納部件300的階梯部357的設置位置”進行適當的變更,能夠調整“穿刺深度”。通過圖19所示的方式可以看出,優選地,設置于柳葉刀主體的穿刺深度調整用爪部137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撓性,由此,降低爪部137與階梯部357碰撞時所產生的“穿刺針的波動現象”。 也就是說,若柳葉刀主體的爪部137與柳葉刀收納部件的階梯部357碰撞,則穿刺針因該碰撞而以波動的方式進行振動(也就是說,穿刺針的軌道會抖動),若間接地或直接地與穿刺針連結的爪部137具有可撓性,則波動的能量能夠有效地被爪部137吸收。對于這樣的爪部137及階梯部357,只要是用于一般的柳葉刀的樹脂材料,則可以由任意種類的樹脂材料形成。另外,存在如下情況柳葉刀主體的爪部137與柳葉刀收納部件的階梯部357碰撞,因此柳葉刀前端側向斜上側(圖19的(c)圖的P方向)翹起。因此,優選地,為了有效地防止這樣的“翹起”或“傾斜”,將上述的彈性部138設置于柳葉刀主體的上側、即設置于如圖19的(c)圖所示的“設置有爪部137的主體側面”。(再利用防止機構)優選為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600具備再利用防止機構。如上所述,若在穿刺操作時使第一觸發器部變位,則引起變位的第一觸發器部的形態最終被那樣固定,此后,第一觸發器部自身無法恢復到原來的變位前的狀態。具體地說,如圖6所示,若向內部按入第二觸發器部200B,則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前方端210A向內側移動,另一方面,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后方端220A向外側移動。其結果,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 a(225A)與第二觸發器部200B的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乂240B)互相卡合。同樣地,若向內部按入第二觸發器部200B,則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前方端210A向內側移動,因此,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M255A)與觸發器支承臺350的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b (35 互相卡合。通過圖6所示的方式可以看出,即使為了在穿刺后再次獲得射出彈簧的壓縮狀態而使柳葉刀主體130后退,由于第一觸發器部在已變位的狀態下被固定,因此也無法使柳葉刀主體130卡定于第一觸發器部200A,從而無法恢復到發射前的狀態。也就是說,無法使使用完畢的穿刺裝置恢復到穿刺前的狀態,能夠防止再利用。
《穿刺裝置的使用方式》以下,對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的使用方式進行說明。圖20的(a)圖 (e)圖按照該號碼的順序示出了柳葉刀穿刺裝置600的經時變化。在圖20的(a)圖中示出了穿刺前的狀態的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600。當進行穿刺時,首先,通過圖20的(a)圖及(b)圖所示的方式可以看出,從柳葉刀100拆下柳葉刀帽170。優選地,為了拆下柳葉刀帽170,如圖所示對柳葉刀170進行“擰轉拆卸”。具體地說,在使柳葉刀帽170(特別是把持部172)旋轉、從而將“柳葉刀主體130與柳葉刀帽170 的接點部分”破壞以后,如圖20的(b)圖所示,向前方向拔出柳葉刀帽170。若利用其它的表現方式,則在用一只手從外側掐捏保持柳葉刀穿刺裝置的狀態下,用另一只手的手指一邊扭動柳葉刀帽170的把持部172 —邊將其拔出。由此,在柳葉刀收納部件300內能夠獲得“具備露出的穿刺針150的柳葉刀主體130”。接下來,在將柳葉刀收納部件300的開口端 303貼緊待穿刺的規定的部位(例如指尖)以后(參照圖20的(c)圖),向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內部按壓第二觸發器部200B(參照圖20的(d)圖)。若第二觸發器部200B被按壓,則引起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變位,第一觸發器部200A與柳葉刀主體130的卡定狀態被解除。 具體地說,若向內部按入第二觸發器部200B,則利用第二觸發器部200B按壓第一觸發器部 200A,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前方端210A向內側移動,另一方面,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后方端220A向外側移動,其結果,柳葉刀主體130相對于第一觸發器部200A的卡定被解除。若卡定狀態被解除,則被壓縮的射出彈簧400伸展,由此“具備露出的穿刺針150的柳葉刀主體130”被向穿刺方向發射。已被發射的“具備露出的穿刺針150的柳葉刀主體130”,以被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內壁面引導的方式沿穿刺方向移動,此時,柳葉刀主體的彈性部138擦動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內壁面320b。特別優選地,在擦動時彈性部138從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內壁面320b受力, 由此彈性部138撓曲,彈性部以彈性部138的中空狀的形狀減小、減薄的方式發生變形。通過彈性部以該方式撓曲,彈性部138能夠將在穿刺時柳葉刀主體130及穿刺針150所承受的沖擊吸收,結果,穿刺針150能夠以更加穩定的狀態移動。柳葉刀主體130朝穿刺方向移動,穿刺針150從柳葉刀收納部件的開口端303露出,由此貼緊開口端303的規定的部位(例如指尖)被穿刺。當進行穿刺時,柳葉刀主體的爪部137與柳葉刀收納部件的階梯部357抵接(參照圖19),由此穿刺時從柳葉刀收納部件的開口端露出的穿刺針長度被限制。在穿刺以后,由于伸展的射出彈簧400欲恢復到原來的形狀,因此穿刺針150迅速地后退(參照圖20的(e)圖)。具體地說,由于“具備露出的穿刺針150的柳葉刀主體130”安裝于射出彈簧400,因此柳葉刀主體130在被該射出彈簧拉動的狀態下后退,最終,穿刺針150被收納于柳葉刀收納部件300內。在穿刺以后,由于第一觸發器部200A在變位的狀態下被固定,因此無法使柳葉刀主體130卡定于第一觸發器部200A,從而無法恢復到發射前的狀態。最后,出于確認的目的對本發明具有下述的方式的情況進行附加說明。第一方式一種柳葉刀穿刺裝置,該柳葉刀穿刺裝置具有具備穿刺針的柳葉刀;以及引起穿刺針的發射的觸發器部件,其特征在于,觸發器部件具有第一觸發器部;以及以覆蓋該第一觸發器部的方式設置的第二觸發器部,在穿刺針發射前的狀態下,柳葉刀卡定于第一觸發器部,當發射穿刺針時,若從外側按壓第二觸發器部,則由該第二觸發器部引起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由此,柳葉刀相對于第一觸發器部的卡定被解除,從而穿刺針被發射。第二方式根據上述第一方式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當第一觸發器部進行所述變位時,第一觸發器部的前方端及后方端互相朝相反方向移動。第三方式根據上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收納柳葉刀的柳葉刀收納部件,第一觸發器部及第二觸發器部雙方與柳葉刀收納部件形成為一體。第四方式根據上述第一方式 第三方式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觸發器部及第二觸發器部具有長條形狀,這些部件以互相重疊的方式排列設置。第五方式根據上述第四方式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觸發器部在其內側面具有支點,第一觸發器部的前方端及后方端雙方形成自由端,對于第二觸發器部,其后方端形成固定端,另一方面,其前方端形成自由端。第六方式根據上述第四方式或第五方式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當第一觸發器部進行所述變位時,因與第二觸發器部接觸,第一觸發器部的前方側被向內側按入,由此,第一觸發器部的前方端向內側移動,另一方面,第一觸發器部的后方端向外側移動。第七方式根據上述第六方式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觸發器部在其后方端具有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a,另一方面,第二觸發器部在其內側面具有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a,當引起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時,第一觸發器部的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a與第二觸發器部的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a互相卡合,由此,第一觸發器部無法恢復到變位前的狀態。第八方式根據上述第六方式或第七方式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連結第一觸發器部而成的觸發器支承臺,第一觸發器部在其前方端具有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b,另一方面,觸發器支承臺具有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b,當引起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時,第一觸發器部的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b與觸發器支承臺的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b互相卡合,由此,第一觸發器部無法恢復到變位前的狀態。第九方式根據上述第七方式或第八方式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穿刺針被發射以后,第一觸發器部無法恢復到變位前的狀態,因此無法使柳葉刀卡定于第一觸發器部,從而無法恢復到發射前的狀態。第十方式根據上述第八方式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觸發器支承臺與柳葉刀收納部件形成為一體。第十一方式根據上述第八方式 第十方式的任一方式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將穿刺針覆蓋的柳葉刀帽設置有突起部,在穿刺針被柳葉刀帽覆蓋的狀態下,柳葉刀帽的突起部位于第二觸發器部的正下方,以便能夠與第二觸發器部抵接,由此,防止與從外側按壓第二觸發器部相對應的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第十二方式根據從屬于上述第八方式的第十一方式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柳葉刀帽的突起部位于第二觸發器部的前方端與觸發器支承臺之間。第十三方式根據上述第十一方式或第十二方式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若從穿刺針拆下柳葉刀帽,則能夠利用來自外側的按壓向內側按入第二觸發器部,從而引起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第十四方式一種柳葉刀穿刺裝置,該柳葉刀穿刺裝置由柳葉刀、射出彈簧以及收納上述部件的柳葉刀收納部件構成,該柳葉刀穿刺裝置的特征在于,柳葉刀具有柳葉刀主體、柳葉刀帽以及穿刺針,穿刺針跨柳葉刀主體及柳葉刀帽地存在于穿刺針跨柳葉刀主體及柳葉刀帽之中,與柳葉刀收納部件設置成一體的觸發器部件具有第一觸發器部和以覆蓋該第一觸發器部的方式配置的第二觸發器部,射出彈簧安裝于柳葉刀主體,在穿刺前柳葉刀卡定于第一觸發器部,以維持射出彈簧的壓縮狀態,若拆下柳葉刀帽,則能夠利用來自外側的按壓向內側按入第二觸發器部,由此引起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柳葉刀主體相對于第一觸發器部的卡定被解除。第十五方式根據上述第十四方式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至少局部地包圍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外裝部件。第十六方式根據上述第十四方式或第十五方式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相對于在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后方側內壁設置的彈簧安裝部安裝射出彈簧,彈簧安裝部具有具備自由端與固定端的長條部件彎曲而成的形態。第十七方式一種柳葉刀穿刺裝置,該柳葉刀穿刺裝置具有收納柳葉刀的柳葉刀收納部件,其特征在于,
相對于在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后方側內壁設置的彈簧安裝部安裝射出彈簧,彈簧安裝部具有具備自由端與固定端的長條部件彎曲而成的形態。以上,雖然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是僅僅是舉例示出的典型例而已。 因此,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為了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理解,可以考慮各種方式。例如能夠考慮以下的方式。 在上述的方式中,雖然以由第一觸發器部和第二觸發器部這2個單元構成的觸發器機構為中心進行了說明,但是未必要局限于此,也可以是由3個以上的單元構成的觸發器機構。例如,可以是如下方式若按壓第二觸發器部,則引起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進而因該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進一步引起第三觸發器部的變位,其結果,柳葉刀相對于第三觸發器部的卡定被解除。 在上述的方式中,雖然舉例示出了具有中空結構的彈性部,但是未必一定要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彈性部整體均由彈性材料構成。也就是說,可以不具有中空結構,而是由能夠發生彈性變形的材料構成彈性部。例如,可以考慮由橡膠材料或彈性材料形成的彈性部。并且,提到彈性部,雖然主要對沿穿刺方向移動的穿刺針的直線行進性進行了說明,但是未必一定要局限于此。在本發明中,同樣提高了在穿刺之后向后方移動的穿刺針的直線行進性。也就是說,由于在穿刺后向后方移動的彈性部擦動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內壁面,因此由彈性部有效地將穿刺針所承受的沖擊吸收,從而向后方移動的穿刺針更加穩定化。這意味著向后方移動的穿刺針的軌道也同樣成為直線。特別地,由于在穿刺剛剛結束后,欲向后方移動的穿刺針進行更加筆直的直線的移動,因此能夠有效地減輕“穿刺部位因穿刺針而被刺痛的現象”,能夠更加降低被穿刺者所感受到的疼痛。進一步說,在上述方式中,雖然對設置于柳葉刀主體的彈性部擦動收納部件的內壁面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是未必一定要局限于此。在本發明中,彈性部可以不設置于柳葉刀主體,而是設置于收納部件的內壁。 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并不局限于圖10所示的外觀,能夠實現各種外觀。例如,即便是圖22所示那樣的外觀,也能夠實現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最后,對“鉤形態的彈簧安裝部”進行附加說明。鉤形態、即具備自由端和固定端的長條部件的彎曲形態,有助于容易地組裝柳葉刀穿刺裝置。在進行組裝時,從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前方開口端投入射出彈簧(僅從該開口端放入便可投入),接下來,從該開口端將柳葉刀插入到柳葉刀收納部件的深處。此時,射出彈簧在內部被壓縮于具有鉤形態的彈簧安裝部與柳葉刀的后端安裝部之間。例如,對自由長度為17mm的射出彈簧壓縮大約7mm,使其變為IOmm的長度。由于此時的彈簧壓縮力例如大約為3N左右,因此需要射出彈簧利用這樣的力與彈簧安裝部以及柳葉刀卡合(嵌合)。在此基礎上,還需要這樣的卡合在穿刺時不會被解除(由于射出彈簧從17mm的自由長度伸展至大約20mm時的拉伸力例如大約為IN左右,因此需要即使作用這樣的力卡合也不會被解除)。鑒于這樣的情形,由于射出彈簧為不會發生變形的強度(兩端貼緊類型),因此需要卡合對象方為易于撓曲、難以脫離且能夠制造的結構,為了實現這樣的結構,對于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彈簧安裝部采用“鉤形態”(此外, 由于柳葉刀收納部件一般為由比柳葉刀(LDPE)更硬的材料(POM、PS以及ABS等)構成的部件,因此可以說對于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卡合部采用了能夠容易地撓曲的鉤針形狀)。產業上的利用可能性在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中,實施了再利用防止措施,并且改善了穿刺針的穿刺軌道。因此,本發明的柳葉刀穿刺裝置當然能夠在糖尿病患者的采血中使用,而且還能夠在其它需要采血的各種用途中適當地應用。相關申請的互相參照本申請主張基于日本國專利申請2010-232659號(申請日2010年10月15日, 發明名稱“柳葉刀穿刺裝置”)的巴黎公約規定的優先權。通過引用而將該申請中所公開的內容全部包括于本說明書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柳葉刀穿刺裝置,其具有具備穿刺針的柳葉刀以及引起穿刺針的發射的觸發器部件,該柳葉刀穿刺裝置的特征在于,觸發器部件具有 第一觸發器部;以及以覆蓋該第一觸發器部的方式設置的第二觸發器部, 在發射穿刺針之前的狀態下,柳葉刀卡定于第一觸發器部,當發射穿刺針時,若從外側按壓第二觸發器部,則由該第二觸發器部引起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由此,解除柳葉刀相對于第一觸發器部的卡定來發射穿刺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當第一觸發器部進行所述變位時,第一觸發器部的前方端和后方端互相朝相反方向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柳葉刀穿刺裝置具有收納柳葉刀的柳葉刀收納部件,第一觸發器部及第二觸發器部雙方與柳葉刀收納部件形成為一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觸發器部及第二觸發器部具有長條形狀,并且第一觸發器部和第二觸發器部以互相重疊的方式排列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觸發器部在其內側面具有支點,第一觸發器部的前方端及后方端雙方呈自由端, 第二觸發器部的后方端呈固定端,第二觸發器部的前方端呈自由端。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當第一觸發器部進行所述變位時,第一觸發器部的前方側因與第二觸發器部的接觸而被向內側按入,由此,第一觸發器部的前方端向內側移動,而第一觸發器部的后方端向外側移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觸發器部在其后方端具有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a,第二觸發器部在其內側面具有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a,當引起了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時,第一觸發器部的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a與第二觸發器部的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a互相卡合,由此,第一觸發器部無法恢復到變位前的狀態。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柳葉刀穿刺裝置還具有連結第一觸發器部而成的觸發器支承臺, 第一觸發器部在其前方端具有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b,觸發器支承臺具有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b,當引起了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時,第一觸發器部的觸發器固定用卡合部b與觸發器支承臺的觸發器固定用被卡合部b互相卡合,由此,第一觸發器部無法恢復到變位前的狀態。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穿刺針被發射以后,第一觸發器部無法恢復到變位前的狀態,因此不能使柳葉刀卡定于第一觸發器部,從而無法恢復到發射前的狀態。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觸發器支承臺與柳葉刀收納部件形成為一體。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將穿刺針覆蓋的柳葉刀帽設置有突起部,在穿刺針被柳葉刀帽覆蓋的狀態下,柳葉刀帽的突起部以能夠與第二觸發器部抵接的方式位于第二觸發器部的正下方,由此,防止第一觸發器部與從外側對第二觸發器部的按壓相對應的變位。
12.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將穿刺針覆蓋的柳葉刀帽設置有突起部,在穿刺針被柳葉刀帽覆蓋的狀態下,柳葉刀帽的突起部以能夠與第二觸發器部抵接的方式位于第二觸發器部的正下方,由此,防止第一觸發器部與從外側對第二觸發器部的按壓相對應的變位,并且柳葉刀帽的突起部位于第二觸發器部的前方端與觸發器支承臺之間。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若從穿刺針拆下柳葉刀帽,則能夠利用來自外側的按壓向內側按入第二觸發器部,從而引起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
14.一種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由柳葉刀、射出彈簧以及收納柳葉刀和射出彈簧的柳葉刀收納部件構成,該柳葉刀穿刺裝置的特征在于,柳葉刀具有柳葉刀主體、柳葉刀帽以及穿刺針,穿刺針跨柳葉刀主體及柳葉刀帽而存在于柳葉刀主體及柳葉刀帽之中,與柳葉刀收納部件一體地設置的觸發器部件具有第一觸發器部和第二觸發器部,其中,該第二觸發器部以覆蓋該第一觸發器部的方式配置,射出彈簧安裝于柳葉刀主體,在穿刺前柳葉刀卡定于第一觸發器部,以維持射出彈簧的壓縮狀態,若拆下柳葉刀帽,則能夠利用來自外側的按壓向內側按入第二觸發器部,由此引起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柳葉刀主體相對于第一觸發器部的卡定被解除。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柳葉刀穿刺裝置還具有至少局部地包圍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外裝部件。
16.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柳葉刀穿刺裝置,其特征在于,相對于在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后方側內壁設置的彈簧安裝部安裝有射出彈簧, 彈簧安裝部具有具備自由端和固定端的長條部件彎曲而形成的形態。
17.—種柳葉刀穿刺裝置,其具有收納柳葉刀的柳葉刀收納部件,該柳葉刀穿刺裝置的特征在于,相對于在柳葉刀收納部件的后方側內壁設置的彈簧安裝部安裝有射出彈簧, 彈簧安裝部具有具備自由端和固定端的長條部件彎曲而形成的形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柳葉刀穿刺裝置,實現了防止使用完畢的柳葉刀的再利用、且提高了發射操作性。柳葉刀穿刺裝置具有具備穿刺針的柳葉刀;以及引起穿刺針的發射的觸發器部件,該柳葉刀穿刺裝置的特征在于,觸發器部件具有第一觸發器部;以及以覆蓋該第一觸發器部的方式設置的第二觸發器部,在穿刺針發射前的狀態下,柳葉刀卡定于第一觸發器部,當發射穿刺針時,若從外側按壓第二觸發器部,則由該第二觸發器部引起第一觸發器部的變位,由此,柳葉刀相對于第一觸發器部的卡定被解除,穿刺針被發射。
文檔編號A61B5/151GK102451009SQ20111031938
公開日2012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15日
發明者佐伯秀明, 居森博和, 阿部晃之 申請人:旭石墨尼龍株式會社, 泉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