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濕熱壅遏血滯血阻腹痛的中草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產品涉及來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濕熱壅遏血滯血阻腹痛的中草藥。
背景技術:
現代醫學中慢性腸炎系濕熱壅遏血滯血阻腹痛的范疇,中醫認為因內有積熱,故見舌苔黃、干燥;內有濕邪則出現善郁悶、沉重、不思飲食;又因濕熱之邪阻遏正氣,故見腸胃濕熱壅遏,因而發生胃腸腹痛,甚至大便帶血、肛門刺痛等癥。在長期臨床數十例患者的治療觀察中,考慮是濕熱壅遏血滯血阻之癥,本發明清熱除濕、行氣活血的中藥組合,在治療該病服藥后,諸癥盡除,很快痊愈恢復健康。為治療濕熱壅遏血滯血阻腹痛提供了經過實踐檢驗證明效果好的中草藥組合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治療濕熱壅遏血滯血阻腹痛的中草藥。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濕熱壅遏血滯血阻腹痛的中草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
黃連20-30份;白頭翁15-25份;秦皮15-25份;黃芩25-35份枳殼20-30份;白術 25-35份;木香15-25份;當歸20-30份。加水1500份,燒開后,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后高溫滅菌,備用。優選的,所述的治療濕熱壅遏血滯血阻腹痛的中草藥的最佳配方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黃連25份;白頭翁20份;秦皮20份;黃芩30份積殼25份;白術30份;木香20份;當歸25份。加水1500份,熬煮3次,過濾回收,取汁,分裝瓶后高溫滅菌,待用。本發明的配伍思想以黃連為君;以白頭翁、秦皮為臣;以黃芩、枳殼為佐;以白術、木香、當歸為使。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
黃連25份;白頭翁20份;秦皮20份;黃芩30份積殼25份;白術30份;木香20份; 當歸25份。黃連為毛茛科植物黃連、三角葉黃連、峨嵋野連或云南黃連的根莖。性味與歸經 苦,寒。歸心、肝、胃、大腸經。功能與主治瀉火,燥濕,解毒,殺蟲。治時行熱毒,傷寒,熱盛心煩,痞滿嘔逆,菌痢,熱瀉腹痛,肺結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積,蛔蟲病,百日咳,咽喉腫痛,火眼,口瘡,癰疽瘡毒,濕疹,湯火燙傷。白頭翁為毛茛科植物白頭翁的根。性味與歸經苦,寒。歸大腸、肝、胃經。功能與主治清熱涼血,解毒。治熱毒血痢,溫瘧寒熱,鼻衄,血痔。秦皮為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小葉白蠟樹或秦嶺白蠟樹的樹皮。性味與歸經 苦,寒。歸肝、膽經。功能與主治清熱燥濕,平喘止咳,明目。治細菌性痢疾,腸炎,白帶,慢性氣管炎,目赤腫痛,迎風流淚,牛皮癬。
黃芩又名空心草、黃金茶。多年生草本,主根長大,略呈圓錐狀,外皮褐色。性味與歸經苦,寒。功能與主治瀉實火,除濕熱,止血,安胎。治壯熱煩渴,肺熱咳嗽,濕熱瀉痢,崩、漏,目赤腫痛,胎動不安,癰腫疔瘡。枳殼為蕓香科植物枸橘、酸橙、香圓或玳玳花等將近成熟的果實。性味與歸經 苦辛,涼。歸肺、脾、大腸經。功能與主治破氣,行痰,消積。治胸膈痰滯,胸痞,脅脹,食積, 噫氣,嘔逆,下痢后重,脫肛,子宮脫垂。白術為菊科植物白術的根莖。性味與歸經苦甘,溫。歸入脾、胃經。功能與主治補脾,益胃,燥濕,和中,安胎。治脾胃氣弱,不思飲食,倦怠少氣,虛脹,泄瀉,痰飲,水腫, 黃疸,濕痹,小便不利,頭暈,自汗,胎氣不安。木香為菊科物木香的根。性味與歸經性溫,味辛、苦。功能與主治行氣止痛, 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脹痛、瀉痢后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當歸為傘形科植物當歸的根,性味與歸經甘辛,溫,歸入心、肝、脾經。功能與主治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治月經不調,經閉腹痛,癥瘕結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痹;腸燥便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竊,跌撲損傷。本發明的制作方法加水煎煮,過濾回收,取汁,裝瓶后高溫滅菌,待用水劑。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治療濕熱壅遏血滯血阻腹痛的中草藥組合物具有制作、服用方便,安全、無副作用,是治療濕熱壅遏血滯血阻腹痛的理想藥物,具有標本兼治之功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種治療濕熱壅遏血滯血阻腹痛的中草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
黃連25g ;白頭翁20g ;秦皮20g ;黃芩30g 枳殼25g ;白術30g ;木香20g ;當歸25g。加水1500份,盛于陶器或砂鍋內,燒開后,文火熬 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后高溫滅菌,備用。用法與用量服用時將藥液取250-350毫升放入容器中,待微熱后服用,日服三次。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濕熱壅遏血滯血阻腹痛的中草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黃連20-30份;白頭翁15-25份;秦皮15-25份;黃芩25-35份枳殼20-30份;白術 25-35份;木香15-25份;當歸20-30份。
2.加水1500份,燒開后,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后高溫滅菌,備用。
3.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治療濕熱壅遏血滯血阻腹痛的中草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黃連25份;白頭翁20份;秦皮20份;黃芩30份積殼25份;白術30份;木香20份; 當歸25份。
4.加水1500份,燒開后,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后高溫滅菌,備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濕熱壅遏血滯血阻腹痛的中草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物制成黃連20-30份;白頭翁15-25份;秦皮15-25份;黃芩25-35份枳殼20-30份;白術25-35份;木香15-25份;當歸20-30份。加水1500份盛于陶器內,燒開后,文火熬煮20-30分鐘,過濾下收取上清液。如前加水熬煮3次,將3次熬取的上清液裝瓶混合均勻后高溫滅菌,備用。以黃連為君;以白頭翁、秦皮為臣;以黃芩、枳殼為佐;以白術、木香、當歸為使。本發明治療濕熱壅遏血滯血阻腹痛的中草藥具有制作、使用方便,安全,無副作用,治療成本低,是治療濕熱壅遏血滯血阻腹痛理想藥品。
文檔編號A61K36/75GK102327351SQ201110271250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14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重慶市南川區瑞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