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中草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產品涉及來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體涉及一種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中草藥。
背景技術:
膽道蛔蟲病是因蛔蟲進入膽道而引起的一種蛔蟲異位病。臨床中廣大農村常見, 多發于兒童及青年。祖國醫學認為本病由飲食不潔、腸道感染機蛔蟲所致,復因肌飽失常或因發熱、臟腑寒濕等誘因,或累及胰腺,或犯肝臟,均可導致肝膽氣郁,致使疼痛,肝氣犯胃, 胃氣上送則惡心嘔吐、膽道被阻、膽汁外溢、胃腸運化失司,蛔蟲上竄鉆入膽道而發此病。傳統中藥治療適有效果,但須進一步檢驗觀察,有待發掘、提升民間的有效驗方。為此,為提供經過時間檢驗證明效果好的治療膽道蛔蟲的中草藥組合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中草藥。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中草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
烏梅5-30份;使君子5-20份;檳榔6-18份;榧子6-18 ;金鈴
子8-24份;枳實6-18份;厚樸8-24份;柴胡6_18份;加水1600份,燒開后,文火熬煮 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后高溫滅菌,備用。優選的,所述的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中草藥的最佳配方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
烏梅20份;使君子20份;檳榔20份;榧子12份;金鈴子16
份;枳實12份;厚樸16份;柴胡12份;加水1600份,熬煮3次,過濾回收,取汁,分裝
瓶后高溫滅菌,待用。本發明的配伍思想以烏梅為君;以使君子、檳榔為臣;以榧子、金鈴子為佐;以枳實、厚樸、柴胡為使。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烏梅20份;使君子20份;檳榔20份;榧子12份;金鈴子16 份;積實12份;厚樸16份;柴胡12份;
烏梅為薔薇科植物梅的干燥未成熟果實。性味與歸經酸,溫。歸入肝、脾、肺、大腸經。功能與主治收斂生津,安蛔驅蟲。治久咳,虛熱煩渴,久瘧,久瀉,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嘔吐,鉤蟲病,牛皮癬,胬肉。。使君子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成熟果實。性味與歸經甘,溫,有毒。歸入脾、 胃經。功能與主治殺蟲,消積,健脾。治蛔蟲腹痛,小兒疳積,乳食停滯,腹脹,瀉痢。檳榔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種子。性味與歸經苦辛,溫。歸入脾、胃、大腸經。功能與主治殺蟲,破積,下氣,行水。治蟲積、食滯,脘腹脹痛,瀉痢后重,瘧疾,水腫,腳氣,痰癖,癥結。榧子為紅豆杉科植物榧的種子。性味與歸經甘,平。入肺、胃、大腸經。功能與主治殺蟲,消積,潤燥。治蟲積腹痛,小兒疳積,燥咳,便秘,痔瘡。金鈴子為川 楝干燥的成熟果實,棕黃色,有深色小點,其氣特異。性味與歸經味酸、苦,性寒,有小毒。功能與主治疏肝,行氣,止痛,驅蟲。用于胸脅、脘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枳實為蕓香科植物枸橘、酸橙或香圓的幼果。性味與歸經苦,寒。歸入脾、胃經。 功能與主治破氣,散痞,瀉痰,消積。治胸腹脹滿,胸痹,痞痛,痰癖,水腫,食積,便秘,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厚樸為木蘭科植物厚樸或凹葉厚樸的樹皮或根皮。性味與歸經苦辛,溫。歸入脾、胃、大腸經。功能與主治溫中,下氣,燥濕,消痰。治胸腹痞滿脹痛,反胃,嘔吐,宿食不消,痰飲喘咳,寒濕瀉痢。柴胡為傘形科植物北柴胡、狹葉柴胡等的根。性味與歸經苦,涼。功能與主治 和解表里,疏肝,升陽。治寒熱往來,胸滿脅痛,口苦耳聾,頭痛目眩,瘧疾,下利脫肛,月經不調,子宮下垂。本發明的制作方法加水煎煮,過濾回收,取汁,裝瓶后高溫滅菌,待用。水劑。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中草藥組合物具有制作、服用方便,安全、無副作用,生產成本低,是治療膽道蛔蟲病的理想藥物,具有標本兼治之功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種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中草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 烏梅20g ;使君子20g ;檳榔20g ;榧子12g ;金鈴子16
g ;枳實12g ;厚樸16g ;柴胡12g ;
加水1600份,盛于陶器或砂鍋內,燒開后,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后高溫滅菌,備用。用法與用量服用時將藥液取250-300毫升放入容器中,待微熱后服用,日服三次。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中草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烏梅5-30份;使君子5-20份;檳榔6-18份;榧子6-18 ;金鈴子8-24份;枳實6-18份; 厚樸8-24份;柴胡6-18份。
2.加水1600份,燒開后,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后高溫滅菌,備用。
3.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中草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烏梅20份;使君子20份;檳榔20份;榧子12份;金鈴子16份;積實12份;厚樸16 份;柴胡12份。
4.加水1800份,燒開后,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后高溫滅菌,備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中草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烏梅5-30份;使君子5-20份;檳榔6-18份;榧子6-18;金鈴子8-24份;枳實6-18份;厚樸8-24份;柴胡6-18份;加水1600份盛于陶器內,燒開后,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后高溫滅菌,備用。以烏梅為君;以使君子、檳榔為臣;以榧子、金鈴子為佐;以枳實、厚樸、柴胡為使。本發明治療膽道蛔蟲病的中草藥具有制作、使用方便,安全,無副作用,治療成本低,是治療膽道蛔蟲病理想藥品。
文檔編號A61P1/16GK102327417SQ20111027125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4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重慶市南川區瑞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