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鼻衄的中草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草藥,更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鼻衄的中草藥。
背景技術:
衄血分鼻衄及齒衄,前者是由鼻粘膜而出血者稱鼻衄,后者由齒而出血者稱為齒衄。多因肺胃藴熱或肝腎陰虛引發此病。中醫將鼻衄在臨床中分為實熱和虛證兩類,在臨床特征上實熱多屬暴發血出如泉涌。虛證證現鼻衄反復發作。中醫在辨證治療中對實熱采用清熱養陰,對虛證采用養陰補氣。在實踐中能有一定效果。但治標不能治其本,因此有待進一步檢驗證明,本發明根據兩類臨床特征采用綜合治療。選用以補氣、益肝、清熱養陰為主的藥物組合,有很明顯治療效果,為廣大患者提供了一種治療鼻衄經過實踐檢驗證明有效果的中草藥組合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治療鼻衄的中草藥組合物。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治療鼻衄的中草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制成
熟地30 40份;麥冬25 ;35份;生石膏30 40份;知母25 ;35份;牛滕25 ;35 份;茅根30 50份;側柏葉25 35份;當歸炭30 40份;
加水1500份,燒開后,文火煎煮20 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裝瓶內,高溫滅菌,備用。用法與用量取藥液250 350毫升放入容器中,微熱后服用,每日三次。優選的,所述治療鼻衄的中草藥,由以下重量份的藥物制成
熟地35份;麥冬30份;生石膏35份;知母30份;牛滕30份;茅根40份;側柏葉30 份;當歸炭35份;
加水1500份,燒開后,文火煎煮20 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裝瓶內,高溫滅菌,備用。本發明的配伍思想本方以熟地為君;以麥冬、生石膏為臣;以知母、牛滕為佐。以茅根、側柏葉、當歸炭為使。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熟地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塊根,又名熟地黃或伏地,經加工炮制而成。性味與歸經 甘,微溫。歸肝、腎經。功能與主治補血養陰,填精益髓。用于血虛諸證;肝腎陰虛諸證。麥冬為百合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的干燥塊根。性味與歸經,性甘、微苦,微寒。 歸心、肺、胃經。功能與主治,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生石膏為硫酸鹽類礦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鈣(CaSO4 ·2Η20);性味與歸經辛、甘,微寒。歸肺、胃經;功能與主治解肌清熱,除煩止渴,清熱解毒。用于治熱病壯熱不退、心煩神昏、譫語發狂、口渴咽干、肺熱喘急、中暑自汗、胃火頭痛、牙痛、熱毒壅盛、發斑發疹、口舌生瘡等;外治癰疽瘡瘍、潰不收口、湯火燙傷。知母為單子葉植物百合科的干燥根莖。性味與歸經苦、甘,寒。歸肺、胃、腎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用于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熱消渴,腸燥便秘。牛膝為莧科植物牛膝的根。性味與歸經苦;酸;性平。入肝;腎經;功能主治 腰膝酸痛;下肢痿軟;血滯經閉;痛經;產后血瘀腹痛;徵瘕;胞衣不下;熱淋;血淋;跌打損傷;癰腫惡瘡;咽喉腫痛。茅根為禾本科植物多年生草本白茅的根莖。性味與歸經甘、寒。入肺、胃、小腸經。功能與主治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用于吐血,尿血,熱淋,水腫,黃疸,小便不利,熱病煩渴,胃熱嘔噦,咳嗽。側柏葉為柏科植物側柏的嫩枝葉。性味與歸經苦澀、寒。入心、肝、大腸經。功能與主治涼血,止血,祛風濕,散腫毒。用于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腸風、崩漏,風濕痹痛, 細菌性痢疾,高血壓,咳嗽,丹毒,痄腮,燙傷。當歸炭為當歸炭燒,當歸年生草本傘形科植物當歸的根。性味與歸經,甘、辛, 溫。歸肝、心、脾經。功能與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 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本發明的制作方法加水熬煮,過濾回收,取汁,裝瓶高溫滅菌、待用、水劑。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治療鼻衄的中草藥組合物效果好,安全無副作用,服用方便,生產成本低,是清熱養陰補氣益肝治療鼻衄的理想藥品。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一種治療鼻衄的中草藥組合物,該中草藥由以下重量g的藥物制成
熟地35克;麥冬30克;生石膏35克;知母30克;牛滕30克;茅根40克;側柏葉30 克;當歸炭35克;
加水1500克,盛入砂鍋或陶器鍋內燒開后,文火煎煮20 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煎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裝瓶內,高溫滅菌、備用。用法與用量服用時,將藥液取250 350毫升放入容器中,微熱后服用,每日服3 次。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鼻衄的中草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熟地30 40份;麥冬25 ;35份;生石膏30 40份;知母25 ;35份;牛滕25 ;35 份;茅根30 50份;側柏葉25 35份;當歸炭30 40份;加水1500份,燒開后,文火煎煮20 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裝瓶內, 高溫滅菌,備用。
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治療鼻衄的中草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熟地35份;麥冬30份;生石膏35份;知母30份;牛滕30份;茅根40份;側柏葉30 份;當歸炭35份;加水1500份,燒開后,文火煎煮20 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 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裝瓶內,高溫滅菌,備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鼻衄的中草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熟地30~40份;麥冬25~35份;生石膏30~40份;知母25~35份;牛滕25~35份;茅根30~50份;側柏葉25~35份;當歸炭30~40份;加水1500份,燒開后,文火煎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勻后,分裝瓶內,高溫滅菌,備用。以熟地為君;以麥冬、生石膏為臣;以知母、牛滕為佐。以茅根、側柏葉、當歸炭為使。本發明的治療鼻衄的中草藥組合物效果好,安全無副作用,服用方便,生產成本低,是清熱養陰補氣益肝治療鼻衄的理想藥品。
文檔編號A61P7/04GK102327511SQ20111027917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0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重慶市南川區瑞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