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驚厥型小兒流行性感冒的中藥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制備方法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講是一種治療驚厥型小兒流行性感冒的中藥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治療驚厥型小兒流行性感冒,一般采用磺胺類及抗菌素。1、應用卡那霉素對聽神經和腎臟均有毒性,前者表現為耳鳴、聽力減退、甚至永久性耳聾,后者表現為蛋白尿、 管型尿等。2、羧芐西林可出現各種類型的變態反應。大劑量給藥后可引起神經毒反應、肺水腫;用藥期間可出現短暫性氨酶升高與粒細胞減少。3、采用磺胺甲惡唑患者有時引起胃腸道反應、結晶尿、血尿、皮疹、藥熱及白細胞減少。4、采用青霉素用前必須做皮試,陽性者禁用。因為青霉素易發生變態反應,特別是過敏性休克(最危險的過敏性休克,可發生在做皮膚試驗的當時,極少數可發生在連續用藥的過程中,后者稱遲發性過敏性休克),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
發明內容
為克服以上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發明一種治療驚厥型小兒流行性感冒的中藥制備方法。本病為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簡稱流感。主要通過飛沫傳染, 傳染性極強,傳播迅速,易于導致大流行。屬祖國醫學“溫熱病”、“時行感冒”的范疇。臨床以驚厥、睡中易驚為主,突發高熱、頭痛、全身酸痛、極度疲乏和咳嗽、流涕、咽痛、結膜充血等為主要表現。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冬春季節多見。在小兒易引起肺部感染。病因病理本病主要為外感時邪病毒引起。氣候突變,寒暖失調,為其發病的誘因。 由于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腠理疏薄,表衛不固,抗病能力較弱,易被外邪所侵,此為發病的內因。冬末春初流行,潛伏期約數小時至1 2天。當地有流感流行。臨床表現驚厥,睡中易驚,起病急驟,突發高燒(38 41°C )、畏寒、頭痛、背痛、四肢酸痛,咽痛、干咳、結膜充血,或伴腹痛、腹脹、腹瀉、嘔吐等癥。化驗血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減少。粒細胞堿性磷酸酶試驗,積分與陽性率均偏低。它的技術方案為取鉤滕6重量份、千日紅3重量份、天麻1重量份、石決明5重量份、代赭石4重量份、白僵蠶2重量份、芋兒七3重量份、全蝎6重量份、決明子5重量份、刺蒺藜3重量份、羅布麻6重量份、托盤根2重量份、馬齒莧1重量份、蚤休2重量份、無花果 3重量份、苦參1重量份、黃芩5重量份、黃連6重量份、黃柏4重量份、龍膽草2重量份、金銀花4重量份、連翹1重量份、紫花地丁 5重量份、蒲公英4重量份、珍珠母3重量份和甘草 6重量份,將以上沈味藥放入12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鐘,然后文火煎制30分鐘,過濾去渣得藥液330毫升,即為治療驚厥型小兒流行性感冒的中藥。該發明的優點是該中藥制作簡單,制成的中藥毒副作用小,療程短,治愈率高。還能避免應用西藥產生的不良反應。鉤滕、千日紅、天麻、石決明、代赭石、白僵蠶、芋兒七、全蝎、決明子、刺蒺藜、羅布麻,以上11味藥具有息風止痛,清熱平肝,散結消腫,清肺祛熱之功效。在治療驚厥型小兒流行性感冒的過程中,起主要治療作用,故為君藥。托盤根、馬齒莧、蚤休、無花果、苦參、黃苓、黃連、黃柏、龍膽草、金銀花、連翹、紫花地丁、蒲公英,以上13 味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清熱瀉火、泄肝降火、清火散結之功效。因其能輔助主藥發揮治療作用,故為臣藥。珍珠母咸、寒。入肝、經經,安神定驚,平肝潛陽,平肝明目,清熱止血,燥濕收斂。能引領諸藥直達病灶發揮治療作用,故為佐藥。甘草甘、平。入十二經。補脾潤肺,益氣復脈,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諸藥。既能糾諸藥之偏性,又能解諸藥之毒性,故為使藥。鉤滕、千日紅、天麻、石決明、代赭石、白僵蠶、芋兒七、全蝎、決明子、刺蒺藜、羅布麻、 托盤根、馬齒莧、蚤休、無花果、苦參、黃芩、黃連、黃柏、龍膽草、金銀花、連翹、紫花地丁、蒲公英、珍珠母、甘草這26味藥配伍應用,具有息風止痛,清熱平肝,散結消腫,清肺祛熱、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泄肝降火、清火散結之功效,是治療驚劂型小兒流行性感冒的最佳配方。 鉤滕甘,微寒。入肝、心輕。息風止疼,清熱平肝,透疹。千日紅甘,平。入肺、肝經。祛風清熱,鎮肝潛陽,散結消腫。天麻甘,平。入肝紅。平肝潛陽,熄風止痛,祛風止痹。石決明咸,寒,無毒。入肝、肺、腎經。平肝潛陽,清肝明目,通淋散結,清肺祛熱。代赭石苦, 寒。入肝、胃、心包經。平肝潛陽,和胃降氣,涼血止血。白僵蠶辛、咸、平。入肝、肺、胃經。 祛風解痙,化痰散結,清熱解毒,清熱燥濕。芋兒七甘、辛、溫、平。入肝經。祛風疏肝,生肌止血,鎮痛。全蝎辛、咸、平,有毒。入肝、肺經。祛風止痙,解毒散結,通絡止痛。決明子 甘、苦、咸。微寒。入肝、腎、大腸經。清肝明目,潤腸通便。刺蒺藜苦、辛、微寒。入肝、肺經。平肝潛陽,疏肝解郁,祛風明目,祛風止癢,散結祛瘀。羅布麻甘、苦、微寒。入心、肝、 腎經。平肝熄風,利水消腫,鎮肝安神,解表清熱。托盤根苦、辛、微甘、涼。入肺、肝經。清熱涼血,解毒消腫。馬齒莧酸、寒。入心、大腸經。清熱解毒,治痢療瘡。蚤休微苦,涼,有小毒。入肝經。清熱解毒,治痢療瘡。無花果甘、酸,平。入肺、胃、大腸經。消熱消腫,止瀉止痢。苦參苦、寒,入心、脾、大腸、腎經,清熱燥濕,殺蟲止癢。黃芩苦、寒,入肺、大小腸、脾、膽經,清熱瀉火,清熱燥濕。黃連苦、寒,入心、胃、肝、膽、大腸經,清熱瀉火,清熱燥濕,解毒醫瘡。黃柏苦、寒,入腎、膽、膀胱經,清熱瀉火,清熱燥濕,解毒醫瘡。龍膽草苦、 寒,入肝、膽經,泄肝降火,清利濕熱。金銀花甘、寒,入肺、心、胃經,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連翹苦、微寒,入心、小腸經,清熱解毒,清火散結。紫花地丁 苦、辛、寒,入心、肝經,清熱解毒。蒲公英苦、甘、寒,入肝、胃經,清熱解毒。珍珠母成、寒。入肝、心經,安神定驚,平肝潛陽,平肝明目,清熱止血,燥濕收斂。甘草甘、平。入十二經。補脾潤肺,益氣復脈,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調和諸藥。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取鉤滕6g、千日紅3g、天麻lg、石決明5g、代赭石4g、白僵蠶2g、芋兒七3g、全蝎 6g、決明子5g、刺蒺藜3g、羅布麻6g、托盤根2g、馬齒莧lg、蚤休2g、無花果3g、苦參lg、黃芩5g、黃連6g、黃柏4g、龍膽草2g、金銀花4g、連翹lg、紫花地丁 5g、蒲公英4g、珍珠母3g 和甘草6g,將以上沈味藥放入12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鐘,然后文火煎制30分鐘,過濾去渣共煎出藥液330毫升,即為治療驚厥型小兒流行性感冒的中藥。當驚厥型小兒流行性感冒的病人需要治療時,使藥液溫度為36°C,每次110毫升,一日三次,二日為一療程,若癥狀仍存,再服第二療程,以至痊愈。
377例驚厥型小兒流行性感冒中,男性201例,占53%,女性176例,占47%。表一 377例驚劂型小兒流行性感冒年齡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驚厥型小兒流行性感冒的中藥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取鉤滕6克、千日紅3 克、天麻1克、石決明5克、代赭石4克、白僵蠶2克、芋兒七3克、全蝎6克、決明子5克、刺蒺藜3克、羅布麻6克、托盤根2克、馬齒莧1克、蚤休2克、無花果3克、苦參1克、黃芩5 克、黃連6克、黃柏4克、龍膽草2克、金銀花4克、連翹1克、紫花地丁 5克、蒲公英4克、珍珠母3克和甘草6克,將以上沈味藥放入12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鐘,然后文火煎制30 分鐘,過濾去渣得藥液即為治療驚厥型小兒流行性感冒的中藥。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驚厥型小兒流行性感冒的中藥制備方法,屬于中藥制備方法技術領域。目前治療驚厥型小兒流行性感冒,一般采用磺胺類及抗菌素,其存在的問題是副作用大。該發明的技術方案為取鉤滕、千日紅、天麻、石決明、代赭石、白僵蠶、芋兒七、全蝎、決明子、刺蒺藜、羅布麻、托盤根、馬齒莧、蚤休、無花果、苦參、黃芩、黃連、黃柏、龍膽草、金銀花、連翹、紫花地丁、蒲公英、珍珠母和甘草,將以上26味藥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過濾去渣得藥液即為治療驚厥型小兒流行性感冒的中藥。它的優點是該中藥制作簡單,制成的中藥毒副作用小,療程短,治愈率高。還能避免應用西藥產生的不良反應。
文檔編號A61P31/16GK102205058SQ20111011212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3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3日
發明者曹建華 申請人:曹建華