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燒燙傷的中藥軟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治療燒燙傷的外用中藥軟膏領域。
背景技術:
燒燙傷是由于接觸火、開水、熱油等高熱物質而發(fā)生的一種急性皮膚損傷。中醫(yī)稱之為“湯火傷”、“火燒瘡”。輕者可自愈。燒燙傷按損傷程度分為三度I度損傷僅及表皮,局部紅斑充血,無水皰出現(xiàn)。II度傷及真皮層,局部出現(xiàn)水疤,基底紅潤,腫脹,劇痛。 III度傷及皮膚全層和肌肉,甚至深達骨組織,局部皮膚焦黑或蒼白,干燥,呈皮革狀,失去彈性和知覺。I度輕癥燒燙傷可自我治療,疼痛時可服用鎮(zhèn)痛藥,如散利痛,疼痛劇烈時服 1片,可配以維生素C和復合維生素B,每次1-2片,每日3次;外用爐甘石洗劑、燙傷膏、獾油膏涂患部。如為II、III度燒燙傷,須在醫(yī)生指導下治療。傳統(tǒng)中醫(yī)辨證治療燒燙傷,主要靠外用抗菌消炎藥物來防止創(chuàng)面感染、促進促進愈合。中醫(yī)藥在治療燒燙傷方法,有著獨特的治療效果;主要藥材有土茯苓、大黃、黃柏、金銀花、連翹、紅花、紫草、乳香、沒藥、當歸、 黃芪、白芷、地龍、冰片等。具有很好的抗菌消炎、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功效;還能抑制創(chuàng)面增生, 避免留下增生性突起傷疤。其次是京萬紅、美寶等燒傷膏。每次換藥需要嚴格清創(chuàng),否則殘留藥物會影響藥效,甚至會滋生細菌,導致創(chuàng)面發(fā)炎;換藥時痛苦大,且上藥后,粘乎乎一層,會干擾觀察創(chuàng)面情況。對于創(chuàng)面破損較重的情況,可能會導致創(chuàng)面發(fā)炎,造成久治不愈。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抗菌、止疼生肌功效的外用中藥軟膏,用于治療I、II度燒燙傷。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本發(fā)明所述藥物的原料藥材及其重量組份的用量是經(jīng)過發(fā)明人進行大量摸索總結得出的,各組份用量在該范圍內(nèi)都具有較好的效果紫草20-40份、金銀花20-40份、白芷 20-40份、地榆15-30份、大黃15-30份、白蘞15-30份、海螵蛸15-30份、爐甘石15-30份、 乳香6-15份、沒藥6-15份、冰片6-15份、黃蠟30-80份、麻油400-600份。優(yōu)選為紫草30份、金銀花30份、白芷30份、地榆20份、大黃20份、白蘞20份、 海螵蛸20份、爐甘石20份、乳香10份、沒藥10份、冰片10份、黃蠟50份、麻油500份。制備方法將重量組份的紫草、金銀花、白芷、地榆、大黃、白蘞、海螵蛸、爐甘石、乳香、沒藥共為粗粉麻油內(nèi)煎熬至藥粉呈深褐色為度,去渣過濾后,入黃蠟及冰片收膏。適應癥I度、II度燒傷、燙傷的創(chuàng)面處理。使用方法將藥膏均勻涂在消毒紗布上敷于患處,每日換藥一次,如體溫及氣溫過高,每日換2-3次;或者將紗布浸泡于藥膏中,制成油紗,敷于患處。為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止疼生肌的功效,本發(fā)明選擇紫草、金銀花、白芷、地榆、大黃、白蘞、海螵蛸、爐甘石、乳香、沒藥、冰片、黃蠟、麻油進行組合的,將這些藥物組合, 使得各藥物功效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從而能夠有效治療燒燙傷。選取的原料中藥材中,其功效和
3藥理作用分別是紫草藥材基源為紫草科植物紫草、新藏假紫草或滇紫草的根。性味歸經(jīng)性寒,味甘、咸。歸心、肝經(jīng)。功效分類止血藥;涼血藥;清熱解毒藥。功能主治涼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熱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瘡瘍、濕疹、水火燙傷。清熱涼血,用于麻疹,熱病癍疹,濕疹,尿血,血淋,血痢,瘡瘍,丹毒,燒傷,熱結便秘。金銀花性味歸經(jīng)味甘;寒。歸肺;胃經(jīng)。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溫病發(fā)熱;熱毒血痢;癰腫疔瘡;喉痹及多種感染性疾病。白芷性味歸經(jīng)性溫,味辛。功能主治祛風濕,活血排膿,生肌止痛。用于頭痛、 牙痛、鼻淵、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瘙癢。地榆性味歸經(jīng)苦酸;寒;無毒。歸肝;肺;腎;大腸經(jīng)。功效主治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消腫斂瘡。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帶下,瘡癰腫痛,濕疹,陰癢,水火燙傷,蛇蟲咬傷。藥理作用1、收斂作用地榆含有鞣質,具有收斂作用,能止瀉和止血。2.抗菌作用體外實驗證明地榆100%的煎液對傷寒桿菌、腦膜炎雙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宋內(nèi)痢疾桿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及人型結核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劑在0.5mg/ml時對亞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效.有報告認為,地榆的抗菌作用與其中所含鞣酸有關。3.抗炎作用地榆對甲醛性足跖腫脹小鼠巴豆油性耳殼腫脹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前列腺素E引起的皮膚微血管通透性亢進,地榆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尚能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腫的增生,并能促進傷口愈合。4.止血作用生地榆、水提物、地榆炭、地榆制劑均有制血作用.地榆水提物可使出血時間明顯縮短.地榆炭煎劑給家兔口服能使凝血時間明顯縮短;給小鼠腹腔注射可使出血時間縮短;蛙后肢灌流試驗可見血管收縮。大黃性味苦,寒。歸經(jīng)胃經(jīng);大腸經(jīng);肝經(jīng);脾經(jīng)。科屬分類蓼科。功效: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主治實熱便秘;熱結胸痞;濕熱瀉痢;黃疸;淋??;水腫腹?jié)M;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胃熱嘔吐;吐血;咯血;衄血; 便血;尿血;蓄血;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滯腹痛;癥瘕積聚;跌打損傷;熱毒癰瘍;丹毒;燙傷。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根和根莖。止血作用機理:促進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增加血小板數(shù)和纖維蛋白原含量;降低抗凝血酶III活性;使受傷局部的血管收縮。白蘞性味歸經(jīng)性味苦甘辛,涼。歸經(jīng)心經(jīng);肺經(jīng);肝經(jīng);脾經(jīng)。功能清熱解毒;散結止痛;生肌斂瘡。主治瘡瘍腫毒,瘰疬,燙傷,濕瘡,溫瘧,驚癇,血痢,腸風,痔漏, 白帶,跌打損傷,外傷出血。海螵蛸除濕,制酸,止血,斂瘡。治胃痛吞酸,吐、衄、嘔血,便血,崩漏帶下,血枯經(jīng)閉,腹痛癥瘕,虛瘧瀉痢,陰蝕爛瘡。爐甘石爐甘石為碳酸鹽類礦物方解石族菱鋅礦。化學成分主要成分為碳酸鋅 (ZnC03),尚含鐵、鈣、鎂、錳的碳酸鹽。煅爐甘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鋅。藥理作用本品所含的碳酸鋅不溶于水,外用能部分吸收創(chuàng)面的分泌液,有防腐、收斂、消炎、止癢及保護創(chuàng)面作用,并能抑制局部葡萄球菌的生長。乳香性味歸經(jīng)辛苦,溫。入心、肝、脾經(jīng)。藥理作用本品有較顯著的鎮(zhèn)痛作用.以乳香為首味藥的子宮丸比多種抗菌素有更強烈的抑菌作用,且能有效地殺滅滴蟲.調(diào)氣活血,定痛,追毒。功效治氣血凝滯、心腹疼痛,癰瘡腫毒,跌打損傷,痛經(jīng),產(chǎn)后瘀血刺痛。沒藥功效散血去瘀,消腫定痛。冰片其他名稱龍腦、龍腦香、腦子、冰片、片腦、冰片腦、梅花腦、天然冰片、老梅片、梅片。主要成分本品為從龍腦香的樹脂和揮發(fā)油中取得的結晶,是近乎純粹的右旋龍腦。龍腦香的樹脂和揮發(fā)油中含有多種萜類成分。除龍腦外,尚含潷草烯、欖香烯、 石竹烯等倍半萜,齊墩果酸、麥珠子酸、積雪草酸、龍腦香醇酮、龍腦香二醇酮、古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功能與主治通諸竅,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腫止痛。治中風口噤,熱病神昏, 驚癇痰迷,氣閉耳鴦,喉搏,口疫,中耳炎,癰腫,痔疫,目亦翳膜,蟯蟲病。藥理作用抑菌、 抗炎作用體外實驗表明較高濃度的冰片(0. 5% )有抑菌作用。合成冰片和天然冰片的抑菌作用相同。龍腦、異龍腦均有抗菌作用;并均能顯著抑制大鼠蛋清性足跖腫脹;異龍腦對巴豆油耳廓腫脹亦有抑制作用。提示它們對液體的滲出和組織水腫等炎腫過程有抑制作用。黃蠟英文名CERA FLAVA處方別名蜂蠟、川賭、蠟、黃蠟、黃占、川占、川箭、白蠟、蜂白蠟、蜜蠟來源本品為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或意大利蜂分泌的蠟。將蜂巢置水中加熱,濾過,冷凝取蠟或再精制而成。制法用時熔化,澄清,除去雜質。其主要成份有酸類、游離脂肪酸、游離脂肪醇和碳水化合物。此外,還有類胡蘿卜素、維生素Α、芳香物質等。性味歸經(jīng)甘,微溫。功能主治收澀,斂瘡,生肌,止痛,調(diào)理。外用于潰瘍不斂,臁瘡糜爛,創(chuàng)傷,燒、燙傷。麻油英文名SEMEN SESAMI NIGRUM別名胡麻、油麻、巨勝、脂麻、香油;功能主治潤滑劑及賦形劑。內(nèi)服可潤腸、潤肺;外用作為軟膏及硬膏基質;外敷用,如燙傷、燒傷、瘡等,用麻油和(拌)藥(粉狀),敷在患處,不干不裂,好的快。以上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為達更佳使用效果,本發(fā)明還提供了該中藥軟膏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將重量組份的紫草、金銀花、白芷、地榆、大黃、白蘞、海螵蛸、爐甘石、乳香、沒藥共為粗粉麻油內(nèi)煎熬至藥粉呈深褐色為度,去渣過濾后,入黃蠟及冰片收膏。本發(fā)明所述外用中藥軟膏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抗菌、止疼生肌功效,用于治療I、II度燒燙傷。目前為止,尚沒有發(fā)現(xiàn)有關本發(fā)明中藥軟膏的報道以及應用。本發(fā)明人經(jīng)過反復研究,并通過臨床試驗的反復驗證,終于找到了有更好療效的外用中藥軟膏,從而完成了本發(fā)明。基本資料利用本發(fā)明所述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軟膏,在河南省登封市中醫(yī)院臨床用于I、 II度燒燙傷的治療;2009-2011年4月收治I度燙傷患者97例;治療方法將藥膏均勻涂在消毒紗布上敷于患處,每日換藥一次,如體溫及氣溫過高,每日換2-3次;或者將紗布浸泡于藥膏中,制成油紗,敷于患處。3日治愈者82例,其余5日治愈,且愈合后無疤痕。期間收治II度燒、燙傷患者1 例;治療方法將紗布浸泡于藥膏中,制成油紗,消毒、覆于創(chuàng)面, 每日換藥一次,每日換2-3次,14日治愈者92例,其余21日治愈,且愈合后無疤痕。具體實施方法實施例;本發(fā)明所述的用于治療燒燙傷的中藥軟膏,其原料藥材及重量組分分別是;紫草20-40份、金銀花20-40份、白芷20-40份、地榆15-30份、大黃15-30份、白蘞15-30 份、海螵蛸15-30份、爐甘石15-30份、乳香6-15份、沒藥6_15份、冰片6_15份、黃蠟30-80 份、麻油400-600份。優(yōu)選為紫草30份、金銀花30份、白芷30份、地榆20份、大黃20份、白蘞20份、 海螵蛸20份、爐甘石20份、乳香10份、沒藥10份、冰片10份、黃蠟50份、麻油500份。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將重量組份的紫草、金銀花、白芷、地榆、大黃、白蘞、海螵蛸、爐甘石、乳香、沒藥共為粗粉麻油內(nèi)煎熬至藥粉呈深褐色為度,去渣過濾后,入黃蠟及冰片收膏。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軟膏,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藥材及重量組分分別是;紫草 20-40份、金銀花20-40份、白芷20-40份、地榆15-30份、大黃15-30份、白蘞15-30份、海螵蛸15-30份、爐甘石15-30份、乳香6-15份、沒藥6_15份、冰片6_15份、黃蠟30-80份、 麻油400-600份。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燒燙傷的中藥軟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軟膏的制備方法 將重量組份的紫草、金銀花、白芷、地榆、大黃、白蘞、海螵蛸、爐甘石、乳香、沒藥共為粗粉麻油內(nèi)煎熬至藥粉呈深褐色為度,去渣過濾后,入黃蠟及冰片收膏。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燒燙傷的中藥軟膏,其特征在于其原料藥材及重量組分分別是;紫草20-40份、金銀花20-40份、白芷20-40份、地榆15-30份、大黃15-30份、白蘞15-30份、海螵蛸15-30份、爐甘石15-30份、乳香6-15份、沒藥6-15份、冰片6-15份、黃蠟30-80份、麻油400-600份。所述軟膏的制備方法將重量組份的紫草、金銀花、白芷、地榆、大黃、白蘞、海螵蛸、爐甘石、乳香、沒藥共為粗粉麻油內(nèi)煎熬至藥粉呈深褐色為度,去渣過濾后,入黃蠟及冰片收膏。本發(fā)明所述中藥軟膏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抗菌、止疼生肌功效,用于治療Ⅰ、Ⅱ度燒燙傷。
文檔編號A61K36/87GK102266441SQ20111017781
公開日2011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6月29日
發(fā)明者李俊剛, 李守營, 李宏干 申請人:李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