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涉及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術:
糖尿病是一種與遺傳因素有關又與多種環境因素相關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高血糖和糖尿,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三大疑難病之一。隨著經濟的發展、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環境污染的加劇,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據國際糖尿病聯盟會議資料 (Shaw, J. Ε. , Sicree, R. Α., Zimmet, P. Ζ. Global estimates of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for 2010 and 2030.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10,87, 4-14.),目前全世界有2. 85億成人糖尿病患者,其中9(Γ95%為2型糖尿病,預計在 2010-2030年之間,發展中國家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的增長率將達69%,遠高于發達國家 (20%),中國為第二大糖尿病國家,2010年糖尿病患者已達4300萬人,預計到2030年將達 6300萬人,且有向青少年擴大的趨勢。糖尿病還可引起各種嚴重的并發癥,如腎病、視網膜病變和下肢血管病變等致殘致死性疾病。因此降血糖藥物和功能食品的研究開發已成為研究熱點之一。目前糖尿病的治療主要根據糖尿病的不同階段,采用抑制糖吸收、促進糖代謝的藥物進行治療。除注射胰島素外,還有口服磺脲類、雙胍類和α-糖苷酶抑制劑等降血糖藥物,但這些治療方法不能根治糖尿病,也無法阻止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且長期使用,易產生毒副作用及耐藥性,例如長期服用磺脲類藥物易于導致低血糖、食欲減退、尿酮癥和酸中毒等,雙胍類易于造成乳酸中毒,長期服用增加肝腎負擔等。因此,開發高效、安全的降血糖藥物和功能食品是當務之急。鉻(III)對胰島素的結構、功能及靶組織細胞狀態均有明顯影響,補鉻可增強胰島素活性,調節糖代謝、脂代謝和蛋白質代謝。有研究報道糖尿病患者血清、頭發和尿中的鉻顯著低于健康人。當體內缺鉻時,胰島素水平下降,通過糖代謝誘發脂代謝紊亂,補鉻胰島素活性強,從而調節體內血脂水平;鉻還可增強脂蛋白酶和卵磷脂膽固醇酰基轉移酶活性,這兩種酶都參與了高密度脂蛋白的合成,從而使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增加。 (Yang, X. , Palanichamy, K. , Ontko, Α. C. , Rao, Μ. N. Α. , Fang, C. Χ. , Ren, J. , Sreejayan, N. A newly synthetic chromium complex- chromium(phenylalanine)3 improves insulin responsiveness and reduces whole body glucose tolerance. FEBS Letters. 2005,579, 1458-1464 ; Kro 1, Ε. , Krejpcio, Ζ. Chromium(III) propionate complex supplementation improves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in insulin-resistance rat model.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10,^, 2791-2796.)。但無機鉻吸收率低且毒性大,而有機鉻配合物吸收率高且安全。目前市場上的補鉻強化劑主要為吡啶酸鉻, 與無機鉻相比,吡啶酸鉻更容易被吸收,可更有效地調節糖脂代謝,減少體內脂肪,吡啶酸鉻在美國成為繼維生素C,維生素E和鈣元素之后的四大單一營養元素補充劑之一。盡管吡啶酸鉻的效果已被公認,其安全性一直受到質疑,有文獻報道長期服用吡啶酸鉻會氧化損傷DNA。本發明人以蘋果酸和CrCl3 · 6H20為原料合成了蘋果酸鉻配合物,研究發現該有機鉻可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且急性毒性為實際無毒級(中國專利號CN 101863755 A,蘋果酸鉻配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糖尿病患者由于嚴格飲食控制,機體對食物的吸收及服用藥物等原因,造成患者對一些功能性因子的攝入量不足及機體的儲備量不足,致使機體組織無法保證人體正常的代謝活動,因此單一的藥物并不能全面控制和治療糖尿病。蜂膠是蜜蜂從膠原植物生枝腋芽的樹脂類物質與蜜蜂的上顎腺分泌物和蜂蠟等加工而成的一種具有芳香氣味的膠狀物。蜂膠中含有30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豐富的萜烯類、黃酮類、酯類物質。有研究報道蜂膠具有增強免疫力和很強的調節血糖的功能。(孟曉英,王玉華,魏春琴.蜂膠藥理作用研究概述.中國現代藥物應用4, 245)。因此本發明人研究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的降血糖活性,以達到降血糖的協同增效作用和機體免疫力的提高,從而達到全面控制和治療糖尿病的效果。有關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及其降血糖方面的用途至今未見國內外文獻報道,也未見相應專利公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解決上述背景的不足,提供一種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本發明提供一種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由蘋果酸鉻和蜂膠組成,按重量組分蘋果酸鉻為17 102份,蜂膠提取物為500 3000份。
本發明所述的蜂膠提取物為(X)2超臨界提取物或乙醇提取物,屬于一級品,其中乙醇提取物含量大于95%,總黃酮含量大于20%。水分含量及鉛的含量都符合國家標準(GB/ T24283-2009)。本發明的組合物中的蘋果酸鉻配合物是按照中國專利CN 101863755 A實施例2的方法制備的。本發明進一步提供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在制備用于抗糖尿病藥物中的用途。根據本發明,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可以組合物形式使用,所述組合物主要以口服的給藥形式使用,口服給藥形式主要有片劑、膠囊、顆粒劑和懸浮液等。根據本發明,本發明的組合物可按制藥領域常規方法制備,例如將蘋果酸鉻和蜂膠提取物和/或藥用載體或賦形劑混合。根據本發明,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可用于治療和預防糖尿病藥物和功能食品的領域。本發明中,將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用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活性試驗中,結果顯示,本發明的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可以顯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且比單獨使用蘋果酸鉻或蜂膠提取物的效果顯著,達到協同增效的作用。本發明中的小鼠急性毒性試驗采用最大給藥量試驗觀察14d,未見明顯毒性反應, 結果表明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對臟器指數,血液學和血液生化指標均無顯著影響,其對雌、雄小鼠經口半數致死量LD5tl均大于5000mg/kg。根據《食品安全性毒理性評價程序和方法》中急性毒性分級標準規定,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對小鼠急性經口毒性達到實際無毒級。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發明涉及的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具有明顯的降血糖活性,并且較單獨使用的蘋果酸鉻或者蜂膠提取物的降血糖效果更好。本發明涉及的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未出現明顯的急性毒性反應,對小鼠急性經口毒性達到實際無毒級。可用于治療和預防糖尿病的藥品或功能食品。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內容,用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具體實施例不限定本發明內容范圍。實驗一實施例廣3不同重量組成的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的降血糖試驗 1.材料與設備
1.1動物
雄性ICR小鼠,體重20 士 2g,清潔級,購于揚州大學比較醫學中心,合格證編號 SCXK (蘇)2007-0001。實驗前檢疫5d,飼養穩定為21 士 1°C,濕度為60 士 5%。1.2藥品與試劑
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由蘋果酸鉻和蜂膠組成。實施例1中的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重量組成比17g的蘋果酸鉻和500g的蜂膠提取物,具體給藥劑量為(1.7 mg蘋果酸鉻+ 50 mg蜂膠提取物)/kg小鼠體重。實施例2中的組合物重量組成比34g的蘋果酸鉻和IOOOg的蜂膠提取物,具體給藥劑量為(3. 4 mg蘋果酸鉻+ 500 mg蜂膠提取物)/kg小鼠體重。實施例3中的組合物重量組成比102g的蘋果酸鉻和3000g的蜂膠提取物,具體給藥劑量為(10. 2 mg蘋果酸鉻+ 300 mg蜂膠提取物)/kg小鼠體重。蘋果酸鉻配合物是按照中國專利CN 101863755 A實施例2的方法制得,蜂膠提取物屬于一級品,其中乙醇提取物含量大于95%,總黃酮含量大于20% (蘆丁為對照品,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水分含量及鉛的含量都符合國家標準(GB/TM^3-2009)。四氧嘧啶,合肥博美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二甲雙胍,北京太平洋制藥有限公司。葡萄糖、苯酚和濃硫酸等均為分析純,購于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1.3主要儀器和設備穩豪型血糖儀及其配套的血糖試紙
權利要求
1.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蘋果酸鉻和蜂膠組成,按重量組分蘋果酸鉻為17 102份,蜂膠提取物為500 300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膠提取物為(X)2超臨界提取物或乙醇提取物,其中乙醇提取物含量大于95%,總黃酮含量大于20% ; 水分含量及鉛的含量都符合國家標準。
3.權利要求1所述的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在制備治療和預防糖尿病的藥物中的應用。
4.權利要求1所述的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在制備治療和預防糖尿病的功能食品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及其用途,屬于醫藥技術領域。該組合物含有蘋果酸鉻和蜂膠提取物,其中蘋果酸鉻占重量組分為17~102份,蜂膠提取物占重量組分500~3000份。由于蘋果酸鉻和蜂膠提取物的協同增效作用,蘋果酸鉻和蜂膠的組合物的降血糖效果比單獨使用蘋果酸鉻或蜂膠提取物的效果顯著。本發明經小鼠急性毒性試驗,未見明顯毒性反應,本發明對小鼠急性經口毒性達到實際無毒級。本發明可廣泛應用于糖尿病的治療和預防并可制成多種劑型的藥物或功能食品。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2302520SQ20111025749
公開日2012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日
發明者仰榴青, 吳向陽, 李芳 , 茆廣華, 趙婷, 趙江麗, 鄒燁 申請人:江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