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注射式吸水膨脹性排齦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醫學材料技術,用于口腔臨床中需要推開牙齦緣的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口腔臨床固定修復中,當修復體邊緣涉及到齦緣或齦下時,提高冠邊緣的適合性減少其對牙周組織的刺激,是決定修復體成功的關鍵。用排齦技術有利于制備良好的牙體邊緣并減少牙體制備過程中對牙齦的損傷,還能提高印模的精確性,從而提高修復體的成功率。最初使用的排齦材料是自制的棉線加或不加腎上腺素。后來就有專門的公司生產成品,如編織狀排齦線、雙股搓捻排齦線;無藥排齦線、載藥排齦線,如載荷腎上腺素,硫酸鐵等。排齦線的臨床應用效果尚無統一國際評價標準。多數研究認為編織狀排齦線臨床應用效果較雙股搓捻排齦線好,故應用更廣。當前排齦技術主要分為有線排齦技術和無線排齦技術。排齦線是目前國內應用最多的材料,其排齦效果可靠但其創傷大、操作費時、操作要求高且會對牙齦造成不可逆損傷。隨著修復技術的不斷更新對排齦材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近年來,無線排齦技術以其良好的止血效果和臨床可操作性被口腔醫生所青睞,常用的有Pierrerolland公司生產的Expasyl 。其主要成份是氯化鋁(15%)、高嶺土、輔料。 由于Expasyl 接觸水后即變稀,從而喪失機械排齦作用,所以在隔濕條件不好的下后牙區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排齦泡沫作為一新型的排齦材料其是利用材料的發泡作用達到機械排齦。隨著排齦材料的快速發展及其功能的日趨完善越來越多的牙醫傾向于使用無線排齦技術。無線排齦技術臨床效果肯定、省時、易操作、無出血、不需麻醉、損傷小等優點但其價格昂貴,是排齦線的數十倍,不適于我國的國情,不利于臨床廣泛應用。
發明內容
針對目前口腔臨床上修復排齦的需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注射式吸水膨脹性排齦膏的制作方法。本發明利用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極易溶于水的特性、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P)良好的吸水溶脹性和高嶺土的可塑性及粘結性加以輔助制劑,制作出可注射式吸水膨脹性排齦膏,具體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l-3g和濃度15%的氯化鋁溶液20mL,兩者混合,放置在 700C的水浴箱內,30min,使其充分溶解;再緩慢加入20_30g高嶺土,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P)2-3g,放入恒溫攪拌器,溫度70°C、轉速100r/S條件下充分攪拌,攪拌30min.獲得可注射式吸水膨脹性排齦膏,所述可注射式吸水膨脹性排齦膏外觀呈乳白色,軟泥樣半固體,在一定壓力下可以通過注射成型,有一定的粘彈性,在溶液中可以保持結構的穩定性, 不至于崩解,并可以吸水膨脹。
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本發明的制備方法操作簡單,控制性好,產量高,生產環境友好(室溫條件,無污染)。2、本發明獲得的排齦材料具有操作方便、省時、無創等優點。4、本發明獲得的新材料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具有很好的性價比。5、本發明獲得的排齦材料克服了國外同類產品遇水崩解的問題,在口腔唾液環境中穩定性能好,不會崩解,且能膨脹。實驗中,將排齦膏放入直徑2. 5毫米的刻度玻璃管中,高度在0. 3ml刻度,見圖1,一端與水接觸,12小時,膨脹至0. 315ml刻度處,高度增加了 0. 15,見圖2。將排齦膏放入在水中,國外同類產品Smin后完全溶解,本發明排齦膏只有少量溶解,取出未溶解部分吸水后稱重0. 9g;本發明排齦膏的溶解率是10%,而國外同類產品是100%。見圖3-4掃面電鏡觀察,材料的結構無明顯變化,左側圖為國外同類產品,右側為本發明材料。
圖1為本發明材料吸水膨脹前在刻度玻璃管中,高度在0. 3ml刻度處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材料吸水12小時,高度在刻度玻璃管中膨脹至0. 315ml刻度處示意圖。圖3本發明材料(右側)和國外同類產品相比較浸水1分鐘后國外同類產品開始崩解,而本發明排齦膏未見溶解圖。圖4為本材料(右側)和國外同類產品相比較浸水8分鐘后國外同類產品完全溶解圖。圖5為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顯示本發明材料的結構形貌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描述。實施例1:
可注射式吸水膨脹性排齦膏的研制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驟用分析電子質量天平量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g,量筒量取20mL 15%的氯化鋁溶液,兩者混合后,放置在70°C 的水浴箱內,使其充分溶解。30min后,再緩慢加入用分析電子質量天平量取的30g高嶺土,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2g,放入數顯恒溫攪拌器,充分攪拌,溫度為70°C,轉速為 lOOr/s,攪拌30min獲得可注射式吸水膨脹性排齦膏,所述可注射式吸水膨脹性排齦膏外觀呈乳白色,軟泥樣半固體,具體結構形貌,見圖5 ;在一定壓力下可以通過注射成型,有一定的粘彈性,在溶液中可以保持結構的穩定性,不至于崩解,并可以吸水膨脹。使用方法
本排齦膏的排齦方法是清潔牙體后,隔濕、吹干齦溝,用專用的注射器把排齦膏緩慢注入齦溝,注射器尖端須與牙頸部貼合,并與牙齦邊緣形成一個封閉空間,針管長軸逐漸平行牙體長軸,繞齦溝緩慢、均勻注射,使牙齦外觀略顯發白為注射有效。實施例2:
用分析電子質量天平量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I g,量筒量取20mL 10%的氯化鋁溶液,兩者混合后,放置在70°C的水浴箱內,使其充分溶解。30min后,再緩慢加入用分析電子質量天平量取的25g高嶺土,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2g,放入數顯恒溫攪拌器,充分攪拌,溫度為70°C,轉速為lOOr/s,攪拌30min。獲得可注射式吸水膨脹性排齦膏。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3
用分析電子質量天平量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3g,量筒量取20mL 15%的氯化鋁溶液,兩者混合后,放置在70°C的水浴箱內,使其充分溶解。30min后,再緩慢加入用分析電子質量天平量取的20g高嶺土,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3g,放入數顯恒溫攪拌器,充分攪拌,溫度為70°C,轉速為lOOr/s,攪拌30min。獲得可注射式吸水膨脹性排齦膏。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
權利要求
1.可注射式吸水膨脹性排齦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l-3g和濃度15%的氯化鋁溶液20mL,兩者混合,放置在70°C的水浴箱內,30min,使其充分溶解;再緩慢加入20-30g高嶺土,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2-3g,放入恒溫攪拌器,溫度 70°C、轉速lOOr/s條件下充分攪拌,攪拌30min獲得可注射式吸水膨脹性排齦膏,所述可注射式吸水膨脹性排齦膏外觀呈乳白色,軟泥樣半固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可注射式吸水膨脹性排齦膏的制作方法。該方法的具體操作如下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1-3g和濃度15%的氯化鋁溶液20mL,兩者混合,放置在70℃的水浴箱內,30min分鐘,使其充分溶解;再緩慢加入20-30g高嶺土,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2-3g,放入數顯恒溫攪拌器,溫度70℃,轉速為100r/s,充分攪拌,獲得可注射式吸水膨脹性排齦膏。本發明操作簡單,控制性好,環境友好,產量高;所用材料都是醫藥級的物質,具有很高的生物相容性,是實施排齦技術的理想材料;本發明獲得的排齦材料具有操作方便、省時、無創等優點;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具有很好的性價比;克服了國外同類產品遇水崩解的問題,在口腔唾液環境中穩定性能好,不會崩解,且能膨脹。
文檔編號A61K6/00GK102198051SQ20111014669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2日
發明者劉巍, 寧天云, 徐曉華, 李全利, 祝小鵬 申請人:安徽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